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的制作方法

2023-02-20 03:34: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


背景技术:

2.空调是现代社会常见的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随着汽车产业的日益发展,各类汽车均搭载了与其适配的车载空调,此类车载空调一般内置于汽车引擎盖下,起到了调节车内温度、湿度等作用。对于内部空间较大的车辆,普通的车载空调由于功率小等原因,并不适合应用于其中,因此此类车辆中时常采用大功率的分体式空调来进行空气的调节,普通分体空调的外机依靠支架固定于墙面上,其连接方式较为简单,且质量大,若将此方式应用于车载空调上,那么在车辆的日常驾驶中,路面不平造成的颠簸将给空调外机带来较大负荷,长此以往,支架松动、外机脱落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需要对空调外机的部件:如散热风扇、压缩机等进行轻量化、牢固化的处理,使其能够在使用中保持连接的牢固和工作的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减轻了空调的负荷,结构强度高,保证了工作的稳定,延长了空调的使用寿命。
4.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包括固定支架、风扇安装架、散热风扇、冷凝器,所述风扇安装架设于固定支架内,且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散热风扇设于风扇安装架一侧,且与风扇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设于风扇安装架内,且与风扇安装架固定连接;
5.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框架、一组连接围板、底座,所述连接围板设于支撑框架上下两侧,且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底座设于支撑框架下方,且通过连接围板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质量轻,减轻了车辆行驶中空调的负荷,内部连接稳定,结构强度高,有效保证了风扇工作的稳定,延长了车载分体空调的使用寿命。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还包括第一侧连接板、第二侧连接板,所述第一侧连接板设于支撑框架一侧,且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连接板设于支撑框架远离第一侧连接板的一侧,且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第一侧连接板与第二侧连接板增强了散热风扇与车辆连接的稳定性,使整体的连接更加牢固。
7.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安装架包括安装框架、出风口、一组连接板,所述出风口设于安装框架一侧,所述连接板设于安装框架上下两侧,且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通过连接板与固定支架的连接围板固定连接。风扇安装架有效强化了风扇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整体的刚性,使风扇的安装更加方便。
8.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风扇包括风扇框架、一组风扇罩、一组驱动电机、一组风扇,所
述风扇框架设于出风口一侧,且与安装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罩间隔设于风扇框架通孔一侧,且与风扇框架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于风扇罩中央,且与风扇罩固定连接,所述风扇设于驱动电机输出端的转轴上,且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风扇位于风扇框架内。散热风扇安装便捷,节省空间,提高了整体与车辆的适配性,提高了散热效率。
9.进一步的,所述冷凝器包括一组输送管、一组冷凝管、连接管、进液管口、出液管口、一组固定槽管,所述输送管间隔设于安装框架两侧,所述冷凝管间隔设于输送管之间,且位于安装框架内,所述输送管与冷凝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口设于安装框架一侧的输送管上部,且与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口设于进液管口下方的输送管上,且与输送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设于进液管口和出液管口一侧,且固定连接靠近所述散热风扇的进液管口与同其相邻的输送管上的出液管口,所述固定槽管设于输送管一侧,且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与支撑框架。冷凝器配合散热风扇可有效提高空调的散热效率。
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固定板、一组钩板、连接角板、一组连接块,所述固定板位于连接围板中部的一侧,所述钩板设于固定板两侧,且通过固定板与连接围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角板设于固定板的一侧,且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角板位于钩板之间,且与钩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相对设于连接角板远离固定板的一侧,且与连接角板固定连接。底座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可有效防止固定支架的外移。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连接板位于进液管口和出液管口之间,且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二侧连接板位于支撑框架一侧的上部,且呈与第一侧连接板等同角度的倾斜状。第一侧连接板与第二侧连接板强化了连接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框架两侧设有一组安装孔,所述进液管口、出液管口位于安装孔内。安装孔使连接管的安装更加便捷。
13.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质量轻,减轻了车辆行驶中空调的负荷,内部连接稳定,结构强度高,有效保证了风扇工作的稳定,延长了车载分体空调的使用寿命。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第一侧连接板与第二侧连接板增强了散热风扇与车辆连接的稳定性,使整体的连接更加牢固。底座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可有效防止固定支架的外移。
16.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风扇安装架有效强化了风扇与固定支架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了整体的刚性,使风扇的安装更加方便。
17.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安装便捷,节省空间,提高了整体与车辆的适配性,提高了散热效率。
18.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冷凝器配合散热风扇可有效提高空调的散热效率。安装孔使连接管的安装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的固定支架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的风扇安装架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的散热风扇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的冷凝器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的底座示意图;
25.图中:固定支架1、风扇安装架2、散热风扇3、冷凝器4、支撑框架10、连接围板11、底座12、第一侧连接板13、第二侧连接板14、安装孔15、安装框架20、出风口21、连接板22、风扇框架30、风扇罩31、驱动电机32、风扇33、输送管40、冷凝管41、连接管42、进液管口43、出液管口44、固定槽管45、固定板120、钩板121、连接角板122、连接块123。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2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30.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2.实施例1
33.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载分体空调的散热风扇,包括固定支架1、风扇安装架2、散热风扇3、冷凝器4,所述风扇安装架2设于固定支架2内,且与固定支架2固定连
接,所述散热风扇3设于风扇安装架2一侧,且与风扇安装架2固定连接,所述冷凝器4设于风扇安装架2内,且与风扇安装架2固定连接;
34.其中,所述固定支架1包括支撑框架10、一组连接围板11、底座12,所述连接围板11设于支撑框架10上下两侧,且与支撑框架10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2设于支撑框架10下方,且通过连接围板11与支撑框架10固定连接。
35.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架1还包括第一侧连接板13、第二侧连接板14,所述第一侧连接板13设于支撑框架10一侧,且与支撑框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连接板14设于支撑框架10远离第一侧连接板13的一侧,且与支撑框架10固定连接。
36.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安装架2包括安装框架20、出风口21、一组连接板22,所述出风口21设于安装框架20一侧,所述连接板22设于安装框架20上下两侧,且与安装框架20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20通过连接板22与固定支架1的连接围板11固定连接。
37.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风扇3包括风扇框架30、一组风扇罩31、一组驱动电机32、一组风扇33,所述风扇框架30设于出风口21一侧,且与安装框架20固定连接,所述风扇罩31间隔设于风扇框架30通孔一侧,且与风扇框架30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设于风扇罩31中央,且与风扇罩31固定连接,所述风扇33设于驱动电机32输出端的转轴上,且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风扇33位于风扇框架30内。
38.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器4包括一组输送管40、一组冷凝管41、连接管42、进液管口43、出液管口44、一组固定槽管45,所述输送管40间隔设于安装框架20两侧,所述冷凝管41间隔设于输送管40之间,且位于安装框架20内,所述输送管40与冷凝管41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口43设于安装框架20一侧的输送管40上部,且与输送管40固定连接,所述出液管口44设于进液管口43下方的输送管40上,且与输送管4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42设于进液管口43和出液管口44一侧,且固定连接靠近所述散热风扇3的进液管口43与同其相邻的输送管40上的出液管口44,所述固定槽管45设于输送管40一侧,且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40与支撑框架10。
39.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2包括固定板120、一组钩板121、连接角板122、一组连接块123,所述固定板120位于连接围板11中部的一侧,所述钩板121设于固定板120两侧,且通过固定板120与连接围板1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角板122设于固定板120的一侧,且与固定板1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角板122位于钩板121之间,且与钩板12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23相对设于连接角板122远离固定板120的一侧,且与连接角板122固定连接。
40.实施例2
41.在基于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连接板13位于进液管口43和出液管口44之间,且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第二侧连接板14位于支撑框架10一侧的上部,且呈与第一侧连接板13等同角度的倾斜状。
42.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10两侧设有一组安装孔15,所述进液管口43、出液管口44位于安装孔15内。
43.在安装本实用新型时,先将冷凝器4中的输送管40和冷凝管41安装至风扇安装架2内,然后将风扇安装架2置于固定支架1内固定安装,接着于安装孔15内安装进液管口43、出液管口44,随后用连接管42连接进液管口43和出液管口44,接着将散热风扇3安装于出风口21内,随即完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前需要将冷凝器4与对应的压缩机和干燥过滤器
连接,随后配合车辆的空调内机即可实现空调的运转。
4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