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过滤的混合搅拌筒的制作方法

2023-02-20 03:32: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混合搅拌筒,尤其是一种可过滤的混合搅拌筒。


背景技术:

2.中药主要由植物药和矿物药组成,中草药的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后去渣留汁而成的汤剂,有研磨成粉末状的粉剂,还有丸剂、膏剂、酒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部分中草药在配比时,需要将配方内的中药研磨成粉末后,按照配方的重量比,将药粉搅拌混合后,再进行用药。
3.但由于中药研磨时,可能会由于研磨不到导致出现药块,而现有的混合搅拌桶内多数不具备过滤结构,导致药粉在倒入时,无法将药粉中的药块滤出,需要另行过滤,另行过滤较为费力不便,直接倒入药块会影响混合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过滤的混合搅拌筒。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过滤的混合搅拌筒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搅拌筒在使用时无法对药粉进行过滤的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过滤的混合搅拌筒,包括搅拌筒主体和筒盖,所述搅拌筒主体顶端盖合有筒盖,且筒盖通过螺栓与搅拌筒主体固定,所述搅拌筒主体底端等距固定有多个支脚,所述搅拌筒主体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搅拌筒主体内部转动设置限位槽,且限位槽底端延伸至搅拌筒主体外侧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所述限位槽对称等距固定有多个搅拌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上方的搅拌筒主体内部设置有上存盒,且上存盒顶端对称卡合至搅拌筒主体顶端,所述上存盒内部底端固定有过滤网,所述限位槽底端对称固定有辅助刮板,所述筒盖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上螺纹套设有密封盖,所述搅拌筒主体前侧固定有排料口,所述上存盒内部底端设置有防堵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防堵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毛刷,所述上存盒底端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且转动轴顶端对称固定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底端皆固定有毛刷,所述转动轴延伸至上存盒下方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套块,且连接套块内部卡合有卡合块,所述卡合块底端固定在限位槽顶端,所述转动轴底端固有导流板。
7.进一步地,所述搅拌筒主体顶端对称开设有与上存盒配合的卡槽,四个所述支脚的高度皆大于电机的高度,所述进料口与上存盒内部贯通连接,所述过滤网设置为与导流板配合的半环形。
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辅助刮板皆设置为与搅拌筒主体内部配合的“l”形,所述辅助刮板的高度小于上存盒底端到搅拌筒主体内部底端之间的高度。
9.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设置为伞状,所述导流板与进料口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所述导流板的高度小于转动轴到筒盖之间的高度。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块内部开设有与卡合块配合的矩形槽,所述转动轴设置为“t”形,所述导流板的直径大于转动轴的直径。
11.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可分离式过滤筛分结构,通过过滤网对待混合药粉进行过滤,保证进入搅拌筒主体下部的粉末保持一致的均匀度,且筒盖与搅拌筒主体的可拆分式设计,方便将搅拌筒主体整体打开,解决了现有的混合搅拌筒在使用时无法对药粉进行过滤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混合搅拌筒的实用性实用性实用性。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中:1、搅拌筒主体;2、筒盖;3、支脚;4、电机;5、限位槽;6、搅拌杆;7、辅助刮板;8、上存盒;9、过滤网;10、进料口;11、密封盖;12、排料口;13、转动轴;14、导流板;15、连接套块;16、卡合块;17、支撑杆;18、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19.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0.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1.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
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3.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可过滤的混合搅拌筒,包括搅拌筒主体1和筒盖2,搅拌筒主体1顶端盖合有筒盖2,且筒盖2通过螺栓与搅拌筒主体1固定,搅拌筒主体1底端等距固定有多个支脚3,搅拌筒主体1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4,搅拌筒主体1内部转动设置限位槽5,且限位槽5底端延伸至搅拌筒主体1外侧与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限位槽5对称等距固定有多个搅拌杆6,其特征在于:搅拌杆6上方的搅拌筒主体1内部设置有上存盒8,且上存盒8顶端对称卡合至搅拌筒主体1顶端,上存盒8内部底端固定有过滤网9,限位槽5底端对称固定有辅助刮板7,筒盖2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有进料口10,且进料口10上螺纹套设有密封盖11,搅拌筒主体1前侧固定有排料口12,上存盒8内部底端设置有防堵结构,通过过滤网9对进入搅拌筒主体1内部准备混合的药粉进行过滤,避免药粉中含有大颗粒药块影响均匀度,保证了搅拌桶的实用性;
24.防堵结构包括支撑杆17和毛刷18,上存盒8底端中心位置处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3,且转动轴13顶端对称固定有支撑杆17,两个支撑杆17底端皆固定有毛刷18,转动轴13延伸至上存盒8下方的一端固定有连接套块15,且连接套块15内部卡合有卡合块16,卡合块16底端固定在限位槽5顶端,转动轴13底端固有导流板14,避免过滤网9堵塞影响过滤效果;搅拌筒主体1顶端对称开设有与上存盒8配合的卡槽,四个支脚3的高度皆大于电机4的高度,进料口10与上存盒8内部贯通连接,过滤网9设置为与导流板14配合的半环形;两个辅助刮板7皆设置为与搅拌筒主体1内部配合的“l”形,辅助刮板7的高度小于上存盒8底端到搅拌筒主体1内部底端之间的高度,方便辅助刮板7刮动搅拌筒主体1内壁上的药粉,避免上存盒8影响辅助刮板7转动;导流板14设置为伞状,导流板14与进料口10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导流板14的高度小于转动轴13到筒盖2之间的高度,方便导流板14对进入的粉末进行导向,使得粉末可以分散,落在过滤网9上;连接套块15内部开设有与卡合块16配合的矩形槽,转动轴13设置为“t”形,导流板14的直径大于转动轴13的直径,方便卡合块16带动连接套块15转动。
25.本技术在使用时,当需要对药粉进行搅拌混合时,拧动密封盖11,打开进料口10,将药粉通过进料口10倒入上存盒8内部,即可通过过滤网9进行过滤,打开电机4,使得电机4运行带动限位槽5转动,限位槽5转动时,带动搅拌杆6和辅助刮板7同时转动,即可对搅拌筒主体1内部的药粉进行搅拌混合,限位槽5转动时,通过卡合块16带动连接套块15转动,即可带动连接套块15固定的转动轴13转动,转动轴13转动时,通过支撑杆17带动毛刷18转动,对过滤网9表面的粉末进行刮刷,即可保证过滤网9的流通度,同时带动导流板14转动,使得倒入的粉末分散落在过滤网9上,混合完成后,通过排料口12将混合物倒出,拧动螺栓,将筒盖2与搅拌筒主体1分离,即可将上存盒8取出,也方便对搅拌筒主体1内部和上存盒8进行单独清理,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
2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27.1.本技术操作简单,通过过滤网9方便对进入搅拌筒主体1内部的药粉进行过滤,
从而保证了药粉混合的均匀度,且通过搅拌筒主体1、筒盖2和上存盒8的可拆分式设计,方便将搅拌筒主体1、筒盖2和上存盒8分开后进行清理;
28.2.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限位槽5、连接套块15和卡合块16配合,带动转动轴13转动,即可通过支撑杆17带动毛刷18对过滤网9进行刮刷,避免过滤网9在过滤时造成封堵,保证过滤时的流畅度,提高了搅拌桶的实用性。
29.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