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机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3-01-06 02:15: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在电路中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主要由基座、外壳、机体、前端盖以及后端盖组成,机体上设置有定子绕组和转子,机体设置在外壳内,外壳设置在基座上,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置在外壳的两端,电机在长时间运作过程中,外壳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为了避免机体烧毁或降低使用寿命,市面上的电机会采用水冷或风冷两种散热方式,水冷散热虽然散热效果好,散热效率高,但存在容易漏水的缺点,而风冷散热采用单一的套设在转子上的风扇,散热效果较差,散热效率较低,二者均存在一定的缺点,可靠性较差,因此提出一种电机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还提出该电机的生产工艺。
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电机,包括:
6.基座,其上设置有呈水平方向的外壳;
7.机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部,所述机体内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上套设有风扇;
8.前端盖与后端盖,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外壳的两端,所述前端盖与后端盖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散热孔;
9.多个散热翅片,沿所述机体的长度方向环形阵列设置在其之上;
10.连通槽,开设在所述外壳上;
11.容纳腔与穿槽,均开设在所述基座上且相互连通;
12.连接管,呈竖直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所述连通槽以及穿槽连通;
13.储存抽屉,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储存抽屉内设置有干冰;
14.储水箱,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
15.给水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与储水箱上,通过所述给水机构将所述储水箱内的水间歇性输送至所述容纳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转子转动,外壳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转子会带动风扇同步转动,多个散热翅片会将机体的热量传递至外壳内部,通过给水机构将储水箱内的水间歇性输送到容纳腔内,水和储存抽屉内的干冰发生反应,干冰出现升华现象,由固态变成气体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并产生雾气,雾气依次进入穿槽、连接管以及连通槽,并最终进入到外壳内部,降低外壳内部的温度,与此同时,转动的风扇会将外壳内部的热量自多个散热孔吹出外壳内部,以实现对电机的散热,给水机构的
设计可以在保持散热效果的同时避免干冰消耗的过快。
17.进一步地,所述机体的外表面环形阵列构造有与所述散热翅片数量相同的定位槽,所述散热翅片固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多个散热翅片的固定。
19.进一步地,还包括:
20.吸潮件,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且用于将雾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雾气中的水分对机体造成影响。
22.进一步地,还包括:
23.横移槽,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
24.滑动盘,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内且与所述横移槽滑动配合;
25.凹槽,开设在所述滑动盘上,所述凹槽内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矩形阵列分布的穿孔,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干燥剂。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依次进入穿槽、连接管以及连通槽,并最终进入到外壳内部,干燥剂和雾气中的水分子结构并生成水合物进行干燥,以吸收雾气中的水分。
27.进一步地,所述给水机构包括:
28.第一管道,呈竖直方向设置且开设有连通孔,所述第一管道的底端贯穿所述基座并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29.第二管道,呈倾斜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所述储水箱的底部以及所述连通孔连通;
30.活塞,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道内,所述活塞的顶端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管道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滑杆;
31.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与滑杆上,通过所述驱动件驱使所述滑杆往复滑动。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储水箱内的水流入第二管道内,由于此时连通孔被活塞封堵,故水会暂存在第二管道内,通过驱动件驱使滑杆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活塞随着滑杆同步竖直方向往复滑动,连通孔会间歇性的被活塞所封堵,当连通孔未被活塞封堵时,第二管道内的水会顺着连通孔流入第一管道内,之后第一管道内的水会流入位于容纳腔中的储存抽屉内,当连通孔内活塞封堵时,水会暂存在第二管道内,以实现将储水箱内的水间歇性输送至容纳腔。
3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件包括:
34.转盘,偏心铰接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转盘在驱动下转动,所述转盘上开设有环形槽;
35.第一连杆,铰接设置在所述滑杆上;
36.第二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自由端铰接,中部与所述基座铰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位于所述环形槽内且与其滚动配合的滚轮。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驱使转盘转动,转盘绕铰接点偏心转动,由于滚轮位于环形槽内且与其滚动配合,故此时滚轮会因转盘的带动而在环形槽内滚动,第二连杆会绕铰接点往复转动,第一连杆随着第二连杆的转动而同步绕铰接点转动,滑杆会因第一连杆的带动而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
38.进一步地,还包括:
39.传动件,设置在所述转子、基座以及转盘的铰接点上,当所述转子转动时,通过所述传动件带动所述转盘差速转动。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盘转动的速度低于转子的转动速度,传动件在起到传动和减速的作用。
41.进一步地,所述传动件包括:
42.转杆,通过轴承水平方向转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
43.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分别套设在所述转子与转杆上,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的传动比为三比一;
44.连接皮带,绕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上;
45.锥齿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转杆与转盘的铰接点上。
4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转子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连接皮带随着第一皮带轮同步转动并带动第二皮带轮同步差速转动,通过锥齿轮组件带动转盘转动,以实现转子与转盘同步差速转动。
47.本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一种电机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8.s1:通过冲压设备在前端盖与后端盖上冲出多个散热孔;
49.s2:通过开槽设备在机体的外表面开出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定位槽,在外壳上开出连通槽,在基座上开出连通的容纳腔与穿槽,在连接管上开出横移槽,在滑动盘上开出凹槽,在凹槽内开出多个矩形阵列分布的穿孔,在第一管道上开出连通孔,在转盘上开出环形槽;
50.s3:将储水箱与连通管固定在基座上,使连通管保持竖直方向且底端与穿槽连通,将进水管固定在储水箱的顶部并与其连通,将第一管道竖直方向固定在基座上,使第一管道的底端与容纳腔连通,将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储水箱的底部以及第二管道上,使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储水箱以及连通孔连通,将活塞与滑杆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管道内,将第二连杆的中部与基座铰接,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杆的自由端以及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将转盘偏心铰接设置在基座上,将滚轮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并位于环形槽内,将转杆通过轴承水平方向转动设置在基座上,将锥齿轮组件设置在转杆与转盘的铰接点上;
51.s4:分别将多个散热翅片插接到多个定位槽中,将多个散热翅片进行固定,将风扇套设在转子上,通过螺栓将后端盖安装到外壳的一端,将机体安装到外壳内,通过螺栓将前端盖安装到外壳的另一端,将外壳固定在水平方向固定在基座上,将第一皮带轮套设在转子上,将第二皮带轮套设在转杆上,将连接皮带绕设在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上,使连通管的顶端与连通槽连通并将连通管与外壳固定,将储存抽屉滑动设置在容纳腔内,将滑动盘滑动设置在横移槽内。
5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干冰和水反应所产生的升华现象,降低外壳内部的温度,配合转动的风扇,将外壳内部的热量自多个散热孔吹出外壳内部,以实现对电机的散热,避免机体烧毁或降低使用寿命,相比现有的水冷散热而言,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相比现有的风冷散热而言,散热效果更好,散热效果更高,可靠性强,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53.图1是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54.图2是本技术立体剖视图;
55.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56.图4是本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57.图5是本技术图2中c处的放大图;
58.图6是本技术图2中d处的放大图;
59.图7是本技术图2中e处的放大图;
60.图8是本技术图2中f处的放大图。
61.附图标记:1、基座;2、外壳;3、机体;4、转子;5、风扇;6、前端盖;7、后端盖;8、散热孔;9、散热翅片;10、连通槽;11、容纳腔;12、穿槽;13、连接管;14、储存抽屉;15、储水箱;16、进水管;17、给水机构;1701、第一管道;1702、连通孔;1703、第二管道;1704、活塞;1705、滑杆;1706、驱动件;170601、转盘;170602、环形槽;170603、第一连杆;170604、第二连杆;170605、滚轮;18、定位槽;19、吸潮件;1901、横移槽;1902、滑动盘;1903、凹槽;1904、穿孔;20、传动件;2001、转杆;2002、第一皮带轮;2003、第二皮带轮;2004、连接皮带;2005、锥齿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6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63.如图1-图8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电机,包括:
64.基座1,其上设置有呈水平方向的外壳2;
65.机体3,设置在外壳2内部,机体3内设置有转子4,转子4上套设有风扇5,在本实施例中,定子绕组未在说明书附图中示出;
66.前端盖6与后端盖7,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2的两端,前端盖6与后端盖7上均贯穿开设有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散热孔8,后端盖7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转子4的腔体,前端盖6上开设有用于转子4通过的通孔,散热孔8构造呈弧形自内而外扩散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外壳2的相背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固定板,固定板上贯穿开设有螺纹孔,前端盖6与后端盖7的相背侧均设置有耳板,耳板上贯穿开设有定位孔,螺栓与定位孔插接配合且与螺纹孔螺纹配合,在将前端盖6和后端盖7分别安装到外壳2的两端时,此处以后端盖7的安装方式举例说明,前端盖6的安装方式和后端盖7的安装方式相同,使后端盖7上的两个耳板分别贴合外壳2同一端的两个固定板,使两个定位孔分别和两个螺纹孔连通,分别将两个螺栓的自由端插接到两个定位孔中,借助工具依次将两个螺栓拧紧,直至两个螺栓的自由端分别位于两个螺纹孔中,后端盖7紧贴外壳且无法和外壳2分离即可;
67.多个散热翅片9,沿机体3的长度方向环形阵列设置在其之上,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散热翅片9均为导热性能优异的铜材质;
68.连通槽10,开设在外壳2上;
69.容纳腔11与穿槽12,均开设在基座1上且相互连通;
70.连接管13,呈竖直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连通槽10以及穿槽12连通;
71.储存抽屉14,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容纳腔11内,储存抽屉14内设置有干冰,干冰在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干冰是一种固态的二氧化碳,在6250.5498kpa压力下,把二氧化碳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迅速凝固而得到,在使用之前,需要向储存抽屉14内部添加干冰,再将储存抽屉14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到容纳腔11内;
72.储水箱15,设置在基座1上,储水箱15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16,在使用之前,需要通过进水管16向储水箱15内添加水;
73.给水机构17,设置在基座1与储水箱15上,通过给水机构17将储水箱15内的水间歇性输送至容纳腔11;
74.在使用时,转子4转动,外壳2内部会产生大量热量,转子4会带动风扇5同步转动,多个散热翅片9会将机体3的热量传递至外壳2内部,通过给水机构17将储水箱15内的水间歇性输送到容纳腔11内,水和储存抽屉14内的干冰发生反应,干冰出现升华现象,由固态变成气体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空气的温度迅速降低并产生雾气,雾气依次进入穿槽12、连接管13以及连通槽10,并最终进入到外壳2内部,降低外壳2内部的温度,与此同时,转动的风扇5会将外壳2内部的热量自多个散热孔8吹出外壳2内部,以实现对电机的散热,给水机构17的设计可以在保持散热效果的同时避免干冰消耗的过快,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干冰和水反应所产生的升华现象,降低外壳2内部的温度,配合转动的风扇5,将外壳2内部的热量自多个散热孔8吹出外壳2内部,以实现对电机的散热,避免机体3烧毁或降低使用寿命,相比现有的水冷散热而言,不会出现漏水的情况,相比现有的风冷散热而言,散热效果更好,散热效果更高,可靠性强,因此更具有实用性。
75.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机体3的外表面环形阵列构造有与散热翅片9数量相同的定位槽18,散热翅片9固设在定位槽18内,在初始状态下,散热翅片9和机体3处于分离状态,需要将散热翅片9固定在机体3上,具体操作如下,可通过在多个定位槽18内涂覆复合胶水,再分别将多个散热翅片9插入多个定位槽18中,通过复合胶水将散热翅片9粘接在机体3上,也可通过将多个散热翅片9分别插入多个定位槽18中,再通过焊接方式将散热翅片9焊接在机体3上,通过多个定位槽18的设计,便于多个散热翅片9的固定。
76.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77.吸潮件19,设置在连接管13上且用于将雾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参照上文,干冰升华所产生的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为了避免这些水分对机体3造成影响,因此在连接管13上设置有用于将雾气中的水分进行吸收的吸潮件19。
78.如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79.横移槽1901,水平方向设置在连接管13上;
80.滑动盘1902,水平方向设置在连接管13内且与横移槽1901滑动配合;
81.凹槽1903,开设在滑动盘1902上,凹槽1903内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矩形阵列分布的穿孔1904,凹槽1903内设置有干燥剂,干燥剂在说明书附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干燥剂装入透气布袋中,在初始状态下,凹槽1903内并未设置干燥剂,参照上文,使用之前,需要将装有干燥剂的透气布袋放置在凹槽1903中,再将滑动盘1902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横移槽1901中,使滑动盘1902位于连接管13内,在使用时,依次进入穿槽12、连接管13以及连通槽10,并最终进入到外壳2内部,干燥剂和雾气中的水分子结构并生成水合物进行干燥,以吸收雾气中的水分,也可使滑动盘1902水平方向滑动至脱离横移槽1901,将使用一段
时间的干燥剂连通透气布袋一同从凹槽1903中取出,再将装有干燥剂的透气布袋放置在凹槽1903中,最后将滑动盘1902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横移槽1901中,使滑动盘1902位于连接管13内,以实现干燥剂的更换,保持对雾气中水分的吸收效果。
82.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给水机构17包括:
83.第一管道1701,呈竖直方向设置且开设有连通孔1702,第一管道1701的底端贯穿基座1并与容纳腔11连通;
84.第二管道1703,呈倾斜方向设置且两端分别与储水箱15的底部以及连通孔1702连通;
85.活塞1704,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管道1701内,活塞1704的顶端的设置有与第一管道1701竖直方向滑动配合的滑杆1705,在初始状态下,活塞1704将连通孔1702进行封堵;
86.驱动件1706,设置在基座1与滑杆1705上,通过驱动件1706驱使滑杆1705往复滑动;
87.在使用时,储水箱15内的水流入第二管道1703内,由于此时连通孔1702被活塞1704封堵,故水会暂存在第二管道1703内,通过驱动件1706驱使滑杆1705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活塞1704随着滑杆1705同步竖直方向往复滑动,连通孔1702会间歇性的被活塞1704所封堵,当连通孔1702未被活塞1704封堵时,第二管道1703内的水会顺着连通孔1702流入第一管道1701内,之后第一管道1701内的水会流入位于容纳腔11中的储存抽屉14内,当连通孔1702内活塞1704封堵时,水会暂存在第二管道1703内,以实现将储水箱15内的水间歇性输送至容纳腔11。
88.如图6-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件1706包括:
89.转盘170601,偏心铰接设置在基座1上,转盘170601在驱动下转动,转盘170601上开设有环形槽170602;
90.第一连杆170603,铰接设置在滑杆1705上;
91.第二连杆170604,一端与第一连杆170603的自由端铰接,中部与基座1铰接,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位于环形槽170602内且与其滚动配合的滚轮170605;
92.在使用时,驱使转盘170601转动,转盘170601绕铰接点偏心转动,由于滚轮170605位于环形槽170602内且与其滚动配合,故此时滚轮170605会因转盘170601的带动而在环形槽170602内滚动,第二连杆170604会绕铰接点往复转动,第一连杆170603随着第二连杆170604的转动而同步绕铰接点转动,滑杆1705会因第一连杆170603的带动而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当第二连杆170604转动至倾斜向上时,滑杆1705沿竖直方向向上滑动,反之,当第二连杆170604转动至倾斜向下时,滑杆1705沿竖直方向向下滑动。
93.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94.传动件20,设置在转子4、基座1以及转盘170601的铰接点上,当转子4转动时,通过传动件20带动转盘170601差速转动,转盘170601转动的速度低于转子4的转动速度,传动件20在起到传动和减速的作用。
95.如图2-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件20包括:
96.转杆2001,通过轴承水平方向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
97.第一皮带轮2002与第二皮带轮2003,分别套设在转子4与转杆2001上,第一皮带轮
2002与第二皮带轮2003的传动比为三比一,第一皮带轮2002的直径是第二皮带轮2003直径的三分之一,即第二皮带轮2003的直径是第一皮带轮2002直径的三倍,第一皮带轮2002转动一圈时,第二皮带轮2003转动三分之一圈,即第一皮带轮2002转动三圈时,第二皮带轮2003转动三圈,故第一皮带轮2002与第二皮带轮2003的传动比为三比一;
98.连接皮带2004,绕设在第一皮带轮2002与第二皮带轮2003上;
99.锥齿轮组件2005,设置在转杆2001与转盘170601的铰接点上,锥齿轮组件2005由两个啮合的锥齿轮组成,两个锥齿轮分别套设在转子4与转盘170601的铰接点上,当转子4转动时,带动套设在其之上的锥齿轮转动,套设在转盘170601铰接点上的锥齿轮会因啮合作用同步转动并带动转盘170601同步转动;
100.在使用时,转子4转动,带动第一皮带轮2002转动,连接皮带2004随着第一皮带轮2002同步转动并带动第二皮带轮2003同步差速转动,通过锥齿轮组件2005带动转盘170601转动,以实现转子4与转盘170601同步差速转动。
101.本技术还公开了上述一种电机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2.s1:通过冲压设备在前端盖6与后端盖7上冲出多个散热孔8;
103.s2:通过开槽设备在机体3的外表面开出多个环形阵列分布的定位槽18,在外壳2上开出连通槽10,在基座1上开出连通的容纳腔11与穿槽12,在连接管13上开出横移槽1901,在滑动盘1902上开出凹槽1903,在凹槽1903内开出多个矩形阵列分布的穿孔1904,在第一管道1701上开出连通孔1702,在转盘170601上开出环形槽170602;
104.s3:将储水箱15与连通管固定在基座1上,使连通管保持竖直方向且底端与穿槽12连通,将进水管16固定在储水箱15的顶部并与其连通,将第一管道1701竖直方向固定在基座1上,使第一管道1701的底端与容纳腔11连通,将第二管道17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储水箱15的底部以及第二管道1703上,使第二管道1703的两端分别与储水箱15以及连通孔1702连通,将活塞1704与滑杆1705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管道1701内,将第二连杆170604的中部与基座1铰接,将第一连杆170603的两端分别与滑杆1705的自由端以及第二连杆170604的一端铰接,将转盘170601偏心铰接设置在基座1上,将滚轮170605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连杆170604的另一端并位于环形槽170602内,将转杆2001通过轴承水平方向转动设置在基座1上,将锥齿轮组件2005设置在转杆2001与转盘170601的铰接点上;
105.s4:分别将多个散热翅片9插接到多个定位槽18中,将多个散热翅片9进行固定,将风扇5套设在转子4上,通过螺栓将后端盖7安装到外壳2的一端,将机体3安装到外壳2内,通过螺栓将前端盖6安装到外壳2的另一端,将外壳2固定在水平方向固定在基座1上,将第一皮带轮2002套设在转子4上,将第二皮带轮2003套设在转杆2001上,将连接皮带2004绕设在第一皮带轮2002与第二皮带轮2003上,使连通管的顶端与连通槽10连通并将连通管与外壳2固定,将储存抽屉14滑动设置在容纳腔11内,将滑动盘1902滑动设置在横移槽1901内。
10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