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0:59:0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结晶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蒸发结晶器一般都在外侧连接有预热器,而预热器一般采用换热器构成,但是换热器在使用时采用液体流动加热物料,然后液体通过管道回流至加热部位进行加热,而液体在管道内回流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热量流失,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顶部固定连接有蒸发器,所述支架侧面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顶部安装有热水泵,所述热水泵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安装有输送管,输入端的所述输送管另一端与输出管连通,输出端的所述输送管另一端与蒸发器连通,所述输出管外侧固定连接有预热罐,所述预热罐外侧连通有进料管,所述预热罐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且搅拌组件外侧设有预热组件,所述进料管伸入至预热罐的一端与预热组件连通,所述预热罐内部底层设有加热板。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预热组件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块,所述加固块外侧与预热罐呈固定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预热罐呈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板上方设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两端与预热罐内壁呈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预热组件设有三组并且呈上下分布,所述预热组件包括竖直管、预热管和连接管,所述预热管的两端均与竖直管连通,其中一个所述竖直管下方连通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另一组的所述竖直管连通,位于最下方的其中一个所述竖直管下方的连接管与输出管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竖直管呈空心设置,所述预热管呈弧形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杆、搅拌板和通孔,所述电机的主轴末端与搅拌杆固定连接,所述搅拌杆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板,且搅拌板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最上方的所述预热组件上方设有导流组件,且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架和密封环,所述导流架外侧与预热
罐呈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架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外侧与搅拌组件呈滑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中,传统的换热器需要靠外部加热的液体在换热器本体内部进行热量交换,热量交换后,液体回流至管道,在管道内部回流过程中造成大量热量的流失,而本技术在预热罐内部直接设置有加热板用于对加热液体进行加热,物料液体经过预热组件时与预热罐内部的热量进行交换,同时加热板持续对预热罐内部加热液体进行加热,避免液体在管道内流动而造成的热量流失,其中预热组件采用多段管道分批加热,加热效果更佳;
14.本技术设置的搅拌杆、搅拌板和通孔保证在进行热交换过程中,其可以带动预热罐内部加热液体进行搅动,实现充分对物料液体进行加热,同时在搅拌杆顶部加设导流组件,其导流架可以使热蒸汽汇集水滴并通过导流架的底部重新滴落至预热罐内部,而导流架的设置实现密封,避免热量流失。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预热罐剖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预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搅拌组件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支架;2、蒸发器;3、固定块;4、热水泵;5、输送管;6、预热罐;7、进料管;8、电机;9、预热组件;901、竖直管;902、预热管;903、连接管;10、导流架;11、密封环;12、过滤网;13、支撑杆;14、加热板;15、输出管;16、搅拌组件;1601、搅拌杆;1602、搅拌板;1603、通孔;17、加固块。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一种高效的蒸发结晶器,包括支架1,上述支架1顶部固定连接有蒸发器2,上述支架1侧面安装有固定块3,且固定块3顶部安装有热水泵4,上述热水泵4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安装有输送管5,输入端的上述输送管5另一端与输出管15连通,输出端的上述输送管5另一端与蒸发器2连通,上述输出管15外侧固定连接有预热罐6,上述预热罐6外侧连通有进料管7,上述预热罐6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8,上述电机8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组件16,且搅拌组件16外侧设有预热组件9,上述进料管7伸入至预热罐6的一端与预热组件9连通,上述预热罐6内部底层设有加热板14。
24.上述预热组件9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块17,上述加固块17外侧与预热罐6呈固定连接。
25.上述加热板14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上述支撑杆13的另一端与预热罐6呈固定连接,上述加热板14上方设有过滤网12,且过滤网12的两端与预热罐6内壁呈固定连接,在加热液体经过加热时会有出现钙化情况,或者加热液体中掺杂有固体杂质,过滤网12起到过滤的目的。
26.本技术通过在预热罐6内部加设加热板14,本设备的加热液体无需通过管道外流进行加热,其内部的加热板14自动对其液体进行加热,同时物料液体通过进料管7进入预热组件9内部,物料液体通过预热组件9时,预热组件9与外部加热液体面积增大,确保对物料液体进行预热工作,同时在预热组件9外侧设有加固块17,此时用于稳固预热组件9,在对物料液体进行预热时,通过启动电机8带的动搅拌组件16转动,此时对预热罐6内部的加热液体进行搅动,使其加热液体充分与预热组件9接触并且使其对加热液体进行加热。
27.实施例2
28.本实施例是对实施1例所做出的改进,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具体的,上述预热组件9设有三组并且呈上下分布,上述预热组件9包括竖直管901、预热管902和连接管903,上述预热管902的两端均与竖直管901连通,其中一个上述竖直管901下方连通有连接管903,且连接管903与另一组的上述竖直管901连通,位于最下方的其中一个上述竖直管901下方的连接管903与输出管15连通。
29.上述竖直管901呈空心设置,上述预热管902呈弧形设置,这种设置不但不会影响搅拌组件16正常转动,同时增大与加热液体的接触面积,保证加热质量。
30.物料液体通过进料管7进入竖直管901内部,然后在此汇集并且通过多组预热管902进行分别运输,在物料液体通过多组预热管902时,其物料液体通过预热管902充分与外侧的加热液体进行热交换,这种设置扩大与加热液体的接触面积,保证其加热效果,且预热管902呈上下三组设置,进一步保证预热效果,而在竖直管901外侧加设一层加固块17,此时起到稳固竖直管901的目的,避免在搅拌组件16转动时造成预热组件9晃动并发生损坏。
31.实施例3
32.本实施例是对实施2例所做出的改进,请参阅图2和图4,具体的,上述搅拌组件16包括搅拌杆1601、搅拌板1602和通孔1603,上述电机8的主轴末端与搅拌杆1601固定连接,上述搅拌杆1601外侧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搅拌板1602,且搅拌板1602外侧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603。
33.在进行物料液体进行预热时,其通过启动电机8带动搅拌杆1601转动,而搅拌杆1601带动搅拌板1602转动,并且可以使预热罐6内部的加热液体进行搅动,实现热量的均匀分布,保证预热效果,同时在搅拌板1602内部设置多个通孔1603,此时保证加热液体不规则搅动,保证搅动效果。
34.实施例4
35.本实施例是对实施3例所做出的改进,请参阅图2,具体的最上方的上述预热组件9上方设有导流组件,且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架10和密封环11,上述导流架10外侧与预热罐6呈固定连接,上述导流架10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环11,上述密封环11外侧与搅拌组件16呈滑动连接。
36.本技术通过加热板14对加热液体加热温度范围在20-80摄氏度之间,会产生少量的气体,而气体通过集聚在导流架10表面,因为导流架10呈喇叭状设置,其水滴汇集在底部
并集聚然后重新落于预热罐6内部,有效减少加热液体的流失,而设置的密封环11有效避免热气体泄露导致热量流失。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