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0 15:44: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及管路保护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上具有大量的液体管道、气体管道和导线管道,由于汽车使用过程中长期处于振动状态,在部件间空隙较小区域的管道会经常与相邻部件发生摩擦和碰撞,长期使用后会磨损乃至损坏,为此,现有的技术常为这些区域上的管道套上保护套。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不便于起到加强和散热的效果,保护装置容易受到磨损;
4.2、现有的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固定时的稳定性较低,保护装置容易滑落,保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在主体的一侧,所述固定管的外部设置有固定螺纹,所述固定管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紧固环,所述固定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管,所述夹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螺纹安装有螺帽。
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相邻所述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有保护组件,所述保护组件包括外保护套。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保护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强层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支撑架。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散热层的内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架。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与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架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滑动架通过转动杆转动连接有转动架。
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通过加强层和散热层的共同作用下,加强层固定连接在防水层的内部,加强层能够起到加强保护的效果,同时提高保护装置的强度,能够提高保护装置的使用年限,散热层固定连接在加强层的内部,散热层能够起到
散热作用,提高保护装置的耐高温效果,避免保护装置高温损坏。
15.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通过夹管和紧固环的共同作用下,夹管固定连接在固定管的一侧,夹管通过固定螺栓和螺帽的配合能够对管路进行夹紧固定,紧固环螺纹连接在固定管的外部,能够对管路进行加强固定,提高稳定性,可以方便的将保护装置连接固定在汽车管道上,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16.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通过支撑架和滑动架的共同作用下,支撑架固定连接在加强层的内部,滑动架滑动在支撑架的底部,滑动架和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因此滑动架滑动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管路进行固定,可以使套管的两端连接处对汽车管道起到限位夹紧的作用,提高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主体;2、固定机构;21、固定管;22、固定螺纹;23、紧固环;24、夹管;25、夹板;26、固定螺栓;27、螺帽;3、弹性组件;31、支撑架;32、弹簧;33、滑动架;34、限位板;35、转动架;36、转动杆;4、保护组件;41、外保护套;42、防水层;43、加强层;44、散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3.实施例1
24.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管21,固定管21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一侧,固定管21的外部设置有固定螺纹22,固定管2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紧固环23,固定管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管24,夹管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25,夹板2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6,固定螺栓26的底部螺纹安装有螺帽27。
25.在本实施案例中,夹管24能够对管路的两端进行固定,紧固环23能够起到加强固定的效果。
26.实施例2
27.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相邻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保护组件4,保护组件4包括外保护套41,外保护套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42,防水层4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43,加强层4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层44,散热层44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组件3,弹性组件3包括支撑架31。
28.在本实施例中加强层43能够提高保护装置的耐磨性,散热层44能够提高散热效果,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管路进行固定,可以使套管的两端连接处对汽车管道起到限位夹紧的作用。
29.实施例3
30.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支撑
架31固定连接在散热层44的内部,支撑架3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架33,滑动架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4,支撑架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2弹簧32与限位板34的顶部固定连接,滑动架3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6,滑动架33通过转动杆36转动连接有转动架35。
3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31和滑动架33。
32.下面具体说一下该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的工作原理。
33.如图1-4所示,加强层43固定连接在防水层42的内部,加强层43能够起到加强保护的效果,同时提高保护装置的强度,能够提高保护装置的使用年限,散热层44固定连接在加强层43的内部,散热层44能够起到散热作用,提高保护装置的耐高温效果,避免保护装置高温损坏,夹管24固定连接在固定管21的一侧,夹管24通过固定螺栓26和螺帽27的配合能够对管路进行夹紧固定,紧固环23螺纹连接在固定管21的外部,能够对管路进行加强固定,提高稳定性,可以方便的将保护装置连接固定在汽车管道上,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支撑架31固定连接在加强层43的内部,滑动架33滑动在支撑架31的底部,滑动架33和支撑架3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32,因此滑动架33滑动能够对不同直径的管路进行固定,可以使套管的两端连接处对汽车管道起到限位夹紧的作用,提高固定效果。
34.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固定管(21),所述固定管(21)固定连接在主体(1)的一侧,所述固定管(21)的外部设置有固定螺纹(22),所述固定管(21)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紧固环(23),所述固定管(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管(24),所述夹管(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25),所述夹板(2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6),所述固定螺栓(26)的底部螺纹安装有螺帽(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保护组件(4),所述保护组件(4)包括外保护套(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套(4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水层(42),所述防水层(4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强层(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4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层(44),所述散热层(44)的内部设置有弹性组件(3),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支撑架(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固定连接在散热层(44)的内部,所述支撑架(3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架(3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4),所述支撑架(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32)所述弹簧(32)与限位板(34)的顶部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架(3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6),所述滑动架(33)通过转动杆(36)转动连接有转动架(3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用管路保护套装置,涉及及管路保护套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固定连接在主体的一侧,所述固定管的外部设置有固定螺纹,所述固定管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紧固环,所述固定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管,所述夹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螺纹安装有螺帽。本实用新型加强层固定连接在防水层的内部,加强层能够起到加强保护的效果,同时提高保护装置的强度,能够提高保护装置的使用年限,散热层固定连接在加强层的内部,散热层能够起到散热作用,提高保护装置的耐高温效果,避免保护装置高温损坏。坏。坏。


技术研发人员:徐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南大正东智车用管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4
技术公布日:2023/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