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9 08:53: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与饮水机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净水饮水机的出水嘴接水方面。


背景技术:

2.本案中的净水饮水机包括通过若干滤胆逐级过滤制取净水并且机器壳体外设水嘴结构的台式净水机和立式净水机,和直接使用带软包装容器或硬包装容器净水的饮水机,以及在若干滤胆逐级过滤制取净水,并将该净水输送至另设的饮料或饮品配制装置作为饮料原水的饮料饮品设备。通常净水饮水机设置冷、热水出水系统。鉴于净水饮水机要为水杯类接水容器和厨房类接水容器供水,而现有接水盘(前后方向尺寸小于10公分)只能放置水杯类接水容器,不能稳定放置较大的厨房类接水容器,如电饭煲内胆、锅、盆,而后者是厨房使用前置净水或净水次数较多的常用容器。由于厨房类接水容器的常规直径尺寸230-280mm,而相应能够稳定厨房类接水容器的接水盘置于在净水机主机前严重影响机器的外观造型,消费者难以接受配置大尺寸接水盘的净水饮水机,故现有净水机尽管主要放置在厨房间,但也是宁回避针对厨房类接水容器接水的支撑问题也不设置大尺寸接水盘,尤其放置在客厅的“免安装净水机”(人工水箱供水)更不会使用大尺寸接水盘。目前在使用厨房类接水容器接水时,或抽出接水盘以台面放置厨房类接水容器,过后再插入接水盘应对水杯类接水容器(麻烦),或需要操作者把持厨房类接水容器(避免厨房类接水容器接水过程中因重心在外而“侧翻”),因厨房类接水容器接水时间较长使得操作者必须长时间把持直至满足接水量要求为止,给使用者在使用厨房类接水容器时造成很大不便。上述缺陷及不足严重影响了净水饮水机的普及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及不足。
4.一种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前出口和前伸限位的纵向槽、沿纵向槽移动并且设置支撑头和凸台结构及锁勾或呈悬臂结构之弹性锁舌的前伸件、与前伸件的弹性锁舌或锁勾对应卡接配合并固定在壳体上的锁勾或前端呈悬臂结构且后端与壳体连接(或插接)固定的弹性锁舌,和前、后端分别与前伸件与壳体侧壁接触配合的弹簧,以及与弹性锁舌驱动联动的并外露作为按钮座之壳体的按钮;前后设置的纵向槽或与壳体连体或与壳体连接构成一体;前伸件或设置弹性锁舌或设置锁勾,其中对于前伸件设置弹性锁舌的模式,前伸件的弹性锁舌与固定在纵向槽内或壳体上的锁勾卡接配合;对于前伸件设置锁勾的模式,前伸件的锁勾与后端固定呈悬臂结构的弹性锁舌卡接配合;前伸件后退入纵向槽内并且通过两部件中部件一的弹性锁舌与部件二的锁勾卡接配合进行锁位;竖直或水平设置并外露的按钮或移动或转动使与按钮联动并另置于摆动轴上的后置联杆(未示出)相应动作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下位移或上位移,下同):后置联杆或竖直摆动或水平摆动,其中对于竖直摆动模式,距按钮较近的
受力端随按钮同向移动而距按钮较远的驱动端反向移动(设置水平摆动轴线的摆动轴位于后置联杆的中间,下同)并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或距按钮较近的受力端随按钮同向移动而距按钮较远的驱动端也同向移动(该摆动轴位于后置联杆的一端,下同)并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对于水平摆动模式,后置联杆驱动端绕竖直摆动轴线摆动或挤入弹性锁舌上端面与纵向槽顶部的下端面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下端面与另设固定在壳体上的底板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与壳体之间,继而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按钮移位(离开对应弹性锁舌与锁勾卡接配合的原始位置,下同)控制弹性锁舌受力产生竖直位移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前伸件在弹簧回弹力作用下沿纵向槽向前移动直至凸台结构前端触及置于前出口的前伸限位后端继而构成可扩大支撑范围的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5.还包括前置联板和后置联杆,以及隔水部件;所述的前伸件伸缩机构为左右设置的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以两个前伸件的前端各自连接前置联板(连接或连体),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壳体下端对应的前置联板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的按钮合并为一个共用按钮;该共用按钮或是置于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外侧的外置共用按钮(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的左侧或右侧,下同)或置于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中间的内置共用按钮,其中对于外置共用按钮,还设置对应两个后置联杆受力端并与外置共用按钮联动的横向连杆,外置共用按钮与及联动的横向连杆或沿横向连杆轴线方向移动并通过横向连杆另设的两处斜面或锥面一同挤压两个后置联杆受力端使其相应绕摆动轴摆动并且其驱动端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或沿水平轴线转动带动另设的两处凸轮结构摆动一同挤压两个后置联杆受力端使其相应绕摆动轴摆动并且其驱动端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对于内置共用按钮,两个后置联杆的摆动轴分别置于该内置共用按钮的两侧;移动或转动的内置共用按钮移位一同挤压左、右侧两个后置联杆受力端使其相应绕摆动轴摆动并且其驱动端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该隔水部件或是密封纵向槽侧壁与后置联杆之间间隙的密封件,或是设置在后置联杆周围的横向槽并且横向槽内腔分别连通左、右纵向槽内腔,以便于后置联杆的两个驱动端分别挤压两个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6.一种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前出口和前伸限位及锁勾的纵向槽、设置支撑头和凸台结构及呈悬臂结构之弹性锁舌的前伸件,和前、后端分别与前伸件与壳体侧壁接触配合的弹簧,以及与弹性锁舌驱动联动的并外露作为按钮座之壳体的按钮;前后设置的纵向槽或与壳体连体或与壳体连接构成一体;前伸件后退入纵向槽内并且弹性锁舌卡入锁勾后端;外露的按钮或是移动按钮或是竖直转动按钮或是水平转动按钮,其中对于移动按钮,按钮或竖直移动(向下或向上,下同)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或水平移动且通过按钮前端另设的斜面或锥面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对于竖直转动按钮,该按钮沿水平轴线转动带动其另设的凸轮结构摆动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对于水平转动按钮,该按钮沿竖直轴线转动或挤入弹性锁舌上端面与纵向槽顶部的下端面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下端面与另设固定在壳体上的底板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与壳体之间,继而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按钮移位控制弹性
锁舌受力产生竖直位移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前伸件在弹簧回弹力作用下沿纵向槽向前移动直至凸台结构前端触及置于前出口的前伸限位后端继而构成可扩大支撑范围的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7.一种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前出口和前伸限位的纵向槽、前端呈悬臂结构且后端与壳体连接构成一体的弹性锁舌、设置支撑头和凸台结构及锁勾的前伸件,和前、后端分别与前伸件与壳体侧壁接触配合的弹簧,以及与弹性锁舌驱动联动并外露作为按钮座之壳体的按钮;前后设置的纵向槽或与壳体连体或与壳体连接构成一体;前伸件后退入纵向槽内并且锁勾卡入呈悬臂结构的弹性锁舌后端;外露的按钮或是移动按钮或是竖直转动按钮或是水平转动按钮,其中对于移动按钮,按钮或竖直移动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或水平移动且通过按钮前端另设的斜面或锥面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对于竖直转动按钮,该按钮沿水平轴线转动带动其另设的凸轮结构摆动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对于水平转动按钮,该按钮沿竖直轴线转动或挤入弹性锁舌上端面与纵向槽顶部的下端面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下端面与另设固定在壳体上的底板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与壳体之间,继而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按钮移位控制弹性锁舌受力产生竖直位移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前伸件在弹簧回弹力作用下沿纵向槽向前移动直至凸台结构前端触及置于前出口的前伸限位后端继而构成可扩大支撑范围的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8.一种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前伸口和前伸限位的纵向槽、沿纵向槽移动并且设置支撑头和凸台结构及锁勾或呈悬臂结构之弹性锁舌的前伸件、与前伸件的弹性锁舌或锁勾对应卡接配合并固定在壳体上的锁勾或前端呈悬臂结构且后端与壳体连接(或插接)固定的弹性锁舌,和前、后端分别与前伸件与壳体侧壁接触配合的弹簧,以及与弹性锁舌驱动联动并外露作为按钮座之壳体的按钮;前后设置的纵向槽或与壳体侧壁连体或与壳体侧壁连接构成一体;纵向槽设置上、下滑道并以上、下滑道各自的外侧壁作为上、下收口结构,且在上、下收口结构中间设置为横向连通带前伸限位之前出口的豁槽结构构成带收口的外向侧u(豁槽结构在外,下同);前伸件为外侧设置对应豁槽结构的挡板并且内侧设置上、下滑块构成具有内、外双层结构的内向侧u型结构(豁槽结构在内,下同);内向侧u型结构置于外向侧u型结构内并且上、下滑块对应置于上、下滑道内构成内置弹簧且内向侧u型结构可向前移动的闭合腔体;前伸件或设置弹性锁舌或设置锁勾,其中对于前伸件设置弹性锁舌的模式,内向侧u型结构内置前端固定且后端呈悬臂结构的弹性锁舌与固定在壳体上(外向侧u型结构内)的锁勾卡接配合;对于前伸件设置锁勾的模式,后端固定的弹性锁舌置于闭合腔体内并且与内向侧u型结构的锁勾卡接配合;前伸件后退入纵向槽内并且通过两部件中部件一(前伸件或纵向槽)的弹性锁舌与部件二(纵向槽或前伸件)的锁勾卡接配合进行锁位;外露的按钮或是移动按钮或是竖直转动按钮或是水平转动按钮,其中对于移动按钮,按钮或竖直移动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或水平移动且通过按钮前端另设的斜面或锥面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对于竖直转动按钮,该按钮沿水平轴线转动带动其另设的凸轮结构摆动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对于水平转动按钮,该按钮沿竖直轴线转动或挤入弹性锁舌上端面与纵向槽顶部的
下端面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下端面与另设固定在壳体上的底板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与壳体之间,继而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按钮移位控制弹性锁舌受力产生竖直位移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前伸件在弹簧回弹力作用下沿纵向槽向前移动直至凸台结构前端触及置于前出口的前伸限位后端继而构成可扩大支撑范围的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9.还包括后置联杆和隔水部件;所述的前伸件伸缩机构为左右设置的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且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的按钮合并为一个共用按钮并与设置两个驱动端的后置联杆一同控制左、右纵向槽内各自的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与后置联杆驱动联动并与后置联杆连为一体或分置的共用按钮,或是置于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外侧的外置共用按钮(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的左侧或右侧)或置于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中间的内置共用按钮,其中对于外置共用按钮,外置共用按钮与及联动并设置远、近控制端的后置联杆或沿后置联杆轴线方向移动并通过两个驱动端另设的斜面或锥面一同挤压远、近弹性锁舌均产生竖直位移,或沿水平轴线转动并通过两个驱动端另设的凸轮结构一同挤压远、近弹性锁舌均产生竖直位移;对于内置共用按钮,内置共用按钮与及联动并将两端设置成控制端的后置联杆移位一同挤压左、右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该隔水部件或是密封纵向槽侧壁与分别挤压两个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的后置联杆之间间隙的密封件,或是设置在后置联杆周围的横向槽并且横向槽内腔分别连通左、右纵向槽内腔,以便于后置联杆的两个驱动端分别挤压两个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10.还包括设置支撑头的前置联板;该前置联板分别连接(或连体)两个前伸件各自的前端并且将原有前伸件的支撑头与前置联板上的支撑头合并,并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壳体下端对应的前置联板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11.所述的共用按钮是置于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中间的内置共用按钮;该内置共用按钮或是竖直移动按钮或是水平移动按钮或是竖直转动按钮,其中对于竖直移动的按钮,内置共用按钮带动后置联杆下移或上移并且通过后置联杆的两端的驱动端一同挤压左、右两个弹性锁舌均产生向下或向上的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对于水平移动的按钮,内置共用按钮或带动后置联杆上两端设置的斜面结构或锥面结构纵向移动一同挤压左、右两个弹性锁舌均产生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或带动分别对应两个弹性锁舌内、外侧之后置联杆上两个驱动端设置的斜面结构或锥面结构同轴向(横向)移动一同挤压左、右两个弹性锁舌均产生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对于竖直转动的按钮,内置共用按钮带动后置联杆绕水平轴线转动并且通过两个驱动端设置的凸轮结构摆动一同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
12.所述的弹性锁舌侧壁设置侧凸受力块;所述的移动按钮或直接或通过后置联杆与该侧凸受力块接触配合并竖直方向驱动联动直至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
13.后端与壳体连接构成一体且前端呈悬臂结构的弹性锁舌设置竖直的受力环;所述的前伸件设置凸台结构和锁勾;所述移动按钮或直接或通过后置联杆横向插入该受力环内并接触配合且竖直方向驱动联动直至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
14.还包括设置用于操作按钮的操作孔和对应下落水流的落水大孔(接收上方出水嘴出水直接下落的净水,下同)并置于壳体另设的托架结构上的滤板;该滤板或是将落水大孔与操作孔合并并设置相同圆心的单孔结构,或是设置将操作孔和落水大孔合并并设置不同圆心的腰形孔结构,或是分置的操作孔和落水大孔的多孔结构。
15.一种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前出口和前伸限位之纵向槽、前端设置带支撑头和操作结构的拉手结构及后端设置凸台结构并且该凸台结构与带支撑头的拉手结构分别置于纵向槽前出口内、外侧的前伸件;用于拉出拉手结构的操作结构或设在拉手结构上或设在壳体前侧壁上或分别设在拉手结构和壳体前侧壁上;通过操作结构,手持拉手结构带动前伸件沿纵向槽向前移动直至凸台结构前端触及置于前出口的前伸限位后端,继而构成可扩大支撑范围的前伸件伸缩机构;该前伸件或是i型结构或是t型结构或是l型结构或是π型结构,其中对于i型结构,作为操作结构之凸结构并纵向设置的拉手结构置于前伸件前端并且纵向的拉手结构宽度与纵向槽内的前伸件宽度对应;对于t型结构,纵向槽置于壳体之左、右侧立面之间的中间位置或中央位置处,前伸件左、右均设置横向的拉手结构;对于l型结构,前伸件一侧设置拉手结构;将具有l型结构之前伸件横向的拉手结构置于对应壳体之左、右侧立面之间的中间位置或中央位置处并相应确定处于拉手结构一侧的纵向槽在壳体内的位置;对于π型结构,前伸件伸缩机构为左、右设置的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以两个l型结构的前伸件之横向并相对的拉手结构相互连接构成连体拉手结构,而且该连体拉手结构的(左右)中线置于壳体之左、右侧立面之间的中间位置或中央位置处;前出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16.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常规的小尺寸接水盘满足水杯类接水容器支撑需要的基础上,并通过简单的操作释放内置的前伸结构相应扩大支撑范围,满足大尺寸厨房类接水容器的稳定便捷接水支撑需要,继而在卸下小尺寸接水盘的情况下,实现小尺寸接水盘支撑水杯类接水容器和大尺寸厨房类接水容器的目的。前伸结构的收缩简单:只需将其水平推入壳体的纵向槽内即可。
附图说明
17.附图1为本发明采用具有开口向上、作为后接结构之一的插接结构1b和插接水口1d及上凹结构1e的壳体1、带腰形孔结构20a并外露内置共用按钮2和按钮座3的滤板20,以及设置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并内置弹簧架11a和弹簧11的左、右纵向槽7与设置凸台结构8并且设置支撑头17的左、右前伸件15处于前伸位置,以及弹性锁舌10退出与锁勾9的卡接配合而且设置内置共用2及按钮座3构成的双前伸件伸缩机构对称置于壳体1内构成前伸支撑头17的接水盘效果示意图。
18.附图2为本发明采用设置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并内置弹簧11的纵向槽7与设置支撑头17和凸台结构8的前伸件15处于前伸位置,以及弹性锁舌10退出与锁勾9的卡接配合构成的前伸件伸缩机构置于具有开口向上、插接结构1b和前凹结构1f(放置回收的支撑头17)及托架结构1h的壳体1中央位置处构成前伸支撑头17的接水盘示意图。
19.附图3为在附图1所示结构基础上,取下滤板20后的壳体1设置内置后置联杆5的横向槽6和过水结构1a及用于固定底板的螺钉结构1c,以及对称设置左、右前伸件伸缩机构的
结构放大示意图(前伸件处于前伸位置)。
20.附图4为对应附图3所示a位置的剖面图。
21.附图5为对应附图3所示b位置的剖面图,其中后部设置弹性锁舌10的前伸件15处于前伸位置,点画线结构分别为处于与锁勾卡接位置的弹性锁舌10a,以及处于受力弹性变形产生竖直位移的弹性锁舌10b。
22.附图6为在附图5所示结构的基础上,弹性锁舌10侧壁设置侧凸受力块13的原理示意图
23.附图7为在附图5所示结构的基础上,将附图5中上置的弹性锁舌10和锁勾9,以及下置的弹簧架和弹簧相应改设为下置的弹性锁舌10和锁勾9,以及上置的弹簧架和弹簧,并将附图5中所示的后置联杆5驱动端向下施加外力p改设为后置联杆5驱动端向上施加外力p,继而组合构成的结构示意图(前伸件处于前伸位置)。
24.附图8为采用具有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以及后出口的纵向槽、前端呈悬臂结构且后端10c与壳体1连接固定并下置弹簧架11a的弹性锁舌10、设置凸台结构8和锁勾的前伸件组合构成的结构示意图(前伸件回缩位置)。
25.附图9为在附图8基础上采用设置向上凸台18b和下收口的底板18,与设置上收口和向下凸台7b前伸限位12的壳体1活接构成外向侧u型结构15a作为纵向槽7,和后端10c卡入上、下凸台18b、7b之后且前端呈悬臂结构的弹性锁舌10,以及设置锁勾9和凸台结构8及弹簧架11a的前伸件15组合构成的结构示意图(前伸件处于回缩位置)。
26.附图10为本发明采用设置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的纵向槽7与设置带支撑头的拉手结构16a和凸台结构8并且处于前伸位置的t型结构前伸件15构成的前伸件伸缩机构置于具有开口向上、插接结构1b和托架结构1h及侧凹结构1i的壳体1中央位置处构成前伸拉手结构16a的接水盘示意图。
27.附图11为在附图10基础上,将附图10中的侧凹结构1i改为设置在壳体前侧壁上的竖凹结构1j,并且拉手结构水平设置与竖凹结构1j对应的后凸结构16b构成的接水盘示意图。
28.附图12为本发明采用设置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的纵向槽与设置带支撑头的拉手结构16a和凸台结构并且处于前伸位置的π型结构前伸件15构成的左、右设置的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置于具有开口向上、插接结构1b和托架结构1h及侧凹结构1i的壳体内构成前伸连体拉手结构16a的接水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结合附图1-12进行说明。
30.实施例1。一种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1,还包括设置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的纵向槽7、沿纵向槽7移动并且设置支撑头17和凸台结构8及锁勾9或呈悬臂结构之弹性锁舌10的前伸件15、与前伸件15的弹性锁舌10或锁9对应卡接配合并固定在壳体1上的锁勾9或前端呈悬臂结构且后端10c与壳体连接(或插接)固定的弹性锁舌,和前、后端分别与前伸件与壳体侧壁接触配合的弹簧11,以及与弹性锁舌10驱动联动的并外露作为按钮座3之壳体的按钮;前后设置的纵向槽7或与壳体1连体或与壳体连接构成一体;前伸件或设置弹性锁舌10或设置锁勾9,其中:
31.对于前伸件设置弹性锁舌10的模式,前伸件的弹性锁舌10与固定在纵向槽7内或壳体1上的锁勾9卡接配合。
32.对于前伸件设置锁勾9的模式,前伸件15的锁勾9与(弹性锁舌)后端10c固定呈悬臂结构的弹性锁舌10卡接配合(参见实施例4);
33.前伸件15后退入纵向槽7内并且通过两部件中部件一(前伸件或纵向槽)的弹性锁舌10与部件二(对应前伸件的纵向槽或对应纵向槽的前伸件)的锁勾9卡接配合进行锁位。
34.竖直或水平设置并外露的按钮或移动或转动使与按钮联动并另置于摆动轴上的后置联杆(未示出)相应动作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后置联杆或竖直摆动或水平摆动,其中:
35.对于竖直摆动模式,距按钮较近的受力端随按钮同向移动而距按钮较远的驱动端反向移动(设置水平摆动轴线的摆动轴位于后置联杆的中间)并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或距按钮较近的受力端随按钮同向移动而距按钮较远的驱动端也同向移动(该摆动轴位于后置联杆的一端)并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36.对于水平摆动模式,后置联杆驱动端绕竖直摆动轴线摆动或挤入弹性锁舌10上端面与纵向槽顶部的下端面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10下端面与另设固定在壳体上的底板18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10与壳体1之间,继而挤压弹性锁舌10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37.按钮移位(离开对应弹性锁舌与锁勾卡接配合的原始位置,下同)控制弹性锁舌受力产生竖直位移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前伸件在弹簧回弹力作用下沿纵向槽向前移动直至凸台结构前端触及置于前出口的前伸限位后端继而构成可扩大支撑范围的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1g(壳体支撑脚的下端面,下同)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38.本实施例中,按钮既可以竖直移动,也可以横向水平移动,还可以竖直或水平转动。
39.后置联杆既可以与按钮分置,也可以与按钮连体或连接构成一体。
40.优选模式:所述的前伸件伸缩机构置于壳体的中央位置处,并且避免壳体出于外观设计要求设置的圆弧对纵向槽的影响(下同)。
41.本案中,将随主动部件移动而相应移动或摆动的从动部件,并且在主动部件移动范围内从动部件的移动或摆动方向与主动部件移动方向大致一致的情况视为两者同向移动,而将在主动部件移动范围内从动部件的移动或摆动方向与主动部件移动方向大致相反的情况视为两者反向移动。
42.同理,将随主动部件摆动而相应移动或摆动的从动部件,并且在主动部件摆动范围内从动部件的移动或摆动方向与主动部件摆动方向大致一致的情况也视为两者同向移动,而将在主动部件摆动范围内从动部件的移动或摆动方向与主动部件摆动方向大致相反的情况也视为两者反向移动。
43.之所以以“同向移动”或“反向移动”表示,是因为外力p沿移动方向传递。即便对于摆动件外力p也是沿其切线方向传递(优选向下摆动)。
44.当主动部件是按钮时,从动部件或是后置联杆或是弹性锁舌(下同)。
45.当主动部件是后置联杆时,从动部件是弹性锁舌(下同)。
46.例如,将距按钮较近的后置联杆受力端随按钮移动(通常为几毫米移动范围内)而
相应摆动的情况视为同向移动,以及将距按钮较近的后置联杆受力端随按钮绕转动轴转(摆)动(通常为几毫米转动范围内)而相应绕摆动轴摆动的情况视为同向移动。
47.前伸件设置的支撑头17位于前伸件前端的上部,其上端面(高度)既可以与纵向槽7顶部的下端面对应(下限高度,慎用),也可以与接水盘壳体1的上端面一致或略高(上限高度)以增加支撑的稳定性,还可以介于上、下限高度之间。
48.优选模式:支撑头17的上端面与接水盘壳体1的上端面一致。
49.另外,支撑头也可以略高于接水盘壳体1的上端面(厨房类接水容器向后倾斜)。
50.即便当支撑头采用下限高度模式时,将厨房类接水容器放置在接水盘上后,倾斜的厨房类接水容器外部也会先接触到前伸件前端的支撑头,即前伸的支撑头17起到支撑厨房类接水容器的作用。
51.当支撑头17采用下限高度模式时,需要前伸件前出的距离较大,足以防止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厨房类接水容器前倾滑动。为此,除特殊情况尽量避免采用该支撑头支撑模式。
52.本案中,上述“前伸件前端上部的支撑头”的模式适用于实施例1-12。
53.所述的弹性锁舌10与锁勾9的卡接配合位置置于纵向槽的前部或中间或后部,并且适用于实施例1-11。
54.优选模式:卡接配合位置置于纵向槽的后部,既隐蔽相关结构(弹性锁舌10或锁勾9不外露),也避免相关结构及摆动空间过于集中在中、前部造成纵向槽竖直尺寸大导致壳体过高,还有利于设置按钮尤其是共用按钮,以及滤板的外观造型设计。
55.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还包括前置联板和后置联杆,以及隔水部件;所述的前伸件伸缩机构为左、右设置的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以两个前伸件的前端各自连接前置联板(连接或连体),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1g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壳体下端1g对应的前置联板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的按钮合并为一个共用按钮;该共用按钮或是置于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外侧的外置共用按钮(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的左侧或右侧)或置于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中间的内置共用按钮,其中:
56.对于外置共用按钮,还设置对应两个后置联杆受力端并与外置共用按钮联动的横向连杆,外置共用按钮与及联动的横向连杆或沿横向连杆轴线方向移动并通过横向连杆另设的两处斜面或锥面一同挤压两个后置联杆受力端使其相应绕摆动轴摆动而且其驱动端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或沿水平轴线转动带动另设的两处凸轮结构摆动一同挤压两个后置联杆受力端使其相应绕摆动轴摆动并且其驱动端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57.对于内置共用按钮,两个后置联杆的摆动轴分别置于该内置共用按钮的两侧;移动或转动的内置共用按钮移位一同挤压左、右侧两个后置联杆受力端使其相应绕摆动轴摆动并且其驱动端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58.该隔水部件或是密封纵向槽侧壁与后置联杆之间间隙的密封件,或是设置在后置联杆周围的横向槽并且横向槽内腔连通左、右纵向槽内腔,以便于后置联杆的两个驱动端分别挤压两个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59.本案中,前伸出的前伸件15既可以通过采用与壳体下端1g对应的下伸结构(前伸件向下延伸至与接触台面的壳体下端1g对应的结构)竖直定位承载,即前伸出的前伸件15
通过下伸结构成为有“脚”的前伸件15支撑在台面上。避免出现因无“脚”导致前出前伸件的接水盘因承载中心在外悬空而前倾导致接水容器滑落的现象发生。
60.前伸出的前伸件15也可以通过接水盘壳体的侧壁或后侧面外侧设置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的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即以待接净水饮水机的重量平衡控制接水盘及向前伸出并悬空的前伸件15竖直定位承载。
61.对于“设置下伸结构的前伸件”模式,当处于卡接配合状态下的下伸结构仅位于前伸件前端并且置于纵向槽前出口外时,纵向槽不受影响。
62.作为“设置下伸结构的前伸件”另一种模式,当处于卡接配合状态下的前伸件15的下伸结构影响纵向槽7在前端或前部对应前伸件15下方的底部结构设置连通前出口的豁槽以便设置下伸结构的前伸件前移不受影响。此时,前伸限位仍对前伸件的凸台结构8有限位作用。
63.对于连接前置联板16的前伸件15,除了上述两种竖直定位承载模式外,还可以通过与壳体下端1g对应的前置联板16设置的下伸结构(将前置联板16视为前伸件的一部分)竖直定位承载。
64.所述的“竖直定位承载”指在支撑承受厨房类接水容器接收的净水或食材和净水重量限值范围内,前伸件(或前置联板16)在竖直方向没有移动(不考虑材料变形导致的位移),尤其是不会连带接水盘壳体向下倾斜移位(下同),即前出前伸件的接水盘不会导致具有一定重量的厨房类接水容器前倾侧翻。“竖直定位承载”适用于实施例1-12。
65.有关前置联板的说明参见实施例7相关内容。
66.优选模式:支撑头与前置联板设置相同的上端面(同高度)。
67.前置联板的前侧立面或与壳体前侧立面一致,或前凸出于壳体前侧立面。
68.实施例3。一种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1,还包括设置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及锁勾9的纵向槽7、设置支撑头17和凸台结构8及呈悬臂结构之弹性锁舌10的前伸件15,和前、后端分别与前伸件与壳体侧壁接触配合的弹簧11,以及与弹性锁舌10驱动联动的并外露作为按钮座之壳体的按钮;前后设置的纵向槽7或与壳体1连体或与壳体连接构成一体;前伸件15后退入纵向槽7内并且其上的弹性锁舌10卡入锁勾9后端;外露的按钮或是移动按钮或是竖直转动按钮或是水平转动按钮,其中:
69.对于移动按钮,按钮或竖直移动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或水平移动且通过按钮前端另设的斜面或锥面挤压弹性锁舌10产生竖直位移。移动按钮的水平移动方向或垂直于弹性锁舌10(横向),或平行于弹性锁舌(纵向)。
70.对于竖直转动按钮,该按钮沿水平轴线转动带动其另设的凸轮结构(未示出)摆动挤压弹性锁舌10产生竖直位移。
71.对于水平转动按钮,该按钮沿竖直轴线转动或挤入弹性锁舌10上端面与纵向槽顶部的下端面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10下端面与另设固定在壳体上的底板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10与壳体1之间,继而挤压弹性锁舌10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72.按钮移位控制弹性锁舌10受力(弹性变形)产生竖直位移退出与锁勾9的卡接配合,前伸件15在弹簧回弹力作用下沿纵向槽7向前移动直至凸台结构8前端触及置于前出口的前伸限位12后端继而构成可扩大支撑范围的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1g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
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73.优选模式:所述的前伸件伸缩机构置于壳体的中央位置处并采用竖直设置的下压按钮或竖直转动按钮的模式。
74.实施例4。一种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1,还包括设置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的纵向槽7、前端呈悬臂结构且后端10c与壳体1(或插接)连接构成一体的弹性锁舌10、设置支撑头17和凸台结构12及锁勾9的前伸件15,和前、后端分别与前伸件与壳体侧壁接触配合的弹簧11,以及与弹性锁舌10驱动联动并外露作为按钮座之壳体1的按钮;前后设置的纵向槽7或与壳体1连体或与壳体连接构成一体;前伸件15后退入纵向槽7内并且其上的锁勾9卡入呈悬臂结构的弹性锁舌10后端。
75.外露的按钮或是移动按钮或是竖直转动按钮或是水平转动按钮,其中:
76.对于移动按钮,按钮或竖直移动挤压弹性锁舌10产生竖直位移;或水平移动且通过按钮前端另设的斜面或锥面挤压弹性锁舌10产生竖直位移。移动按钮的水平移动方向或垂直于弹性锁舌10(横向),或平行于弹性锁舌(纵向)。
77.对于竖直转动按钮,该按钮沿水平轴线转动带动其另设的凸轮结构(未示出)摆动挤压弹性锁舌10产生竖直位移。
78.对于水平转动按钮,该按钮沿竖直轴线转动或挤入弹性锁舌10上端面与纵向槽顶部的下端面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10下端面与另设固定在壳体1上的底板19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10与壳体1之间,继而挤压弹性锁舌10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79.按钮移位控制弹性锁舌10受力(弹性变形)产生竖直位移退出与锁勾9的卡接配合,前伸件15在弹簧回弹力作用下沿纵向槽7向前移动直至凸台结构8前端触及置于前出口的前伸限位12后端继而构成可扩大支撑范围的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1g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80.优选模式:采用纵向槽7后部设置向下凸台7b和底板18设置向上凸台18b,先将弹性锁舌后端10c插入纵向槽内的向下凸台7b与纵向槽7后侧壁之间(上卡位),待放入弹簧11后以底板18的向上凸台18b对弹性锁舌后端10c进行下卡位,再以螺钉将底板19固定在壳体上,对置于其后面的弹性锁舌后端10c进行上、下卡接使弹性锁舌10不能移动即与壳体“连接”为一体,并且只能在按钮施加的外力p作用下(弹性变形)产生竖直位移退出与前伸件15后端的锁勾9之间的卡接配合,相关结构参见附图8。
81.作为改进,弹性锁舌后端10c的下部设置弹簧架11a与前伸件15下部设置的弹簧架11a对应,并套在弹簧11的两端。
82.所述的前伸件伸缩机构优选置于壳体的中央位置处并采用竖直设置的下压按钮或竖直转动按钮的模式。
83.实施例5。一种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1,还包括设置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的纵向槽7、沿纵向槽7移动并且设置支撑头17和凸台结构8及锁勾9或呈悬臂结构之弹性锁舌9的前伸件15、与前伸件的弹性锁舌10或锁勾9对应卡接配合并固定在壳体1上的锁勾9或前端呈悬臂结构且后端10c与壳体1连接(或插接)固定的弹性锁舌10,和前、后端分别与前伸件与壳体侧壁接触配合的弹簧11,以及与弹性锁舌10驱动联动并外露作为按钮座之壳体的按钮;前后设置的纵向槽7或与壳体侧壁连体或与壳体侧壁连接
构成一体。
84.纵向槽7设置上、下滑道并以上、下滑道各自的外侧壁作为上、下收口结构,且在上、下收口结构中间设置为横向连通带前伸限位之前出口的豁槽结构构成带上、下收口的外向侧u型结构(豁槽结构在外)。
85.前伸件为外侧设置对应豁槽结构的挡板并且内侧设置上、下滑块构成具有内、外双层结构的内向侧u型结构15a(豁槽结构在内);内向侧u型结构15a置于外向侧u型结构内并且上、下滑块对应置于上、下滑道内构成内置弹簧且内向侧u型结构可向前移动的闭合腔体。
86.带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的外向侧u型结构采用两部件或多部件组合连接结构:既可以通过后装的前端前置限位12或后装的后侧壁结构防止置于外向侧u型结构内的内向侧u型结构15a沿纵向槽的设置方向(前或后)与外向侧u型结构分离,也可以通过后装带下滑道及下收口结构的底板18与设置带前伸限位的前出口、上滑道及上收口结构的壳体侧壁组合连接构成一体,防止置于外向侧u型结构内的内向侧u型结构15a与外向侧u型结构分离。
87.前伸件或设置弹性锁舌或设置锁勾,其中:
88.对于前伸件设置弹性锁舌的模式,内向侧u型结构15a内置前端固定且后端呈悬臂结构的弹性锁舌与固定在壳体上(外向侧u型结构内)的锁勾9卡接配合。
89.对于前伸件设置锁勾的模式,后端10c固定(参见实施例4)呈悬臂结构的弹性锁舌10置于闭合腔体内并且与内向侧u型结构15c的锁勾9卡接配合。
90.前伸件15后退入纵向槽7内并且通过两部件中部件一(前伸件或纵向槽)的弹性锁舌10与部件二(对应前伸件的纵向槽或对应纵向槽的前伸件)的锁勾9卡接配合进行锁位。
91.外露的按钮或是移动按钮或是竖直转动按钮或是水平转动按钮,其中:
92.对于移动按钮,按钮或竖直移动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或水平移动且通过按钮前端另设的斜面或锥面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移动按钮的水平移动方向或垂直于弹性锁舌10(横向),或平行于弹性锁舌10(纵向)。
93.对于竖直转动按钮,该按钮沿水平轴线转动带动其另设的凸轮结构摆动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
94.对于水平转动按钮,该按钮沿竖直轴线转动或挤入弹性锁舌上端面与纵向槽顶部的下端面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下端面与另设固定在壳体上的底板之间,或挤入弹性锁舌与壳体之间,继而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95.按钮移位控制弹性锁舌10受力产生竖直位移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作为前伸件15的内向侧u型结构15a在弹簧11回弹力作用下沿纵向槽7向前移动直至凸台结构8前端触及置于前出口7a的前伸限位12后端继而构成可扩大支撑范围的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且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1g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96.由于设置圆弧形壳体的圆弧结构会使内向侧u型结构15a的前端外露,而要隐藏则要使外向侧u型结构后退相应增加壳体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故优选采用直角的壳体以避免壳体出于外观设计要求设置的圆弧对纵向槽(外向侧u型结构)的影响。
97.实施例6。在实施例3、4、5、6的基础上,还包括后置联杆5,以及隔水部件;所述的前
伸件伸缩机构为左、右设置的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且两个前伸件15各自的前端分别连接前置联板16的两端(连接或连体);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的按钮合并为一个共用按钮并与设置两个驱动端的后置联杆5一同控制左、右纵向槽内各自的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与后置联杆驱动联动并与后置联杆连为一体或分置的共用按钮,或是置于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外侧的外置共用按钮(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的左侧或右侧)或置于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中间的内置共用按钮,其中:
98.对于外置共用按钮,外置共用按钮与及联动并设置远、近控制端的后置联杆或沿后置联杆轴线方向移动并通过两个驱动端另设的斜面或锥面一同挤压远、近弹性锁舌均产生竖直位移,或沿水平轴线转动并通过两个驱动端另设的凸轮结构一同挤压远、近弹性锁舌均产生竖直位移。
99.对于内置共用按钮,内置共用按钮与及联动并将两端设置成控制端的后置联杆移位一同挤压左、右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100.该隔水部件或是密封纵向槽侧壁与分别挤压两个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的后置联杆之间间隙的密封件(未示出),或是设置在后置联杆周围的横向槽6并且横向槽6内腔分别连通左、右纵向槽7内腔,以便于后置联杆5的两个驱动端分别挤压两个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竖直位移。
101.优选模式:左、右设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对称设置并且置于壳体1内,并且避免壳体处于外观设计要求设置的圆弧对纵向槽的影响。
102.作为改进,当内置共用按钮是下压移动按钮并置于按钮座3内时,可以设置按钮压簧4。该按钮压簧4的上、下端分别作用在内置共用按钮2与壳体1之间或通过螺钉19固定在壳体1上的底板18设置的压簧座18a之间。在按下内置共用按钮2上的外力移去后,内置共用按钮2在压簧座18a的回弹力作用下上移复位。
103.实施例7。本实施例是最优实施例。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支撑头17的前置联板16;该前置联板16分别连接(或连体)两个前伸件各自的前端并且将前伸件15原有的支撑头与前置联板上的支撑头合并。
104.前伸的前伸件或以与壳体下端1g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壳体下端1g对应的前置联板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105.优选模式:支撑头17与前置联板16设置相同的上端面(同高度)。
106.前伸件中间部分受纵向槽上端面限制不能与支撑头17等高,而高度较低的支撑头17会导致厨房类接水容器倾斜甚至滑落。而且上凸的“两点式”支撑模式在支撑厨房类接水容器过程中受前伸件与纵向槽之间配合间隙的影响容易产生摆动。
107.考虑到前伸件15前端上部设置的支撑头17比较单薄,而要加强支撑头17势必要加强支撑头17的纵向尺寸(增加横向尺寸会增加纵向槽的宽度)影响纵向槽及壳体的前、后方向尺寸或前伸件15的前伸长度。
108.通过前置联板16,将原本设在前伸件15前端上部的支撑头17并入前置联板16的上部支撑头内的模式构成“口”字型闭合结构不会产生“支撑点”摆动现象,而且受左、右前伸件连接牵制的前伸并上凸支撑头17呈“一”字型支撑与前伸的“两点式”支撑模式相比更稳定、可靠和实用。
109.前置联板16的设置既可以直接增加支撑头17的上端面面积,又不会影响纵向槽结构,而且可以通过施加外力在前置联板16的前侧面,将左、右前伸件15一同“压入”纵向槽内并锁位,较分别“压入”左、右前伸件15操作更简单实用。
110.在此基础上,通过前置联板沿横向外伸呈“π”前伸支撑结构,可以在不增加前伸件前伸尺寸(需要增加壳体纵向尺寸)的前提下增加支撑的(半径)范围。
111.前置联板的前侧立面或与壳体前侧立面一致,或前凸出于壳体前侧立面。
112.实施例8。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所述的共用按钮是置于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中间的内置共用按钮2;该内置共用按钮或是竖直移动的按钮或是水平移动的按钮或是竖直转动的按钮,其中:
113.对于竖直移动的按钮,内置共用按钮带动后置联杆下移或上移并且通过后置联杆的两端的驱动端一同挤压左、右两个弹性锁舌均产生向下或向上的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
114.对于水平移动的按钮,内置共用按钮或带动后置联杆上两端设置的斜面结构或锥面结构纵向移动一同挤压左、右两个弹性锁舌均产生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或带动分别对应两个弹性锁舌内、外侧之后置联杆上两个驱动端设置的斜面结构或锥面结构同轴向(横向)移动一同挤压左、右两个弹性锁舌均产生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
115.对于竖直转动的按钮,内置共用按钮带动后置联杆绕水平轴线转动并且通过两个驱动端设置的凸轮结构摆动一同挤压弹性锁舌产生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
116.实施例9。在实施例1、2、3、4、5、6、7、8的基础上,所述的弹性锁舌10侧壁设置侧凸受力块13;所述的移动按钮或直接或通过后置联杆与该侧凸受力块13接触配合并竖直方向驱动联动,直至弹性锁舌10受力产生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9的卡接配合。
117.当所述的按钮直接作用在侧凸受力块13上时,该按钮或是移动按钮或是旋转按钮。
118.当所述的按钮通过后置联杆作用在侧凸滑块上时,该后置联杆或是采用竖直移动的模式,或是采用斜面或锥面并沿后置联杆轴向移动的模式,或是采用凸轮结构摆动的模式。
119.当按钮带动后置联杆下移时,后置联杆的后部或以水平直杆结构模式的驱动端作用在弹性锁舌的侧凸受力块13上并向下施加外力p,或以向上的拐角结构模式的驱动端作用在弹性锁舌的上端面并向下施加外力p。
120.当内置共用按钮带动后置联杆上移时,后置联杆驱动端或置于侧凸受力块下方并与其下端面接触配合,或置于弹性锁舌下方并与其下端面接触配合。
121.通过设置侧凸受力块13,可以将原本作用在弹性锁舌10上方或下方的按钮或后置联杆改为作用在弹性锁舌10的侧壁上,继而降低高度有利于在接水盘壳体1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布设相关零部件。
122.实施例10。在实施例1、2、4、5、6、7、8的基础上,(弹性锁舌)后端10c与纵向槽7或壳体1连接构成一体且前端呈悬臂结构的弹性锁舌10设置竖直的受力环14;所述的前伸件15设置锁勾9;所述移动按钮或直接或通过后置联杆横向插入该受力环14内并接触配合且竖直方向驱动联动,直至弹性锁舌10受力产生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9的卡接配合。
123.当所述的按钮直接作用在竖直的受力环14上时,该按钮或是移动按钮或是旋转按钮。
124.当所述的按钮通过后置联杆作用在竖直的受力环14上时,该后置联杆或是采用竖直移动的模式,或是采用斜面或锥面并沿后置联杆轴向移动的模式,或是采用凸轮结构摆动的模式。
125.当按钮带动后置联杆下移时,后置联杆的后部或以水平直杆结构模式的驱动端作用在弹性锁舌竖直的受力环14上并向下施加外力p,或以向上的拐角结构模式的驱动端作用在弹性锁舌的上端面并向下施加外力p。
126.当按钮带动后置联杆上移时,后置联杆驱动端或置于竖直的受力环14内并与其内圆周面上端接触配合,或置于弹性锁舌下方并与其下端面接触配合。
127.通过设置竖直的受力环14,可以将原本作用在弹性锁舌10上方或下方的按钮或后置联杆改为作用在弹性锁舌10内,继而降低高度有利于在接水盘壳体1高度有限的情况下布设相关零部件。
128.鉴于呈悬臂结构弹性锁舌10绕固定的后端10c弹性变形,其受力点移(摆)动轨迹呈弧线,而按钮或后置联杆的外力p施加作用线或为竖直的直线或为弧线,故在弹性锁舌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的过程中,弹性锁舌的受力点(位置)会“漂移”,为此设置竖直的受力环14进行避让,并且保持施加外力p的驱动端作用点与受力环14内圆周面稳定接触。
129.优选模式:将按钮或后置联杆的插入结构(驱动端)设置成圆形或圆弧形结构,以便于更好地与竖直的受力环14接触配合传递外力p。
130.作为改进,竖直的受力环14采用腰型环结构。
131.实施例11。在实施例1、2、3、4、5、6、7、8、9、10的基础上,还包括设置用于操作按钮的操作孔和对应下落水流的落水大孔(接收上方出水嘴出水直接下落的净水,下同)并置于壳体另设的托架结构上的滤板20;该滤板20或是将落水大孔与操作孔合并并设置相同圆心的单孔结构,或是设置将操作孔和落水大孔合并并设置不同圆心(两圆心)的腰形孔结构20a,或是分开设置操作孔和落水大孔的多孔结构。
132.滤板20是否设置若干接收接水容器溢水的溢水小孔(因有装饰效果,大多设置)不影响本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实施。
133.优选模式:具有前后设置的腰形孔结构20a的滤板20。腰形孔结构20a的落水大孔部分也用于拉出接水盘壳体1与净水饮水机分离,并且有利于滤板的外观造型设计。
134.在此基础上,共用按钮2或采用竖直下压按钮,或采用水平移动按钮(前后纵向移动或左右横向移动),或采用竖直转动按钮模式,以便在保持接水盘整体外观结构大体不变的基础上,从滤板上方进行按钮操作。
135.另外,对于需要外排水口向下的倒置滤胆更换过程中溢出水的净水饮水机,或者设置内置水嘴向内置电热水杯装置供水模式(可能存在外泄水)的净水饮水机,可以借助于设置插接水口1d的接水盘收集净水饮水机的外排水
136.插接水口1d的设置与否不影响本案技术方案的实施。对于无需排出外排水(非指排浓水外排管路),则不设置插接水口1d。
137.壳体1设置的上凹结构1e用于放置设置拐角的支撑头17。处于前伸件处于回缩位置的前置联板16与壳体前侧壁之间有三条横向平行的轮廓线影响外观造型,尤其是前置联
板16与壳体前侧壁之间还存在配合间隙。通过设置拐角的支撑头17可以遮挡中间的轮廓线,使接水盘整体造型更美观。此外,拐角的支撑头17也加大了支撑面积。
138.作为改进,按钮与按钮座或壳体之间可以设置按钮密封件2a,以防止壳体内的水通过两部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外漏。
139.作为改进,按钮可以通过另设的压簧、拉簧、扭簧进行移动或转(摆)动复位(常规模式)。
140.在实施例1-11中,所述的“竖直或水平设置(并外露)的按钮”是出于简化的表述,不限于狭义理解的竖直或水平两个方向,而是具有泛指的广义概念,即在竖直方向的左、右各45
°
或竖直方向的上、下各45
°
范围内,按钮可以产生竖直或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使后置联杆相应动作)时,均视为属于“竖直或水平设置(并外露)的按钮”的覆盖范围。
141.同理,所述的“后置联杆或竖直摆动或水平摆动”也是具有泛指的广义概念,即在竖直方向的左、右各45
°
或竖直方向的上、下各45
°
范围内,后置联杆可以产生竖直或水平方向的作用力使弹性锁舌产生相应的相应竖直位移并退出与锁勾的卡接配合时,均视为属于“后置联杆或竖直摆动或水平摆动”的覆盖范围。
142.实施例12。一种用于净水饮水机的接水盘装置,包括开口向上的壳体,还包括设置前出口7a和前伸限位12之纵向槽7、前端设置带支撑头和操作结构的拉手结构16a及后端设置凸台结构8,并且凸台结构8与带支撑头的拉手结构16a分别置于纵向槽前出口7a内、外侧的前伸件15;用于拉出拉手结构的操作结构或设在拉手结构16a上或设在壳体前侧壁上或分别设在拉手结构16a和壳体前侧壁上。
143.鉴于实际的拉手结构16a前后尺寸非常小操作者难以手持。因此设置操作结构。
144.本案中,只要操作者能手持拉手结构16a拉出部分前伸件15与壳体前侧壁分离即视为“操作结构”存在(操作结构可以是拉手结构自身)。
145.当操作结构设在拉手结构16a上时,操作结构或为设在拉手结构16a上、下端面的平面结构,或为在拉手结构前侧立面设置的凹或凸结构(均未示出,下同),或为在拉手结构上或下端面设置的凹结构,或为在拉手结构上或下端面设置的凸结构,或为在拉手结构左或右端面设置的凹结构,或为在拉手结构左或右端面设置的凸结构,或为分别设在拉手结构16a上、下两个端面的凹结构,或为分别设在拉手结构16a上、下两个端面的凸结构。
146.作为操作结构设在拉手结构上、下端面的平面结构模式的派生结构,可以将拉手结构上端面略高于壳体前侧壁上端面,或者拉手结构下端面略低于壳体前侧壁下端面。
147.作为拉手结构前侧立面设置凸结构的模式之一,设置在拉手结构上的操作结构可以沿拉手结构上端面向前设置的前凸结构(与后述的后凸结构16b结构相同但反向)形成较大的水平操作面。
148.同理,对于宽度尺寸较小的拉手结构16a,操作结构可以分别设在拉手结构16a左、右两端面的平面与凹或凸结构组合构成的组合结构(平面与凹或凸结构之间的左、右位置可互换)。
149.总之,设置在纵向的拉手结构或横向的拉手结构上并且用于拉出前伸件15的结构都属于操作结构。
150.当操作结构设在壳体前侧壁上时,该操作结构既可以为竖凹结构以便于操作者手指由上或下插入由后向前拉出拉手结构,其中壳体前侧壁下端面局部设置向上的竖凹结构
(操作者手指由下插入)为优选模式。此时,竖凹结构可以设置成除仰视外四周看不见的隐蔽结构(拉手结构16a遮挡竖凹结构的前侧)。
151.同理,对于宽度尺寸较小的拉手结构16a,该操作结构也可以为设置在壳体前侧立面的侧凹结构,或设置在宽度尺寸较小的接水盘壳体左、右侧立面上的侧凹结构,以便于操作者手指由左或右插入由后向前拉出拉手结构。
152.该操作结构还可以为设置在壳体前侧壁并预留握把空间的侧凹结构1i(操作者手握拉手结构并将其拉出),如附图10、12分别示出的“山”字形侧凹结构1i和u形侧凹结构1i。
153.当操作结构分别设在拉手结构16a和壳体前侧壁上时,该操作结构为分别设在壳体前侧壁上上端面的竖凹结构1j,以及拉手结构水平设置的后凸结构16b构成水平组合结构。后凸结构16b插在壳体前侧壁上的竖凹结构1j外侧(竖凹结构1j在下且后凸结构16b在上并构成便于操作的较大水平操作面),如附图11所示结构由壳体上的竖凹结构1j与拉手结构上的后凸结构16b组合构成的操作结构。操作者手持后凸结构1j拉出拉手结构16a与设置竖凹结构1j的壳体前侧壁分离。
154.作为改进,壳体前侧壁下端面也可以设置反向的竖凹结构1j(纵向槽介于上、下竖凹结构1j之间),以及拉手结构水平设置上、下两个后凸结构16b插在壳体前侧壁上的上、下竖凹结构1j的外侧。
155.同理,当操作结构分别设在拉手结构16a和壳体前侧壁上时,该操作结构也可以为分别设在壳体前侧壁上的侧凹结构,以及拉手结构竖直设置的后凸结构构成竖直组合结构。此时,该操作结构相当于将上述设置竖凹结构1j和水平的后凸结构16b组合结构的操作结构左旋转90
°
或右旋转90
°

156.通过操作结构,手持拉手结构16a带动前伸件15沿纵向槽7向前移动直至凸台结构8前端触及置于前出口7a的前伸限位12后端,继而构成可扩大支撑范围的前伸件伸缩机构;该前伸件15或是i型结构或是t型结构或是l型结构或是π型结构,其中:
157.对于i型结构,作为操作结构之凸结构并纵向朝前的拉手结构设置在前伸件的前端并且纵向的拉手结构宽度与纵向槽内的前伸件宽度对应,即纵向的拉手结构宽度或小于或等于或略大于纵向槽内的前伸件宽度即构成i型结构的前伸件。
158.当纵向的拉手结构宽度增加至明显大于纵向槽内的前伸件宽度时,i型结构的前伸件便成为带凸结构(原有的纵向拉手结构)并且左、右均设置横向的拉手结构16a的t型结构前伸件,或为带凸结构(原有的纵向拉手结构)并且左侧或右侧设置横向拉手结构16a的l型结构前伸件。
159.对于t型结构,纵向槽7置于壳体1对应壳体之左、右侧立面之间的中间位置(横向的拉手结构之左右中线处于非壳体左右对称位置)或中央位置(横向的拉手结构之左右中线处于壳体左右对称位置)处,前伸件左、右均设置横向的拉手结构16a,并且该拉手结构16a横向宽度明显大于纵向槽内的前伸件宽度。
160.当较宽的前伸件前端设置相对的左、右侧凹结构(存在宽度相对较窄处)时,也视为存在t型结构和作为操作结构之凹结构。该左、右侧凹结构分别设在前伸件左、右两侧。
161.对于l型结构,前伸件一侧设置横向的拉手结构16a。将具有l型结构之前伸件横向的拉手结构(朝左或朝右)置于对应壳体之左、右侧立面之间的中间位置(横向的拉手结构之左右中线处于非壳体左右对称位置)或中央位置(横向的拉手结构之左右中线处于壳体
左右对称位置)处并相应确定处于横向拉手结构一侧的纵向槽7在壳体内的位置,并且该拉手结构16a横向宽度明显大于纵向槽内的前伸件宽度。
162.当t型结构前伸件或l型结构前伸件置于对应壳体之左、右侧立面之间的中间位置处时,覆盖左、右侧立面之间除中央对称处以外所有位置,即纵向槽可以设置在左、右侧立面之间除中央位置处以外的其他所有位置处。
163.当t型结构前伸件或l型结构前伸件置于对应壳体之左、右侧立面之间的中央位置处时,横向拉手结构的左右中线置于壳体的中央位置处。
164.对于π型结构,前伸件伸缩机构为左、右设置的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并以两个l型结构的前伸件之横向并相对的拉手结构16a相互连接(或连体)构成连体拉手结构(相当于前置联板16),而且该连体拉手结构的左右中线置于壳体之左、右侧立面之间的中间位置或中央位置处:左、右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或置于壳体内的不对称位置处,或分别设置壳体内和的壳体左或右侧壁上(前两种模式中连体拉手结构的左右中线处于非壳体左右对称的中间位置处),或置于壳体内的对称位置处,或置于壳体的左、右侧壁上(后两种模式中连体拉手结构的左右中线处于壳体左右对称的中央位置处)。
165.优选将左、右两个前伸件伸缩机构对称设置的模式。
166.附图10所示的“山”字形侧凹结构1i对应置于壳体的中央位置处的t型结构前伸件构成的前伸件伸缩机构;附图12所示的u形侧凹结构1i对应置于壳体的中央位置处的π型结构前伸件(左、右前伸件伸缩机构对称设置)。此外,附图12所示的u形侧凹结构1i也可以用于设置置于壳体的中央位置处的l型结构前伸件构成偏置纵向槽的前伸件伸缩机构(横向的拉手结构之左右中线处于壳体左右对称位置,并且对应u形侧凹结构1i)。
167.前出的前伸件15或以其设置与壳体下端1g对应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或以与待接净水饮水机活动连接配合壳体的后接结构竖直定位承载。
168.当前出的前伸件15以其设置的下伸结构竖直定位承载时,前伸件15的下伸结构可以设置在包括拉手结构16a在内的前伸件15下端面上。
169.有关“支撑头”和“下伸结构”及“竖直定位承载”的说明参见实施例1、2的相关内容,不再重复说明。
170.操作者手持拉手结构16a拉出部分前伸件15。作为改进,纵向槽后端与前伸件后端之间通过狭窄结构7c(狭窄结构或设在纵向槽内腔里或前伸件上或设在配合的两部件上)控制两者之间的配合紧度进行“阻尼控制”,避免前伸件随意滑出。
171.所述拉手结构16a的前侧立面或与壳体前侧壁的前立面(壳体前侧立面)一致,或前凸出于壳体前侧壁的前立面(壳体前侧立面)。
172.另外,带支撑头的拉手结构16a也可以略高于接水盘壳体1的上端面(厨房类接水容器向后倾斜),并将高出部分作为该操作结构用于拉出前伸件15。
173.优选模式:支撑头与拉手结构16a设置相同的上端面(同高度)。
174.本案中,所述的纵向槽可以壳体与活动的底板或活动的侧壁或活动的顶盖通或活动的前伸限位(如销结构)通过活动连接组合构成控制内置前伸件的前伸范围的闭合结构。其中,“活动的侧壁”或是设置前出口和前伸限位12的前侧壁或是后侧壁或是外侧壁或是对应壳体内腔并触及溢水的内侧壁。
175.该闭合结构的构成模式对实施例1-12都适用。
176.接水盘壳体通过插接结构1b与设置对应结构的净水饮水机插接。对于采用非插接结构模式的净水饮水机并采用带下伸结构之前伸件的接水盘,则不设置插接结构1b,通过接水盘壳体和设置下伸结构和支撑头并前伸的前伸件支撑厨房类接水容器。
177.本案中,将前置联扳或拉手结构也视为前伸件的一部分。
178.插接结构是常规且较简单的一种后接结构。除插接结构外,接水盘与净水饮水机之间的活动连接装置(后接结构)还可以采用摆动锁勾与锁柱连接模式或弹性锁扣与卡座卡接模式(收纳箱模式)或悬臂弹性锁舌卡接模式(电池盒模式)或以杠杆摆动控制的销与销孔插接模式或手动(移动)销插接模式或电动(移动)销插接模式。上述各种活接装置均为常规装置,不再赘述。
179.涉水的活动部件与壳体之间或以密封件密封配合间隙,或以围绕涉水的活动部件设置横向槽或类似结构隔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