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的制作方法

2023-03-09 06:58: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场效应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


背景技术:

2.场效应晶体管简称场效应管,主要有结型场效应管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两种类型,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也称为单极型晶体管,它属于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具有输入电阻高、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安全工作区域宽等优点。
3.一般大电流的场效应管是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然后再将电路板固定在相应的导电基座上,由于场效应管封装结构单一,一般都是被动式散热,这不能使场效应管快速散热,长时间的热量聚集又可能导致场效应管受热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包括封装外壳、底部散热片及顶部散热片,所述底部散热片和顶部散热片分别安装于封装外壳的正反两面,所述封装外壳内固定安装有晶片,且晶片的底面贴附有第一导热硅胶片,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的底面贴附有第一铜片,且第一铜片的底面与底部散热片相粘接,所述晶片的顶面贴附有第二导热硅胶片,且第二导热硅胶的顶面贴附有第二铜片,所述第二铜片的顶面与顶部散热片相粘接。
6.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外壳的底面设有第一嵌槽,所述封装外壳的顶面设有第二嵌槽。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分别与封装外壳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的一面分别通过导热膏与底部散热片和顶部散热片相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散热片安装于第一嵌槽中,所述顶部散热片安装于第二嵌槽中。
9.进一步的,所述封装外壳的两侧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部散热片上设有第二安装孔。
10.进一步的,所述晶片上分别连接有栅极引脚、漏极引脚及源极引脚,且栅极引脚、漏极引脚及源极引脚均延伸出封装外壳外。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该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在封装外壳的两面分别嵌装了底部散热片和顶部散热片,工作时产生的热源经由导热硅胶片和铜片传导到散热片的导热面上,再由
散热片的导热面传导到散热面上,来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两面同时辅助散热,可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保障了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6.图中:1、封装外壳;2、底部散热片;3、顶部散热片;4、晶片;5、第一导热硅胶片;6、第一铜片;7、第二导热硅胶片;8、第二铜片;9、第一嵌槽;10、第二嵌槽;11、第一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3、栅极引脚;14、漏极引脚;15、源极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包括封装外壳1、底部散热片2及顶部散热片3,所述底部散热片2和顶部散热片3分别安装于封装外壳1的正反两面,所述封装外壳1内固定安装有晶片4,且晶片4的底面贴附有第一导热硅胶片5,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5的底面贴附有第一铜片6,且第一铜片6的底面与底部散热片2相粘接,所述晶片4的顶面贴附有第二导热硅胶片7,且第二导热硅胶的顶面贴附有第二铜片8,所述第二铜片8的顶面与顶部散热片3相粘接,在封装外壳1的两面分别嵌装了底部散热片2和顶部散热片3,工作时产生的热源经由导热硅胶片和铜片传导到散热片的导热面上,再由散热片的导热面传导到散热面上,来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两面同时辅助散热,可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保障了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19.具体的,所述封装外壳1的底面设有第一嵌槽9,所述封装外壳1的顶面设有第二嵌槽10。
20.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嵌槽9和第二嵌槽10均为安装结构,分别用于固定底部散热片2和顶部散热片3。
21.具体的,所述第一嵌槽9和第二嵌槽10分别与封装外壳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铜片6和第二铜片8的一面分别通过导热膏与底部散热片2和顶部散热片3相贴合。
22.本实施方案中,工作时产生的热源经由导热硅胶片和铜片传导到散热片的导热面上,再由散热片的导热面传导到散热面上,来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导热硅胶片是以硅胶为基材,添加金属氧化物等各种辅材,通过特殊工艺合成的一种导热介质材料,是专门为利用缝隙传递热量的设计方案生产,能够填充缝隙,打通发热部位与散热部位间的热通道,有效提升热传递效率,同时还起到绝缘、减震、密封等作用。
23.具体的,所述底部散热片2安装于第一嵌槽9中,所述顶部散热片3安装于第二嵌槽10中。
24.本实施方案中,底部散热片2和顶部散热片3分别位于封装外壳1的两面,可增大散
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
25.具体的,所述封装外壳1的两侧设有第一安装孔11,所述底部散热片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2。
26.本实施方案中,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均为安装结构,用于配合装到电路板上。
27.具体的,所述晶片4上分别连接有栅极引脚13、漏极引脚14及源极引脚15,且栅极引脚13、漏极引脚14及源极引脚15均延伸出封装外壳1外。
28.本实施方案中,栅极引脚13、漏极引脚14及源极引脚15均为场效应管的常规结构配置。
29.在使用时,在封装外壳1的两面分别嵌装了底部散热片2和顶部散热片3,工作时产生的热源经由导热硅胶片和铜片传导到散热片的导热面上,再由散热片的导热面传导到散热面上,来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两面同时辅助散热,可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保障了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0.综上所述,该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在封装外壳1的两面分别嵌装了底部散热片2和顶部散热片3,工作时产生的热源经由导热硅胶片和铜片传导到散热片的导热面上,再由散热片的导热面传导到散热面上,来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两面同时辅助散热,可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保障了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包括封装外壳(1)、底部散热片(2)及顶部散热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散热片(2)和顶部散热片(3)分别安装于封装外壳(1)的正反两面,所述封装外壳(1)内固定安装有晶片(4),且晶片(4)的底面贴附有第一导热硅胶片(5),所述第一导热硅胶片(5)的底面贴附有第一铜片(6),且第一铜片(6)的底面与底部散热片(2)相粘接,所述晶片(4)的顶面贴附有第二导热硅胶片(7),且第二导热硅胶的顶面贴附有第二铜片(8),所述第二铜片(8)的顶面与顶部散热片(3)相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外壳(1)的底面设有第一嵌槽(9),所述封装外壳(1)的顶面设有第二嵌槽(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槽(9)和第二嵌槽(10)分别与封装外壳(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一铜片(6)和第二铜片(8)的一面分别通过导热膏与底部散热片(2)和顶部散热片(3)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散热片(2)安装于第一嵌槽(9)中,所述顶部散热片(3)安装于第二嵌槽(10)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外壳(1)的两侧设有第一安装孔(11),所述底部散热片(2)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片(4)上分别连接有栅极引脚(13)、漏极引脚(14)及源极引脚(15),且栅极引脚(13)、漏极引脚(14)及源极引脚(15)均延伸出封装外壳(1)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涉及场效应管技术领域。包括封装外壳、底部散热片及顶部散热片,底部散热片和顶部散热片分别安装于封装外壳的正反两面,封装外壳内固定安装有晶片,且晶片的底面贴附有第一导热硅胶片,第一导热硅胶片的底面贴附有第一铜片,且第一铜片的底面与底部散热片相粘接。该利于散热的新能源汽车用场效应管,在封装外壳的两面分别嵌装了底部散热片和顶部散热片,工作时产生的热源经由导热硅胶片和铜片传导到散热片的导热面上,再由散热片的导热面传导到散热面上,来与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两面同时辅助散热,可增大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保障了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障了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障了器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何波 刘定涛 王家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智楠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0
技术公布日:2023/3/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