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开盖检测的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3-02-04 17:49: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开盖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是涉及水处理设备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开盖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水处理设备就是通过各种物理的、化学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对生产、生活不需要的有害的物质,这一类对水做过滤净化处理的设备。由于社会生产、生活与水密切相关,因此,水处理领域涉及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水处理设备按类别主要可分为污水处理设备、原水处理设备、净水设备、过滤设备、超纯水设备这几大类。
3.在现有技术中,水处理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内部耗材,在耗材更换口上,常常是有水的,一般电气设备都要求放置在干燥的环境中,被水润湿不方便对水处理设备上的标签进行追踪是否开盖;并且在其他情况中存在一些没有经过检验的劣质耗材被随意更换进原先的水处理设备的情况,这些劣质耗材会影响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削弱水处理的能效,不利于使用。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开盖检测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开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易损标签、rfid阅读器、id管理系统和水处理设备,所述rfid易损标签贴设于水处理设备上用于粘贴壳体与盖体连接处,所述rfid易损标签的输出端与rfid阅读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rfid阅读器的输出端与id管理系统电性连接,所述id管理系统用于取读rfid阅读器记载的信息,所述id管理系统与所述水处理设备进行双向数据交互。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开盖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s1、所述id管理系统打开进行程序初始化,id管理系统将读卡指令传递给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通过电磁波捕获电磁场范围内所有的所述rfid易损标签的id号,将捕获到的id号发送给id管理系统,id管理系统对id号进行对比并给匹配的id号计数;
7.s2、基于s1、判断定时器中断是否触发;
8.s3.1、基于s2,若定时器中断未触发,则所述id管理系统发送读卡指令给rfid阅读器,接收该处id号,对接收的id号进行对比;
9.s3.1.1、基于s3.1,若对接收的id号都进行了对比,则此番计数结束,将该id号数据信号重新发送至步骤s2中进行下一轮循环,由此水处理设备运行正常;
10.s3.1.2、基于s3.1,若对接收的id号未进行完整的对比,则继续依次对比接收的id号是否为预设的id号;
11.s3.1.3、基于s3.1.2,若继续对比接收的id号与预设的id号一致,则累计计数值 1,再返回步骤s3.1处,进行下一轮比对;
12.s3.1.4、基于s3.1.2,若继续对比接收的id号与预设的id号不一致,则返回步骤
s3.1处,进行下一轮对比;
13.s3.2、基于s2,若定时器中断触发,则步骤s3.1至步骤s3.1.4暂停运行,进一步判断定时器中断触发是否有预设id号计数值为0;
14.s4.1、基于s3.2,若预设id号计数值为0,则判断该id号对应的rfid易损标签已损毁,发送第一信号至水处理设备,水处理设备停机并发出警报;
15.s4.2、基于s3.2,若预设id号计数值不为0,则判断该id号对应的rfid易损标签未被损毁,发送第二信号至步骤s2中进行继续执行流程;
16.s5、基于s4.2,预设时间段内所有的id号计数值均大于1或等于1,确定该id号对应的rfid易损标签未被损毁,则水处理设备运行正常。
17.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定时器每30s触发一次中断。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发明通过将rfid易损标签贴设于水处理设备上用于粘贴壳体与盖体连接处,rfid易损标签的输出端与rfid阅读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rfid阅读器的输出端与id管理系统电性连接,id管理系统用于取读rfid阅读器记载的信息,id管理系统与水处理设备进行双向数据交互,id管理系统对取读的rfid阅读器上传的有关rfid易损标签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判断rfid易损标签是否在未确定的情况下被损坏而导致水处理设备被打开,能及时提醒使用者进行耗材更换或者替换进经过检验的良好耗材,由此提升水处理设备的使用寿命并维持原有水处理设备的高效处理能力;
20.(2)本发明使用的rfid易损标签,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不会因为工作环境的潮湿而自行脱落,提高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系统流程框图。
23.图3为本发明的rfid易损标签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25.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开盖检测的系统及方法,包括rfid易损标签1和水处理设备2。
2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
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8.如图1至图3所示,rfid易损标签1贴设于水处理设备2上用于粘贴壳体与盖体连接处,rfid易损标签1的输出端与rfid阅读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rfid阅读器的输出端与id管理系统电性连接,id管理系统用于取读rfid阅读器记载的信息,id管理系统与水处理设备2进行双向数据交互。
29.具体地,水处理设备2上的rfid易损标签1是否破损而被开盖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s1、id管理系统打开进行程序初始化,id管理系统将读卡指令传递给rfid阅读器,rfid阅读器通过电磁波捕获电磁场范围内所有的所述rfid易损标签1的id号,将捕获到的id号发送给id管理系统,id管理系统对id号进行对比并给匹配的id号计数;
31.s2、基于s1、判断定时器中断是否触发,在本实施例中,定时器每30s触发一次中断;
32.s3.1、基于s2,若定时器中断未触发,则id管理系统发送读卡指令给rfid阅读器,接收该处id号,对接收的id号进行对比;
33.s3.1.1、基于s3.1,若对接收的id号都进行了对比,则此番计数结束,将该id号数据信号重新发送至步骤s2中进行下一轮循环,由此水处理设备2运行正常;
34.s3.1.2、基于s3.1,若对接收的id号未进行完整的对比,则继续依次对比接收的id号是否为预设的id号;
35.s3.1.3、基于s3.1.2,若继续对比接收的id号与预设的id号一致,则累计计数值 1,再返回步骤s3.1处,进行下一轮比对;
36.s3.1.4、基于s3.1.2,若继续对比接收的id号与预设的id号不一致,则返回步骤s3.1处,进行下一轮对比;
37.s3.2、基于s2,若定时器中断触发,则步骤s3.1至步骤s3.1.4暂停运行,进一步判断定时器中断触发是否有预设id号计数值为0;
38.s4.1、基于s3.2,若预设id号计数值为0,则判断该id号对应的rfid易损标签1已损毁,发送第一信号至水处理设备2,水处理设备2停机并发出警报;
39.s4.2、基于s3.2,若预设id号计数值不为0,则判断该id号对应的rfid易损标签1未被损毁,发送第二信号至步骤s2中进行继续执行流程;
40.s5、基于s4.2,预设时间段内所有的id号计数值均大于1或等于1,确定该id号对应的rfid易损标签1未被损毁,则水处理设备2运行正常。
41.当水处理设备2接收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并作出对应执行对策后,本次所有id计数值均清零,继续返回步骤s1处重新开始工作。
42.本发明通过id管理系统对取读的rfid阅读器上传的有关rfid易损标签1的信息进行综合判断,判断rfid易损标签1是否在未确定的情况下被损坏而导致水处理设备2被打开,能及时提醒使用者进行耗材更换或者替换进经过检验的良好耗材,由此提升水处理设备2的使用寿命并维持原有水处理设备2的高效处理能力。并且本发明使用的rfid易损标签1,是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
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不会因为工作环境的潮湿而自行脱落,提高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43.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修改、等同变化、改进等,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