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潜艇变形玩具的制作方法

2023-02-16 11:00: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潜艇变形玩具。


背景技术:

2.与造型单一的模型玩具相比,变形玩具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玩耍乐趣,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以及思维逻辑等,不同的变形形态和变形方式能够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吸引力以及思考,也更能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3.现有技术当中具体关于航海题材的舰艇类造型玩具多以遥控、模型等单一造型的方式玩耍,以单一形态展示,并不能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动手操作体验以及思考,而公开号为cn206008018u的实用新型专利则公开了一种快艇变形玩具,可由快艇形态变形为恐龙或者动物的拟形形态,可以满足孩子动手操作变形的乐趣,不过其变形结构较为简单,自由度不高,变形形态不能以多种姿态呈现,并不能满足孩子们更高的变形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潜艇变形玩具,可由潜艇形态变形为机器人形态,其变形结构自由度更高,机器人形态可摆放出多种拟人姿态展示,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动手操作乐趣。
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潜艇变形玩具,包括可变形为机器人形态的潜艇主体,所述潜艇主体依次包括艇头部、艇身部以及艇尾部;所述艇头部包括两个左右拼接的艇头组件,所述艇头组件与所述艇身部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艇身部包括艇身基体、拟形头部以及两个左右拼接的艇身组件,所述拟形头部与所述艇身基体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艇身组件与所述艇身基体的后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艇尾部与所述艇身部的另一端以及所述艇头组件的一侧可拆卸地连接;变形为机器人形态时,所述艇身基体变形为机器人躯体,所述拟形头部相对转动变形为机器人躯体上的头部,两个所述艇头组件相对转动拆分变形为机器人躯体两侧的手臂部,两个所述艇身组件相对转动拆分变形为机器人躯体下部两侧的腿部,所述艇尾部与艇身部拆卸连接,再与艇头组件的一侧配合连接,可作为机器人的手持武器件或手臂组合件。
7.可选地,所述艇身部还包括两个左右拼接的艇身拼接块,所述艇身拼接块的一端与所述艇头组件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艇身基体可转动且可伸缩地连接,所述拟形头部设于所述两个艇身拼接块之间;变形为机器人形态时,所述艇身拼接块相对转动拆分并伸缩于艇身基体的两侧变形为机器人的肩部。
8.可选地,所述艇头组件依次包括第一艇头构件以及第二艇头构件;所述第一艇头构件的与所述艇身拼接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艇头构件的内侧可转动地设置有上臂部;所述第二艇头构件通过所述上臂部与所述第一艇头构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艇头构件的内侧设有下臂部,所述下臂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艇头构件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可
转动地设置有手掌部。
9.可选地,所述下臂部的一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艇头构件的内侧可转动地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杆可实现所述下臂部伸出以及收合于所述第二艇头构件的内侧。
10.可选地,所述艇身组件包括大腿部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艇身构件、第二艇身构件和第三艇身构件;所述大腿部设于第一艇身构件的内侧,所述大腿部的一端与所述艇身基体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有膝关节件,所述第一艇身构件通过所述膝关节件与所述第二艇身构件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艇身构件与第二艇身构件通过所述膝关节件可相互沿内侧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艇身构件通过脚关节件与所述第三艇身构件可转动地连接。
11.可选地,所述膝关节件的一端与所述大腿部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艇身构件可活动地连接,所述膝关节件的一侧通过转接件与所述第一艇身构件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艇身构件可从所述膝关节件的一侧活动于另一侧,所述第一艇身构件可从所述膝关节件的一端活动于另一端,以实现所述第一艇身构件与第二艇身构件相互沿内侧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艇身构件还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沿相对的一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膝关节件可活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壳体可相对沿所述第一壳体转动打开,以实现第一艇身构件更好地活动与所述第二艇身构件沿内侧相互配合连接。
13.可选地,所述第三艇身构件的内侧可转动地设置有脚掌拼接块,所述脚掌拼接块相对转动可实现从所述第三艇身构件内伸出。
14.可选地,所述艇尾部相对靠近艇身部的一端设有承插槽,所述艇身部相对靠近艇尾部的一端对应设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所述插接槽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连接。
15.可选地,所述艇尾部的一侧设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一端与所述艇尾部相对靠近艇身部的一端相对对称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盖体与所述艇尾部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艇头组件的内侧可拆卸地连接的插接结构。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取得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一种潜艇变形玩具可由潜艇形态变形为机器人形态,变形结构以及变形方式设计巧妙,变形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动手操作变形体验以及好奇心,变形后的机器人形态具有造型具体且独特的肢体结构,自由度高,可以模仿人体姿态进行多姿态的摆弄展示;
18.(2)变形为潜艇形态时,机器人的头部、上臂部、下臂部、大腿部、等拟形肢体均活动变形收合于潜艇部件的内侧腔体中,使本玩具能够具有更为仿真的潜艇形态;
19.(3)变形为机器人形态时,艇身基体及其部件分别通过具体变形组成机器人的躯体、肩部、肩甲、臂甲、小腿部、脚掌部等,使本玩具有着独特的机器人造型;
20.(4)艇尾部通过拆卸变形为机器人形态的手臂组合体,与手臂部组合方式设计巧妙,造型协调,使机器人形态更为独特且富有吸引力。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潜艇形态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形态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艇头组件变形手臂部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艇身组件变形腿部的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潜艇形态的艇尾部拆卸结构局部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艇尾部变形手持武器件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机器人形态的躯体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10、艇头部;11、艇头组件;101、第一艇头构件;102、第二艇头构件;103、上臂部;104、下臂部;105、手掌部;106、肩关节件;1001、连接杆;
31.20、艇身部;21、艇身基体;22、拟形头部;23、艇身组件;24、艇身拼接块;201、大腿部;202、第一艇身构件;203、第二艇身构件;204、第三艇身构件;205、膝关节件;206、脚掌拼接块;207、胯部;208、胯关节件;209、脚关节件;2001、连杆;2002、转接件;2021、第一壳体;2022、第二壳体;
32.30、艇尾部;31、盖体;301、承插槽;302、插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34.结合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潜艇变形玩具,包括潜艇主体,潜艇主体依次包括艇头部10,艇身部20以及艇尾部30;
35.艇头部10包括两个左右拼接的艇头组件11,两个艇头组件11相对的一侧分别通过插销与插孔结构相互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连接,两个艇头组件11相对靠近艇身部20的一端与艇身部20的前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
36.艇身部20包括艇身基体21,拟形头部22以及两个左右拼接的艇身组件23,拟形头部22的底端设有球关节凸件,艇身基体21的前端中部对应设有球关节凹槽,拟形头部22通过底端的球关节凸件卡设于艇身基体21前端中部的球关节凹槽当中,拟形头部22以此能够实现多角度方向的扭动,两个艇身组件23相对的一侧分别通过插销与插孔结构相互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连接,两个艇身组件23相对靠近艇身基体21的一端与艇身艇身基体21的后端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连接;
37.艇尾部30与艇身部20的后端以及艇头组件11的内侧分别可拆卸地连接;
38.变形为机器人形态时,艇身基体21形成机器人躯体,两个艇头组件11相对转动拆分翻转于艇身基体21的两侧形成机器人躯体两侧的手臂部,拟形头部22转动并露出于艇身基体21前端形成机器人躯体上的头部,两个艇身组件23相对沿艇身基体21后端两侧方向转动拆分形成机器人躯体下部两侧的腿部,艇尾部30相对与艇身部20的后端拆卸连接,再与其中一个艇头组件11的内侧配合连接形成机器人的手持武器件或手臂组合件。
39.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艇身部20还包括两个左右拼接的艇身拼接块24,两个艇身拼接块24相对的一侧分别通过插销与插孔结构相互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连接,艇身拼接块24设于艇头组件11与艇身基体21之间,艇身拼接块24的一端通过肩关节件106与艇头组
件1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艇身拼接块24的另一端通过连杆2001与艇身基体21前端的两侧可转动且可伸缩地连接,拟形头部22则设于两个艇身拼接块24之间;
40.变形为机器人形态时,两个艇身拼接块24相对沿艇身基体21前端两侧方向转动拆分,并伸缩于艇身基体21的两侧形成机器人的肩部。
4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艇头组件11包括第一艇头构件101以及第二艇头构件102,第一艇头构件101的一端与艇身拼接块24相对靠近艇头部10的一端通过肩关节件106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艇头构件101的内侧可转动地设有上臂部103,第一艇头构件101的另一端通过上臂部103与第二艇头构件102相对靠近第一艇头构件10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艇头构件102的内侧设有下臂部104;下臂部104的一端通过连接杆1001与第二艇头构件102的内侧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有手掌部105,通过所述连接杆1001可实现下臂部104能够伸出以及收合于第二艇头构件102的内侧;
42.变形为机器人形态时,第一艇头构件101相对转动于艇身拼接块24的两侧位置形成机器人肩部两侧的肩甲部,上臂部103转动从第一艇头构件101内侧伸出,第二艇头构件102沿上臂部103转动从第一艇头构件101的一端分离形成机器人手臂部的臂甲部,下臂部104相对转动从第二艇头构件102的内侧伸出,上述整体变化形成机器人的手臂部造型。
43.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艇身基体21的后端设有胯部207,胯部207的一端与艇身基体2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的两侧通过胯关节件208分别与两个艇身组件23相对靠近艇身基体2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两个艇身组件23通过胯关节件208可相对沿艇身基体21的两侧方向转动拆分。
44.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艇身组件23还包括大腿部201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一艇身构件202、第二艇身构件203和第三艇身构件204;大腿部201设于第一艇身构件202的内侧,大腿部201的一端通过胯关节件208与胯部207相对远离艇身基体21的一端侧部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有膝关节件205,第一艇身构件202通过膝关节件205与第二艇身构件203可活动地连接,第一艇身构件202与第二艇身构件203通过膝关节件205可相互沿内侧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连接,第一艇身构件202与第二艇身构件203的内侧分别设有可相互配合连接的插销与插孔结构,第二艇身构件203通过脚关节件209与第三艇身构件204可转动地连接,第三艇身构件204的内侧可转动地设置有脚掌拼接块206,脚掌拼接块206相对转动可实现从所述第三艇身构件204内伸出。
45.进一步地,第一艇身构件202还包括第一壳体2021和第二壳体2022,第一壳体2021与第二壳体2022沿相对的一侧铰接,第一壳体2021的一端与膝关节件205可活动地连接,第二壳体2022可相对第一壳体2021转动打开,以实现第一艇身构件202更好地活动与第二艇身构件203沿内侧相互配合连接。
46.进一步地,膝关节件205的一侧通过转接件2002与第一艇身构件202(也即第一壳体2021)可活动地连接,转接件2002的一端与第一艇身构件202(也即第一壳体2021)相对远离艇身基体21的一端铰接,相对另一端设有球关节凸件,膝关节件205的一侧对应设有球关节凹槽,转接件2002与膝关节件205通过球关节件与球关节凹槽相互配合连接;膝关节件205相对远离大腿部201的一端设有球关节凸件,第二艇身构件203的内侧对应设有球关节凹槽,第二艇身构件203与膝关节件205通过膝关节凸件与膝关节凹槽相互配合连接;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第一艇身构件202(也即第一壳体2021)通过转接件2002可从膝关节件205的
一端活动于另一端,第二艇身构件203可从膝关节件205的一侧活动于另一侧,以实现沿内侧相互插接配合连接;
47.变形为机器人形态时,两个艇身组件23相对转动拆分于胯部207下端的两侧,第二艇身构件203从膝关节的一侧活动于相对的另一侧,第一艇身构件202从膝关节的一端活动于另一端并处于大腿部201的下方,以此实现第一艇身构件202与第二艇身构件203相互活动于相对的位置并沿内侧相互插接配合连接变形为机器人的小腿部;第三艇身构件204相对翻转内侧朝下,脚掌拼接块206转动从其中伸出,变形为机器人的脚掌部,上述整体变化形成机器人的腿部造型。
48.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艇尾部30相对靠近艇身部20的一端设有承插槽301,艇身部20相对靠近艇尾部30的一端对应设有插接块302,艇尾部30与艇身部20通过插接块302与承插槽301可实现相互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连接。
49.进一步地,艇尾部30的一侧设有盖体31,盖体31的一端与艇尾部30相对靠近艇身部20的一端相对对称并沿一侧边铰接,盖体31的一端可转动对称打开于艇尾部30相对靠近艇身部20的一端上,两者相对打开的一侧与第二艇头构件102的内侧通过插销与插孔结构相互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连接,实现变形为机器人的手持武器件或手臂组合件。
50.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当中提及的“可拆卸地插接配合连接的插销与插孔结构”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插接配合结构。
51.本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