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透镜和智能灯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7:45: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透镜和可变色温的智能灯。


背景技术:

2.由于近年来智能家居的兴起,智能照明也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利用物联网技术让灯更好玩,也成为很多灯具厂的主要卖点。例如通过调整灯的色温,可以给用户带来不同的照明体验。现有传统射灯透镜如果要实现变色温,需要将不同色温的光源用不同的透镜分别控制才能达到要求,而如果光源颗数比较多就会导致透镜太拥挤,导致透镜重量变大,不利于透镜生产制造和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和可调色温的智能灯,具有更好的透光率和更低的重量。
4.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透镜,该透镜呈环形,所述透镜的正面为六边形复眼珠面结构,所述透镜的背面周向分布有多个杯体,各所述杯体为tir内全反射结构。
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灯,包含上述透镜和环形的灯板;所述灯板设于所述透镜的背面下方,所述灯板上对应每一所述杯体设有一光源组,所述光源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色温的光源,或者,所述光源组为rgb光源。
7.每一所述光源组的不同色温的光源沿着环形的灯板的径向前后分布。
8.各所述光源组的周向相邻的光源为不同的色温。
9.所述透镜的环形的外边缘设有若干个卡钩部。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灯的透镜杯体采用tir内全反射结构,可以更好的控制发光角度。并且每一tir内全反射结构的杯体对应至少两个不同色温的光源或一颗rgb光源,相比传统凸透镜,能更好调整光线的角度和提高透光率,并减少透镜数量,以减轻重量。不同色温光线通过透镜正面的六边形复眼珠面匀光技术,将各光源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均匀,形成新色温的光,达到变色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分解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15.符号说明:
16.1-透镜,11-杯体,12-卡钩部,2-灯板,21-光源组,211-高色温光源,212-低色温光源,3-中间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1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0.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2.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2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灯,包括环形的透镜1和环形的灯板2。
24.参阅图1和图2,透镜1的正面为六边形复眼珠面结构,让不同色温光源发出的光,可以相互混合,形成不同颜色的混合光,达到变色温的目的。
25.参阅图3和图4,透镜1的背面设有多个杯体11,各杯体11可为周向分布于环形的透镜1的背面,各杯体11采用tir(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内全反射结构,该tir内全反射结构指利用内部全反射原理设计的透镜系统,因其高效聚光的特性得到广泛应用,相比传统凸透镜,能更好调整光线的角度和提高透光率,并减轻透镜1重量。
26.参阅图4,灯板2设于透镜1的背面下方,该灯板2上对应每一杯体11设有一光源组21,即灯板2上,周向分布有多个光源组21,每一光源组21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色温的光源,例如,可以是一颗高色温光源211,一颗低色温光源212,该光源组21也可以是单独的一颗rgb光源(图中未示)。每一光源组21的不同色温的光源可沿着环形灯板2的径向前后分布,各所述光源组21的周向相邻的光源为不同的色温,即相邻的光源组21,其径向的不同色温的光源分别为不同的排布,具体的讲,其中一组光源组21的高色温光源211在前,低色温光源212在后,而相邻的光源组21的高色温光源211则在后,低色温光源212在前,由此,可以更好的
实现不用颜色的混合光的调整。
27.借此,透镜1杯体11采用tir内全反射结构,可以更好的控制发光角度。不同色温光线通过透镜1正面的六边形复眼珠面匀光技术,将各光源发出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均匀,形成新色温的光,达到变色温的作用。
28.参阅图3,透镜1的环形的外边缘设有若干个卡钩部12,用以安装固定透镜1,而透镜1及灯板2的环形的中间区域3可以放置智能调光设备和/或音响喇叭设备(图中未示),智能调光设备电连接灯板2的光源,可通过与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相连接,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随意的调光调色。
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呈环形;所述透镜的正面为六边形复眼珠面结构;所述透镜的背面周向分布有多个杯体,各所述杯体为tir内全反射结构。2.一种智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和环形的灯板;所述透镜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的透镜结构;所述灯板设于所述透镜的背面下方,所述灯板上对应每一所述杯体设有一光源组,所述光源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色温的光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光源组的不同色温的光源沿着环形的灯板的径向前后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灯,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光源组的周向相邻的光源为不同的色温。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环形的外边缘设有若干个卡钩部。6.一种智能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和环形的灯板;所述透镜采用上述权利要求1的透镜结构;所述透镜的正面为六边形复眼珠面结构;所述透镜的背面周向分布有多个杯体,各所述杯体为tir内全反射结构;所述灯板设于所述透镜的背面下方,所述灯板上对应每一所述杯体设有一光源组,所述光源组为rgb光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镜和智能灯,该智能灯包括环形的所述透镜和环形的灯板;所述透镜的正面为六边形复眼珠面结构,所述透镜的背面周向分布有多个杯体,各所述杯体为TIR内全反射结构;所述灯板设于所述透镜的背面下方,所述灯板上对应每一所述杯体设有一光源组,所述光源组包括至少两个不同色温的光源,或者,所述光源组为RGB光源。每一TIR内全反射结构的杯体对应至少两个不同色温的光源,相比传统凸透镜,能更好调整光线的角度和提高透光率,并减少透镜数量,以减轻重量。以减轻重量。以减轻重量。


技术研发人员:林轶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广盛弘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7
技术公布日:2023/1/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