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与流程

2023-02-04 11:30: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防水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


背景技术:

2.为保证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建筑地下室结构通常采用“全包式”防水施工,其中地下室侧墙常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作为防水层,以保护建筑结构免于地下水的侵蚀,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使用寿命。
3.但防水层施工完成后,通过简单的保温板保护,即会进入到回填土施工环节;目前,地下建筑基坑的回填通常采用普通的灰土进行施工,回填土施工通常采用机械施工,回填夯实过程中,土体会对卷材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同时,完成回填后,由于现场施工夯实不到位,回填土雨后会发生较大的沉降,土体对于防水层会产生较大的向下的摩擦力,导致防水层整体下沉以及局部破损,致使防水层失效,造成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不仅有效避免了防水层由于回填土沉降导致的拉裂问题,还节省了防水施工过程中的保温板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步骤1、防水层施工:在基坑内进行防水层施工,施工完毕后将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8.步骤2、回填: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采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分多次浇筑形成多层回填土层,待下层回填土层层固化后,即可进行相邻上层的回填土层的浇筑;首次浇筑形成的底层回填土层的厚度需小于0.6m,其余回填土层的厚度需小于2.5m;
9.步骤3、覆膜养护:基坑浇筑完成后,覆盖薄膜,养护时间至少5天。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浇筑于基坑前,先确定基坑尺寸,当基坑长度小于80m时,直接进行回填施工即可,当基坑长度大于80m时,分段进行回填施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分段进行回填施工时,首先,在基坑内设置支护结构,隔离出长度小于80m的小基坑,向小基坑内浇筑回填土,当第一个小基坑浇筑完成后,再重新设置支护结构,浇筑下一个小基坑,直至将基坑完全浇筑完成;即可。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58重量份的灰土,30重量份的水,7-12重量份的凝固剂;
13.其制备方法为:将各原料混合后,搅拌均匀,即可。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灰土采用的是地下基坑开挖时挖掘出的土料。
1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各原料混合前,需先将灰土破碎至粒径小于50mm;
16.所述搅拌采用功率大于等于35kw的搅拌泵,所述搅拌的时间为10min。
1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1中,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还需向基坑底壁和侧壁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
1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封闭基层处理剂:与基坑防水层所用材质为同类材质。
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当基坑为2个,分别设置于墙体两侧时,两侧基坑进行同步施工。
2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薄膜采用聚乙烯薄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本发明在灰土上加入水和凝固剂,制成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其流动性好且不会沉降,可实现远距离自流施工,大大缩短施工时间,采用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进行基坑回填,配合分层浇筑的回填方式所形成的回填土层,无收缩、无开裂,回填固化后无沉降,能够有效避免卷材由于回填土沉降导致的拉裂问题。且完全固化后的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密实度,可提供足够的承载力。
23.2、本技术采用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代替传统灰土,使得防水施工过程中防水层外的保温板施工得以省却,简化了防水施工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24.3、本发明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及施工方法进行基坑回填施工,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基坑沉降,但是随着建筑使用时间的无限延长,回填土层也会出现轻微的沉降现象,而本发明在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能够增加基坑防水层与回填土层之间的粘结性,避免因回填土层的轻微沉降而撕裂防水层,导致漏水渗水现象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
26.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灰土指的是基坑挖掘时,挖出的原土。
27.本发明所采用的凝固剂,包括如下百分重量的各原料:硅酸盐水泥:30%-40%;快凝快硬水泥25%-35%;粉煤灰8%-12%;矿粉15%-20%;膨胀剂2%-4%;硅灰5%-7%。
28.本发明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市购。
29.实施例1
30.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包括:同实施例1。
31.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32.一种防水施工基坑的回填土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3.步骤1、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基坑内的防水层施工;基坑的长度为50.8m,宽度为1.2m,高度为12.7m;
34.步骤2、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在进行回填施工前,将基坑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35.步骤3、回填: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采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分多次浇筑于,形成多层回填土层,浇筑时,待下层回填土层固化后,即可进行相邻上层的回填土层的浇筑;本实施例共浇筑7层回填土层,首次浇筑形成的底层回填土层的厚度0.5m,其余回填土层的厚度2.0-2.3m;
36.步骤5、覆膜养护:基坑浇筑完成后,覆盖聚乙烯薄膜,养护时间至少5天。
37.实施例2
38.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58重量份的灰土,30重量份的水,10重量份的凝固剂。
39.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凝固剂,包括如下百分重量的各原料:硅酸盐水泥:38%;快凝快硬水泥30%;粉煤灰10%;矿粉18%;膨胀剂3%;硅灰6%。
40.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灰土破碎至粒径小于50mm;然后按重量份将各原料混合后,采用功率大于等于35kw的搅拌泵搅拌10min至均匀,即可。
41.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2.步骤1、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基坑内的防水层施工;基坑的长度为50.3m,宽度为1.2m,高度为12.8m;
43.步骤2、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在进行回填施工前,将基坑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44.步骤3、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在基坑底部及侧壁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
45.本实施例所述封闭基层处理剂采用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
46.步骤4、回填: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采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分多次浇筑于,形成多层回填土层,浇筑时,待下层回填土层固化后,即可进行相邻上层的回填土层的浇筑;本实施例共浇筑7层回填土层,首次浇筑形成的底层回填土层的厚度0.5m,其余回填土层的厚度2.0-2.3m;
47.步骤5、覆膜养护:基坑浇筑完成后,覆盖聚乙烯薄膜,养护时间至少5天。
48.实施例3
49.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58重量份的灰土,30重量份的水,12重量份的凝固剂。
50.本发明所采用的凝固剂,包括如下百分重量的各原料:硅酸盐水泥:30%;快凝快硬水泥35%;粉煤灰12%;矿粉15%;膨胀剂3%;硅灰5%。
51.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灰土破碎至粒径小于50mm;然后按重量份将各原料混合后,采用功率大于等于35kw的搅拌泵搅拌10min至均匀,即可。
52.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3.步骤1、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基坑内的防水层施工;基坑的长度为98.7m,宽度为3m,高度为14.1m;
54.步骤2、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在进行回填施工前,将基坑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55.步骤3、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在基坑底部及侧壁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
56.本实施例所述封闭基层处理剂采用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
57.步骤4、回填:
58.首先,在基坑内设置支护结构,隔离出长度为50m的小基坑,向小基坑内浇筑回填土,当第一个小基坑浇筑完成后,浇筑下一个小基坑,直至将基坑完全浇筑完成;即可;
59.向小基坑内浇筑回填土时,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采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分多次浇筑形成回填土层,待下层回填土层层固化后,即可进行相邻上层的回填土层的浇筑;本实施例共浇筑7层回填土层;首次浇筑形成的底层回填土层的厚度0.55m,其余回填土层的厚度2.2-2.4m;
60.步骤5、覆膜养护:基坑浇筑完成后,覆盖聚乙烯薄膜,养护时间至少5天。
61.实施例4
62.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58重量份的灰土,30重量份的水,7重量份的凝固剂。
63.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凝固剂,包括如下百分重量的各原料:硅酸盐水泥:40%;快凝快硬水泥28%;粉煤灰8%;矿粉20%;膨胀剂2%;硅灰7%。
64.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制备方法为:先将灰土破碎至粒径小于50mm;然后按重量份将各原料混合后,采用功率大于等于35kw的搅拌泵搅拌10min至均匀,即可。
65.一种防水施工基坑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的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6.步骤1、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基坑内的防水层施工;基坑为2个,分别位于侧墙的两侧,2个基坑的尺寸均为:长度为75m,宽度为2.3m,高度为15.5m;
67.步骤2、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在进行回填施工前,将基坑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68.步骤3、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在基坑底部及侧壁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
69.本实施例所述封闭基层处理剂采用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
70.步骤4、回填:2个基坑回填操作同步进行(比如:第一基坑进行第一次浇筑时,第二基坑也同时进行第一次浇筑,第一基坑进行第三次浇筑时,第二基坑也同步进行第三次浇筑),回填时,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采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分多次浇筑于基坑内,浇筑时,待下层回填土层层固化后,即可进行上一层的回填土层的浇筑;本实施例共浇筑8层回填土层,首次浇筑形成的底层回填土层的厚度0.5m,其余回填土层的厚度2.0-2.3m;
71.步骤5、覆膜养护:基坑浇筑完成后,覆盖聚乙烯薄膜,养护时间至少5天。
72.对比例1
73.一种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包括:同实施例。
74.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75.一种防水施工基坑的回填土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6.步骤1、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基坑内的防水层施工;基坑的长度为51.3m,宽度为1.3m,高度为12.3m;
77.步骤2、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在进行回填施工前,将基坑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78.步骤3、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在基坑底部及侧壁喷洒封闭基层处理剂;
79.本实施例所述封闭基层处理剂采用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
80.步骤4、回填:将免夯实自回流回填土采用泵送或自流的方式一次性浇筑于基坑内。
81.步骤5、覆膜养护:基坑浇筑完成后,覆盖聚乙烯薄膜,养护时间至少5天。
82.对比例2
83.一种回填土,采用灰土。
84.一种防水施工基坑的回填土回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5.步骤1、进行基坑内的防水层施工;基坑的长度为49.7m,宽度为1.1m,高度为12.4m;
86.步骤2、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在进行回填施工前,将基坑内的杂物清除干净;
87.步骤3、回填:将回填土回填于基坑,并夯实。
88.效果例
89.对各实施例回填施工完毕后形成的回填土层进行沉降性能检测;结果见表1。
90.沉降性能检测:回填施工完毕2个月后,观察回填土层的下降深度。
91.表1;
[0092][0093]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并非本发明可行实施的穷举。对于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前提下对其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应当被认为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