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3:15: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的广泛应用,led显示屏的维护的便捷性和品质稳定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客户体验。
3.led显示屏包括led显示模组、箱体框架和电源模块,led显示模组安装于箱体框架的一侧,电源模块紧靠在led显示模组的背面。在led显示屏工作时,电源模块的温度相对较高,电源模块的热量会传导到紧挨着电源模块的led显示模组上,导致电源模块附近的led显示模组温度高于其它位置的led显示模组。led显示模组温度高会影响红灯的亮度衰减,长期高温状态会缩短产品的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源模块附近的led显示模组温度高于其它位置的led显示模组,会缩短产品的寿命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6.框架;
7.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安装于所述框架上;
8.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框架上,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显示模组分别位于所述框架的相对两侧;以及,
9.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显示模组间隔设置,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显示模组电连接。
10.通过采用安装板安装电源组件,能够使得电源组件与显示模组分开,避免电源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到至相邻的显示模组防止显示模组的温度升高,使得显示模组各处的温度保持一致,避免显示模组温度高影响红灯的亮度衰减,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寿命。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铰接于所述框架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方便安装板翻转打开,便于显示装置的维护。
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上对应所述安装板两端的位置分别设有固定块,各所述固定块上安装有转轴,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应所述转轴铰接于对应的所述固定块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安装板与框架的铰接。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固定块通过螺钉锁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将安装板锁紧,保障安装板的稳定。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包括支撑板、由所述支撑板一侧朝向所述显示模组折弯形成的第一侧板和由所述支撑板另一侧朝向所述显示模组折弯形成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框架铰接相连,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支撑板相连。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增强安装板的结构强度。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形成容纳槽,所述电源组件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中。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便于电源组件的安装定位。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供扎带捆扎线束的扎线扣。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便于显示装置的布线。
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显示模组呈阵列设置;所述安装板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电源组件的数量为多个,各所述电源组件安装于相应所述安装板上,各所述显示模组与相应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增大显示面积。
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沿所述框架的边长方向设置,各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多个所述电源组件,多个所述电源组件沿所述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布局。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减少安装板的数量,提高显示装置的稳定性,使得显示装置的整体外观更加美观。
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为led显示模组。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能够形成led显示屏。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后示图;
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32.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3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34.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35.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6.10-显示模组;
37.20-框架;21-固定块;210-螺纹孔;22-转轴;
38.30-安装板;301-容纳槽;31-支撑板;310-长条孔;32-第一侧板;33-第二侧板;34-连接板;35-扎线扣;
39.40-电源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
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2.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4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4.请一并参阅图1、图2及图4,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进行说明。显示装置包括框架20、显示模组10、安装板30和电源组件40,显示模组10安装于框架20上;安装板30安装于框架20上,且安装板30与显示模组10分别位于框架20的相对两侧;电源组件40安装于安装板30上,电源组件40与显示模组10间隔设置,电源组件40与显示模组10电连接。这样能够使得电源组件40与显示模组10分开,避免电源组件4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到至相邻的显示模组10,防止显示模组10的温度升高,使得显示模组10各处的温度保持一致,避免显示模组10温度高影响红灯的亮度衰减,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寿命。
4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安装板30铰接于框架20上。由于电源组件40位于显示模组10的背后,且电源组件40安装在安装板30上,在显示模组10需要维修拆下时,不需要拆卸电源组件40,避免了显示模组10维修时反复拆卸安装电源组件40;在电源组件40需要维护时,能够将安装板30翻转打开,避免干扰电源组件40和线路的维护。而且,在安装板30翻转打开时,由于安装板30与框架20铰接,能够使得安装板30挂载在框架20上,避免安装板30掉落,方便电源组件40等的维护。这样降低了显示装置维护的难度,有利于节约维护时间,提升客户的体验。
46.可选地,电源组件40可拆卸安装于安装板30靠近显示模组10的一侧,这样能够利用安装板30保护电源组件40,避免电源组件40外露。电源组件40可以是通过螺钉锁紧在安装板30上,如此,在安装板30打开后,可以方便电源组件40的安装与拆卸。
47.在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板30可拆卸安装于框架20上。由于电源组件40位于显示模组10的背后,且电源组件40安装在安装板30上,在显示模组10需要维修拆下时,不需要拆卸电源组件40,避免了显示模组10维修时反复拆卸安装电源组件40;在电源组件40需要维护时,能够将安装板30拆卸下来,避免干扰电源组件40和线路的维护。这样降低了显示装置维护的难度,有利于节约维护时间和提升客户的体验。可选地,安装板30可以是通过卡扣或螺钉可拆卸安装于框架20上,以实现安装板30与框架20的可拆卸连接。
4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及图5,框架20上设有两个固定块21,两个固定块21的位置分别与安装板30两端的位置相对应,各固定块21上安装有转轴22,安装板30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应转轴22铰接于对应的固定块21上。这样能够实现安装板30的转动,以便于在需要对电源组件40等进行维护时打开安装板30,且便于框架20的加工和装配。
49.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及图5,安装板30与固定块21通过螺钉锁紧。在安装板30扣合于框架20上时,通过螺钉将安装板30与固定块21锁紧,能够提高安
装板30与固定块21之间的稳定性,保障电源组件40的稳定。
50.在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及图5,框架20上设有两个固定块21,两个固定块21的位置分别与安装板30两端的位置相对应,各固定块21上安装有转轴22,两个转轴22位于安装板30的同一侧,安装板30的两端分别通过相应转轴22铰接于对应的固定块21上,安装板30的另一侧与固定块21通过螺钉锁紧。在安装板30盖合时,安装板30的端部扣合于固定块21上。这样能够利用螺钉将安装板30锁紧,防止安装板30转动,保障显示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当然,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安装板30的另一侧与固定块21也可以是通过卡扣连接,以便于在安装板30盖合于框架20上时限制安装板30转动,防止安装板30打开。相较于采用卡扣连接,采用螺钉锁紧安装板30能够使得安装板30与固定块21之间更加稳定。
5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安装板30包括支撑板31、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3,第一侧板32由支撑板31一侧朝向显示模组10折弯形成,第二侧板33由支撑板31另一侧朝向显示模组10折弯形成,第一侧板32与框架20铰接相连,电源组件40与支撑板31相连。这样能够增强安装板30的结构强度,防止安装板30弯曲变形,保障电源组件40的稳定。
5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第一侧板3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板34,连接板34朝向远离第二侧板33的方向折弯形成。连接板34上开设有连接孔,转轴22插设于连接孔中,如此,能够实现安装板30的自由转动。当然,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2的两端分别设有铰接板,固定块21上开设有连接孔,各铰接板插入相应连接孔中,如此,能够实现安装板30与固定块21的铰接。
53.可选地,请参阅图3至图5,固定块21上开设有螺纹孔210,支撑板31上对应螺纹孔210的位置开设有长条孔310,长条孔310沿支撑板31的长度方向设置。这样通过螺钉可穿过长条孔310,然后拧入到螺纹孔210中,从而将支撑板31与固定块21锁紧。采用长条孔310,能够避免安装板30沿转轴22的轴线方向移动导致长条孔310的位置与螺纹孔210的位置错位,方便螺钉的安装。
5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第一侧板32、支撑板31和第二侧板33形成容纳槽301,电源组件40安装于容纳槽301中。这样能够利用容纳槽301控制电源组件40的安装位置,方便电源组件40的定位,且能够利用容纳槽301的内壁充分与电源组件40接触,以便于在电源组件40工作时,将电源组件40产生的热量传到出去,起到散热效果,避免电源组件40产生的热量聚集后升温影响产品安全和使用寿命。可选地,电源组件40可以是通过螺钉锁紧在支撑板31上,或者是通过铆钉或卡扣固定在支撑板31上。
5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安装板30上设有扎线扣35,扎线扣35用于供扎带捆扎线束。这样可将连接电源组件40与显示模组10的导线通过扎带捆扎固定于扎线扣35上,使得导线排布整齐,以便于显示装置内部的布线。具体地,扎线扣35设于支撑板31上,如此,可以使得导线固定于支撑板31上,以便于控制导线的接线端与电源组件40的输出端位置相对应。
5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及图4,安装板30的数量为多个,电源组件40的数量为多个,各电源组件40安装于相应安装板30上;显示模组1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显示模组10呈阵列设置,各显示模组10与相邻电源组件40电连接。这样通过多个显示模组10拼装在一起,能够增大显示面积,通过电源组件40为各显示模组10供电,以保障各显示模
组10的亮度衰减相一致,保障各显示模组10的使用寿命一致,增强显示装置质量的稳定性。可选地,各电源组件40与相邻的多对显示模组10电连接,如此,能够通过一个电源组件40为多个显示模组10供电,由于电源组件40与显示模组10分开,这样避免了一个电源组件40为多个显示模组10供电造成发热量大,能够减少电源组件40的数量,减小对显示模组10的影响。可选地,一个电源组件40可以是与阵列设置的2个、4个或6个显示模组10供电。
57.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及图4,安装板30沿框架20的边长(可以是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方向设置,各安装板30上安装有多个电源组件40,多个电源组件40沿安装板30的长度方向布局。这样能够利用一个安装板30实现多个电源组件40的安装固定,既可以保障框架20的稳定性,又能够方便电源组件40和显示模组10的安装与维护。其中,框架20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均与显示模组10平行。
5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显示模组10为led显示模组。这样能够利用led显示模组组成显示装置,形成led显示屏。
5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