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坑降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3-09 12:51: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建筑排水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降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当基坑深度在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时,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了保证基坑能够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等问题出现,需要做好降排水工作。目前基坑降排水方法有:明沟加集水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等,其中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方法最为普遍。
3.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方法是当基坑(槽)挖到接近地下水位时,沿坑(槽)底四周或中央开挖具有一定坡度的排水沟。沟底比挖土面低0.5m以上,并根据地下水量的大小,每隔20~40m设置集水井,集水井底面低于挖土面1~2m,使水顺排水沟流入集水井中,然后用水泵抽出涌入集水井中的水,即可在基坑(槽)底面继续挖土。当基坑(槽)底接近排水沟底时,再加深排水沟和集水井的深度,如此反复循环,直到基坑(槽)挖到所需的深度为止。
4.但集水井的井壁在有水流涌入或渗入时,集水井的部分井壁易出现垮塌现象,致使水泵的进水口汇聚大量泥沙,堵塞水泵的进水口,影响排水效率。目前的做法是在井壁四周用竹子、木桩等结构简易加固,而集水井的深度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加深而加深,意味着集水井井壁的竹子、木桩等结构需要持续拆卸安装,以确保集水井的正常开挖,而这也导致集水井的施工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集水井井壁垮塌影响水泵排水效率的问题,并兼顾集水井的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降排水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坑降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坑降排水结构,包括曲杆、支撑杆和水泵;所述曲杆和所述支撑杆均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曲杆相互连接形成过滤球,所述过滤球用于放置在集水井内;所述支撑杆沿所述过滤球的周向延伸设置,多根所述支撑杆沿所述过滤球的径向间隔排布设置,所述过滤球具有多个过滤孔;所述曲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留有通口,所述水泵具有抽水管,所述通口供抽水管穿入所述过滤球的内腔。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在集水井挖完之后,使用竹子、木桩等结构加固,只需将过滤球塞入集水井内,便可降低垮塌的泥土汇聚在抽水管的管口处,将泥土阻拦于过滤球外。通过过滤球和支撑杆,一方面可推动过滤球至集水井,并直接将过滤球塞入至集水井内,安装方便,同时填充集水井的内腔,降低集水井部分井壁出现垮塌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即使在集水井的部分井壁出现垮塌现象时,相对于过滤球外夹杂有泥沙的水流,过滤球的内腔仍能为水泵提供泥沙量少的抽水环境,以此改善集水井井壁垮塌影响水泵排水效率的问题,并兼顾集水井的施工效率。
8.可选的,还包括连接块和过渡块,所述曲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和过渡块的侧壁,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流体槽;所述曲杆为管状结构,所述流体槽连通于所述曲杆的管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块和过渡块,搭配曲杆形成过滤球,一方面,曲杆为管状结构,减轻过滤球的重量,减少运输成本的同时降低人工搬运过滤球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将过滤球放置在集水井内后,通过流体槽向曲杆的管腔内灌水,增重过滤球,以此稳固过滤球在集水井内的位置,降低过滤球在集水井内位移的风险,从而改善抽水管因过滤球的重量不足而导致的抽水位置发生位移的问题。
10.可选的,还包括封盖,所述封盖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块,并盖合于所述流体槽的槽口;所述封盖连接有分隔片;所述分隔片位于所述流体槽内,并将所述流体槽分隔为充气槽和排水槽;所述封盖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充气槽连通;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排水槽的槽底贯穿开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槽通过所述排水孔与所述过滤球的内腔连通;所述连接块活动连接有堵块,所述堵块用于将所述排水孔堵塞;所述过渡块的内部开设有过渡腔,所述流体槽通过所述曲杆的管腔连通于所述过渡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加深集水井时,先将堵块扯离连接块,而后将封盖连接于连接块上,使封盖盖合于流体槽的槽口。而后通过通气孔向充气槽充气,气压将挤压与充气槽连通的曲杆内的水,通过过渡腔,曲杆内的水将排入排水槽内,最后通过排水孔流入过滤球的内腔,使得过滤球完成减重作业。通过分隔片和过渡腔,利用气流实现过滤球减重效果,便于在加深集水井时,将过滤球取出集水井外,减轻人员搬动集水井内过滤球的劳动强度。
12.可选的,所述过滤球上连接有多个固定片,多个所述固定片沿所述过滤球的周向间隔排布设置,所述固定片用于插入集水井的井底。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水井的内壁被水流冲刷,过滤球失去倚靠时,利用固定片,降低过滤球被水流冲移位的风险,从而在过滤球四周无倚靠的井壁时,改善抽水管因过滤球的移位而导致的抽水位置发生位移的问题。
14.可选的,所述过滤球设置有至少两根拉带,所述拉带滑移穿设于所述过滤孔;所述拉带的端部设置有兜块;所述兜块位于所述过滤球内,并抵接于所述过滤球的内壁,所述兜块用于装载泥土。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夹杂有泥土的水流,流入过滤球内时,泥土将沉积于过滤球的底部,而随着集水井的使用时间延长,过滤球内部的泥土将逐渐加厚,存在泥土阻碍过滤球从集水井内取出的问题。通过拉带和兜块,在将过滤球从集水井内取出时,先拉动拉带,使部分泥土先与过滤球分离,而后再将过滤球从集水井内提起,以此削弱泥土阻碍过滤球从集水井内取出的阻力,减轻人员取出集水井内过滤球的劳动强度,并且改善直接克服泥土阻力提拉过滤球时,过滤球结构出现损坏的问题,提高过滤球的使用寿命。
16.可选的,所述兜块的表面贯穿设置有卸力孔;所述兜块上设置有重力件,所述重力件用于增加所述兜块的重量。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过滤球放入有水的集水井内时,通过卸力孔和重力件,使兜块能克服浮力沉向集水井的底部,降低过滤球放入集水井内后兜块未及时沉向集水井底部的风险,从而减少过滤球放入集水井内后兜块与集水井井底之间的泥沙量,便于
后续过滤球转移出集水井外。
18.可选的,所述重力件包括重力杆和重力环;所述重力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兜块上,另一端与所述重力环转动连接;所述重力环与所述重力杆偏心设置;所述重力环具有供抽水管穿设的环孔;所述重力环的周侧连接有相对设置的调节绳,所述调节绳穿过所述过滤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调节绳,使重力环相对重力杆转动,而后可将调节绳绑扎在过滤球的周侧,以此调节抽水管在过滤球内的位置,从而便于前期调节抽水管与过滤球的放置位置,也便于后期在水泵排水量降低的情况下,及时调节抽水位置,改善水泵排水量降低的问题。
20.可选的,所述调节绳的周侧活动连接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固定所述调节绳相对所述过滤球的位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对调节绳进行绑扎,只需移动限位部便可固定调节绳相对过滤球的位置,提高抽水管位置的调节效率。
22.可选的,所述兜块上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兜块和所述过滤球;所述兜块位于所述拉带和所述连接绳之间。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提拉拉带时,兜块先被拉带拉动,而后通过连接绳再拉动过滤球,通过连接绳,在提拉拉带的过程中既实现了将泥土脱离过滤球的效果,又实现提起过滤球的效果,进一步提高过滤球转移出集水井外的效率。
24.可选的,还包括浮杆和浮球,所述浮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浮球上,并位于所述过滤球内,另一端穿过所述过滤孔并伸出所述过滤球外。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浮杆和浮球的搭配,直观观察过滤球内的水位位置,便于操作人员知晓水泵的启停时间,降低水泵空转而导致损坏的风险。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过滤球和支撑杆,一方面可推动过滤球至集水井,并直接将过滤球塞入至集水井内,安装方便,同时填充集水井的内腔,降低集水井部分井壁出现垮塌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即使在集水井的部分井壁出现垮塌现象时,相对于过滤球外夹杂有泥沙的水流,过滤球的内腔仍能为水泵提供泥沙量少的抽水环境,以此改善集水井井壁垮塌影响水泵排水效率的问题,并兼顾集水井的施工效率;2.通过连接块和过渡块,搭配曲杆形成的过滤球,一方面,曲杆为管状结构,减轻过滤球的重量,减少运输成本的同时降低人工搬运过滤球的劳动强度,另一方面,将过滤球放置在集水井内后,通过流体槽向曲杆的管腔内灌水,增重过滤球,以此稳固过滤球在集水井内的位置,降低过滤球在集水井内位移的风险,从而改善抽水管因过滤球的重量不足而导致的抽水位置发生位移的问题;3.通过分隔片和过渡腔,利用气流实现过滤球减重效果,便于在加深集水井时,将过滤球取出集水井外,减轻人员搬动集水井内过滤球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过滤球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封盖与连接块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30.图4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块与过渡块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用于展示本技术实施例的兜块与过滤球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曲杆;2、支撑杆;3、连接块;31、流体槽;311、充气槽;312、排水槽;32、排水孔;33、堵块;4、过渡块;41、过渡腔;42、固定片;5、水泵;51、抽水管;6、封盖;61、分隔片;611、密封条;62、通气孔;7、浮杆;8、浮球;9、过滤球;91、过滤孔;92、通口;93、拉带;10、兜块;101、卸力孔;102、重力件;1021、重力杆;1022、重力环;10221、环孔;103、限位块;1031、滑孔;104、调节绳;105、限位部;106、连接绳。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降排水结构。
35.参照图1和图2,一种基坑降排水结构包括曲杆1、支撑杆2、连接块3、过渡块4、水泵5、封盖6、浮杆7和浮球8,其中曲杆1为管状结构,曲杆1和支撑杆2均设置有多根,各根曲杆1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块3和过渡块4的侧壁,相邻两根曲杆1之间留有间隙,多根曲杆1搭配连接块3和过渡块4组合形成过滤球9,过滤球9用于放置在集水井内。支撑杆2沿过滤球9的周向延伸设置,多根支撑杆2沿过滤球9的径向间隔排布设置,使过滤球9具有多个过滤孔91。
36.同时参照图3,曲杆1与支撑杆2之间留有通口92,水泵5具有抽水管51,通口92供抽水管51穿入过滤球9的内腔。连接块3的表面开设有流体槽31,流体槽31连通曲杆1的管腔。封盖6活动连接于连接块3上,并将流体槽31的槽口盖合。浮杆7滑移穿设于过滤孔91,浮球8连接于浮杆7位于过滤球9内腔的一端。将过滤球9推动至集水井内后,将抽水管51穿过通口92,而后向流体槽31内灌入水,增重过滤球9,稳固过滤球9在集水井内的位置,便可根据浮杆7的位置,使用水泵5抽取集水井内的水。
37.继续参照图4,具体的,过渡块4的内部开设有过渡腔41,多根曲杆1的管腔均连通于过渡腔41,以提高过滤球9的增重效率。曲杆1的直径以及相邻两根曲杆1之间的间距,根据施工现场情况(例如泥沙粒径、水流大小等)适应性增减,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
38.过渡块4的表面固定有多个固定片42,多个固定片42沿过滤球9的周向间隔排布设置,固定片42用于插入集水井的井底。设计固定片42的目的在于,在过滤球9增重时,固定片42将随着过滤球9的重量增加,而逐渐深入集水井的井底,在集水井的内壁被水流冲刷,过滤球9失去倚靠时,通过固定片42稳固过滤球9在集水井内的位置,降低过滤球9被水流冲移位的风险。
39.封盖6的表面连接有分隔片61,且分隔片61位于流体槽31内。分隔片61将流体槽31分隔为充气槽311和排水槽312。分隔片61的四周固定有密封条611,以提高充气槽311的密封性能。封盖6的表面贯穿开设有通气孔62,通气孔62连通于充气槽311。连接块3位于排水槽312的槽底开设有排水孔32,排水槽312通过排水孔32连通于过滤球9的内腔。连接块3活动连接有堵块33,堵块33用于堵塞排水孔32。将堵块33与连接块3分离后,使用空气压缩机等气源设备经通气孔62向充气槽311内充气,曲杆1管腔内的水经过渡腔41流入排水槽312内,通过排水孔32排出,实现过滤球9减重的效果。
40.需要说明的是,封盖6与连接块3的活动连接方式、堵块33与连接块3的活动连接方式可以是插接,可以是螺纹连接等,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
41.继续参照图5,过滤球9上设置有至少两根拉带93,拉带93滑移穿设于过滤孔91。拉带93的端部设置有兜块10,值得注意的是,至少两根拉带93均连接于同一个兜块10上。兜块10位于过滤球9内,并抵接于过滤球9的内壁,兜块10的表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卸力孔101,兜块10用于装载泥土。可以理解为,兜块10为具有凹面的碗状结构。兜块10的凹面固定有重力件102,重力件102用于增加兜块10的重量。兜块10上设置有连接绳106,连接绳10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兜块10和过滤球9,兜块10位于拉带93和连接绳106之间。设计拉带93和连接绳106的目的在于,当需要继续加深集水井,将减重后的过滤球9转移出集水井外时,先拉动拉带93,使沉积于过滤球9内部的部分泥土先与过滤球9分离,而后通过连接绳106将过滤球9从集水井内提起,以此削弱泥土阻碍过滤球9从集水井内取出的阻力,改善直接克服泥土阻力提拉过滤球9时,过滤球9结构出现损坏的问题。
42.重力件102包括重力杆1021和重力环1022,重力杆1021的一端连接于兜块10上,另一端与重力环1022转动连接,且重力环1022与重力杆1021偏心设置。重力杆1021的侧壁固定有限位块103,限位块103的表面贯穿开设有滑孔1031,滑孔1031供浮杆7滑移穿设。重力环1022具有供抽水管51穿设的环孔10221,重力环1022的周侧连接有相对设置的调节绳104,调节绳104穿过过滤孔91,拉动调节绳104便可调节重力环1022相对重力杆1021的位置,便可调节抽水管51在过滤球9内的抽水位置。
43.调节绳104的周侧活动连接有限位部105,限位部105用于固定调节绳104相对过滤球9的位置,限位部105可以是扎带,可以是猪鼻扣等,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重力件102可以替换为铁块。设计重力件102的目的在于:使兜块10能克服浮力沉向集水井的底部,降低过滤球9放入集水井内后兜块10未及时沉向集水井底部的风险,减少过滤球9放入集水井内后兜块10与集水井井底之间的泥沙量,便于后续过滤球9转移出集水井外。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坑降排水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利用曲杆1的结构,搭配连接块3和过渡块4,向流体槽31注入水,实现过滤球9在集水井内增重的效果,稳固过滤球9在集水井内的位置。另外,通过封盖6和分隔片61,向充气槽311内吹气,便可实现过滤球9在集水井内减重的效果。更进一步地,通过拉动拉带93,利用兜块10,先行分离沉积于过滤球9内的泥土,再将减轻重量的过滤球9转移出集水井外,便可根据工程需要,继续加深集水井。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竹子、木桩等结构简易加固,改善随着工程时间的加长加固结构腐烂的问题,另外得益于过滤球9的结构,可推动过滤球9至集水井,转运加固结构方便,同时过滤球9能填充集水井的内腔,降低集水井部分井壁出现垮塌现象的发生,以此改善集水井井壁垮塌影响水泵5排水效率的问题,并兼顾集水井的施工效率。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