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采场充填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17:43: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开采回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场充填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尾砂水泥胶结充填是矿山广泛使用的一种技术。因充填料浆采用管道水力输送到采空区,导致采场内水泥固结后多余大量水;而充填体内水泥胶结后,充填体竖向及侧向排水通道被堵塞,没办法将采场中多余的水排出,充填完成后的采场环境阴暗潮湿,让充填水通过自然蒸发渗透等方式需要至少一至两个月的时间,这些多余的水不但影响充填体固结质量,而且给后期的相邻矿块的开采带来各种安全隐患,大大限制了采场更替,增加了生产组织安排的难度。
3.因此,研制一种能加快决采场充填脱水效率的设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采场充填脱水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设置在充填区的脱水主管,在充填区的地面上均设若干脱水主管,在所述充填区的低区一侧设置充填挡墙,在充填挡墙内侧沿其设置集水槽,集水槽连通各脱水主管,脱水主管的另一端则密封,集水槽设有排水管穿出充填挡墙连通外界,在各脱水主管上均设若干与之垂直的脱水辅管,所述脱水辅管上均设有脱水孔,脱水辅管顶部为进水口。
6.进一步的,所述的集水槽包括槽体,在槽体顶部贴充填挡墙设置与充填挡墙齐高的导水板,导水板内侧设置透水板,且导水板与透水板间隙设置形成排水通道,槽体顶部对应排水通道设置集水口,所述透水板上均设透水微孔,在透水板内侧设置渗透层。
7.进一步的,所述的脱水辅管包括内管、外管、支架,所述内管通过支架同轴设置于外管中,在内管上圆周轴向均设若干透水缝隙,在外管上圆周轴向均设透水微孔。
8.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管的外部依次包覆有纤维布、生物降解颗粒层,且生物降解颗粒层通过网布包覆在纤维布外壁。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合采场积水特点,有效避免充填体内通往脱水构筑物的排水通道被堵塞,采场内大量多余的水没法排出的问题;而且在水泥固结后,在充填体内能重新生成排水通道,从而实现长期排出采场积水,大大减小了采场脱水时间,能有效解决尾砂胶结充填采场长期脱水难题,实现后期长期稳定脱水,保证了充填体的质量,提升了相邻矿块的开采安全性;另一方面,脱水辅管的设置还在充填物凝固体中起到加强筋的功用。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脱水主管的结构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脱水辅管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标号:1、充填挡墙,2、脱水主管,3、集水槽,4、排水管,5、导水板,6、透水板,7、脱水辅管,8、内管,9、外管,10、支架,11、进水口,12、透水微孔,13、透水缝隙,14、渗透层,15、沙袋层,16、碎石层,17、粗石层,18、纤维布,19、生物降解颗粒层,20、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16.如图1、4所示的采场充填脱水装置,包括设置在充填区的脱水主管2,在充填区的地面上均设若干脱水主管2,在所述充填区的低区一侧设置充填挡墙1,在充填挡墙1内侧沿其设置集水槽3,集水槽3连通各脱水主管2,脱水主管2的另一端则密封,集水槽3设有若干排水管4穿出充填挡墙1连通外界,在排水管4上设置阀门或设置管道连通水泵,在各脱水主管2上均设若干与之垂直的脱水辅管7,所述脱水辅管7上均设有脱水孔,脱水辅管7顶部为进水口11,进水口11的顶部不低于充填物的顶部,当积水较多,且聚集在充填物顶部时,积水通过进水口11进入脱水辅管7中,从而快速排出。
17.所述的集水槽3包括槽体,在槽体顶部贴充填挡墙1设置与充填挡墙1齐高的导水板5,导水板5内侧设置透水板6,且导水板5与透水板6间隙设置形成排水通道,槽体顶部对应排水通道设置集水口,所述透水板6上均设透水微孔12,在透水板6内侧设置渗透层14。
18.所述的渗透层14包括依次设置于透水板6内侧的沙袋层15、碎石层16和粗石层17,在充填过程中提供缓冲的功能,避免充填物直接接触透水板6导致透水微孔12被堵塞;在具体设置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求选择性设置沙袋层15与碎石层16、碎石层16与粗石层17或沙袋层15与粗石层17组合构成渗透层14。
19.所述的脱水辅管7包括内管8、外管9、支架10,所述内管8通过支架10同轴设置于外管9中,使内管8与外管9的间隙形成缓冲,在充填过程中提供缓冲的功能,防止被堵塞,在内管8上圆周轴向均设若干透水缝隙13,在外管9上圆周轴向均设透水微孔12,充填物渗透出的水依次通过透水微孔12、透水缝隙13进入内管8中,再进入脱水主管2。
20.所述的支架10设置呈v形结构。
21.所述的外管9的外部依次包覆有纤维布18、生物降解颗粒层19,且生物降解颗粒层19通过网布包覆在纤维布18外壁,在充填过程中提供缓冲的功能,避免充填物直接接触外管9导致透水微孔12被堵塞。
22.所述的内管8与外管9之间充填有生物降解颗粒,在浇筑充填物时,防止充填物堵塞内管8上的透水缝隙13,生物降解颗粒随着时间变化会自动降解,由内管8和脱水主管2排出。
23.所述的脱水辅管7下部设有固定架20,把脱水辅管7和脱水主管2固定在采场的地面上,防止充填时受充填物干扰移动,和脱水辅管7倾倒失去排水功能。
24.所述的碎石层16和粗石层17中设有生物降解颗粒,生物降解颗粒降解后会形成空腔,增加水透过渗透层14进入排水通道的速度,也防止被堵塞。
25.所述的脱水主管2上设有透水微孔12,在脱水主管2的外部依次包覆有纤维布18、
生物降解颗粒层19,且生物降解颗粒层19通过网布包覆在纤维布18外壁,在充填过程中提供缓冲防堵塞的功能,使充填物底部的水也能快速排出。
26.所述的纤维布18为可降解纤维布,充填物和积水也是酸性的,因此可降解纤维布在酸性水中容易降解,故不会形成堵塞,也利于生物降解颗粒分解物的排放。
27.生物降解颗粒遇到水时,会逐渐降解,降解物随着水排出,降解后留下的空间形成排水通道,保护透水微孔12、透水缝隙13、渗透层14不被堵塞正常工作,使采场充填区的积水通过排水通道可以长期进入集水槽3、脱水主管2和脱水辅管7,再通过集水槽3的排水管4排出采场。
28.所述脱水主管2的内径为脱水辅管7的1、3倍。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根据所充填采场的采空区空间特点、结合采场原封闭脱水方法,搭建充填挡墙1、集水槽3,在集水槽3中设置若干分隔墙,分隔墙把集水槽3分割成若干独立的集水空仓,判断采场充填容易积水的位置,选择该位置放置脱水装置,位置选择原则是后期采场积水的部分,一般选择距离充填井下料点最远或充填料浆灌不满,顶部不结顶的部分。
30.再在充填区选定好的位置处铺设脱水主管2和脱水辅管7,并以固定架20固定,充填物浇筑到采场的充填区上后,渗透出的水一部分通过生物降解颗粒层19、纤维布18进入脱水辅管7中,由脱水辅管7排入脱水主管2;另一部分渗透汇集到充填物顶部形成积水层,从进水口11进入脱水辅管7,再由脱水辅管7汇集进入脱水主管2,脱水主管2汇集输送到集水槽3;剩余一部分则在重力等作用下汇集至充填挡墙1部,该部分水依次通过渗透层14的粗石层17、碎石层16、沙袋层15,再通过透水板6进入集水槽3,最后通过排水管4排出。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为加快充填区脱水时间,可在排水管4脱水流量变小达到预定目标值时,选择向若干集水空仓的排水管4定时反向吹送气体进入充填区,其余集水空仓的排水管4则作为排水汽用,从而构成循环加速水汽的流动排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