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2023-01-15 03:04: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油机模型(30)、受油机模型(50)及喷流模拟器(40);所述喷流模拟器(40)固定在所述加油机模型(30)的下方,所述加油机模型(30)通过安装于风洞上壁面(10)的支撑装置(20)置于风洞试验段内;所述受油机模型(50)为自由飞模型;所述受油机模型(50)设置在所述加油机模型(30)的尾流场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油机模型(50)连接高压气管(80);所述高压气管(80)作为所述受油机模型(50)的动力来源;所述高压气管(80)连接在所述受油机模型(50)的靠近质心和/或力矩参考点的一定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油机模型(50)舵面采用舵机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油机模型(50)满足以下条件:与真实的受油机几何相似、质量相似、质心位置相似、转动惯量相似;并且与受油机模型的缩比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索(60),所述安全索(60)的一端连接所述受油机模型(50),另一端固定在风洞的下转盘(70)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飞控计算机,所述飞控计算机接收飞行参数,按照飞行控制律给出飞行指令控制所述受油机模型(50)实现六个自由度的可控飞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组,所述传感器组检测受油机模型(50)的姿态角和/或角运动速率、空间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油吊舱模型、加油软管模型和加油锥套模型,所述加油吊舱模型内卷绕设置所述加油软管模型,所述加油软管模型连接所述加油锥套模型;所述加油吊舱模型设置在所述加油机模型(30)的下方。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0)可以调整加油机模型(30)的迎角和/或侧滑角。10.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开启风洞试验,控制所述受油机模型(50)进行自由飞,实现加油对接,并采集试验数据。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风洞试验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机空中加油对接风洞自由飞模拟装置和方法,包括加油机模型、受油机模型及喷流模拟器;所述喷流模拟器固定在所述加油机模型的下方,所述加油机模型通过固定在风洞上壁面的支撑装置安装于风洞试验段内;所述受油机模型为自由飞模型,所述受油机模型连接高压气管;所述高压气管作为所述受油机模型的动力来源;所述受油机模型设置在所述加油机模型的尾流场中。本申请的双机空中加油对接模拟装置将受油机设置为自由飞状态,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模拟空中加油对接过程中受油机的状态,验证软式空中加油过程中受油机飞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油过程中受油机飞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油过程中受油机飞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涛 郭天豪 岑飞 聂博文 蒋永 张磊 范利涛 任忠才 贾凤欣 张海酉 陈强 魏政磊 朱任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1.28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