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灾害协同研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2023-01-06 03:23: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灾害协同研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灾害的发生通常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在灾害发生后,实现快速救援可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随着遥感、通信等技术的发展,灾害发生后可以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多源数据,为分析灾害的发生区域、潜在危害范围、受害人群、紧急救援的路径以及救援人员、物资和装备的配备等情况提供数据支撑。
3.目前,通常通过灾害研判系统进行灾害受损分析,以及制定救援政策等;但是,灾害研判系统目前只支持单用户编辑,缺乏数据的动态交流,导致灾害受损分析的效率低,进而导致制定救援政策的效率低,难以满足快速救援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灾害协同研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灾害受损分析的效率低,制定救援政策的效率低的问题。
5.本发明提供一种灾害协同研判方法,包括: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接收来自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其中,所述灾害研判结果是由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基于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
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灾害协同研判方法,所述灾害调查数据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所述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图层上加载所述栅格数据;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图层上加载所述矢量数据;在所述研判终端的可视化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图层和所述第二图层;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研判终端的灾害符号设置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灾害符号设置指令对应的目标灾情符号,作为所述矢量数据加载在所述第二图层上;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研判终端的灾害符号标绘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灾害符号标绘指令标绘灾害目标图元,将所述灾害目标图元作为所述矢量数据加载在所述第二图层上。
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灾害协同研判方法,所述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
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包括: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基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时间范围,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在所述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时序对在所述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进行排序,生成灾害时序素材;基于所述灾害时序素材生成灾害演化动态图,在所述研判终端上播放所述灾害演化动态图。
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灾害协同研判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监听来自所述调查终端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执行操作;从所述操作指令中提取关键性操作指令,记录所述关键性操作指令;其中,所述关键性操作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增加数据、删除数据及修改数据。
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灾害协同研判方法,在所述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管理终端的任务分配指令;基于所述任务分配指令对至少两个调查终端的任务工作区域进行划分;其中,各所述调查终端的任务工作区域之间没有重叠区域;所述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包括:将来自各所述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各所述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对应于各所述调查终端的任务工作区域。
1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灾害协同研判方法,在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灾害研判报告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灾害案例库;接收来自所述调查终端的灾后核查结果;分析所述灾害案例库中的灾害研判报告和所述灾后核查结果,生成灾害研判改进报告。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灾害协同研判装置,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其中,所述灾害研判结果是由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基于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
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灾害协同研判方法。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灾害协同研判方法。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灾害协同研判方法。
1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灾害协同研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空间数据库,实现了灾害调查数据的汇总,并支持多个研判终端从空间数据库中获取需要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再基于多个研判终端基于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有效提高了灾害受损分析的效率和制定救援政策的效率,为灾害应急决策与救援提供支撑;另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仅根据单用户编辑的研判结果进行灾情研判,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多个研判终端基于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可以有效提高生成的灾害研判报告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20.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如图1所示,灾害协同研判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4;其中:步骤101、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步骤102、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步骤103、接收来自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其中,所述灾害研判结果是由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基于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步骤104、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
21.具体地,相关技术中,随着网格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逐渐从单用户独立操作发展到多用户网络互联,并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因此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应运而生。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是指一个群体在计算机支持的工作环境中共同协商来解决一项复杂的任务。
22.在实际中,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处理面对的任务往往是一项项复杂的任务,需要多领域专家共同参与合作才能解决,因此在gis中引入协同工作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协同gis的出现让用户的工作方式不在再局限于单个用户工作,从人与计算机交互转变为人与人交互,极大提升决策效率。
23.例如,在灾害受损分析和救援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往往需要多方面的专家共同协商解决,但在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灾害研判系统进行灾害受损分析,以及制定救援政策等,灾害研判系统目前只支持单用户编辑,无法实现多专家的协同研判,难以聚合多方意见,缺乏数据的动态交流,导致灾害受损分析的效率低,进而导致制定救援政策的效率低,难以满足快速救援的目的。
24.基于上述需求,需要构建一个实时异步的灾情协同研判方法,并建设针对灾情进行专家研判的,集“看、标、判、评”一体的多源数据综合展示平台,用于对研判区域的受灾情况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估,实现研判和会商工作的交互和同步,为灾害应急决策与救援提供支撑。
25.本发明实施例中,先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gis中的空间数据库,以供多个研判终端访问空间数据库中的灾害调查数据,灾害调查数据例如为调查员通过调查终端上传的灾害区域的照片、视频、相关数据等;再由各地研判专家通过研判终端获取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并由各地研判专家分别基于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灾害研判结果,在接收到来自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后,基于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
26.可选地,可以接收各地研判专家通过研判终端上传的灾害研判过程数据,并将灾害研判过程数据存储至空间数据库中,以供研判专家通过访问空间数据库,获取其他研判专家的灾害研判过程数据,以结合确定灾害研判结果;通过空间数据库,可以实现数据在各个研判终端之间的自动同步和转发。
27.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中,通过空间数据库,实现了灾害调查数据的汇总,并支持多个研判终端从空间数据库中获取需要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再基于多个研判终端基于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有效提高了灾害受损分析的效率和制定救援政策的效率,为灾害应急决策与救援提供支撑;另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仅根据单用户编辑的研判结果进行灾情研判,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多个研判终端基于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可以有效提高生成的灾害研判报告的可靠性。
28.可选地,所述灾害调查数据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所述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之后,可以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图层上加载所述栅格数据;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图层上加载所述矢量数据;在所述研判终端的可视化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图层和所述第二图层;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研判终端的灾害符号设置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灾害符号设置指令对应的目标灾情符号,作为所述矢量数据加载在所述第二图层上;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研判终端的灾害符号标绘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灾害符号标
绘指令标绘灾害目标图元,将所述灾害目标图元作为所述矢量数据加载在所述第二图层上。
29.具体地,灾害调查数据可以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常见的栅格数据的格式,比如tiff(tagged image file format)、imgine image、jp2000(jpeg 2000)等,常见矢量数据的格式,比如shp(esri shapefile)、kml(keyhole markup language)等。
30.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研判终端的可视化界面上显示灾害调查数据,具体在第一图层上加载地图、rgb图片及视频等栅格数据,在第二图层上加载可编辑的点、线、面等矢量数据,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灾害符号设置指令的情况下,可以将灾害符号设置指令对应的目标灾情符号作为矢量数据加载在第二图层上;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灾害符号标绘指令,可以基于灾害符号标绘指令标绘灾害目标图元,并将灾害目标图元作为矢量数据加载在第二图层上,提供了一种研判终端在显示的第二图层上设置并标绘灾害符号的具体实施方式。
31.可选地,上述第一图层和第二图层的排列顺序可以调整,也可以调整图层可见性、透明度等功能。
32.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基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时间范围,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在所述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按照时序对在所述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进行排序,生成灾害时序素材;基于所述灾害时序素材生成灾害演化动态图,在所述研判终端上播放所述灾害演化动态图。
33.具体地,研判专家如果想获取某一段时间范围内的灾害调查数据,则可以在访问请求中包括指示检索时间范围的信息,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可以基于与访问请求中检索时间范围相匹配的时间范围,从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在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例如可以获取灾害发生时间在上述时间范围内的灾害调查数据,作为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并向研判终端发送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再按照时间顺序,对在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进行排序,生成灾害时序素材,并基于灾害时序素材生成灾害演化动态图,以在研判终端上播放灾害演化动态图,呈现灾情演化过程,便于研判专家对受灾范围的演化速度和范围进行分析评估。
34.可选地,可以监听来自所述调查终端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执行操作;从所述操作指令中提取关键性操作指令,记录所述关键性操作指令;其中,所述关键性操作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增加数据、删除数据及修改数据。
35.具体地,可以启用后台监控线程,监听来自调查终端的操作指令,并从操作指令中提取增加数据、删除数据及修改数据等关键性操作指令,记录关键性操作指令,以备后续查
询。
36.可选地,在所述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之前,可以接收来自管理终端的任务分配指令;基于所述任务分配指令对至少两个调查终端的任务工作区域进行划分;其中,各所述调查终端的任务工作区域之间没有重叠区域;所述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将来自各所述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各所述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对应于各所述调查终端的任务工作区域。
37.具体地,可以设置管理员通过管理终端,根据总的任务工作区域,根据各调查终端对应的调查员的任务量,为各调查员划分任务工作区域,以将任务均衡地分给每个调查员,并使得各任务工作区之间互不重叠,相对独立,可以避免任务冲突,提高了收集灾害调查数据的效率。
38.可选地,管理员还可以通过管理终端查看任务分配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任务跟踪。
39.可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之后,可以将所述灾害研判报告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灾害案例库;接收来自所述调查终端的灾后核查结果;分析所述灾害案例库中的灾害研判报告和所述灾后核查结果,生成灾害研判改进报告。
40.具体地,在确定灾害研判报告之后,可以将灾害研判报告分门别类,形成灾害案例库,其目的是通过灾害案例库案例库可以分析每次灾害的研判过程,与之后的灾后核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生成灾害研判改进报告,以对灾情评估的精度和评估方案进行逐步改进。
41.可选地,可以收集各研判终端在研判过程中标绘的灾害目标图元、调查图片、视频信息以及研判过程中产生的关键性操作,生成灾害研判报告。
42.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
43.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如图2所示,灾害协同研判方法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7;其中:步骤201、建立分布式协同环境构建模块;具体地,分布式协同环境构建模块用于支持研判终端之间的协同工作,为多人共同完成同一地区灾情快速分析和研判提供基础架构和平台支持,实现一处终端输入,所有终端同步,保证研判所需的灾害调查数据等资料输入的便捷性和一致性。
44.分布式协同环境构建模块包括:1)系统参数管理组件,用于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在界面上加载系统参数配置信息,便于用户进行系统参数查询、修改等操作,用户例如为调查员、管理员及研判专家等;2)插件管理组件,是基于插件式设计的架构,方便后期进行功能扩展,可以将扩展的功能从框架中剥离出来,降低框架的复杂度,使得框架实现更加容易;3)用户管理组件,用于对子系统用户进行管理,提供用户信息增删改查、用户账号
的审核分配、用户账号的权限设置、用户账号的锁定与关闭等,以及登录信息验证等功能;4)数据同步组件,用于将灾害调查数据注入到空间数据库,各个研判终端及调查终端可以连接于空间数据库,以访问灾害调查数据,实现数据在各个研判终端及调查终端之间的自动同步和转发。
45.步骤202、建立远程信息交互服务模块;具体地,远程信息交互服务模块可以支持研判专家之间通过研判终端进行信息交流,以及管理员与调查员之间的通信指令交互,在客户端(研判终端侧)与服务端(管理员与调查员侧)之间通过远程信息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互;远程信息交互服务模块包括:1)远程信息通信初始化组件,用于根据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端口等参数,初始化远程信息通信socket套接字;2)服务器端监听组件,用于建立服务端对客户端连接的实时监听功能,保障客户端能够正常的连接到服务端;3)客户端通信连接组件,用于建立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通信连接;4)通信守护组件,用于负责检查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socket连接情况,在socket连接出现断开或异常时,调用客户端通信连接功能进行socket重新连接,保障远程信息通信的畅通;5)远程指令通讯组件,用于实现客户端与服务端之间的远程指令通讯交流功能。
46.步骤203、建立多源数据一体化显示模块;具体地,多源数据一体化显示模块支持多源数据一体化显示,其中,多源数据例如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支持以点、线、面等矢量方式标绘灾害目标图元,支持灾害专题符号的标绘;多源数据一体化显示模块包括:1)栅格数据加载组件,用于将栅格数据加载并显示到终端上,支持常见栅格数据的格式,比如tif、img、airsar等;2)矢量数据加载组件,用于将矢量数据加载并显示到终端上,支持常见矢量数据的格式,比如shp、kml等;3)图层显示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图层顺序、提供图层可见性、透明度等功能;4)图层属性设置组件,用于设置图层的基本属性信息,例如编码方式等;5)矢量符号设置组件,用于设置矢量数据的符号,使矢量数据按照指定灾情符号显示到终端上;6)矢量符号标绘组件,支持以点、线、面等矢量方式标绘灾害目标图元,支持灾害专题符号的标绘;7)要素属性编辑组件,支持用户对用户选择的需要编辑的指定要素进行属性数值编辑。
47.步骤204、建立研判任务调度管理模块;具体地,研判任务调度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多人协同作业的工作任务进行统一协调和分工,管理员可以进行任务跟踪,根据每个调查员的作业进度,对分工做出动态调整,增加或减少参与人员数量;
研判任务调度管理模块包括:1)任务划分组件,支持管理员根据总的任务工作区域划分任务,使得任务工作区域之间互不重叠,相对独立;2)任务分配组件,支持管理员可以根据每个调查员的任务量,将任务均衡地分给每个调查员;3)任务查询组件,支持管理员查看所有任务分配和完成情况,进行任务跟踪。
48.步骤205、建立灾情研判时空分析模块;具体地,灾情研判时空分析模块支持灾情动态变化分析功能,根据时间序列展示灾情演化过程;灾情研判时空分析模块包括:1)时序素材查询组件,支持根据用户所输入的时间范围,检索灾害调查数据中的灾区相关素材信息;2)时序素材提取组件,用于从检索得到的灾区相关素材信息中提取有用的灾区信息,生成时序素材;3)灾害演化生成组件,支持基于所提取的时序素材,生成灾情演化动态图;4)灾害演化播放组件,支持播放灾情演化动态图,呈现灾情演化过程,便于灾情评估专家对受灾范围的演化速度和范围进行分析评估。
49.步骤206、建立研判过程监控与记录模块;具体地,研判过程监控与记录模块支持研判过程中每个用户的操作进行记录,实现整个研判过程的监控;研判过程监控与记录模块包括:1)操作监听组件,支持启用后台监控线程,监听调查员的所有操作;2)操作过滤组件,支持对调查员的关键性操作进行提取过滤;3)操作记录组件,支持将调查员的关键性操作进行入库记录,以备后续查询。
50.步骤207、建立研判资源管理与案例库构建模块;具体地,研判资源管理与案例库构建模块支持研判过程产生的研判成果(灾害研判结果和/或灾害研判报告)进行归档存储和管理;研判资源管理与案例库构建模块包括:1)成果收集组件,支持收集研判过程中的标绘图元成果、调查图片、视频信息,以及研判过程中产生的关键性操作;2)成果检查组件,支持对收集的研判成果进行格式、内容检查,判断研判成果的规范性;3)成果规范化组件,支持根据检查结果,把存在问题的研判成果纠正规范化,例如,素材命名不规范可能导致不能将对应的素材归档,此时可以先规范化命名,再进行归档;4)成果建库组件,支持将研判成果分门别类,形成灾害案例库。其目的是通过灾害案例库可以分析每次灾害的研判过程,与之后的灾后核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对灾情评估的精度和评估方案进行逐步改进。
5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能够展示灾害的多源数据,同时支持多
用户任务分割、任务调度和冲突解决,通过协同标绘与专家决策对研判区域的受灾程度进行定性的专家研判,实现多用户实时异步地图标绘、地图编辑,无缝的交换、协调和同步研判意见,以及标绘信息交流和感知。并且,支持多用户协同编辑、任务分割、冲突消解、在线通信等功能模块,为灾害救援人员集中讨论灾情形势和发展趋势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例如极大地提升了防汛决策的效率,可以更科学、更精准地应对灾害的侵害。
52.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灾害协同研判装置与上文描述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5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灾害协同研判装置300包括:存储模块301,用于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发送模块302,用于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接收模块303,用于接收来自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其中,所述灾害研判结果是由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基于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确定模块304,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
54.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装置中,通过空间数据库,实现了灾害调查数据的汇总,并支持多个研判终端从空间数据库中获取需要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再基于多个研判终端基于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有效提高了灾害受损分析的效率和制定救援政策的效率,为灾害应急决策与救援提供支撑;另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仅根据单用户编辑的研判结果进行灾情研判,本发明实施例基于多个研判终端基于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可以有效提高生成的灾害研判报告的可靠性。
55.可选地,所述灾害调查数据包括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灾害协同研判装置300还包括:处理模块,用于:在预先设置的第一图层上加载所述栅格数据;在预先设置的第二图层上加载所述矢量数据;在所述研判终端的可视化界面上,显示所述第一图层和所述第二图层;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研判终端的灾害符号设置指令的情况下,将所述灾害符号设置指令对应的目标灾情符号,作为所述矢量数据加载在所述第二图层上;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研判终端的灾害符号标绘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灾害符号标绘指令标绘灾害目标图元,将所述灾害目标图元作为所述矢量数据加载在所述第二图层上。
56.可选地,发送模块302具体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基于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时间范围,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在所述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
按照时序对在所述时间范围内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进行排序,生成灾害时序素材;基于所述灾害时序素材生成灾害演化动态图,在所述研判终端上播放所述灾害演化动态图。
57.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监听来自所述调查终端的操作指令;其中,所述操作指令用于指示对所述空间数据库中的数据执行操作;从所述操作指令中提取关键性操作指令,记录所述关键性操作指令;其中,所述关键性操作指令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增加数据、删除数据及修改数据。
58.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管理终端的任务分配指令;基于所述任务分配指令对至少两个调查终端的任务工作区域进行划分;其中,各所述调查终端的任务工作区域之间没有重叠区域;存储模块301具体用于:将来自各所述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各所述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对应于各所述调查终端的任务工作区域。
59.可选地,处理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灾害研判报告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灾害案例库;接收来自所述调查终端的灾后核查结果;分析所述灾害案例库中的灾害研判报告和所述灾后核查结果,生成灾害研判改进报告。
60.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420、存储器(memory)430和通信总线440,其中,处理器410,通信接口420,存储器430通过通信总线4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410可以调用存储器4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灾害协同研判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接收来自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其中,所述灾害研判结果是由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基于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
61.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62.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
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接收来自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其中,所述灾害研判结果是由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基于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
63.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灾害协同研判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来自调查终端的灾害调查数据存储至预先设置的空间数据库;在接收到来自研判终端的访问请求后,从所述空间数据库的灾害调查数据中获取所述访问请求对应的目标灾害调查数据,向所述研判终端发送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接收来自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其中,所述灾害研判结果是由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基于所述目标灾害调查数据确定;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研判终端的灾害研判结果,确定灾害研判报告。
64.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65.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6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