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16 10:20: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防水涂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2.防水涂料生产中需要混合沥青、软化油、高温增粘剂等多种粘度较大的物料,此类物料混合均匀后,还需添加填料,填料多为120~160目左右的重钙粉。该粒径的重钙粉细白粉,易悬浮于空气中,在反应釜中需要沉降较长时间,粉体扬尘还易通过填料接口向外扩散,在反应釜外围环境中形成粉尘污染,当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临界值时,还会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3.现有与涂料混合相关的技术主要集中于针对粉体投料后需要除尘的需要,例如cn201320126141.9涂料粉体投料除尘机构,但这些除尘机构只能实现对使用粉体材料环境的除尘效果,无法从源头上解决粉体扬尘外溢、沉降时间常的问题。对于粉体进入反应釜后,沉降难度大,时间长的问题无法解决。该问题在本领域较常见,且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120~160目重钙粉在反应釜内沉降时间长,容易从进料口外溢在反应釜外围区域形成粉尘污染,导致需要另外设置除尘装置增加设备投入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装置,包括:插设于反应釜投料接口处的引流组件;引流组件的底端伸入投料接口中,并靠近物料面设置;引流组件的顶端伸出投料接口设置;
6.引流组件包括:管体、拉环组件、遮尘罩、管体的底端上套设遮尘罩;遮尘罩卡接于管体底端;遮尘罩的顶面与拉环组件相连接;拉环组件的顶端伸出投料接口设置;操作人员通过拉环组件拉动遮尘罩;遮尘罩的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
7.遮尘罩的底面面积小于投料接口横截面面积。
8.优选地,管体包括:管体、限位环;限位环设置于管体底端外侧壁上;遮尘罩的卡接于限位环上。
9.优选地,遮尘罩包括:滑环;遮尘罩顶部开设第一通孔,遮尘罩底面上开设出料敞口;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出料敞口;滑环设置于第一通孔内。
10.优选地,滑环的外径小于限位环的外径。
11.优选地,拉环组件包括:拉环、拉绳;拉绳的一端与限位环顶面相连接;拉环的另一端伸出投料接口设置;拉环设置于拉绳的另一端上。
12.优选地,拉环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导向环、连接环;连接环对称设置于限位环顶面上,并分别与成对设置的拉绳一端相连接;导向环对称设置于管体外侧壁上;拉绳穿过导向环设置。
13.优选地,包括:接料斗;接料斗通过螺纹座与管体顶面螺纹连接。
14.优选地,包括: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设置于反应釜内。
15.本技术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
16.1)本技术所提供的引流装置,通过在反应釜进料口上设置引流组件,使得重钙粉在靠近粘性较大的混合物时从引流管内流出,此时流出粉体产生扬尘粉体与处于搅拌状态的粘性混合物粘结,减少粉体扬尘产生,同时通过设置于管体延伸端上的遮尘罩,防止粉体产生扬尘外溢,从源头上实现对扬尘的预防效果。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引流装置使用状态主视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引流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引流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3中a点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例说明:
22.1、反应釜;2、电机;3、转轴;4、基座;5、搅拌桨;6、投料接口;11、引流组件;111、接料斗;112、螺纹座;113、管体;114、拉环;115、拉绳;116、导向环;117、连接环;118、滑环;119、限位环;121、遮尘罩;122、出粉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施方案中所用控制器为现有结构,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26.本技术中未详述的且并不用于解决本技术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均按本领域公知常识进行设置,且多种公知常识设置方式均可实现。
27.参见图1~4,本技术提供的引流装置,包括:插设于反应釜1投料接口6处的引流组件11;引流组件11的底端伸入投料接口6中,并靠近物料面设置;引流组件11的顶端伸出投料接口6设置;
28.引流组件11包括:管体113、拉环114组件、遮尘罩121、管体113的底端上套设遮尘罩121;遮尘罩121卡接于管体113底端;遮尘罩121的顶面与拉环114组件相连接;拉环114组件的顶端伸出投料接口6设置;操作人员通过拉环114组件拉动遮尘罩121;遮尘罩121的底面面积大于顶面面积;
29.遮尘罩121的底面面积小于投料接口6横截面面积。
30.按此设置带有遮尘罩121的引流组件11底端能穿过投料接口6进入反应釜1内,并
靠近物料面设置;重钙粉通过管体113滑入反应釜1后,由于管体113底部靠近物料面,粉体能快速容入粘性较大的物料中,并开启搅拌组件,搅拌组件持续搅拌能为靠近管体113底端的区域持续提供新鲜未接受粉体的粘结面,提高粉体加入后混合均匀性,同时通过遮尘罩121,能避免搅拌时产生扬尘筒投料接口6外溢,从源头上实现对粉体物料的抑尘效果。
31.优选地,包括:搅拌组件,搅拌组件设置于反应釜1内。通过设置搅拌组件能提高粉体与粘性物料的混合均匀性。
3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2、转轴3、基座4、搅拌桨5;基座4设置于反应釜1顶面上;搅拌电机2安装于基座4上,并与转轴3的一端驱动连接;转轴3的另一端伸入反应釜1内并与搅拌桨5相连接。
33.优选地,管体113包括:管体113、限位环119;限位环119设置于管体113底端外侧壁上;遮尘罩121的卡接于限位环119上。
34.优选地,遮尘罩121包括:滑环118;遮尘罩121顶部开设第一通孔,遮尘罩121底面上开设出料敞口;第一通孔的内径小于出料敞口;滑环118设置于第一通孔内。按此设置便于遮尘罩121沿管体113滑动。
35.优选地,滑环118的外径小于限位环119的外径。按此设置能实现对遮尘罩121下落位置的限制。
36.优选地,拉环114组件包括:拉环114、拉绳115;拉绳115的一端与限位环119顶面相连接;拉环114的另一端伸出投料接口6设置;拉环114设置于拉绳115的另一端上。
37.优选地,拉环114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导向环116、连接环117;连接环117对称设置于限位环119顶面上,并分别与成对设置的拉绳115一端相连接;导向环116对称设置于管体113外侧壁上;拉绳115穿过导向环116设置。
38.按此设置便于反应釜1投料接口6处的操作人员根据需要控制遮尘罩121下落。
39.优选地,包括:接料斗111;接料斗111通过螺纹座112与管体113顶面螺纹连接。按此设置便于粉体下料。
40.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管体113底面上设置出粉端122。
4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