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生化后处理沉淀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20:58: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沉淀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化后处理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外的水处理工艺中生化处理后废水需与活性污尼颗粒、悬浮颗粒分离后进入后续处理工艺,分离后活性污泥颖粒一部分回流至生化处理段,维持正常的亏泥浓度,保证处理效果;当污泥浓度过高时,将分离后的污泥作为剩余污泥进行排放处理。
3.目前分离阶段大多采用沉淀工艺,沉淀对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显得尤为重要;沉淀池作为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主要设施之一,在水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现有的沉淀池表面负荷一般比较大,导致泥水分离效果差一点,致使出水指标不稳定,增加企业的环保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化后处理沉淀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沉淀装置的泥水分离效果不够的技术问题。
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化后处理沉淀装置,包括:
7.筒体,所述筒体内部设置一容置空腔;
8.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筒体内部;
9.出水管,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10.连接架,安装在所述筒体上方,且所述连接架位于所述支撑架上方;
11.进水管,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
12.中心导流筒,竖向安装于所述连接架上,且所述中心导流筒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中心导流筒位于所述容置空腔内部。
13.本技术设置有中心导流筒,通过该结构进行进水,改变表面载荷,降低了出水cod,使得系统出水稳定,降低企业环保压力。
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15.进一步地,所述出水管包括至少两根支管和一根主管,所述支管间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且所述支管与所述主管连通,所述主管的端部伸出所述筒体;
16.所述支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根管道便于稳定出水。
17.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腔的底部设置有倾斜面,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倾斜面便于污泥沉淀。
18.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导流筒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水管的直径,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相应的结构便于污水初步分离后进入筒体内部。
19.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导流筒的底部为喇叭口。
20.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导流筒的底部设置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的中部开设有进水
口,且所述反射板自与所述导流筒的内壁的连接处向上倾斜延伸,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反射板能够进一步降低了出水的悬浮物。
21.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板由至少八块梯形板拼接而成,所述梯形板的一端与所述中心导流筒的内壁焊接,另一端拼接形成所述进水口。
2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者优点:
23.1.本技术对原有的污泥池进行改造,增设有中心导流筒,能够降低了出水的悬浮物,降低出水cod,保证出水稳定达标。
24.2.本技术对中心导流筒进行设计,便于泥水分离,污水外排,同时污泥部分回流至生化池,剩余污泥进入叠螺机压榨泥饼。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生化后处理沉淀装置的俯视图;
27.图2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俯视图;
28.图3为图1的主视图;
29.图4为图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0.图5为图1的中心导流筒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图1的反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32.1-筒体;2-支撑架;3-出水管;4-连接架;5-进水管;6-中心导流筒;7-反射板;8-排泥管;
33.101-容置空腔;
34.301-支管;302-主管;303-通孔;
35.701-进水口;702-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7.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特征曲线图具体为二极管反向特征曲线图。
38.本技术实施例具体应用与二极管测试领域,和一贯机相互配合,来判断二极管产品是否合格,二极管产品在一贯机(内含plc控制器)上运行时,抵达本技术实施例处,通过本技术实施例完成良品和废品的判断,然后一贯机接收到本技术实施例的信号,完成废品的剔除,这样能够有效剔除二极管的特征曲线不良的产品,可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
39.实施例:
40.如图1-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化后处理沉淀装置,在相应的筒体内部增加沉淀机构盖减小表面负荷,增大处理量,解决了二沉池出水cod高的问题,降低了出水cod,使得系统出水稳定,降低企业环保压力;
41.其具体结构包括:
42.筒体1,所述筒体1内部设置一容置空腔101;
43.支撑架2,安装在所述筒体1内部,该支撑架2为多根钢板焊接而成,作支撑件使用;
44.出水管3,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上,该出水管3利用支撑架2完成支撑,使得其处于较高的位置,便于后续排水;
45.连接架4,安装在所述筒体1上方,且所述连接架4位于所述支撑架2上方,该连接架4同样也是由多根钢板焊接而成,作为支撑件使用;
46.进水管5,安装在所述连接架4上,该进水管5连通污水,完成进水功能;
47.中心导流筒6,竖向安装于所述连接架4上,且所述中心导流筒6与所述进水管5连通,所述中心导流筒6位于所述容置空腔101内部;本技术中的中心导流筒6便于泥水分离,并消除出水的悬浮物。
4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3包括至少两根支管301和一根主管302,所述支管301间隔安装在所述支撑架2上,且所述支管301与所述主管302连通,所述主管302的端部伸出所述筒体1;
49.所述支管301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303,本技术中的出水管3处于位置较高的位置,便于沉淀后的水的流出。
5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腔101的底部设置有倾斜面,本技术通过设置倾斜面,便于相关杂物的沉淀。
5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导流筒6的内径大于所述进水管5的直径,这样有利于污水进入筒体1内部。
5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导流筒6的底部为喇叭口,便于后续污水分离;其中,所述中心导流筒6的底部设置有反射板7,所述反射板7的中部开设有进水口701,且所述反射板7自与所述导流筒6的内壁的连接处向上倾斜延伸,这样便于污水的初步沉淀和泥水的初步分离。
53.其中,所述反射板7由至少八块梯形板702拼接而成,所述梯形板702的一端与所述中心导流筒6的内壁焊接,另一端拼接形成所述进水口701,这样降低了出水的悬浮物,降低出水cod。
54.本技术在筒体的底部连通有相关的排泥管8,该排泥管8与泥斗中心连通,便于后续污泥进入叠螺机压榨泥饼;本技术改造后与原二沉池并联使用,泥水分离,污水外排,筒体底部的污泥部分通过管道回流至生化池。
55.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56.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5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