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的制作方法

2023-02-04 14:06: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包括两端分别为平面结构和环形结构的罐体(1),罐体(1)的内部为主空心腔(2),罐体(1)在位于其环形结构的端面设有第一液体流动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在位于环形结构和柱形结构交汇处设有一体式结构的隔板结构(4),所述隔板结构(4)将主空心腔(2)分为位于隔板结构(4)一侧的环形空间(5)和柱形空间(23),所述隔板结构(4)在位于柱形空间(23)的一侧设有将柱形空间(23)分隔成多个空间的环形壳体(11),柱形空间(23)的内部安放有通过移动改变内部气压状态的移动机构,所述罐体(1)在位于平面结构的一端安装有用于控制运动趋势的电磁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环形壳体(11),所述环形壳体(11)将柱形空间(23)分为位于环形壳体(11)中心的柱形内活动腔(16)和位于环形壳体(11)外围的环形外活动腔(6)、以及位于环形壳体(11)端部和罐体(1)中平面结构之间的半柱形空间,且半柱形空间的内部安放一可移动的第一圆板形活塞(12),第一圆板形活塞(12)在朝向罐体(1)中平面结构的端面设有永磁体安装槽(14),永磁体安装槽(14)的内部安装有凸起的永磁体(15),第一圆板形活塞(12)的另一端面中心安装有主活塞杆(20),主活塞杆(20)的端部延伸至柱形内活动腔(16)的内部、且所述主活塞杆(20)的端部安装一圆板形活塞(17),所述第一圆板形活塞(12)在位于该端面的边缘部位安装有多个环形阵列式的副活塞杆(19),每个副活塞杆(19)的杆体分别延伸至对应的环形外活动腔(6)内部,所述环形外活动腔(6)的内部安放一可移动的环形活塞(18),多个所述副活塞杆(19)的端部安装在环形活塞(18)的一端面上,所述第一圆板形活塞(12)的外侧、圆板形活塞(17)的外侧和环形活塞(18)的内、外侧均安装有环形密封圈(13),所述隔板结构(4)的内部设有多个连通环形空间(5)和环形外活动腔(6)的第二液体流动孔(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机构包括设置在罐体(1)平面结构端部的铁芯安装孔(8)和部件安装外壳(7),所述部件安装外壳(7)的内部中心安装一铁芯(9),铁芯(9)的侧面中部套接有线圈轮(21),线圈轮(21)的侧面缠绕有线圈(22),所述线圈(22)中的两电力连接端贯穿部件安装外壳(7),所述铁芯(9)的一端安装在铁芯安装孔(8)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板形活塞(12)的结构半径与环形外活动腔(6)的结构半径相同、且第一圆板形活塞(12)的横向移动距离小于柱形内活动腔(16)的深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内活动腔(16)的结构半径与圆板形活塞(17)的结构半径相同、且所述柱形内活动腔(16)的深度与半柱形空间的横向距离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内活动腔(16)的深度与环形外活动腔(6)的深度相同、且所述环形外活动腔(6)的内、外环的结构半径分别与环形活塞(18)的内、外环的结构半径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活塞杆(19)的长度与所述主活塞杆(20)的长度相同。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15)为钕铁硼材料制成的板状结构、且所述永磁体(15)的结构半径大于铁芯(9)横截面的结构半径,所述永磁体(15)的厚度大于永磁体安装槽(14)的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9)在位于铁芯安装孔(8)内部一端的平面与铁芯安装孔(8)在位于内侧的一端面处于同一垂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蓄能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能量转换用蓄能器。该能量转换用蓄能器,通过移动机构,使得圆板形活塞和柱形内活动腔之间的密封区间会形成真空状态,进而产生负压现象,同时,会使得第一圆板形活塞和主空心腔之间的密封区间形成空气压缩,进而产生高压现象,能够同时产生组合推力,有效提高了能量存续时的最大能量值,通过移动机构,利用电磁原理,使得部件能够稳定在负压状态和高压状态的共同组合下,一旦需要进行能量释放,能够瞬间加大推力效果,从而在控制的同时,又能够达到增大推动能量的效果,能够在一个外界推力的作用下,既产生负压,又产生高压,从而相对于单个高压产生双倍效果,进而提高能量储存效果。进而提高能量储存效果。进而提高能量储存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桦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9
技术公布日:2023/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