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后坡双层调温结构温室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3:17: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农业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坡双层调温结构温室。


背景技术:

2.温室大棚为又称暖房,指有防寒、加温和透光等设施,供冬季培育喜温植物的房间。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是指能控制或部分控制植物生长环境的建筑物。
3.温室大棚主要分为暖棚与冷棚两种类型,暖棚更多的应用于北方寒冷的冬季,其造价成本更高,而冷棚能够应用在大气温不是特别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即南方地区或者北方早春晚秋季节,其主要通过骨架和塑料膜结构,造价成本相对交底。
4.现有的冷棚中均为单层保温结构,及整个温室内为一个棚室,正面为开启换热面,此种结构的温室在晚秋的夜间,高处结构的热量下降的非常快,可能还需要增加辅助设备,对棚内的作物影响非常大,并且,通风结构均为正面通风,没法对棚内的所有区域的空气进行有效的循环,影响植被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后坡双层调温结构温室,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温室结构单一而导致的保温效果差以及通风换气效率低,增加成本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后坡双层调温结构温室,包括支架与棚架,所述支架设置在基础上,所述棚架设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包括后支架与前支架,所述棚架包括相对连接的后棚架与弧面结构的前棚架,所述后棚架的一端倾斜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上,所述前棚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前棚架上设置棚膜与保温被,所述后棚架与前棚架互成角度连接,所述后棚架与前棚架内侧设置横架,所述横架上固定设置支撑梁,所述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前棚架与后棚架的连接处,所述后支架与前棚架之间设置调温棚结构,所述后支架、前支架、前棚架与调温棚结构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张紧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调温棚结构包括内温室与外温室,所述内温室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上的后坡骨架,所述后坡骨架的另一端互成角度的连接中间保温架,所述横架上设置竖梁,所述竖梁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前棚架的延伸段的端部,所述中间保温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竖梁上,所述后坡骨架的外侧设有后坡保温膜,所述中间保温架的外侧设置内保温膜与内保温被,所述外温室设置在所述内温室的上方,所述后坡骨架的外表面上设有张紧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外温室包括一端与所述后坡骨架固定连接的后坡顶架,所述后坡顶架为弧形结构且高于所述棚架的最高点,所述后坡顶架的前端通过后坡前架固定支撑在
所述竖梁上,所述后坡前架为前倾设置的弧形架体,所述后坡前架的外侧设置后坡前保温膜,所述后坡顶架的外表面上设有张紧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后坡顶架与后坡前架连接处延伸形成遮挡架,所述后坡前架与遮挡架之间设置斜撑架,所述斜撑架的外表面上设有张紧结构,所述后坡前保温膜设置在所述后坡前架分别于斜撑架、竖梁的连接点的中间段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竖梁与支撑梁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梁固定在所述横架的中间位置上,所述中间保温架固定在所述竖梁的中间位置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张紧结构包括多个通过螺钉固定在结构外表面上的连接构件,相邻间的所述连接构件之间通过张紧索连接,所述连接构件为两端具有钩体的固定板。
13.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架与前支架之间设有应力索,所述应力索固定在所述后支架与前支架的最外侧。
14.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架与前支架均为双层结构,所述后支架包括前柱与后柱,且通过多个横置的连杆固定,所述后棚架的端部固定在所述后柱上,并与前柱的顶部固定形成支点稳定架起。
15.进一步地,所述后柱的高度高于前柱,后柱的顶部设置横向连接所述后坡骨架的拉杆,所述拉杆与后坡骨架连接处的延伸端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后棚架上。
16.进一步地,所述前棚架包括主梁,所述主梁下方设置辅梁,所述主梁与辅梁之间通过u型卡固定,所述主梁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该温室具有如下优点:其包括支架与棚架,支架设置在基础上,棚架设在支架上,支架包括后支架与前支架,棚架包括相对连接的后棚架与弧面结构的前棚架,后棚架的一端倾斜固定在后支架上,前棚架的一端固定在前支架上,前棚架上设置棚膜与保温被,后棚架与前棚架互成角度连接,后棚架与前棚架内侧设置横架,横架上固定设置支撑梁,支撑梁的另一端连接在前棚架与后棚架的连接处,后支架与前棚架之间设置调温棚结构,后支架、前支架、前棚架与调温棚结构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张紧结构,通过设计多层结构腔室,在主体腔内的顶部设置双层结构,极大的提高温室保温效果,能够更好的适应较大气温变化的环境。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坡双层调温结构温室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i处放张紧结构大结构图。
22.图中:1、基础;2、后支架;3、前支架;4、后棚架;5、前棚架;6、棚膜;7、保温被;8、横架;9、支撑梁;10、后坡骨架;11、中间保温架;12、竖梁;13、延伸段;14、后坡保温膜;15、内保温膜;16、内保温被;17、后坡顶架;18、后坡前架;19、后坡前保温膜;20、遮挡架;21、斜撑架;22、连接构件;23、张紧索;24、应力索;25、前柱;26、后柱;27、连杆;28、拉杆;29、撑杆;30、主梁;31、辅梁;32、u型卡。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5.如图1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坡双层调温结构温室,包括支架与棚架,支架设置在基础1上,棚架设在支架上,支架包括后支架2与前支架3,棚架包括相对连接的后棚架4与弧面结构的前棚架5,后棚架4的一端倾斜固定在后支架2上,前棚架5的一端固定在前支架3上,前棚架5上设置棚膜6与保温被7,后棚架4与前棚架5互成角度连接,后棚架4与前棚架5架起设置,后棚架4与前棚架5内侧设置横架8,形成三角形结构,提高棚架主体的稳定性,横架8上固定设置支撑梁9,支撑梁9的另一端连接在前棚架5与后棚架4的连接处,后支架2与前棚架5之间设置调温棚结构,后支架2、前支架3、前棚架5与调温棚结构的外表面上均设有张紧结构,张紧结构只要起到外侧的拉紧作用,保障结构外表面处于稳定状态,而不至于结构的弧面发生形变,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26.该温室结构,通过设计多层结构腔室形成的调温棚结构,极大的提高温室保温效果,能够更好的适应较大气温变化的环境,且位于顶部的调温棚结构,能够实现单独开启通风的状态,从而实现对温室内换气的目的,保障温室内作物的生长环境。
27.相互架起的前棚架5和后棚架4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前支架3和后支架2施加外向作用力,而前支架3与后支架2之间设置的应力索24有效的提供内向拉紧力,整体结构形成稳定的应力作用,保障主体的稳定性。
28.其中,具体实施例的结构中,调温棚结构分为双层结构,包括内温室与外温室,其中内温室与温室内部连通,其结构空间相对较小,在温度上升后能够形成隔温层,保持温室内部温度恒定,内温室包括一端固定在后支架2上的后坡骨架10,后坡骨架10的另一端互成角度的连接中间保温架11,相互之间架起,横架8上设置竖梁12,竖梁12的另一端固定在前棚架5的延伸段13的端部,中间保温架11的另一端固定在竖梁12上,相互架起的后坡骨架10与中间保温架11和设置在横梁上的数量之间形成类三角形结构形式,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9.后坡骨架10的外侧设有后坡保温膜14,中间保温架11的外侧设置内保温膜15与内保温被16,外温室设置在内温室的上方,后坡骨架10的外表面上设有张紧结构,张紧结构保
障弧形结构的后坡骨架10的稳定性。
30.其中,外温室包括一端与后坡骨架10固定连接的后坡顶架17,后坡顶架17为弧形结构且高于棚架的最高点,避免后坡顶架17在使用过程中塌陷而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后坡顶架17的前端通过后坡前架18固定支撑在竖梁12上,后坡前架18为前倾设置的弧形架体,后坡前架18的外侧设置后坡前保温膜19,后坡顶架17的外表面上设有张紧结构。
31.后坡前架18上设置的后坡保温膜14能够起到温室结构顶部通风的作用,其能够实现上下空气流通,改善室内环境,保障作为成长对空气质量的需求。
32.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保温板与后坡前架18之间在使用过程中对接其他杂物,如落叶或者雨雪等,后坡顶架17与后坡前架18连接处延伸形成遮挡架20,后坡前架18与遮挡架20之间设置斜撑架21,斜撑架21进一步的为遮挡架20提供稳定的支撑,斜撑架21的外表面上设有张紧结构,后坡前保温膜19设置在后坡前架18分别于斜撑架21、竖梁12的连接点的中间段上。
33.其中,为了结构具有更高的承载力,竖梁12与支撑梁9垂直设置,支撑梁9固定在横架8的中间位置上,中间保温架11固定在竖梁12的中间位置上。
34.如图2所示,张紧结构包括多个通过螺钉固定在结构外表面上的连接构件22,相邻间的连接构件22之间通过张紧索23连接,连接构件22为两端具有钩体的固定板,张紧索23具体设置为多段结构形式,其设置的方式根据主体结构外表面的长度距离而定,并且相邻之间部件之间可以通过设置连接构件22以使得相邻间的结构件之间相互连接应力稳定,与下部的支撑结构形成的作用力相平衡,如后棚架4、竖梁12、横梁以及支撑梁9。
35.其中,后支架2与前支架3之间设有应力索24,应力索24固定在后支架2与前支架3的最外侧,应力索24离地面300mm的距离是设置,进一步的防止后支架2与前支架3向外倾斜。
36.具体的实施结构中,后支架2与前支架3均为双层结构,后支架2包括前柱25与后柱26,且通过多个横置的连杆27固定,后棚架4的端部固定在后柱26上,并与前柱25的顶部固定形成支点稳定架起,使得后棚架4能够以前柱25为支撑点,与后柱26之间形成杠杆作用,提高后棚架4与前棚架5之间的支撑力,避免受重力作用导致横架8损坏。
37.具体的结构中,后柱26的高度高于前柱25,后柱26的顶部设置横向连接后坡骨架10的拉杆28,拉杆28与后坡骨架10连接处的延伸端连接有撑杆29,撑杆29的另一端固定在后棚架4上,拉杆28和撑杆29能够形成向后吊起的作用力而保障后坡骨架10的稳定性。
38.具体的,前棚架5包括主梁30,主梁30下方设置辅梁31,主梁30与辅梁31之间通过u型卡32固定,主梁30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双层梁架保障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39.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