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2023-02-20 19:07: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前端部形成有液体及气体合流的合流凹部的内窥镜。
2.本技术主张基于2020年10月2日提交的日本技术第2020-167753号的优先权,并引用所述日本技术中记载的全部公开内容。


背景技术:

3.以往,具有气体通道及液体通道且气体通道及液体通道的前端在插入体腔内的插入部的前端部连通的内窥镜广泛普及。
4.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其在供气管路(气体通道)与供水管路(液体通道)的连通部分中,使供气管路的开口大小小于喷射空气或水的喷嘴开口的大小,从而在实施供水操作时水不会回流到供气管路侧,在其后的供气操作时能够抑制水滴与空气一起喷出。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9011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9.另一方面,在插入部的前端部形成有液体及气体合流的合流凹部,液体或气体经由该合流凹部流入喷嘴的内窥镜中,在从喷嘴仅喷射气体的供气操作时,由于合流凹部内与液体通道内的压力差,可能会导致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被吸上来,与气体一起从喷嘴喷射的问题。
10.但是,专利文献1的内窥镜没有考虑到这样的问题,无法解决相关问题。
11.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开发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供气操作时能防止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被吸上来并与气体一起被喷射的内窥镜。
12.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3.本发明所涉及的内窥镜具有液体通过的液体通道和气体通过的气体通道,在前端部形成有液体及气体合流的合流凹部,其中,所述液体通道的一端侧及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侧与所述合流凹部连通,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合流凹部之间的第一连通孔的大小大于所述液体通道与所述合流凹部之间的第二连通孔的大小。
14.在本发明中,由于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合流凹部之间的第一连通孔的大小大于所述液体通道与所述合流凹部之间的第二连通孔的大小,因此,在实施从喷嘴仅喷射气体的供气操作时,能够抑制所述第一连通孔附近空气速度上升,防止所述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被吸上来。
15.发明效果
16.根据本发明,在供气操作时能够防止液体通道内的液体被吸上来并与气体一起被
喷射。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内窥镜的外观图。
18.图2是表示内窥镜前端部的前端面的概要图。
19.图3是说明前端部结构的局部截面图。
20.图4是对图3中的合流凹部的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21.图5是沿图4的v-v线截取的截面图。
22.图6是沿图4的vi-vi线截取的截面图。
23.图7是说明合流凹部及供气连接部的连通状态的说明图。
24.图8是表示第一连通孔及第二连通孔的大小相同的情况和第一连通孔的大小大于第二连通孔的情况下空气流动的模拟结果。
25.图9是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合流凹部的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26.图10是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内窥镜合流凹部的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进行详细说明。
28.(实施方式1)
29.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内窥镜10的外观图。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具备:插入部14,其具有摄像装置并插入到受检者的体腔内;操作部20,其用于操作插入部14;以及连接器部24,其与未图示的处理器、光源装置及供气供水装置等连接。
30.插入部14经由止弯部16与操作部20连接,操作部20经由通用软线25与连接器部24连接。
31.通用软线25具有柔软性,并包括:电线,其用于将来自插入部14的所述摄像装置的电信号发送到连接器部24;水路,其用于流通从连接器部24输送的水;以及气路,其用于流通空气。
32.操作部20具有把持部205、用于接受从用户发出的供水或供气等指令的按钮201、用于操作后述弯曲部12的弯曲的弯曲旋钮21。
33.把持部205呈大致圆筒形状,并朝向插入部14缩径。在把持部205上靠近插入部14侧设有用于插入治疗工具等的通道入口22。
34.插入部14呈细径圆筒形状,并可弯曲地构成。从前端侧的一端起依次具有前端部13、弯曲部12以及柔性部11。弯曲部12随着弯曲旋钮21的操作而弯曲。
35.前端部13呈圆柱形状,收纳有包括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等摄像装置、观察光学系统等的摄像单元(未图示)。
36.图2是表示内窥镜10的前端部13的前端面131的概要图。前端部13的前端面131为圆形。在前端部13设有观察光学系统132、供气供水喷嘴140、通道出口18以及照明光学系统133等。
37.在前端面131上隔开设置有2个照明光学系统133,观察光学系统132设置在2个照
明光学系统133之间。此外,供气供水喷嘴140、通道出口18与观察光学系统132相隔离地设置在前端面131上。供气供水喷嘴140向观察光学系统132喷射空气或水,并且照明光学系统133发射照射光以照亮被摄体。
38.图3是说明前端部13结构的局部截面图。
39.在前端部13的前端面131上形成有从操作部20送来的空气及水合流的合流凹部134,供气供水喷嘴140部分与合流凹部134卡合。
40.合流凹部134的截面呈圆形,沿前端部13的轴长方向延伸。合流凹部134在长度方向上靠近前端面131的一端侧与供气供水喷嘴140卡合。并且,合流凹部134的另一端侧与后述气体通道30及液体通道40连通。
41.供气供水喷嘴140具有截面呈圆形的筒部143和覆盖筒部143的一端侧开口端的盖部142。盖部142及筒部143一体形成。筒部143具有比合流凹部134的内径稍小的外径,大部分内嵌在合流凹部134中。盖部142呈圆盘形状,具有比筒部143外径大的直径。在供气供水喷嘴140与合流凹部134卡合的状态下,仅盖部142露出于前端面131。
42.此外,供气供水喷嘴140具有射出空气或水的出射口141。出射口141大致为椭圆形,朝向观察光学系统132开口。出射口141在筒部143中设置在盖部142侧。
43.如上所述,合流凹部134的另一端侧与气体通道30及液体通道40连通。气体通道30将从所述供气供水装置送来的气体(例如空气)供应到供气供水喷嘴140。此外,液体通道40将从所述供气供水装置送来的液体(例如水)供应到供气供水喷嘴140。
44.气体通道30包括供气管32及供气连接部31。供气管32经由供气连接部31与合流凹部134的另一端侧连通。并且,供气管32沿长度方向贯通插入部14,并以跨过弯曲部12及前端部13的方式进行设置。即,供气管32的一端与供气连接部31连接,供气管32的另一端经由操作部20及连接器部24与所述供气供水装置连接。
45.此外,液体通道40包括供水管42及供水连接部41。供水管42经由供水连接部41与合流凹部134的另一端侧连通。并且,供水管42沿长度方向贯通插入部14,并以跨过弯曲部12及前端部13的方式进行设置。即,供水管42的一端与供水连接部41连接,供水管42的另一端经由操作部20及连接器部24与所述供气供水装置连接。
46.图4是对图3中的合流凹部134的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图,图5是沿图4的v-v线截取的截面图,图6是沿图4的vi-vi线截取的截面图,图7是说明合流凹部134及供气连接部31的连通状态的说明图。图7表示合流凹部134及供气连接部31的轮廓。
47.供气连接部31呈大致圆筒形状,将从供气管32流入的空气送到合流凹部134。供气连接部31具有与供气管32的内径相等的直径,上游侧端与供气管32连接。另外,供气连接部31在下游侧端形成有将空气引导至合流凹部134的气体引导壁33。气体引导壁33形成为与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正交。
48.供气连接部31及合流凹部134的连通部分形成有第一连通孔34。第一连通孔34在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上的尺寸l1比在与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尺寸l2长。
49.即,第一连通孔34包括朝向与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的正交开口部341(参照图5及图7)和朝向与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平行的方向开口的平行开口部342(参照图6及图7)。正交开口部341比平行开口部342宽。即,如上所述,第一连通孔34的尺
寸l1比尺寸l2长,因此,正交开口部341比平行开口部342宽。正交开口部341是图5中看起来大致呈矩形的区域,平行开口部342是图6中看起来大致呈凸透镜状的区域(参照图6的粗线)。
50.供水连接部41呈大致圆筒形状,将从供水管42流入的水送到合流凹部134。供水连接部41具有与供水管42的内径相等的直径,上游侧端与供水管42连接。另外,供水连接部41在下游侧端形成有将来自供水管42的水引导至合流凹部134内的液体引导壁43。液体引导壁43形成为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正交。
51.供水连接部41及合流凹部134的连通部分形成有第二连通孔44。即,和第一连通孔34一样,第二连通孔44包括朝向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的正交开口部(未图示)和朝向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平行的方向开口的平行开口部442(参照图6)。和第一连通孔34一样,第二连通孔44的所述正交开口部为大致矩形区域,平行开口部442为大致凸透镜状区域(参照图6的粗线)。
52.第二连通孔44在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上的尺寸l3比在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尺寸l4长。另一方面,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的尺寸比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的尺寸短(参照图4)。
53.即,第二连通孔44的尺寸l3比第一连通孔34的尺寸l1短(参照图4),第二连通孔44的尺寸l4与第一连通孔34的尺寸l2大致相等(参照图4及图6)。
54.从止弯部16侧通过供气管32送来的空气经由供气连接部31流入合流凹部134中,通过供水管42送来的水经由供水连接部41流入合流凹部134中。其后,空气及水流入供气供水喷嘴140并经由出射口141朝向观察光学系统132射出。
55.另一方面,在实施从出射口141仅喷射空气的供气操作的情况下,第一连通孔34附近的气压与供水连接部41内的气压之间会产生差异。即,当从出射口141仅喷射空气时,第一连通孔34附近且合流凹部134的另一端侧的p1位置气压与供水连接部41内的余水表面附近的p2位置气压之间会产生差异。这种气压差会导致供水连接部41内的余水从送水连接部41被吸上来,不同于用户本来的意图,造成少量水与空气一起被喷射的问题。
56.与此相对,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10如上所述,第二连通孔44的尺寸l4与第一连通孔34的尺寸l2大致相等,第二连通孔44的尺寸l3比第一连通孔34的尺寸l1短。即,第一连通孔34的大小大于第二连通孔44的大小。
57.因此,与第一连通孔34及第二连通孔44的大小相等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第一连通孔34附近的空气流速的增加,并且,空气的流动变得顺畅,能够抑制第一连通孔34附近产生涡流。从而能够抑制第一连通孔34附近、即p1位置的气压降低。
58.图8是表示第一连通孔34及第二连通孔44的大小相同的情况和第一连通孔34的大小大于第二连通孔44的情况下空气流动的模拟结果。即,图8的a表示现有的内窥镜,图8的b表示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10。
59.另外,在图8中,箭头方向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箭头的长度表示空气的速度,明暗也表示空气的速度。
60.从图8可以知晓,图8的b中p1位置(图8中

部分)的箭头长度比图8的a短。即,与图8的a相比,图8的b中p1位置的空气速度受到抑制。
61.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10中,可以抑制合流凹部134的另一端侧p1位
置的空气速度,抑制p1位置的气压与供水连接部41内的余水表面附近p2位置的气压之间产生差异。因此,在实施从出射口141仅喷射空气的供气操作的情况下,能够预防少量水与空气一起被喷射的问题。
62.进而,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10如上所述,第一连通孔34的尺寸l1比尺寸l2长,正交开口部341比平行开口部342宽。因此,通过正交开口部341流入合流凹部134内的空气的比例大于通过平行开口部342流入合流凹部134内的空气的比例。
63.因此,在图8的b中,与图8的a相比,空气流动中的高速部分即浓度深的部分更向第二连通孔44的远方偏移。
64.即,在实施方式1的内窥镜10中,通过将空气流动的高速部分向第二连通孔44的远方偏移,对抑制p1位置气压降低带来了协同效应。
65.(实施方式2)
66.图9是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内窥镜10合流凹部134的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67.供气连接部31呈大致圆筒形状,上游侧端与供气管32连接。另外,供气连接部31在下游侧端形成有将空气引导至合流凹部134的气体引导壁33a。气体引导壁33a相对于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倾斜地形成,朝向供气连接部31的下游侧,供气连接部31的径向尺寸逐渐变短。
68.供气连接部31及合流凹部134的连通部分形成有第一连通孔34。和实施方式1一样,第一连通孔34包括朝向与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的正交开口部341(参照图5及图7)和朝向与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平行的方向开口的平行开口部342(参照图6及图7),正交开口部341比平行开口部342宽。
69.供水连接部41呈大致圆筒形状,上游侧端与供水管42连接。另外,供水连接部41在下游侧端形成有将水引导至合流凹部134的液体引导壁43。液体引导壁43形成为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正交。
70.供水连接部41及合流凹部134的连通部分形成有第二连通孔44。和实施方式1一样,第二连通孔44包括朝向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正交的方向开口的正交开口部(未图示)和朝向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平行的方向开口的平行开口部442(参照图6)。
71.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的内窥镜10中,用于将来自供气管32的空气引导至合流凹部134内的气体引导壁33a相对于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倾斜地形成,液体引导壁43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正交地形成。
72.因此,在第一连通孔34附近空气不会急剧地改变方向,能顺畅地流动。因此,能够抑制涡流的产生,并且,能够在第一连通孔34附近使空气流动的高速部分向距离第二连通孔44更远的第一连通孔34附近偏移。由于p1位置(参照图4)空气的流动减少,因此可以抑制p1位置和p2位置之间产生气压差,并且在实施供气操作的情况下,能够预防少量水与空气一起被喷射的问题。
73.进而,在实施方式2中,气体引导壁33a及液体引导壁43之间的距离(参照图9中的实线箭头)比气体引导壁33a被设置为与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正交时的气体引导壁33a及液体引导壁43之间的距离(参照图9中的虚线箭头)长。因此,在第一连通孔34附近空气流动的高速部分变得远离供水连接部41,供水连接部41内的余水不易受到上述气压差的影响。
74.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75.(实施方式3)
76.图10是对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内窥镜10合流凹部134的部分放大表示的放大图。
77.供气连接部31呈大致圆筒形状,上游侧端与供气管32连接。另外,供气连接部31在下游侧端形成有将空气引导至合流凹部134的气体引导壁33a。气体引导壁33a相对于供气连接部31的轴长方向倾斜地形成。
78.供气连接部31及合流凹部134的连通部分形成有第一连通孔34。第一连通孔34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相同,省略详细说明。
79.供水连接部41呈大致圆筒形状,上游侧端与供水管42连接。另外,供水连接部41在下游侧端形成有将水引导至合流凹部134的液体引导壁43。液体引导壁43形成为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正交。
80.进而,供水连接部41在轴长方向的中间部形成有朝向下游侧直径逐渐变小的缩径部41a,缩径部41a的上游侧直径大于缩径部41a的下游侧直径。
81.供水连接部41及合流凹部134的连通部分形成有第二连通孔44。第二连通孔44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相同,省略详细说明。
82.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3的内窥镜10中,供水连接部41形成有缩径部41a,缩径部41a的下游侧直径小于上游侧直径。即,由于供水连接部41的下游侧直径变小,供水连接部41内的余水表面张力升高,供水连接部41内的余水不易受到p1位置及p2位置(参照图4)之间产生的气压差的影响。因此,即使p1位置及p2位置之间产生气压差,也能够抑制供水连接部41内的余水被吸上来。
83.在以上说明中,以液体引导壁43形成为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正交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液体引导壁43可以和气体引导壁33a一样,相对于供水连接部41的轴长方向倾斜地形成。
84.对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85.实施方式1至3中所述的技术特征(结构要求)可以彼此组合,并且可以通过组合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86.应该理解的是,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上述含义,而是由权利要求示出,并且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87.符号说明
88.10
ꢀꢀ
内窥镜
89.13
ꢀꢀ
前端部
90.14
ꢀꢀ
插入部
91.30
ꢀꢀ
气体通道
92.31
ꢀꢀ
供气连接部
93.33
ꢀꢀ
气体引导壁
94.34
ꢀꢀ
第一连通孔
95.40
ꢀꢀ
液体通道
96.41
ꢀꢀ
供水连接部
97.41a 缩径部
98.43
ꢀꢀ
液体引导壁
99.44
ꢀꢀ
第二连通孔
100.134 合流凹部
101.140 供气供水喷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