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23:32: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影视剧拍摄的场景中,经常会使用到蜡烛的场景,尤其是没有电灯的古装剧,蜡烛作为一种古老的照明照明灯具,其照明效果稳定,持续时间长,但其也具有明显的缺点,烛光的光通量有限,常见的蜡烛光通量只有5-20流明;在拍摄影视剧时,使用蜡烛照明的场景烛光往往达不到拍摄亮度要求,还需要加入其它光参数和烛光类似的补光照明结构或设备进行补光照明,并且补光的结构或设备不能被拍摄到。
3.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拍摄场景中蜡烛的照明亮度,采用在蜡烛的附近增设补光灯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增强了照明亮度,但是会使得被拍摄物的照明光源来着于两个不同光源,影响蜡烛照明的真实性,进而导致照明效果及拍摄效果显得不自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影视拍摄场景中采用普通蜡烛照明亮度不足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包括:
6.外壳,包括壳本体和连接于所述壳本体的池体,所述池体具有用于容置燃烧体的燃烧槽,所述池体能够透射光线;
7.灯芯组件,连接于所述池体,所述灯芯组件至少包括能够燃烧的芯体,所述芯体能够与所述燃烧槽内的所述燃烧体相接触;及
8.光源,位于所述壳本体内,并能够朝向所述池体出射光线。
9.进一步地,所述灯芯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池体的支撑结构,所述芯体连接于所述支撑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壳本体具有容置腔,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壳本体通过容置腔引导所述光线朝向所述池体出射。
11.进一步地,所述壳本体呈柱状延伸,所述池体连接于所述壳本体的一延伸端,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壳本体的另一延伸端。
12.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光源和所述池体之间的导光结构,所述导光结构用于聚集并引导所述光线至所述池体。
13.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呈筒体状并在所述光源和所述池体之间延伸设置的导光筒,所述导光筒的折射率大于外界空气的折射率,以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能够在导光筒的筒壁上发生全反射。
14.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结构还包括第一导光体和第二导光体,所述导光筒具有靠近所述光源的第一开口端和靠近所述池体的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导光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端,所述第二导光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导光体能够透射光线,所述第二导
光体能够透射光线且所述第二导光体的导光面为雾面或磨砂面。
15.进一步地,所述导光结构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导光筒的支架,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导光筒的靠近所述光源的延伸端,且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光源与所述导光筒的延伸端之间;或
16.所述支架连接于所述导光筒和所述壳本体之间。
17.进一步地,所述池体与所述壳本体一体成型;或
18.所述池体与所述壳本体可拆卸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池体的池底为采用透光材质制备的片状结构;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燃烧体,所述燃烧体容置于所述燃烧槽内,所述芯体的一端能够浸没于所述燃烧体内;所述壳本体的外壁面附着有大致呈白色的附着物。
20.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光源进行散热的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连接于所述壳本体,并靠近所述光源设置。
21.本技术的照明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照明装置在点燃芯体时接通电源,光源在电能的驱动下点亮,光源发出的光线向上传导至透光的池体,光线透过池底,并射入燃烧槽,光线射入燃烧液,并在燃烧液内散射后扩散至燃烧槽槽口外部的周围空间,光源和燃烧的芯体一起达到照明效果;通过光源发射光线,穿过燃烧液后射出,射出后的光线的参数与芯体燃烧的光的参数几乎一致,从而使得蜡烛照明能够达到足够的照明亮度,并提高了蜡烛使用场景的真实性,使照明效果及拍摄效果显得更加自然。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的爆炸视图;
25.图3是图1的主视图;
26.图4是图3的b-b视图;
27.图5是图2中池体的剖视图;
2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在照明时的状态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灯芯组件;11、支撑结构;12、芯体;2、池体;21、燃烧槽;22、池底;23、倒角结构;3、壳本体;31、容置腔;4、导光结构;41、第一导光体;42、第二导光体;5、支架;6、光源;7、散热结构;8、光线;9、燃烧体。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部”、“下部”、“朝上”、“竖直”、“水平”、“底”、“内”、“外”、“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4.基于在影视剧拍摄的蜡烛使用场景中,蜡烛的照明亮度不足的情况,现有技术通过在蜡烛附近另外增加辅助照明设备的方式来增加照明亮度,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会使得被拍摄物的照明光源来着于两个不同光源,影响蜡烛照明的真实性,进而导致照明效果及拍摄效果显得不自然。
35.如果将影视照明用的蜡烛灯的火焰发光部分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其形状类似于火焰,使光源发光点镶嵌在火焰形状的透明材料中,光源为光参数类似于烛光的钨丝灯、金卤灯、led、或其他形态的光源,虽然上述蜡烛灯解决了亮度不足的问题,但是烛光火焰不能随空气的流动而晃动,比较生硬,很容易在剧情中被看出来,同时于常规蜡烛的火焰大小有限,现有影视照明蜡烛灯功率不能做大,否则会无法解决散热问题,因此当需要较高的照度的场景时,上述影视照明蜡烛灯无法满足真实性的要求。
36.为了提高影视剧中蜡烛使用场景的真实性,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提高蜡烛的亮度,或将补光照明的结构或者设备集成到蜡烛的焰心内,但是由于蜡烛燃烧的焰心温度较高,将常见的led光源和钨丝灯集成焰心中并不容易,亦或产生较高的成本。
37.故本技术为了解决普通蜡烛照明亮度不足的问题,以及为了提高影视剧拍摄中蜡烛应用场景的真实性,本技术提供了以下照明装置,能够在保证蜡烛照明真实性的同时,还能够提高照明亮度。
3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39.请参阅图1和图2及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目的是提供的一种照明装置,照明装置包括外壳、灯芯组件1及光源6;外壳包括壳本体3和连接于壳本体3的池体2,池体2具有用于容置燃烧体9的燃烧槽21,池体2能够透射光线8;灯芯组件1连接于池体2,灯芯组件1至少包括能够燃烧的芯体12,芯体12能够与燃烧槽21内的燃烧体9相接触;光源6位于壳本体3内,并能够朝向池体2出射光线8。
40.具体地,燃烧体9可以为液体也可以为固体,燃烧体9为一种可以燃烧的物质,燃烧体9包括燃烧液或燃烧固体,其中燃烧固体能够在温度上升至预设值时融化形成燃烧液体;
光源6发出的光线8能够透过池体2进入燃烧槽21;芯体12能够被点燃或燃烧;光源6能够发出光线8,并位于壳本体3的背离池体2(或燃烧槽21的槽口)的一侧,光源6发出的光线8能够通过池体2引出,并进入燃烧槽21,进而从燃烧槽21的槽口射出,槽口设计倒角结构23,倒角结构23的倒角角度a的大小为45
°‑
60
°
,方便射出较大角度的光线8。
41.其中,壳本体3在整个照明装置中起到支撑的作用,池体2主要用于安装灯芯组件1,在池体2上开设有燃烧槽21,池体2可以与壳本体3是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是独立于壳本体3之外的容器件,池体2可以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壳本体3上,与壳本体3形成可拆卸的连接组件。
42.灯具在使用时,燃烧槽21内盛放燃烧体9,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燃烧体9可以呈液体状,即燃烧液,也可以呈固体状,即燃烧固体,燃烧固体能够在一定的温度下融化形成燃烧液,燃烧液选用大致透明的可燃液体,例如可以采用蜡油、煤油等,燃烧固体可以采用石蜡。
43.再者,壳本体3的外部形状多种多样,最常见的形状包括柱体状、球体状、锥体状等,柱体可以包括圆柱体、棱柱体等,壳本体3的中部可以是实心体也可以是中空的结构。
44.灯芯组件1至少包括芯体12,芯体12为采用棉质、纤维等材料制备的线体结构,能够像蜡烛的灯芯一样被点燃并燃烧。
45.其中,光源6可以采用led光源,其包括阵列led光源和集成cob光源6,其所发出的光能够传导至池体2,池体2能够透射光线8包括第一种情况,整个池体2结构均能够透射光线8,还包括第二种情况,至少池底22(或槽底)能够透射光线8;光源6发出的光线8至少能够照射在池体2的池底22。
46.本照明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向燃烧槽21内装入燃烧液或放入燃烧固体,明火点燃芯体12,芯体12点燃后,固体的燃烧固体会全部或上层部分燃烧形成燃烧液,燃烧槽21内的燃烧固体开始融化并分层,以蜡烛为例,蜡烛点燃后,第一层融化形成透明蜡液体层,第二层凝固形成半透明蜡固体层,两层蜡体合在一起在芯体12(灯芯)燃烧的状态下形成凹槽状,类似于一个月牙凹透镜,光源6发射的光线8从第一层射入第二层,透明蜡液体层对平行光起到扩散的作用,其中,第二层的半透明蜡固体层通过散射原理对光线8起到混光的作用,使发出的光线8的光谱与芯体12燃烧的光谱保持较高的相似度。
47.在本实施方式中,点燃芯体12,接通电源,光源6在电能的驱动下点亮,光源6发出的光线8向上传导至透光的池体2,光线8透过池底22,并射入燃烧槽21,光线8射入燃烧液,并在燃烧液内散射后扩散至燃烧槽21槽口外部的周围空间,光源6和燃烧的芯体12一起达到照明效果;通过光源6发射光线8,穿过凝固和融化的蜡液(燃烧液)后射出,射出后的光线8的参数与蜡烛光(芯体12燃烧的光)的参数几乎一致,从而使得蜡烛照明能够达到足够的照明亮度,并提高了蜡烛使用场景的真实性,使照明效果及拍摄效果显得更加自然。
48.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灯芯组件1还包括连接于池体2的支撑结构11,支撑结构11可设置于燃烧槽21内,芯体12连接于支撑结构11。
49.具体地,支撑结构11连接在池体2上,可与池体2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更换芯体12;支撑结构11可以采用框架结构形式的支撑架,支撑架可以采用金属材质的架体结构,以使得芯体12和燃烧液在燃烧的过程中,处在高温中的支撑结构11不易发生变形和融化,结构稳定性更强。
50.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结构11主要用于承载并固定芯体12,使芯体12的一端部能够容置在燃烧槽21的燃烧液或燃烧固体中,燃烧液能够浸没大致五分之四的芯体12。
51.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壳本体3内部开设有容置腔31,光源6设置于容置腔31内,容置腔31能够引导光线8到达燃烧槽21,也就是说,壳本体3通过容置腔31引导光线8朝向池体2出射,并射入燃烧槽21。
52.具体地,壳本体3呈柱状延伸,壳本体3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多边形等,壳本体3的外部形成柱形的蜡烛;为了提高蜡烛的真实性,壳本体3的外壁面附着有大致呈白色或近似白色的附着物,以提高跟真实的白色蜡烛的相似度,当然蜡烛的颜色不限定为白色,故附着物的颜色还可以呈现其它颜色,例如,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可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进行选择;池体2连接于壳本体3的一延伸端,光源6位于壳本体3的另一延伸端。
53.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连接于光源6和池体2之间的导光结构4,导光结构4容置于壳本体3的容置腔31内,光源6发出的光线8射入导光结构4,导光结构4用于聚集并引导光线8至池体2,光线8通过导光结构4后照射至池体2的池底22,进而通过透明的池体2(或池底22或槽底)进入燃烧槽21内;蜡烛点燃后,燃烧槽21内上层的透明蜡液体层和下层的半透明蜡固体层合在一起,光线8从下层射入上层,蜡液体层对平行光起到扩散的作用,半透明蜡固体层通过散射原理对光线8起到混光的作用,进而达到模拟蜡烛光照的效果,提高照明装置燃烧时的亮度。
54.其中,导光结构4包括呈筒体状并在光源6和池体2之间延伸设置的导光筒,光源6发出的光线8射入导光筒的筒体内部,并沿着导光筒内部的筒腔的延伸方向向池体2方向照射;导光筒的折射率大于外界空气的折射率,故使得光源6发出的光线8能够在导光筒的内筒壁上发生全反射。
55.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光筒是由折射率比空气大的塑料制成,例如pc(聚碳酸酯)材质、亚克力材质等,因此,极大部分的出射角度较大的光线8会在导光筒的外侧表面发射全反射而向上传导至透光(或透明)的池体2,减少光线8传播过程中的损失,以保证光源6发出的光线8能够最大程度地传递至池体2,保证足够的照明亮度。
56.另外,当剧组需要其他颜色的烛光时,光源6的颜色也可做成所需要的任意彩色,只需保证其光通过光导光筒和池体2后与芯体12燃烧的光谱保持较高的相似度即可。
57.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光结构4还包括第一导光体41和第二导光体42,导光筒具有靠近光源6的第一开口端及靠近池体2的第二开口端,第一导光体41连接于第一开口端,第二导光体42连接于第二开口端;第一导光体41能够透射光线8,第二导光体42能够透射光线8且第二导光体42的导光面为雾面或磨砂面。
58.其中,第一导光体41和第二导光体42均采用塑料制成,例如pc(聚碳酸酯)材质、亚克力材质等,光源6发出的光线8首先经过第一导光体41进入导光筒内,再经第二导光体42射出导光筒,射向池体2。
5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光体41材质的光滑透明,能够较好地透射光线8,第二导光体42的表面制成磨砂雾面或磨砂面等,以增强混光的效果,使出射的光线更加接近蜡烛的光线。
60.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导光结构4还包括用于支撑导光筒的支架5,支架5连接于导光筒的靠近光源6的延伸端,且支架5位于光源6与导光筒的延伸端之间,也
就是说,在壳本体3沿竖直方向直立设置时,支架5连接于导光筒的底部,即支架5连接于导光筒的靠近光源6的一端,光源6位于支架5的下方;支架5主要用于支撑导光筒。
61.可替代地,支架5还可以连接于导光筒和壳本体3之间。具体地,支架5位于导光筒的筒身高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并分别与导光筒的筒壁外侧和壳本体3的壳壁内侧分别连接,以稳定支撑导光筒。
62.参照图2和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池体2可以整体采用透光材质或透明材质制备,透射光线效果更好;另外池体2采用一体结构,使得池体2的制备更加便捷,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63.可替代地,池体2的池底22为采用透明材质制备的片状结构,例如透光玻璃,透光玻璃可以采用普通无色透明玻璃,池体2的侧壁采用非透明材质制备;在本实施方式中,仅将池底22设计为透光结构,光源6发出的光线8仅能从池底22进入燃烧槽21,并从燃烧槽21的槽口(也就是池口)射出,与芯体12燃烧产生的光线8出射方向一致,有利于提高模拟蜡烛照明的真实性。
64.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照明装置还包括用于对光源6进行散热的散热结构7,散热结构7连接于壳本体3,且靠近光源6设置。
65.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结构7可以采用散热器,散热器连接于壳本体3的靠近光源6的一端,光源6可以位于散热器和壳本体3的端部之间,散热器上可开设容置光源6的容置腔31,使光源6产生的热量能够及时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另外,散热器设置于壳本体3的底部(下端或远离池体2的一端),光源6可以位于散热器和导光筒的端部之间,或在支架5位于导光筒的延伸端时,光源6位于散热器和支架5之间,散热器能够对壳本体3或导光筒或支架5起到支撑的作用,壳本体3也可通过散热器支撑于支撑面。
66.参照图6所示,照明装置还包括燃烧体9,燃烧体9容置于燃烧槽21内,芯体12的一端能够浸没于燃烧体9内,燃烧体9包括燃烧液或燃烧后能够形成燃烧液的燃烧固体。
67.具体地,燃烧体9为燃烧液时,燃烧液可以为煤油、蜡液等;燃烧体9为燃烧固体时,燃烧固体可以为石蜡,石蜡燃烧以后形成蜡液。
68.当燃烧液采用蜡液,或燃烧固体采用石蜡时,芯体12点燃后,第一层(或称上层或靠近芯体12的一层)融化形成透明蜡液体层,第二层(或称下层或远离芯体12的一层)凝固形成半透明蜡固体层,两层蜡体合在一起在芯体12(灯芯)燃烧的状态下形成凹槽状,类似于一个月牙凹透镜,光源6发射的光线8从第一层射入第二层,透明蜡液体层对平行光起到扩散的作用,其中,第二层的半透明蜡固体层通过散射原理对光线8起到混光的作用,以达到模拟蜡烛发光的效果。
69.在本实施方式中,本照明装置能够通过光源6发射光线8,穿过凝固和融化的蜡液(燃烧液)后射出,射出后的光线8的参数与蜡烛光(芯体12燃烧的光)的参数几乎一致,从而使得蜡烛照明能够达到足够的照明亮度,并提高了蜡烛使用场景的真实性,使照明效果及拍摄效果显得更加自然。
70.本照明装置具有真实的火焰、功率大、光通量高并且照度高,同时灯具的形态与真实蜡烛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拍摄时能够更好的融入场景,同时提供较高的亮度,更好地为影视剧及其它需要蜡烛照明的拍摄场景服务。
71.综上所述,本照明装置有真实火焰,作为增加亮度的led光源6的光从火焰下方向
周围扩散,摄影拍摄镜头在拍摄时无法看到光源6点,灯芯燃烧发出的光和led光源发出的光能够很好的混合在一起;利用了点燃后的蜡烛液面成凹槽状、类似于一个凹透镜,加强扩撒作用,使蜡烛周围空间光强分布更均匀;并利用了较薄层的凝固态的蜡烛加强混光;当需要较强的烛光亮度时可以适当增加光源6的功率使其亮度变高,而不需要考虑芯体12处的散热问题,只需在底部加强散热性能或拓展散热器,如将散热器连接在金属桌子上等,同时加粗加长芯体12,使效果更自然。
72.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仅具体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解释,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