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煤矿巷道锚索锚杆支护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3-02-08 00:22: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井巷工程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巷道锚索锚杆支护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2.煤矿巷道围岩变形的有效控制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目前在煤矿深井巷道中比较普遍的采用u型棚结合深浅孔注浆和锚索(杆)支护来实现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比较明显。然而,在软岩巷道和断层构造带区域,围岩破碎软弱,亲水性强,且裂隙水发育,易产生膨胀大变形,且围岩变形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锚索(杆)支护能否深浅孔注浆后及时跟进是该区域巷道围岩变形的控制的关键。
3.传统的锚索(杆)支护多采用脚手架作为工作平台,支护效率较低,而且占用运输通道,对生产进度影响大,所以,多数矿区迫于生产压力而无法及时完成巷道锚索(杆)支护,使得围岩变形得不到有效控制,松动圈持续扩大,并最终影响巷道安全,后续补强支护即增加了支护成本,同时也延误了工期。因此,亟需一种能实现锚索(杆)全断面无干扰支护的操作平台来解决巷道及时支护与生产进度之间的矛盾,保证煤矿巷道安全高效的生产。
4.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锚索锚杆支护操作平台(cn202220613u),其在使用时虽然能够通过调整平台框架的高度解决操作平台对巷道进行堵塞影响生产进度的问题,但是,其平台框架的高度调整比较繁琐,其步骤是:平台框架高度调整好后,巷道底部人员把钢管穿越固定环和u型钢架上预留孔洞对平台框架进行固定,在进行高度调整时还需要巷道底部人员把钢管从固定环和u型钢架上预留孔洞内抽出,需要巷道底部人员配合,增加人员劳动强度,同时,由于平台框架由两根缆绳悬挂在倒u型钢架,在平台框架进行上升或下降移动时,平台框架会出现旋转晃动的情况,形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平台框架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易旋转晃动及需要巷道底部人员配合对平台框架进行固定,造成人员劳动强度和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巷道锚索锚杆支护操作平台,包括两个竖直安装的倒u型钢架,两所述的倒u型钢架之间通过反力钢板连接,每个倒u型钢架顶部均设有提升葫芦,提升葫芦上通过缆绳悬挂有平台框架,其特征是:所述倒u型钢架内壁设置有滑槽,且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槽,所述平台框架上设置有插拔式伸入所述限位槽和滑槽内对所述平台框架进行限位的四个限位机构;
7.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筒、固定杆和操作杆,所述固定筒焊接固定在所述平台框架的下侧面,且所述固定筒的轴线与所述滑槽对应,呈圆柱状的所述固定杆滑动嵌套在所述固定筒内,所述固定筒的上侧面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操作杆的一端通过条形通孔贯穿所述固定筒并与滑动嵌套在所述固定筒内的所述固定杆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分别设置在所述条形通孔的两端且三者相互连通形成u型通孔。
9.进一步的,限位机构处的平台框架的下侧面设置有伸缩杆,在伸缩杆伸出时顶在所述倒u型钢架的内侧壁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筒与所述平台框架焊接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操作杆与所述固定杆螺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的倒u型钢架底部设有底座。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通过在现有支护操作平台的基础上增加限位机构,人员在平台框架上即可通过操作杆实现固定杆伸入限位槽内,完成平台框架与倒u型钢架的固定,实现对平台框架的支撑,操作方便快捷,同时由于滑槽的存在,还能对平作框架进行导向,防止升降过程中平作框架旋转晃动,保证施工安全。
15.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更能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三幅,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限位机构导向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限位机构固定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限位机构导向时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限位机构导向与固定之间转换时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限位机构固定时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倒u型钢架、2-反力钢板、3-提升葫芦、4-缆绳、5-平台框架、6-滑槽、7-限位槽、8-限位机构、9-底座、10-伸缩杆。
25.81-固定筒、82-固定杆、83-操作杆、84-条形通孔、85-第一锁止孔、86-第二锁止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7.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
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28.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图7所示,一种煤矿巷道锚索锚杆支护操作平台,包括两个竖直安装的倒u型钢架1,两的倒u型钢架1之间通过反力钢板2连接,每个倒u型钢架1顶部均设有提升葫芦3,提升葫芦3上通过缆绳4悬挂有平台框架5,倒u型钢架1内壁设置有滑槽6,且滑槽6内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槽7,平台框架5上设置有插拔式伸入限位槽7及滑槽6内对平台框架5进行限位的四个限位机构8;通过设置插拔式的限位机构8,实现限位机构8能同时伸入限位槽7和滑槽6内、或者仅仅伸入滑槽6内,在限位机构8仅仅伸入滑槽6内时,通过滑槽6实现了对平台框架5的导向作用,防止其在升级过程中进行旋转晃动,保证平台框架5的升降稳定性,在限位机构8同时伸入滑槽6和限位槽7内时,通过限位槽7实现了对限位机构8的限位固定,实现倒u型钢架1与平台框架5的连接及对平台框架5的支撑,完成不同高度的调整。
31.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机构8包括固定筒81、固定杆82和操作杆83,固定筒81焊接固定在平台框架5的下侧面,且固定筒81的轴线与滑槽6对应,呈圆柱状的固定杆82滑动嵌套在固定筒81内,固定筒81的上侧面设置有条形通孔84,操作杆83的一端通过条形通孔84贯穿固定筒81并与滑动嵌套在固定筒81内的固定杆82连接;由于条形通孔84开设在固定筒81的上侧面,平台框架5上的人员能够通过朝上伸出的操作杆83带动固定杆82在固定筒81内进行轴向移动,从而调节固定杆82伸出固定筒81的长度,实现固定杆82是仅仅伸入滑槽6还是同时伸入滑槽6和限位槽7,进而完成导向和固定操作,手动操作,平台框架5上的人员自己即可完成切换操作,无需别人帮助操作。
3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筒81与平台框架5焊接连接,保证固定筒81与平台框架5连接的稳定性;操作杆83与固定杆82螺接,螺接便于固定筒81、固定杆82和操作杆83之间拆装的同时,还能更换不同长度的操作杆83,使人员保持站立即可完成对固定杆82伸出的长度进行调节,人员不必蹲下操作,操作更加方便;的倒u型钢架1底部设有底座9,增加倒u型钢架1放置的稳定性。
33.使用时,由于本技术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得到的,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仅对改进之处的使用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34.限位机构8起到导向作用时:人员把操作杆83移动到条形通孔84靠近平台框架5的一侧,并带动固定杆82移动,实现固定杆82伸出固定筒81的长度减少,此时固定杆82仅仅伸入滑槽6内,在平台框架5升降过程中固定杆82与滑槽6配合起到导向作用,防止平台框架5旋转晃动。
35.限位机构8起到固定作用时:人员把操作杆83移动到条形通孔84远离平台框架5的一侧,并带动固定杆82移动,实现固定杆82伸出固定筒81的长度增加,此时固定杆82不仅伸入滑槽6内还伸入限位槽7内,在限位槽7的作用下对固定杆82进行限位,完成了倒u型钢架1通过固定杆82和固定筒81对平台框架5的支撑。
36.实施例二
37.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第一锁止孔85和第二锁止
孔86等技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获得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其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固定筒81的上侧面设置有第一锁止孔85和第二锁止孔86,第一锁止孔85和第二锁止孔86分别设置在条形通孔84的两端且三者相互连通形成u型通孔。
3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止孔85靠近平台框架5,第二锁止孔86远离平台框架5,同时由于固定杆82为圆柱状,在操作杆83在条形通孔84的第一锁止孔85端向第一锁止孔85伸入时,操作杆83带动固定杆82绕固定杆82的轴线进行旋转,操作杆83伸入第一锁止孔85内后,实现了对操作杆83的限位,实现固定杆82保持仅仅伸入滑道内,起到提示作用,防止人员误操作;在操作杆83在条形通孔84的第二锁止孔86端向第二锁止孔86伸入时,操作杆83带动固定杆82绕固定杆82的轴线进行旋转,操作杆83伸入第二锁止孔86内后,实现了对操作杆83的限位,实现固定杆82保持同时伸入滑道和限位槽7内,起到提示作用,防止人员误操作,也防止在施工中因工作框架震动造成固定杆82移位,固定杆82顶紧在限位槽7内,在限位杆与第二锁止孔86的限位下实现对工作框架左右进行限位,放置施工过程中工作框架左右前后晃动。
39.实施例三
40.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增加伸缩杆10等技术特征获得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二相同,相同之处在此不做赘述,其中,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限位机构8处的平台框架5的下侧面设置有伸缩杆10,在伸缩杆10伸出时顶在倒u型钢架1的内侧壁上。
41.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杆10为电动伸缩杆10或液压伸缩杆10,其伸长时能够顶在倒u型钢架1的内侧壁上,并与倒u型钢架1的内侧壁保持一定距离,实现伸缩杆10能够跟随工作框架升降,还不与倒u型钢架1的内侧壁摩擦,伸缩杆10的这种设置,对工作框架的左右晃动起到支撑作用,在工作框架升级那个过程中防止因工作框架的左右晃动造成固定杆82意外伸入限位槽7内,造成升降故障。
42.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杆10的端部还可以设置有滑轮,在操作人员对伸缩杆10的伸长长度部方便进行调整时,可以实现滑轮与倒u型钢架1的内侧壁接触,在工作框架升降时形成滚动接触。
43.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