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16 20:05: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芯片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2.cpu socket(测试座)是芯片测试经常用到的测试治具。在测试过程中,通常会在测试座的背板和电路板之间贴装绝缘垫来防止背板磨损电路板和漏电。目前,绝缘垫的贴装方式是人工手动将绝缘垫粘贴到电路板上,并在粘贴过程中通过人工目测使绝缘垫的孔位、边缘分别与电路板上的孔位和丝印对齐。此种目测定位的方式,存在操作效率低下、贴装精度和贴装一致性差的缺陷,给芯片的测试性能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能够使绝缘垫更加精准的粘贴到电路板上,以提升芯片的测试性能。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定位装置,用于定位电路板和绝缘垫,包括:
6.第一定位臂;
7.第二定位臂,与所述第一定位臂转动连接;
8.多个定位组件,分别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上;
9.其中,
10.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能进行多个角度的定位,以使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之间具有不同的夹角;所述定位组件能在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的多个位置进行定位;被定位的多个所述定位组件能穿过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绝缘垫上的多个定位孔并与所述定位孔匹配。
11.通过使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相对转动后定位,以及使定位组件分别在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上滑动后定位,能够令多个定位组件分别与电路板上的多个定位孔一一对准,之后使定位组件依次穿过电路板和绝缘垫上的定位孔且与定位孔匹配,就能够借助定位组件对定位孔的标定以及与定位孔的配合,快速实现绝缘垫和电路板的孔位找准以及边缘对齐,令电路板和绝缘垫的粘贴效率更高,贴装精度和贴装一致性得到提升,使芯片的测试性能得到优化。
12.可选的,在上述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的转动连接位置为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定位臂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定位组件,所述第二定位臂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定位组件。
13.通过使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在各自的中间位置转动连接,且中间位置的两侧均设置定位组件,能够使两个定位臂形成四个设置有定位组件的定位支臂,不仅减少了部件的设置数量,令结构得到简化,而且还能够提升定位的精准性。
14.可选的,在上述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的结构相同并镜
像设置,且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均包括:
15.第一直线段;
16.第二直线段,与所述第一直线段平行设置;
17.弧线段,位于所述第一直线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之间,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弧线段上。
18.通过设置弧线段,使得转动配合的两个定位臂能够形成类似剪刀的结构,以使相邻两个定位支臂之间可以具有更大的夹角,从而令定位装置能够满足更多型号电路板的定位需求。
19.可选的,在上述定位装置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20.滑块,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臂或所述第二定位臂上;
21.定位柱,与所述滑块连接,并能穿过所述定位孔且与所述定位孔匹配。
22.定位组件包括可滑动的定位柱,不仅能够实现与定位孔的找准,而且还能够通过孔柱穿插配合的方式更好的与定位孔进行匹配以及对定位孔进行标定。
23.可选的,在上述定位装置中,所述定位柱包括:
24.第一柱体,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25.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一柱体的另一端可拆卸的同轴连接,并用于穿过所述定位孔及与所述定位孔匹配。
26.令定位柱包括两个主体,一方面可以通过第一柱体方便的与滑块连接并实现滑块和第一柱体在第一定位臂或第二定位臂上的定位,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影响滑块和第一柱体定位的情况下,仅通过更换不同的第二柱体就能够使定位柱方便的与不同型号电路板上的定位孔进行匹配。
27.可选的,在上述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上设置有缩口槽,所述滑块为设置在所述缩口槽内并与所述缩口槽的侧壁贴合的螺母,所述第一柱体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
28.所述第二柱体与所述第一柱体螺纹连接。
29.将滑块滑动的设置在缩口槽内,能够提高滑块的滑动稳定性,使第一柱体与滑块、第二柱体螺纹连接,能够方便实现第一柱体与滑块、第二柱体的拆装,以提升定位、解除定位以及第二柱体更换的便捷性。
30.可选的,在上述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柱体为单通螺柱,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较小的螺杆部能进入到所述缩口槽中并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一柱体的直径较大的光杆部通过与所述滑块配合能夹紧所述缩口槽的开口部位,以实现所述定位组件在所述第一定位臂或第二定位臂上的定位。
31.在设置缩口槽的基础之上,令第一柱体为直径不同的阶梯螺柱,能够使第一柱体在与滑块进行连接时还能够配合滑块实现对缩口槽开口部位的夹紧,进而令连接和定位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同时实现,既简化了操作步骤,也无需再设置专门的连接或定位部件,简化了结构。
32.可选的,在上述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二柱体为单通螺柱,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较小的螺杆部与所述第一柱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柱体的直径较大的光杆部为穿过所述定位孔且与所述定位孔匹配的圆杆部。
33.第二柱体采用单通螺柱,方便了与第一柱体的连接;第二柱体为具有圆杆部的圆形螺柱,能够更好的与电路板和绝缘垫上的圆形定位孔配合。
34.可选的,在上述定位装置中,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通过调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35.双头螺柱,穿过所述第一定位臂和所述第二定位臂,以实现所述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的转动连接;
36.蝶形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双头螺柱上,并能通过在所述双头螺柱上转动定位所述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以使所述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
37.双头螺柱和蝶形螺母的配合结构,不仅能够实现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的转动连接,还能够对第一定位臂和第二定位臂进行定位,起到了转动连接和定位的双重作用,简化了结构。
附图说明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位装置对电路板和绝缘垫进行定位的主视图;
40.图2为图1的俯视图。
41.在图1和图2中:
42.1-第一定位臂,2-第二定位臂,3-滑块,4-第一柱体,5-第二柱体,6-缩口槽,7-双头螺柱,8-蝶形螺母,9-电路板,10-绝缘垫,11-定位孔;
43.101-第一直线段,102-第二直线段,103-弧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4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能够使绝缘垫更加精准的粘贴到电路板上,以提升芯片的测试性能。
4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装置,其用于定位电路板9和绝缘垫10,以使电路板9和绝缘垫10能够更加精准的实现贴装。该定位装置主要包括第一定位臂1、第二定位臂2和多个定位组件,其中,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转动连接,以使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之间的夹角(此夹角在图2中以α表示)可通过两者的相对转动发生改变,并且在多个角度上均可以对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进行定位,使得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可以在不同工作需求下具有不同的固定不变的夹角,以使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能够与不同型号电路板9上的多个安装孔(不同型号电路板9上的安装孔的设置位置及孔距不同)分别对正;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上的多个定位组件,可以
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上滑动,并在滑动至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不同位置时进行定位,即定位组件可以在第一定位臂1或第二定位臂2的多个不同位置固定、停留,以使多个定位组件能够与不同型号电路板9上的多个安装孔分别保持对正。如此就通过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转动以及定位组件的滑动使得定位组件与电路板9上的定位孔11精准对正,之后就可以使多个定位组件(具体为后述的第二柱体5)分别穿过电路板9的多个定位孔11并与定位孔11匹配,由于绝缘垫10上的定位孔11与对应型号的电路板9上的定位孔11的分布位置以及孔径均相同,所以在定位组件穿过电路板9上定位孔11的基础之上,即定位组件将电路板9上的定位孔11标定出来的基础之上,使多个定位组件再分别穿过绝缘垫10的多个相同孔位的定位孔11,也就是令每个定位组件依次穿过电路板9上和绝缘垫10上孔位相同的定位孔11,从而实现了同孔位定位孔11在定位组件上的同轴套设,如此就能够使绝缘垫10和电路板9精准定位。
47.在本技术中,电路板9和绝缘垫10上开设的定位孔11,可以为电路板9和绝缘垫10的原有结构,例如用于安装电路板9和绝缘垫10的安装孔,或者定位孔11也可以为专门增设的用于与定位装置进行配合的孔;定位组件与定位孔11匹配指的是穿过定位孔11的定位组件与定位孔11之间不具有足以使定位组件在定位孔11内发生错位的间隙,即,当定位组件包括后述的第二柱体5时,第二柱体5与定位孔11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
48.在电路板9和绝缘垫10贴装的过程中,通过使定位装置的多个定位组件一对一的穿过多组电路板9和绝缘垫10上相同孔位的定位孔11,就实现了对电路板9和绝缘垫10的多点定位,使得电路板9和绝缘垫10在对齐、贴装的过程中不会再产生位置偏差,令电路板9和绝缘垫10的贴装精度和贴装一致性得到提升,使芯片的测试性能更加优良,而且也能够显著提高粘贴效率。
49.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令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转动连接位置为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中间位置;第一定位臂1的中间位置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组件,第二定位臂2的中间位置的两侧也均设置有定位组件。其中,中间位置指的是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长度的中点所在的位置,其将第一定位臂1划分为了两个等长的定位支臂,同样的,第二定位臂2也被划分为了两个等长的定位支臂,在中间位置转动连接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后,就使得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配合构成了x型结构,即仅通过设置两个定位臂就在转动连接位置的四个方向上形成了四个定位支臂,并且每个定位支臂上均设置有定位组件,从而可以在更多的方位对定位孔11进行定位,提高了定位精度。并且,此结构在较大程度提高定位精度的前提下,仅使用了两个定位臂,令定位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在进行操作时,仅需转动一个定位臂,就可以实现任意相邻两个定位支臂间的夹角改变,操作更加方便、灵活。
50.此外,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配合方式,例如,令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非中间位置,使得划分成的定位支臂不再等长,如此也能够对电路板9和绝缘垫10进行定位。又例如,令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转动连接位置为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端部,即不再对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进行划分,两个定位臂构成夹角可改变的v型结构,且定位组件均设置在此端部的同一侧,如此也能够在不同的方位实现对定位孔11的定位,保证了对电路板9和绝缘垫10定位的正常定位。再例如,在转动连接位置位于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端部的基础之上,还可以增加定
位臂的数量,例如还包括第三定位臂、第四定位臂等,并且转动连接位置同样位于其端部,即全部的定位臂配合形成类似于折扇扇骨的结构,定位臂之间通过相对转动能够形成扇型结构、十字型结构、x型结构、米字型结构等,从而可以更加灵活的在更多方位上进行定位,能够满足更多种类型电路板9和绝缘垫10的定位需求。
51.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在具有一定延伸长度的前提下,即能够保证设置在其上的定位组件可以移动至与目标定位孔11对正的位置的前提下,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为直臂,或者,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为全部弯曲或局部弯曲的弯曲臂。在一种可选的结构中,如图2所示,令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结构相同并镜像设置,且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均包括:第一直线段101;第二直线段102,与第一直线段101平行设置;弧线段103,位于第一直线段101和第二直线段102之间,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转动连接位置位于弧线段103上。在此结构中,令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结构相同并镜像设置,且均具有弧线段103以及将转动连接位置设置在弧线段103上,使得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之间的夹角结构成为圆角,当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以x型结构设置时,就能够使得转动配合的两个定位臂形成类似剪刀的结构,从而能够使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转动形成更大的夹角,第一定位臂1和/或第二定位臂2的转动范围更大,进而使本技术提供的定位装置可以适用于更多型号的电路板9。而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位于弧线段103两侧的部分之所以设置为直线段(即第一直线段101和第二直线段102),且令两个直线段相互平行,一方面是为了与电路板9和绝缘垫10上定位孔11的布置方式对应,另一方面也能够简化定位装置的结构,缩小定位组件的滑动距离,提升操作便捷性。
52.此外,在保证能够对电路板9和绝缘垫10进行正常定位的前提下,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结构也可以不同,例如一者为直臂,另一者为弯曲臂等。
53.具体的,如图1所示,定位组件包括:滑块3,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定位臂1或第二定位臂2上;定位柱,与滑块3连接,并能穿过定位孔11且与定位孔11匹配。其中,滑块3为实现定位组件在第一定位臂1或第二定位臂2上滑动的部件,通过滑块3的滑动,使得与滑块3连接的定位柱能够移动至与定位孔11对正的位置,即实现定位柱与定位孔11的找准,从而令定位装置的全部或部分的定位柱的分布位置与电路板9上全部或部分的定位孔11的分布位置相同;而定位柱则为穿过定位孔11并与定位孔11匹配的部件,即在定位柱与定位孔11对正后,通过移动定位装置和/或电路板9就能够使得定位柱一对一的穿过与其对正的多个定位孔11中,实现定位柱和定位孔11的穿插配合,此时定位柱所在位置即为定位孔11的孔位,并且定位柱的穿过定位孔11的一端还能够对被其穿过的定位孔11进行标定,在后续粘贴绝缘垫10的过程中,只需令绝缘垫10上的定位孔11也与定位柱的此端对正就实现了电路板9上孔位与绝缘垫10上孔位的对正,又由于电路板9上定位孔11的分布位置与绝缘垫10上定位孔11的分布位置相同,所以通过电路板9和绝缘垫10上对应位置定位孔11的对正,就能够实现电路板9和绝缘垫10的边缘对齐,即能够实现整个电路板9和整个绝缘垫10的对正。
54.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定位柱包括:第一柱体4,一端与滑块3连接;第二柱体5,与第一柱体4的另一端可拆卸的同轴连接,并用于穿过定位孔11及与定位孔11匹配。在此结构中,定位柱包括了两个部件,即第一柱体4和第二柱体5,其中第一柱体4为连接滑块3和第二柱体5的部件,而第二柱体5则为穿过定位孔11并与定位孔11匹配的部件,令第二柱体5与第
一柱体4可拆卸连接,可以在不影响第一柱体4与滑块3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方便的对第二柱体5进行更换,而之所以需要更换第二柱体5,是因为不同型号电路板9上不仅定位孔11的设置位置不同,而且孔径也可能存在不同,当电路板9的型号发生改变时,如果第二柱体5不进行更换,可能会出现第二柱体5的直径过大而无法插入到定位孔11中,也可能会出现第二柱体5的直径过小而与定位孔11之间存在错位间隙,这两种情况都会影响对电路板9的正常定位,因此为了与不同型号的电路板9进行适配,需至少令定位柱的用于穿过定位孔11的部分(即第二柱体5)能够实现拆卸。
55.此外,定位柱也可以为一个部件,其一端用于穿过定位孔11,另一端与滑块3可拆卸连接,当需要与不同型号的电路板9适配时,可以通过更换整个定位柱来实现。
56.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上设置有缩口槽6,滑块3为设置在缩口槽6内并与缩口槽6的侧壁贴合的螺母,第一柱体4与滑块3螺纹连接;第二柱体5与第一柱体4螺纹连接。实现滑块3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上滑动的结构,同样也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凸出的设置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上并沿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导轨,滑块3在导轨上滑动设置,又例如,开设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上并沿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滑块3在滑槽内滑动设置,并且为了避免滑块3从滑槽内脱出以保证定位组件与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滑动连接,同时也为了提高滑块3的滑动稳定性,令滑槽为缩口槽6,缩口槽6的截面形状例如可以为t型、c型等。第一柱体4和第二柱体5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优选为结构简单、操作方式的螺纹连接方式,此外也可以采用插接、卡接等方式。同时,本技术还令第一柱体4和滑块3之间也螺纹连接,并且为了保证两者螺纹连接的正常进行,令滑块3与缩口槽6的内壁贴合,使得缩口槽6实现对滑块3的转动阻挡,避免滑块3随同第一柱体4同步转动而影响与第一柱体4的连接。由于滑块3与第一柱体4螺纹连接,所以为了更好的进行适配,优选滑块3为螺母,同时在缩口槽6的截面形状优选为t型时,令螺母为与缩口槽6内壁具有更大接触面积的方形螺母,从而增强缩口槽6对滑块3的转动阻挡效果,令第一柱体4可以更加可靠的与滑块3螺纹连接。
57.另外,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具有上述的弧线段103且镜像设置时,令缩口槽6不分布在弧线段103上,即弧线段103上不设置缩口槽6,定位组件仅在第一直线段101和第二直线段102上设置和滑动,如此就可以减小弧线段103的厚度,例如令弧线段103为较薄的板状或片状结构,转动连接位置设置在弧线段103上时,即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在弧线段103交叉、叠置时,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之间仅存在较小的高度差,此高度差相对于设置有缩口槽6的第一直线段101和第二直线段102的厚度而言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处于同一平面,避免两个定位臂之间存在上下错位,不仅能够令定位装置的结构得到了优化,而且还能够使全部的定位组件可同步穿过定位孔11,以提高定位精度。
58.优选的,第一柱体4为单通螺柱,第一柱体4的直径较小的螺杆部能进入到缩口槽6中并与滑块3螺纹连接,第一柱体4的直径较大的光杆部通过与滑块3配合能夹紧缩口槽6的开口部位,以实现定位组件在第一定位臂1或第二定位臂2上的定位。之所以优选第一柱体4为单通螺柱,一方面是因为其便于获取,有益于技术方案的实现;另一方面是因为其能够更好的与定位装置的其他部件配合,因为单通螺柱的一端为直径较小的、具有外螺纹的螺杆
部,另一端为直径较大、具有内螺纹孔且外周壁为光滑壁面的光杆部,由于单通螺柱的两端直径不同,所以其外周面上形成了阶梯结构,在设置缩口槽6时,令单通螺柱的直径较小的螺杆部能够经缩口槽6的开口伸入到缩口槽6内并与螺母螺纹连接,而直径较大的光杆部则被缩口槽6的开口部位阻挡在外部,随着单通螺柱的持续旋拧,螺母会在单通螺柱的轴向上移动而向位于开口部位外部的光杆部靠近,直至与光杆部配合实现对开口部位的夹紧,此时即实现了定位组件在第一定位臂1或第二定位臂2上的定位。而需要解除定位组件的定位时,则可以反向旋拧单通螺柱,使得螺母远离光杆部,此时螺母和光杆部不再夹紧开口部位,螺母就可以在缩口槽6内滑动,从而实现定位组件在第一定位臂1或第二定位臂2上的滑动。另外,由于单通螺柱的另一端开始有内螺纹孔,所以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方便的实现第二柱体5在第一柱体4上的同轴连接,这不仅提高了第二柱体5的更换便捷性,而且同轴连接的方式还能够保证与定位孔11的精准对正。具体的,因为需要对第一柱体4进行频繁的旋拧操作以实现定位组件的定位和解除定位,所以为了便于对第一柱体4进行旋拧操作,优选第一柱体4为六角形单通螺柱。
59.此外,滑块3在缩口槽6内的定位,也可以通过滑块3和缩口槽6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即滑块3和缩口槽6之间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在滑块3不受推力时,其可以依靠此摩擦力实现在缩口槽6内的定位,当需要滑动滑块3时,则可以对滑块3施加推力以克服摩擦力,以实现滑块3的滑动。
60.在第一柱体4为单通螺柱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好的与第一柱体4配合,本技术令第二柱体5也为单通螺柱,第二柱体5的直径较小的螺杆部与第一柱体4螺纹连接,第二柱体5的直径较大的光杆部为穿过定位孔11且与定位孔11匹配的圆杆部。也就是说,在第二柱体5连接第一柱体4时,令第二柱体5的直径较小的螺杆部伸入到第一柱体4的内螺纹孔中并进行螺纹连接,而第二柱体5的直径较大的光杆部则用于穿过定位孔11并与定位孔11匹配。由于电路板9和绝缘垫10上的定位孔11均为圆孔,所以为了保证与定位孔11良好匹配,优选第二柱体5的光杆部为圆杆部,即第二柱体5优选为圆形单通螺柱。
61.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通过调节组件转动连接,该调节组件包括:双头螺柱7,穿过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以实现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转动连接;蝶形螺母8,螺纹连接在双头螺柱7上,并能通过在双头螺柱7上转动定位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以使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在连接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时,令双头螺柱7依次穿过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中间位置,然后再在双头螺柱7的两端设置蝶形螺母8,或者如图1所示,令双头螺母的一端能够阻挡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脱离,仅在另一端设在蝶形螺母8。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需要进行相对转动时,正向旋拧蝶形螺母8以使其处于预紧状态,此时蝶形螺母8不对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施加压力,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可以绕双头螺柱7自由转动。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转动至分别与不同的定位孔11对正的角度后,需要对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进行定位,此时反向旋拧蝶形螺母8以使其处于锁紧状态,即蝶形螺母8配合双头螺柱7对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施加压力以使此两者无法再相对转动。此种结构的调节组件起到了双重作用,即不仅可以实现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的转动连接,而且还能够对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进行定位,减少了部件的数量,使得定位装置的结构得到了简化。此外,调节组件也可以为仅起到转动连接作用的转轴组件,而
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之间的定位则通过例如定位销、定位卡块等专门的定位部件实现。
62.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还可以在定位装置上增设连接部件,以用以连接定位装置和电路板9,从而使得定位装置和电路板9在相对固定的情况下进行定位臂的转动对正和定位组件的滑动对正操作。具体的,该连接部件可以为设置在双头螺柱7端部的吸盘,在进行转动对正和滑动对正的操作之前,可以先将吸盘吸附在电路板9的中心部位,以实现定位装置和电路板9的固定连接,之后再进行定位臂的转动对正和定位组件的滑动对正操作。
6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定位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定位装置,该方法包括三种不同的操作方式,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第一种操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64.a1)、使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相对转动,以使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分别与电路板9上的不同定位孔11对正,并定位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具体的是,人工通过正向旋拧蝶形螺母8以使其处于预紧状态,之后转动第一定位臂1和/或第二定位臂2,以使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转动至分别与不同的定位孔11对正的角度,然后反向旋拧蝶形螺母8以使其处于锁紧状态,从而在双头螺柱7的配合下对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施加压力,使得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无法再相对转动;
65.a2)、滑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上的定位组件,以使多个定位组件的定位柱与电路板9上的多个定位孔11一一对正,并定位定位组件;具体的是,推动滑块3在缩口槽6内滑动,当滑块3滑动至与定位孔11对正的位置时(在滑动滑块3时,定位柱可以已经预先连接到了滑块3上,或者也可以在滑块3滑动到位后再连接定位柱),旋拧第一柱体4以使滑块3和第一柱体4夹紧缩口槽6的开口部位,从而实现定位组件的定位,重复本步骤操作,直至多个定位组件与多个定位孔11一一对正;
66.a3)、移动定位装置,以使定位柱一对一的穿过电路板9上的定位孔11;具体的是,操作人员手持定位装置和电路板9,并使两者相互靠近,直至定位装置的多个定位柱一对一的穿过电路板9上的定位孔11;
67.a4)、移动绝缘垫10,以使绝缘垫10上的多个定位孔11与多个定位柱一一对正,并使定位柱穿过电路板9的一端一对一的穿过绝缘垫10上的定位孔11,直至绝缘垫10与电路板9贴合;具体的是,操作人员手持并移动绝缘垫10,以使绝缘垫10靠近被定位柱穿过的电路板9,并使绝缘垫10上的多个定位孔11与穿过电路板9的多个定位柱一一对正,之后使定位柱一对一穿过绝缘垫10上的定位孔11,直至绝缘垫10与电路板9实现贴合。
68.此外,该定位方法还包括第二种操作方式,此第二种操作方式与第一种操作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定位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上的定位组件,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定位后,恰好与定位孔11对正,无需再进行定位组件的滑动操作。定位方法的第二种操作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69.b1)、使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发生相对转动,以使定位在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上的多个定位组件的定位柱与电路板9上的多个定位孔11一一对正,并定位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
70.b2)、移动定位装置,以使定位柱一对一的穿过电路板9上的定位孔11;
71.b3)、移动绝缘垫10,以使绝缘垫10上的多个定位孔11与多个定位柱一一对正,并使定位柱穿过电路板9的一端一对一的穿过绝缘垫10上的定位孔11,直至绝缘垫10与电路
板9贴合。
72.另外,该定位方法还包括第三种操作方式,此第三种操作方式与第一种操作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已经定位的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恰好与定位孔11对正,无需再进行定位臂之间的转动操作。定位方法的第三种操作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73.c1)、在定位的第一定位臂1和第二定位臂2上滑动定位组件,使多个定位组件的定位柱与电路板9上的多个定位孔11一一对正,并定位多个定位组件;
74.c2)、移动定位装置,以使定位柱一对一的穿过电路板9上的定位孔11;
75.c3)、移动绝缘垫10,以使绝缘垫10上的多个定位孔11与多个定位柱一一对正,并使定位柱穿过电路板9的一端一对一的穿过绝缘垫10上的定位孔11,直至绝缘垫10与电路板9贴合。
76.通过采用上述的定位方法对电路板9和绝缘垫10进行定位,不仅能够更加精准的实现电路板9和绝缘垫10的贴装,使贴装精度和贴装一致性均得到了提升,而且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能够提高贴装效率。
77.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技术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技术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78.本技术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79.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技术的等效方案。
80.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技术。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因此,本技术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81.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用到的限定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仅用于更清楚的阐述技术方案,并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82.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技术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