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感光膜膜面积可调的激光功率计的制作方法

2023-02-12 00:17: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雷达检测工具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感光膜膜面积可调的激光功率计。


背景技术:

2.在激光雷达的研发阶段,对于雷达的出射激光需要经过多种测试,以此来确定研发的激光雷达是否达到性能要求,在设计研发环节为对激光雷达射出的激光的光斑情况的检测,对雷达的研发至关重要,在该检测过程中需要运用到激光功率计,激光功率计中主要通过感光膜来测量激光雷达射出的激光的功率,由于研发阶段设计的激光雷达需检测的项目较多,并且在用激光功率计测试时,需要测量不同射程范围时激光光斑或激光功率,或者需要测量中心区域光斑的功率大小。
3.目前现有的激光功率计中的感光膜的面积大小固定不变,在测量时,激光雷达射出的激光全部作用于感光膜上,整个感光膜就是检测的区域,在激光的不同射程范围,激光雷达发射的光斑的大小不同,感光膜的面积大小固定不变的激光功率计只能检测固定大小区域的激光功率,若需要测激光口附近的激光情况,由于光斑直径很小,功率计的感光面积过大,可能接收了外界光的影响,致使测量数据不准。因此,在对不同的激光雷达和不同射程范围激光测试时,需要更换不同感光膜面积大小的的激光功率计,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测试的成本。
4.综上所述,现有的激光功率计还存在感光面的面积大小固定不变,不便于对不同大小的激光进行固定区域的检测的技术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感光膜膜面积可调的激光功率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感光膜膜面积可调的激光功率计,已解决现有的激光功率计还存在感光面的面积大小固定不变,不便于对不同大小的激光进行固定区域的检测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感光膜膜面积可调的激光功率计,包括安装框,安装框的内腔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内安装有感光膜,在所述安装口的四侧壁内腔上滑动设置有两组膜遮挡组件,且两组相对侧壁上的膜遮挡组件的所在平面平行。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安装口的四侧壁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导向槽,相互垂直的两个导向槽之间错位设置,每个所述导向槽中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滑块,位于相对的两个导向槽中的相对应的两个滑块之间与膜遮挡组件相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膜遮挡组件包括移动板与卷帘百叶,所述卷帘百叶的一端与移动板相连接,卷帘百叶的另一端与安装口的内侧壁相连接,位于移动板
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面分别与两个相对的滑块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螺纹丝杆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在第一齿轮的两侧,螺纹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且长度相等。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该激光功率计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四个转轴与驱动设备,驱动设备安装在安装框的外侧壁上,四个转轴分别转动设置在安装框四周侧壁的内腔,驱动设备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转轴相连接,相邻两个转轴之间的连接处分别对应的连接有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每个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驱动设备为具有正反转功能的驱动源。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采用对感光膜遮盖的方式来调整感光膜在激光功率计中的表面积大小,即在传动组件的调节作用下同步的带动膜遮挡组件沿安装口的四个侧壁运动,膜遮挡组件相互聚拢时,感光膜暴露的区域就越小,反之,膜遮挡组件相互远离时,感光膜暴露的区域就越大,能调节感光膜接收激光雷达射出的激光光斑的区域大小,且该功率计结构简单,从而能够适应激光雷达射出的光斑的变化,达到精确测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去除膜遮挡组件后的安装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19.图4本实用新型的沿其中一组相对的膜遮挡组件的平面剖切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20.图5实用新型的沿另一组相对的膜遮挡组件的平面剖切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21.图中:1、安装框;2、安装口;3、感光膜;4、膜遮挡组件;5、传动组件;6、导向槽;7、螺纹丝杆;8、滑块;9、第一齿轮;41、移动板;42、卷帘百叶;51、转轴;52、驱动设备;53、第二齿轮;54、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23.如图1-2所示,一种感光膜膜面积可调的激光功率计,包括安装框1、感光膜3、膜遮挡组件4和传动组件5;
24.安装框1,为框架结构,即为矩形结构,安装框1的内腔中心处开设有安装口2;
25.感光膜3,安装在安装框1的安装口2中;
26.膜遮挡组件4,设置有两组,两组膜遮挡组件4分别滑动连接在安装口2的各个内腔侧壁上,且一组相对的膜遮挡组件4与另一组相对的膜遮挡组件4之间上下交错设置;
27.传动组件5,沿安装框1的周侧分布,传动组件5与位于安装口2的各个内腔侧壁上的膜遮挡组件4均相啮合连接;
28.其中,在传动组件5的传动作用下能带动两组膜遮挡组件4同步沿安装口2的内腔相互聚拢或相互远离,以相对应的调整感光膜3在安装口2中漏出的表面积。
29.该激光功率计采用对感光膜3遮盖的方式来调整感光膜3在激光功率计中的表面积大小,从而能够调节感光膜3接收激光雷达射出的激光光斑的区域大小,进而实现对激光雷达的精确检测。
30.在使用时,根据待检测的激光雷达的型号或测试要求调整感光膜3的膜面积大小,初始位置时,膜遮挡组件4与安装口2的内侧壁紧贴,此时感光膜3的膜面积处于最大的状态,最大的膜面积大小能够满足最大直径激光光斑的测量,当需要检测的激光光斑较小,或只需要检测中心光斑区域的激光功率时,传动组件5在外驱动力的作用下开始工作,运动的传动组件5带动膜遮挡组件4沿着安装口2的内侧壁移动,并从四周相中心处聚拢,相互聚拢的膜遮挡组件4滑动过的区域将被遮蔽,此时,感光膜3剩下的未被遮盖的区域即为检测区域,该检测区域刚好能够满足检测需求,检测完成后,进行下一个待检测的激光雷达或同一个雷达在不同位置的上射出的光斑的检测,通过与上一个激光雷达或同一个雷达在不同位置的上的光斑的大小对比,调整感光膜3的膜面积,当下一个待检测激光雷达的激光光斑大于上一个或者需要测远距离激光光斑时,传动组件5在外驱动力的作用下开始反向工作,此时膜遮挡组件4在传动组件5的带动下,位于安装口2周侧的四个膜遮挡组件4相互远离,此时感光膜3的膜面积增大,反之当下一个待检测激光雷达或同一个雷达在不同位置的上的激光光斑小于上一个或者需要测近距离激光光斑时,传动组件5在外驱动力的作用下个工作的方向与上一个激光光斑检测的调整下工作方向保持一致即可,从而达到继续缩小感光膜3检测区域的大小的效果。
31.其中,两组膜遮挡组件4分别滑动连接在安装口2的各个内腔侧壁上,且一组相对的膜遮挡组件4与另一组相对的膜遮挡组件4之间上下交错设置,从而将两组膜遮挡组件4错开放置,目的时为了使两组膜遮挡组件4处于两个平面内,在两组膜遮挡组件4同步移动时,两者之间不会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保证了膜遮挡组件4能够在周向上同步的调整。
32.具体的,如图3-5所示,膜遮挡组件4包括移动板41与卷帘百叶42,卷帘百叶42的一端与移动板41相连接,卷帘百叶42的另一端与安装口2的内侧壁相连接,位于移动板41宽度方向的两侧端面分别与两个相对的滑块8相固定连接。
33.其中,卷帘百叶42具有伸缩性,且在拉伸或挤压时均能够保持良好的密封性,因此在移动板41移动时,移动板41移动过的区域均能够被卷帘百叶42遮蔽,即遮蔽的区域为感光膜3的侧边区域,遮蔽后的感光膜3区域将无法检测到激光雷达射出的激光,未被遮蔽的区域即为待检测的感光膜3区域。
34.由于感光膜3的膜面积的调整主要集中在卷帘百叶42在四个周向的侧壁上的调整,即位于安装口2中的四个卷帘百叶42均能沿着安装口2内侧壁滑动。
35.具体的,如图1、图2、图4与图5所示,安装口2的四个侧壁的内腔沿各自侧壁的长度方向上均开设有导向槽6,且相互垂直的两个导向槽6之间错位设置,每个导向槽6的内腔均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7,螺纹丝杆7的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块8,位于相对的两个导向槽6中的相对应的两个滑块8之间与膜遮挡组件4相连接。
36.在调整感光膜3时,螺纹丝杆7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转动,转动的螺纹丝杆7带动其上的两个滑块8相互靠近或远离,由于两个滑块8分别与两个移动板41连接,因此,同一个螺纹丝杆7上的两个滑块8的运动趋势与两个相对的移动板41的运动趋势保持一致。
37.为了能够保证各个导向槽6中的螺纹丝杆7同步移动,使移动板41在安装口2的四个侧壁上同步转动,从而达到对感光膜3中心区域的调整。
38.具体的,如图4-5所示,每个螺纹丝杆7的中段位置上均固接有第一齿轮9,第一齿轮9与传动组件5相啮合连接,第一齿轮9将螺纹丝杆7分割成两段长度相同且螺纹相反的螺纹段,位于第一齿轮9两侧的螺纹段上分别与两个滑块8相螺纹连接。
39.通过第一齿轮9的设置与传动组件5建立联系,由于传动组件具有同步运动的效果,因此通过第一齿轮9与传动组件5啮合连接,第一齿轮9能跟随传动组件5同步运动,经过第一齿轮9的传动,四个螺纹丝杆7能保持与传动组件5同步运动的趋势。
40.具体的,如图4-5所示,传动组件5包括转轴51与驱动设备52,驱动设备52安装在安装框1的外侧壁上,转轴51转动连接在安装框1四周侧壁的内腔,四个转轴51成矩形形状分布,其中伸出安装框1侧壁的一个转轴51与驱动设备52相连接;
41.相邻两个转轴51之间的连接处分别相对应的连接有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53,转轴51的中间段处连接有与第一齿轮9相互啮合连接的第三齿轮54。
42.在传动过程中,驱动设备52带动转轴51转动,四个转轴51通过各自连接处的第二齿轮53传动,达到四个转轴51同步运动的效果,且四根同步运动的转轴51同时带动各自轴身上的第三齿轮54转动,由于各个第三齿轮54相对应的与各个第一齿轮9相啮合连接,因此四个转轴51的运动状态与四个螺纹丝杆7的运动状态相同。
43.即驱动设备52正转时,驱动设备52带动转轴51正转,正转的转轴51带动四个螺纹丝杆7同步的正转,正转的螺纹丝杆7带动其上的两个滑块8相互靠近,运动的滑块8带动两个相对的移动板41相互靠近,相互运动的两个移动板41拉动卷帘百叶42展开,展开的卷帘百叶42对感光膜3遮盖的区域变大,此时漏出的中心区域感光膜3的待检测面积将会减小,此时能够满足较小光斑的激光的测试,反之,驱动设备52带动转轴51反转,运动的滑块8带动两个相对的移动板41相互远离,相互远离运动的两个移动板41挤压卷帘百叶42回收,回收的卷帘百叶42对感光膜3遮盖的区域变小,此时漏出的中心区域感光膜3的待检测面积将会增大,此时能够满足较大光斑的激光的测试,且大小可调的感光膜3也能够集中检测中心区域的激光功率。
44.其中,驱动设备52可为正反转电机或其他具有正反转功能的驱动源。
45.由于两个相互垂直的螺纹丝杆7处于两个不同的平面,因此,在转轴51的设置时,要充分的考虑到转轴51与螺纹丝杆7的位置关系,为此,四个转轴51可布置在同一个平面内,且布置在同一平面内的四个转轴51只要能够保证能与其中一组相对的两个螺纹丝杆7在同一个平面中即可。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