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火锅的电源线隔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1-15 00:54: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电火锅的电源线隔热结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火锅的电源线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电火锅包括底座和安装在底座上的加热装置,而电火锅的电源线隔热结构包括接线盒和电源线,电源线的分叉端位于接线盒内,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时,底座内部的温度会升高,而接线盒则可以阻隔一部分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源线的分叉端,以降低电源线分叉端的温度,然而,现有接线盒由一层塑料薄壁结构组成,其阻隔热量的效果较差,导致接线盒内部受到加热装置的热辐射后其温度仍然较高,这样一来,便导致电源线分叉端温度过高,从而不符合安规要求,易引起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火锅的电源线隔热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接线盒的隔热效果,以降低电源线分叉端的温度,以使产品符合安规要求,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火锅的电源线隔热结构,包括接线盒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分叉端位于所述接线盒内,所述电火锅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加热装置,所述接线盒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内的盒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盒体底部的盒盖,所述盒体包括侧隔热部和顶隔热部,至少部分所述侧隔热部为双层结构,所述侧隔热部和顶隔热部围成一个内腔,所述电源线的分叉端设于所述内腔中。
6.在上述电源线隔热结构中,所述侧隔热部包括呈u型的所述双层结构以及封闭所述双层结构开口端的单层壁,所述电源线的分叉端贯穿所述单层壁后经所述开口伸入所述内腔中。
7.在上述电源线隔热结构中,所述顶隔热部包括盒体顶壁和自所述盒体顶壁向下延伸的隔热筋,所述电源线的分叉端与所述隔热筋远离盒体顶壁的一端相抵。
8.在上述电源线隔热结构中,所述隔热筋为网状筋。
9.在上述电源线隔热结构中,所述顶隔热部为双层结构。
10.在上述电源线隔热结构中,所述顶隔热部还设有伸入所述内腔中的两个螺钉柱,所述电源线限定在两个所述螺钉柱之间,所述盒盖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螺钉柱上。
11.在上述电源线隔热结构中,所述双层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壁和内壁,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一体加工成型。
12.在上述电源线隔热结构中,所述接线盒的水平投影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水平投影以外。
13.在上述电源线隔热结构中,所述侧隔热部靠近所述加热装置的一侧为双层结构。
14.在上述电源线隔热结构中,所述盒体的表面贴设有热量反射膜。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中的盒体包括侧隔热部和顶隔热部,至少部分侧隔热部为双层结构,侧隔热部和顶隔热部围成一个内腔,电源线的分叉端设于内腔中。其中侧隔热部的双层结构设计可以增加侧隔热部的厚度,实现双层隔热,以此增加对热量传递的阻隔效果,进而减少了传递到接线盒内的热量,使得内腔的温度降低,避免位于内腔内的电源线的分叉端温度过高,使产品符合安规要求,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另外,双层结构的设计也能够提升盒体侧部的结构强度,避免盒体的侧部高温发生变形。
17.侧隔热部包括呈u型的双层结构以及封闭双层结构开口端的单层壁,电源线的分叉端贯穿单层壁后经开口伸入内腔中。相比在环形的双层结构上开孔使电源线贯穿而言,如此设计,可降低盒体的加工成型难度,以及降低盒体的用料成本。
18.顶隔热部包括盒体顶壁和自盒体顶壁向下延伸的隔热筋,电源线的分叉端与隔热筋远离盒体顶壁的一端相抵。由于加热装置的热量直接辐射到盒体顶壁,因此盒体顶壁的温度较高,而在盒体顶壁设置向下延伸的隔热筋后,可以避免电源线的分叉端与盒体的顶壁平面接触,加之隔热筋与电源线的分叉端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直接传递给电源线分叉端的热量也较少,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电源线分叉端的温度。
19.隔热筋为网状筋。如此设计,可以增强隔热筋的结构强度,避免隔热筋高温发生变形。
20.顶隔热部为双层结构。如此设计,可以增加顶隔热部的厚度,以此增加对热量传递的阻隔效果,减少了传递到接线盒内的热量,使得电源线分叉端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另外,也能提升盒体顶壁的结构强度,避免盒体顶壁高温发生变形。
21.顶隔热部还设有伸入内腔中的两个螺钉柱,电源线限定在两个螺钉柱之间,盒盖通过螺钉固定在螺钉柱上。如此设计,盒盖连接盒体的同时将电源线限定在两个螺钉柱之间,接线盒的组装和电源线的固定同步完成,减少多余装配工序。
22.双层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壁和内壁,内壁与外壁一体加工成型。如此设计,可使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隔热间隙,以此增加热量从外壁传递到内壁时的传递距离,进而增加热量传递过程中的消耗,由此可进一步降低内腔的热量;另外,一体加工成型的方式,还可省去内壁或者外壁的组装过程,提升组装效率。
23.接线盒的水平投影位于加热装置的水平投影以外。如此设计,可使接线盒更远离加热装置,以此增加热量向接线盒传递的距离,使得热量在传递过程中散失更多,进而减少加热装置向接线盒传递的热量,使得电源线分叉端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24.侧隔热部靠近加热装置的一侧为双层结构。如此设计,既可减少加热装置的热量传递到接线盒内,又能不增加侧隔热部远离加热装置的一侧的厚度,以此降低其隔热效果,使其将热量及时传递到底座外侧,从而实现降低内腔的温度。
25.盒体的表面贴设有热量反射膜。如此设计,可通过热量反射膜将加热装置辐射过来的热量反射回去,以此进一步降低了内腔和电源线分叉端的温度。
26.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火锅的爆炸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火锅的立体剖视图;
3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底座未安装盒盖时的仰视图。
32.附图标记:
33.100、底座;110、底壳;120、侧壳;130、反射罩;140、加热装置;200、锅体组件;210、锅体;220、锅盖;300、接线盒;310、盒体;311、侧隔热部;312、顶隔热部;3120、盒体顶壁;3121、隔热筋;320、盒盖;330、内腔;340、螺钉柱;400、电源线;410、插头;420、分叉端;500、外壁;600、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火锅的电源线隔热结构,包括接线盒和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的分叉端位于所述接线盒内,所述电火锅包括底座和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加热装置,所述接线盒包括位于所述底座内的盒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盒体底部的盒盖,所述盒体包括侧隔热部和顶隔热部,至少部分所述侧隔热部为双层结构,所述侧隔热部和顶隔热部围成一个内腔,所述电源线的分叉端设于所述内腔中。
35.本实用新型中的盒体包括侧隔热部和顶隔热部,至少部分侧隔热部为双层结构,侧隔热部和顶隔热部围成一个内腔,电源线的分叉端设于内腔中。其中侧隔热部的双层结构设计可以增加侧隔热部的厚度,实现双层隔热,以此增加对热量传递的阻隔效果,进而减少了传递到接线盒内的热量,使得内腔的温度降低,避免位于内腔内的电源线的分叉端温度过高,使产品符合安规要求,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另外,双层结构的设计也能够提升盒体侧部的结构强度,避免盒体的侧部高温发生变形。
36.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7.实施例一
38.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电火锅包括底座100和放置在底座100上的锅体组件200,锅体组件200包括锅体210和锅盖220,其中底座100包括底壳110、环形的侧壳120、反射罩130以及加热装置140,其中底壳110和侧壳120连接后形成上端设有安装口的壳体,反射罩130安装在侧壳120上以遮挡安装口,加热装置140为发热盘,加热装置140安装在反射罩130的顶面,锅体组件200放置在发热盘上。
39.本实施例中的电火锅还包括电源线隔热结构,电源线隔热结构包括接线盒300和电源线400,接线盒300包括位于底座100内的盒体310以及安装在盒体310底部的盒盖320,盒体310与底壳110一体加工成型,而电源线400具有与电源插接的插头410和分叉端420,其中插头410位于底座100的外侧,而分叉端420位于接线盒300内与底座100内的引线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盒体310包括侧隔热部311和顶隔热部312,至少部分侧隔热部311为双层结构,侧隔热部311和顶隔热部312围成一个内腔330,电源线的分叉端420设于内腔330中。侧隔热部311的双层结构设计可以增加侧隔热部311的厚度,实现双层隔热,以此增加对热量传递
的阻隔效果,进而减少了传递到接线盒300内的热量,使得内腔330的温度降低,避免位于内腔330内的电源线的分叉端420温度过高,使产品符合安规要求,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另外,双层结构的设计也能够提升盒体侧部的结构强度,避免盒体的侧部高温发生变形。
40.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盒体310的侧壁形成上述侧隔热部311,而顶隔热部312则与侧隔热部311的顶部连接,盒体310通常靠近底壳110的后侧壁居中设置,电源线400贯穿侧壳120的后侧壁以及侧隔热部311的后侧壁后,可使分叉端420位于内腔330中,以此将电源线400隐藏于底座100的后侧,缩短电源线400的使用长度。这样一来,由于侧隔热部311的前侧壁、侧隔热部311的左侧壁以及侧隔热部311的右侧壁均位于底座100内且靠近加热装置140,为了减少加热装置140的热量向内腔330中辐射、以及降低侧隔热部311的加工难度和用料成本,本实施例中侧隔热部311的前侧壁、侧隔热部311的左侧壁以及侧隔热部311的右侧壁均为双层结构,且侧隔热部311的前侧壁、侧隔热部311的左侧壁以及侧隔热部311的右侧壁连接后形成u型的双层结构,即双层壁,而侧隔热部311的后侧壁则为用于封闭双层结构开口端的单层壁,电源线的分叉端贯穿侧壳120的后侧壁以及单层壁后经上述开口伸入内腔330中;此外,这样设计,由于侧隔热部311的后侧壁为单层壁,即厚度较薄,因此可以降低侧隔热部311的后侧壁隔热效果,使内腔330中热量能及时传递到底座100外侧,从而实现降低内腔330的温度。
41.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侧隔热部的前侧壁、侧隔热部的左侧壁、侧隔热部的右侧壁以及侧隔热部的后侧壁均为双层结构,即双层结构呈环形,此时侧隔热部的后侧壁需要开两个孔使电源线穿过。
42.为了提升双层结构的隔热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双层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外壁500和内壁600,外壁500和内壁600之间的距离为2mm~4mm,如此设计,可使内壁600和外壁500之间形成隔热间隙,以此增加热量从外壁传递到内壁600时的传递距离,进而增加热量传递过程中的消耗,由此可进一步降低内腔330的热量;另外,内壁600与外壁500一体加工成型,还可省去内壁600或者外壁500的组装过程,提升组装效率。
43.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内壁和外壁还可紧贴设置。
44.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顶隔热部312包括盒体顶壁3120和自盒体顶壁3120向下延伸的隔热筋3121,隔热筋3121为网状筋,分叉端420与隔热筋3121远离盒体顶壁3120的一端相抵,由于加热装置140的热量直接辐射到盒体顶壁3120,因此盒体顶壁3120的温度较高,而在盒体顶壁3120设置向下延伸的隔热筋3121后,可以避免分叉端420与盒体顶壁3120实现平面接触,加之隔热筋3121与分叉端420的接触面积较小,因此直接传递给分叉端420的热量也较少,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分叉端420的温度;另外,网状筋的设计,还可以增强隔热筋3121的结构强度,避免隔热筋3121高温发生变形。
45.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隔热筋的数量还可为多个,隔热筋为条形筋,多个条形筋间隔设置于盒体顶壁,如此也能起到避免分叉端与盒体顶壁实现平面接触的效果。
46.另外,本实施例中顶隔热部312还设有伸入内腔330中的两个螺钉柱340,螺钉柱340的顶端与盒体顶壁3120连接,两个螺钉柱340左右间隔分布,电源线400限定在两个螺钉柱340之间,盒盖320通过螺钉固定在螺钉柱340上。如此设计,盒盖320连接盒体310的同时将电源线400限定在两个螺钉柱340之间,接线盒300的组装和电源线400的固定同步完成,
由此减少多余装配工序。
47.其次,为了进一步降低接线盒300内的温度,本实施例中接线盒300的表面贴设有热量反射膜,热量反射膜为锡箔纸或铝片。如此设计,可通过热量反射膜将加热装置140辐射过来的热量反射回去,以此一步降低了内腔330和分叉端420的温度。优选的,由于接线盒300的后侧面可以实现散热的效果,因此热量反射膜优选贴设在接线盒300除去后侧面的其他表面部分。
48.最后,本实施例中接线盒300的水平投影位于加热装置140的水平投影以外。如此设计,可使接线盒300更远离加热装置140,以此增加热量向接线盒300传递的距离,使得热量在传递过程中散失更多,进而减少加热装置140向接线盒300传递的热量,使得分叉端420的温度进一步降低。
49.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电源线从侧壳左侧壁或者侧壳右侧壁贯穿进入盒体的内腔时,此时侧隔热部对应侧壳左侧壁或者右侧壁的部分则为单层壁,其余部分则为呈u型的双层结构,也就是u型双层结构开口始终对应侧壳供电源线贯穿的部分设置。
50.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当盒体设于底座的边角部位,使侧隔热部其中两个侧壁靠近侧壳的两个侧壁时,该两个侧壁则为单层壁,而侧隔热部剩余两个侧壁由于靠近加热装置,则该剩余两个侧壁为双层结构。
51.实施例二
52.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顶隔热部为双层结构,即双层壁,包括间隔设置的内壁和外壁,顶隔热部的外壁与侧隔热部的外壁连接,顶隔热部的内壁与侧隔热部的内壁连接,如此设计,也可以增加顶隔热部的厚度,以此增加对热量传递的阻隔效果,减少了传递到接线盒内的热量,使得电源线分叉端的温度进一步降低;另外,也能提升盒体顶壁的结构强度,避免盒体顶壁高温发生变形。
5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