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连接带和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18:37: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表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接带和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使用手表时,一般都是将手表通过连接带穿设于手腕上进行使用。然而,现存市面上的连接带中,连接带的可调节性差,连接带不能够被很好地调节到不同的长度以适应不同用户的腕围。例如 cn207626699u公开了一种魔术贴回环式表带,其采用魔术贴的方式进行固定,在用户需要调节表带的不同长度以适应自身腕围时,用户需要将魔术公贴与魔术母贴分离,在使用次数较多后,魔术公贴或魔术母贴容易卷毛,不仅影响表带的美观,而且还导致魔术贴的贴合效果变差,导致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带和可穿戴设备,以解决传统表带采用魔术贴方式调节表带长度导致魔术公贴或魔术母贴容易卷毛而导致使用寿命降低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连接带,包括:
6.带体,具有沿所述带体的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沿所述带体的长度延伸方向并间隔排布的卡槽,所述带体还具有沿所述带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7.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头沿所述带体长度延伸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头能够安装于表盘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头能够安装于表盘的另一端;
8.卡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所述卡件能够朝向所述第一表面所在一侧翻转并与任意一个所述卡槽卡接,以调节所述带体与表盘围合形成的穿戴空间的大小。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体包括在所述带体的厚度方向上叠设的第一安装体和第二安装体,所述卡槽为形成于所述第一安装体在其长度方向上设置的多个开口,所述卡件能够经所述开口卡设于所述第一安装体与所述第二安装体之间。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件设置为挂钩,所述挂钩设置有夹持空间,在所述挂钩卡接于所述卡槽时,所述带体靠近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被收纳于所述夹持空间内。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钩包括钩体和连接体,所述钩体具有沿所述钩体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连接体的一端连接,所述钩体能够被收纳于所述卡槽内,以使所述挂钩卡接于所述卡槽,所述钩体和所述连接体呈u型。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四端背向所述连接体一侧倾斜。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设置收纳槽,所述第二端能够被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头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头设置有
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端能够穿设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带体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端能够穿设所述第二通孔。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在所述带体厚度方向上贯穿于所述带体,所述卡件能够穿设所述卡槽,以使所述卡件的一侧抵持于所述第二表面。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卡槽相互贯通,所述卡件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能够被收纳于所述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数量与所述卡槽设置数量一一对应。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连接带、以及表盘,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二连接头能够分别安装于所述表盘的不同两端,以使所述连接带与所述表盘连接固定。
18.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带和可穿戴设备中,由于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卡槽,在用户使用连接带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卡件卡接于不同的卡槽,以调节带体与表盘围合形成的穿戴空间的大小,使得穿戴空间的大小能够适配用户自身腕围的大小,从而增加了连接带的可调性。同时也避免了传统表带采用魔术贴方式调节表带长度导致魔术公贴或魔术母贴容易卷毛而导致寿命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示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所示连接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3所示卡件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3所示卡件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8.10-可穿戴设备;100-连接带;110-带体;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 113-第一安装体;114-第二安装体;115-第一端;116-第二端;120-连接组件; 121-第一连接头;122-第二连接头;130-卡件;131-挂钩;200-表盘;1110
‑ꢀ
卡槽;1120-固定槽;1130-开口;1210-第一通孔;1220-第二通孔;1310-夹持空间;1311-钩体;1312-连接体;1313-第三端;1314-第四端;1315-收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第一实施例
33.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10,可穿戴设备10包括连接带100和表盘200。连接带100与表盘200的两端连接,并且连接带100和表盘200围合形成穿戴空间。在使用可穿戴设备10时,用户的手腕可以放置于穿戴空间,以使得表盘200通过连接带100佩戴于用户手腕上,从而实现用户对于可穿戴设备10的使用。需要解释说明的是,虽然如图1示意了可穿戴设备10为手表,但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10还可以为手环和臂环。
34.参考图1和图2,连接带100包括带体110、连接组件120、卡件130。连接组件120设置于带体110,连接组件120能够与表盘200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以使带体110通过连接组件120与表盘200围合形成前面所述的穿戴空间,此时用户的手腕可以被放置于穿戴空间内,进而实现用户通过带体110 将表盘200佩戴于手腕并进行使用。卡件130设置于带体110的一端,在用户需要调节穿戴空间大小时,用户可以将卡件130朝带体110的一侧翻转并固定于带体110上的一个固定位,以调节穿戴空间的大小。
35.带体110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设置有多个固定位,在卡件130带动带体110翻转时,卡件130 朝向第一表面111所在一侧进行翻转,卡件130能够卡接于第一表面111中任意一个固定位,以使卡件130与带体110卡接固定。第二表面112用于与用户手腕接触,第二表面112可设置为光滑面,以减少带体110表面与手腕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36.其中,为了实现卡件130固定于第一表面111的任意一个固定位,第一表面111设置有沿带体110延伸方向并间隔排布的多个卡槽1110。卡件130 能够卡接于任意一个卡槽1110,以调节穿戴空间的大小。
37.参考图3,带体110包括在带体110的厚度方向上叠设的第一安装体113 和第二安装体114。在卡件130卡接于卡槽1110时,卡件130能够卡设于第一安装体113和第二安装体114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安装体114厚度方向上不同两侧的表面为前面所述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第一安装体113设置于第一表面111。
38.其中,为了实现卡件130能够卡设于第一安装体113和第二安装体114 之间。第一安装体113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开口1130,卡件130能够经开口1130卡设于第一安装体113和第二安装体114之间,此时开口1130为前面所述的卡槽1110。在第一安装体113设置有多个开口1130时,卡件130 能够更加容易地卡设于第一安装体113和第二安装体114之间。
39.连接组件120包括第一连接头121和第二连接头122,为了方便理解第一连接头121和第二连接头122与带体110的连接关系,此时将带体110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端定义为
第一端115和第二端116。第一连接头121设置于第一端115,第二连接头122沿带体110长度方向活动设置于第一端115 和第二端116之间。同时第一连接头121和第二连接头122能够分别安装于表盘200的不同两端,以使带体110与表盘200连接固定。在卡件130卡接于不同的卡槽1110时,卡件130能够带动带体110相对于第二连接头122 移动,以达到调节穿戴空间大小的目的。
40.为了实现第一连接头121与带体110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头122活动设置于带体110。第一连接头121设置有第一通孔1210,第二连接头122设置有第二通孔1220。第一端115能够穿设于第一通孔1210,以使实现带体110 与第一连接头121连接,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10可以省略,此时第一连接头121设置有安装槽,第一端115能够被收纳于安装槽内,以实现第一连接头121与第一端115连接固定。第二端116能够穿设第二通孔1220,以使第二连接头122通过第二通孔1220相对于带体110的长度方向移动。
41.参考图4和图5,为了实现卡件130卡接于卡槽1110,一实施例中,卡件130设置为挂钩131,挂钩131能够卡接于卡槽1110,以使得卡件130与带体110相对固定。在挂钩131卡接于卡槽1110时,带体110靠近第一表面 111的一侧被收纳于挂钩131内。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带体110被收纳于挂钩131的一侧为前面所述的第一安装体113。
42.其中,挂钩131设置有夹持空间1310,在挂钩131卡接于卡槽1110时,带体110靠近第一表面111的一侧被收纳于夹持空间1310内,从而实现挂钩 131卡接于卡槽1110内。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在带体110包括第一安装体113 的实施例中,带体110被收纳于夹持空间1310的一侧可以被理解为为前面所述的第一安装体113被收纳于夹持空间1310。
43.挂钩131包括钩体1311和连接体1312,钩体1311具有沿钩体1311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三端1313和第四端1314,第三端1313与连接体1312 的一端连接,连接体1312设置于第二端116。钩体1311能够被收纳于卡槽 1110内,以使挂钩131卡接于卡槽1110。其中,钩体1311与连接体1312 形成前面所述的夹持空间1310,并且钩体1311和连接体1312呈u型。
44.其中,图4示意了第四端1314背向连接体1312一侧倾斜,以使第四端 1314靠近连接体1312的一侧为倾斜面。在第四端1314背向连接体1312一侧倾斜时,钩体1311沿着倾斜面移动并卡接于卡槽1110内,使得钩体1311 能够更好地卡接于卡槽1110内。
45.为了实现连接体1312设置于第二端116,连接体1312设置有收纳槽 1315,第二端116能够被收纳于收纳槽1315内,以实现连接体1312与带体 110连接固定。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收纳槽1315能够被省略,此时第二端116注塑于连接体1312内,第二端116与连接体1312为一体成型。
46.本技术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10,由于第一表面111设置有多个卡槽1110,在用户使用连接带100的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卡件130卡接于不同的卡槽1110,以调节带体110与表盘200围合形成的穿戴空间的大小,使得穿戴空间的大小能够适配用户自身腕围的大小,从而增加了连接带100 的可调性。同时也避免了传统表带采用魔术贴方式调节表带长度导致魔术公贴和魔术母贴容易卷毛而导致寿命降低的问题。
47.第二实施例
48.本实施例可穿戴设备10与实施一的可穿戴设备10的结构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卡槽1110的具体结构不同。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卡槽1110 贯穿于带体110和第二表面112设置有固定槽1120。
49.参考图6,图6为了说明仅示意了一个卡槽1110,在一实施例中,卡槽 1110在带体110的厚度方向上贯穿于带体110。卡件130可以在第一表面111 穿设且卡接于卡槽1110,此时卡件130的一侧抵持于第二表面112,以使卡件130与带体110连接固定。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卡件130抵持于第二表面 112的一侧为前面所述的钩体1311。同时卡件130也可以在第二表面112卡接于卡槽1110,此时卡件130的一侧抵持于第一表面111,以使卡件130与带体110连接固定。在卡槽100贯穿于带体110时,用户可以不用区分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进行使用,从而增加了连接带100的使用性和便利性。
5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12设置有固定槽1120,固定槽1120与卡槽 1110相互贯通。在卡件130在第一表面111穿设且卡接于卡槽1110时,卡件130抵持于第二表面112的一侧能够被收纳于固定槽1120,使得卡件130 抵持于第二表面112的一侧不会凸出于第二表面112,以对用户穿戴表盘200 时,连接带100对手腕造成不好的使用体验,同时能够提高第二表面112的平滑性。其中,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卡件130抵持于第二表面112的一侧为前面所述的钩体1311。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槽1120可以设置于第一表面111,此时第一表面111与手腕接触。需要解释说明的是,固定槽1120设置数量与卡槽1110设置数量一一对应,固定槽1120设置位置与卡槽1110设置位置一一对应。
51.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