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网络布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3-02-18 20:38: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网络布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在网络中,必然会有计算机的存在,计算机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
3.目前,计算机使用的数据线,常会使用布线连接器进行稳固,但布线连接器多为整体固定多组数据线,无法根据使用数据线数量进行拆解拼接,满足不了现有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网络布线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网络布线连接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网络布线连接器,包括布线连接器主体和挂钩,所述挂钩设置在布线连接器主体后侧顶部,还包括:通口,所述通口开设在布线连接器主体前侧中部,并与其内腔相互联通;拼接组件,所述拼接组件设置在布线连接器主体前表面的底端;插柱,所述插柱插接在布线连接器主体的顶端中部;压块,所述压块设置在插柱的底端并处于通口中;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设置在压块的外表面;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接在插柱外壁,且其两端分别与布线连接器主体内壁和压块相卡接;插杆,所述插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插柱的内腔底端,且插杆的顶端延伸出插柱;手柄,所述手柄安装在插杆的顶端;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插杆的外壁顶端;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分别开设在插柱的外壁左右两侧顶端与定位组件相对应位置。
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拼接组件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安装在布线连接器主体前侧底端左侧;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在布线连接器主体前侧底端右侧;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插接在连接块的上下两端至其内腔中,且连接杆的另一端插接入相邻的连接筒的内腔中;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安装在位于所述连接块内腔的连接杆的一端;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卡接在位于所述连接块内腔的两个连接杆的内端。
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连接杆向外侧移动时,可通过第一限位片带动第一弹簧拉伸,连接杆的另一端可与连接筒中分离,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带动第一限位片和连接杆向内侧移动进行复位。
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空心块,两个所述空心块分别安装在插杆的外壁左右两侧顶端;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二限位片插接在空心块的内腔;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卡接在第二限位片的内侧,另一端卡接在空心块内壁上;卡块,所述卡块安装在第二限位片的外侧,且卡块的外端延伸出通孔。
9.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延伸出所述通孔的所述卡块顶端抵紧在布线连接器主体的内腔顶端。
10.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卡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延伸出所述通孔的卡块部分为其中一个棱角,且卡块前后两侧壁面贴合在通孔的内壁上。
11.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手柄带动插杆和定位组件转动时,可使定位组件中卡块向通孔内壁挤压,卡块向空心块内腔缩回并通过第二限位片对第三弹簧挤压,卡块与布线连接器主体内壁分离,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可带动压块和插柱向上进行移动。
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通口和压块的下表面均成相互匹配的弧形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网络布线连接器,通过向外侧拉动连接杆,可带动第一限位片向外侧移动对第一弹簧拉伸,当连接杆与连接筒分离时,可将两个相邻的布线连接器主体分离开拆卸,反之可进行组合拼接,可根据需要布线条数进行选择组合,易满足使用需求,通过转动手柄可带动卡块转动并向通孔内壁上挤压,通过卡块自身三角形的外壁斜面作用,可使卡块挤压时向内侧移动缩回插柱中,通过第二弹簧可带动压块和插柱向上移动,压块移动至布线连接器主体中,使通口畅通,以便数据线从中穿过,反正在下压手柄使压块和插柱向下移动压在数据线上后,相反方向转动手柄,可使卡块重新弹出,通过第二弹簧可将卡块抵紧在布线连接器主体的内壁顶端,将和压块固定,可方便将数据线理顺分隔开固定。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连接块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布线连接器主体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布线连接器主体,2、通口,3、挂钩,4、连接筒,5、连接块,6、连接杆,7、第一限位片,8、第一弹簧,9、插柱,10、压块,11、橡胶垫,12、第二弹簧,13、插杆,14、手柄,15、空心块,16、第二限位片,17、第三弹簧,18、卡块,1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21.本实用新型一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22.实施例一:
23.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网络布线连接器,包括布线连接器主体1、通口2、挂钩3、拼接组件、插柱9、压块10、橡胶垫11、第二弹簧12、插杆13、手柄14、定位组件和通孔19,挂钩3设置在布线连接器主体1后侧顶部;通口2开设在布线连接器主体1前侧中部,并与其内腔相互联通,通过通口2可方便数据线从中穿过,以达到理顺数据线的效果;拼接组件设置在布线连接器主体1前表面的底端;插柱9插接在布线连接器主体1的顶端中部;压块10设置在插柱9的底端并处于通口2中;橡胶垫11设置在压块10的外表面,通口2和压块10的下表面均成相互匹配的弧形设置,压块10和橡胶垫11用于压紧固定数据线;第二弹簧12套接在插柱9
外壁,且其两端分别与布线连接器主体1内壁和压块10相卡接,通过第二弹簧12的弹力作用可方便带动压块10和插柱9向上移动;插杆13通过轴承安装在插柱9的内腔底端,且插杆13的顶端延伸出插柱9;手柄14安装在插杆13的顶端,手柄14用于带动插杆13转动;定位组件设置在插杆13的外壁顶端,通过定位组件可方便对插柱9和压块10进行定位固定;两个通孔19分别开设在插柱9的外壁左右两侧顶端与定位组件相对应位置。
24.其中,为实现将两个相邻的布线连接器主体1连接起来,拼接组件包括:连接筒4、连接块5、连接杆6、第一限位片7和第一弹簧8,连接筒4安装在布线连接器主体1前侧底端左侧;连接块5安装在布线连接器主体1前侧底端右侧;两个连接杆6的一端分别插接在连接块5的上下两端至其内腔中,且连接杆6的另一端插接入相邻的连接筒4的内腔中;第一限位片7安装在位于连接块5内腔的连接杆6的一端;第一弹簧8卡接在位于连接块5内腔的两个连接杆6的内端,通过第一弹簧8的弹力作用可带动第一限位片7和连接杆6向内移动。
25.使用时,向外侧推动连接杆6可使其与连接筒4内腔分离,同时连接杆6带动第一限位片7向外侧移动将第一弹簧8拉伸,此时可将两个相邻的布线连接器主体1分离开拆卸,反之可进行组合拼接,可根据需要布线条数进行选择组合,组合后可一同进行固定,使用灵活,易满足使用需求。
26.另外,为方便将插柱9和压块10进行定位固定,定位组件包括:空心块15、第二限位片16、第三弹簧17和卡块18,两个空心块15分别安装在插杆13的外壁左右两侧顶端;第二限位片16插接在空心块15的内腔;第三弹簧17的一端卡接在第二限位片16的内侧,另一端卡接在空心块15内壁上,通过第三弹簧17可方便带动第二限位片16和卡块18向外侧移动;卡块18安装在第二限位片16的外侧,且卡块18的外端延伸出通孔19,延伸出通孔19的卡块18顶端抵紧在布线连接器主体1的内腔顶端,卡块18的横截面呈三角形设置,延伸出通孔19的卡块18部分为其中一个棱角,且卡块18前后两侧壁面贴合在通孔19的内壁上,通过卡块18与布线连接器主体1的配合,可将插柱9和压块10进行定位固定。
27.使用时,转动手柄14带动插杆13和定位组件转动,定位组件中卡块18向通孔19内壁上挤压,由于卡块18呈三角形,在其转动时外壁的斜面相通孔19内壁处挤压,在斜面的配合下,可使卡块18向插柱9中缩回,卡块18通过第二限位片16对第三弹簧17挤压,当卡块18与布线连接器主体1内壁顶端分离后,通过第二弹簧12可带动压块10和插柱9向上移动,压块10移动至布线连接器主体1中,使通口2畅通,使用者可将数据线从中穿过,转动手柄14,使卡块18缩回的同时,下压手柄14,并带动插柱9和压块10向下移动,压块10通过橡胶垫11压在数据线上,可实现布线后固定,防止混乱,再次反方向转动手柄14,可使卡块18在第三弹簧17的作用下逐渐从通孔19中向外侧移动,同时通过第二弹簧2可将移动出来的卡块18抵紧在布线连接器主体1的内壁顶端,使插柱9以及压块10进行定位固定,完成布线,可实现将数据线理顺分隔开固定,防止数据线混乱,而且操作简单,便于使用。
28.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