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机械立体车位的充电转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16 20:55: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位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械立体车位的充电转接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以锂电池技术为主的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配套的充电桩也需要在原有普通车位基础上进行建设。对于机械立体车位,上层空间的充电是极其麻烦的。如果还是将充电桩建设在地面上,依靠加长的充电线让枪头随着车辆同步升降,必然会存在线缆缠绕、钩挂的风险,同时输电线较粗也导致其弯曲柔韧性较差,理线难度极大。所以有必要针对机械立体车位的特殊工作状态,设计一种工作安全性高、配合效率高的基于机械立体车位的充电转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作安全性高、配合效率高的基于机械立体车位的充电转接装置。
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机械立体车位的充电转接装置,包括供电端和活动端;所述活动端设置在升降层上;所述供电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端的行程顶部位置;所述活动端外接有充电枪;当升降层上移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活动端与所述供电端对接相连。
5.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端包括转接头和遮挡件;所述遮挡件可移动遮盖在转接头的插口上;在所述活动端的上移过程中,所述供电端挤压遮挡件,使遮挡件与转接头相互错开。
6.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端还包括箱体;所述箱体顶部开口;所述转接头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遮挡件包括挡盖;所述挡盖旋转配合在所述箱体的开口处。
7.进一步的,所述遮挡件还包括触发件;所述触发件与所述挡盖联动配合;所述供电端包括顶杆;在所述活动端的上移过程中,所述顶杆挤压触发件驱动挡盖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端还包括接电端口和补强架;所述接电端口与所述转接头嵌插配合;所述补强架与车位横梁固定相连;所述补强架套设在所述接电端口外围。
9.进一步的,所述补强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接电端口嵌设在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之间;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通过螺栓相连。
10.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机械立体车位的充电转接装置,包括供电端和活动端;活动端设置在升降层上;供电端固定设置在活动端的行程顶部位置;活动端外接有充电枪;当升降层上移至预定位置时,活动端与供电端对接相连;利用预先完成布线的供电端,精简了升降层外接电的结构,活动端通过常规线长的充电枪始终保持在同层向车辆供电,避免大量的线缆随着升降层移动而跟着被牵拉,显著提高了车位工作的安全性;(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机械立体车位的充电转接装置,活动端包括转接头和遮挡件;遮挡
件可移动遮盖在转接头的插口上;在活动端的上移过程中,供电端挤压遮挡件,使遮挡件与转接头相互错开;遮挡件的作用在于平时不使用的时候保护转接头的插口不接触灰尘或水,降低转接头的故障率,其打开动作是伴随升降层的上移同步进行的,因此不会降低车位升降动作的执行速度,提升了转接效率。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转接装置位置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充电转接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车位接电位置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端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挡盖打开示意图;
1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端结构示意图。
17.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8.1、供电端,11、顶杆,12、接电端口,13、补强架,131、第一板件,132、第二板件,2、活动端,21、转接头,22、遮挡件,23、箱体,201、挡盖,202、触发件,3、升降层,4、车位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20.如图1-2所示,所示,一种基于机械立体车位的充电转接装置,包括供电端1和活动端2;所述活动端2设置在升降层上;所述供电端1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端2的行程顶部位置;所述活动端2外接有充电枪;当升降层上移至预定位置时,所述活动端2与所述供电端1对接相连。
21.图1所示a区域展示的是活动端2上升后的位置状态;这种采用分体式设计的转接装置,其优势在于,利用预先完成布线的供电端1,精简了升降层外接电的结构,活动端2通过常规线长的充电枪始终保持在同层向车辆供电,避免大量的线缆随着升降层移动而跟着被牵拉,显著提高了车位工作的安全性;此外,如图3所示,对于两层式的机械立体车位,车位并排设置有三组,其中b部分所示的是升降层3上的由活动端2外接的充电枪所在位置,而c部分则为地面上固定设置的充电桩;在布线时,使用埋设在架体结构内的线缆将地上充电桩与供电端1相连,所以升降层上移后,活动端2所提供的电能实际上仍然是地上充电桩输出的电。
22.如图4-5所示,所述活动端2包括转接头21和遮挡件22;所述遮挡件22可移动遮盖在转接头21的插口上;在所述活动端2的上移过程中,所述供电端1挤压遮挡件22,使遮挡件22与转接头21相互错开。
23.遮挡件22的作用在于平时不使用的时候保护转接头21的插口不接触灰尘或水,降低转接头21的故障率;遮挡件22可以采用伸缩部件,也可以采用图中所示的旋转部件,当遮挡件22收到图中箭头所示挤压后,该挤压力会驱动遮挡件22移动,从而露出转接头21使其可以与供电端1正常插接,其打开动作是伴随升降层3的上移同步进行的,因此不会降低车位升降动作的执行速度,提升了转接效率。
24.所述活动端2还包括箱体23;所述箱体23顶部开口;所述转接头21设置在所述箱体
23内部;所述遮挡件22包括挡盖201;所述挡盖201旋转配合在所述箱体23的开口处。
25.当遮挡件22采用旋转部件时,受挤压力驱动的挡盖201从图4的遮挡位置旋转至图5的位置,此时转接头21的插口就会露出以供供电端1配合。
26.所述遮挡件22还包括触发件202;所述触发件202与所述挡盖201联动配合;所述供电端1包括顶杆11;在所述活动端2的上移过程中,所述顶杆11挤压触发件202驱动挡盖201转动。
27.具体而言,触发件202为转动部件,在受到按压力时会发生旋转;而触发件202的转轴在图中的垂直方位下可以采用锥形齿轮与挡盖201的转轴进行传动配合,从而实现联动。
28.如图6所示,所述供电端1还包括接电端口12和补强架13;所述接电端口12与所述转接头21嵌插配合;所述补强架13与车位横梁固定相连;所述补强架13套设在所述接电端口12外围。
29.补强架13的作用在于提升接电端口12的安装稳定性,避免其晃动而导致与转接头21的配合精度下降。
30.所述补强架13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件131和第二板件132;所述接电端口12嵌设在第一板件131、第二板件132之间;所述第一板件131和所述第二板件132通过螺栓相连。
31.两层间隔板件的加固方式能够为接电端口12提供多重横向约束,进一步抑制其晃动。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