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9:39: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下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用内包机对药片进行包装的时候,需要进行分段下料,传统的下料装置是单纯的震动下料,采用的是定时下料的方式,先是计算出单位体积的药片完全填装的时间,在定时下料,这样的下料方式不确定性太多,药片的填装效率是不定的,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无法准确的进行下料。
3.因此设计一种双保险双重检测,多方面保证不断料,保证药片量适中的装置,正是发明人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能实现双保险双重检测,多方面保证不断料,保证药片量适中的功能。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包括料仓,所述料仓下方连接有上部支架,所述上部支架安装在内包机框架上,所述上部支架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侧设置有隔断板,所述隔断板通过连杆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钢板与上部支架连接固定,所述出料口外侧设置有倾斜流道,所述倾斜流道的下端设置在内包机的投料端,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刷,所述旋转电机的内侧设置有扭矩传感器,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处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处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侧设置有两个连接螺栓,所述立板的侧面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连接螺栓通过垫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下端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通螺栓连接有光感传感器a,所述光感传感器a的侧面设置有光感传感器b,所述光感传感器a的侧面设置有激光发生器,所述倾斜流道的侧面设置有气动振动器。
6.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光感传感器a、光感传感器b、激光发生器、扭矩传感器相电连接。
7.进一步,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电磁气动阀,所述电磁气动阀通过气管与气缸相连接。
8.进一步,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二的倍数且从上至下等间距分布。
9.进一步,所述安装环为矩形环状结构。
10.进一步,所述安装环的后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分别设置有光感传感器a、激光发生器、光感传感器b分别设置在安装环的三个边上。
11.进一步,所述光感传感器a、激光发生器、光感传感器b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
12.进一步,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扇面光线,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光线照射到光感传
感器a、光感传感器b。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采用扇面激光发生器作为光源,发射激光,配合光感传感器进行识别,来判断物料是否过少进行投料,同时在旋转电机处设置扭矩传感器,通过检测扭矩的变化从侧面辅助判断物料量,实现了双保险双重检测,多方面保证不断料,保证药片量适中的功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视图。
16.附图标记说明:1-料仓;2-上部支架;3-气缸;4-隔断板;5-气动振动器;6-倾斜流道;7-立板;8-连接螺栓;9-移动板;10-激光发生器;11-光感传感器a;12-安装环;13-光感传感器b;14-安装板;15-扭矩传感器;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8.实施例一:
19.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视图,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包括料仓1,料仓1下方连接有上部支架2,上部支架2安装在内包机框架上,上部支架2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14,料仓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滑槽,滑槽的侧面设置有开口,开口内侧设置有隔断板4,隔断板4通过连杆连接有气缸3,气缸3通过钢板与上部支架2连接固定,出料口外侧设置有倾斜流道6,倾斜流道6的下端设置在内包机的投料端,安装板14上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刷,旋转电机的内侧设置有扭矩传感器15,安装板14的边缘处设置有控制器16,安装板14的边缘处连接有立板7,立板7上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内侧设置有两个连接螺栓8,立板7的侧面设置有移动板9,移动板9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螺栓8通过垫片螺纹连接,移动板9的下端连接有安装环12,安装环12上通螺栓连接有光感传感器a11,光感传感器a11的侧面设置有光感传感器b13,光感传感器a11的侧面设置有激光发生器10,倾斜流道6的侧面设置有气动振动器5。
20.控制器16分别与光感传感器a11、光感传感器b13、激光发生器10、扭矩传感器15相电连接,控制器16电连接有电磁气动阀,电磁气动阀通过气管与气缸3相连接,螺纹孔的数量为二的倍数且从上至下等间距分布,安装环12为矩形环状结构,安装环12的后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分别设置有光感传感器a11、激光发生器10、光感传感器b13分别设置在安装环12的三个边上,光感传感器a11、激光发生器10、光感传感器b13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激光发生器10发射扇面光线,激光发生器10发射光线照射到光感传感器a11、光感传感器b13。
21.气动振动器5通过电磁阀连接气源。
22.本实用新型采用光电感应和扭矩检测两种方式从两个部位进行检测,内包机的输送带上有大量的药片时候的扭矩和没有药片时候的扭矩差距很大,通过与控制器16相连接
的显示屏,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扭矩数据,测定满负荷的扭矩和零负荷的扭矩之后,进行数值比对监测。
23.通过发射扇形光线的激光发生器10,发射扇形激光光线,如果使用单一的光感传感器进行感应激光,有可能出现误差,因为药片堆积不一定是规则的有可能出现局部偏高的现象,可能影响药片数量的判断,而采用不同方向侧壁的两个不同的光感传感器同时进行感应,当两个光感传感器同时感应时,控制器16才会控制电磁气动阀给气缸3送气,气缸3动作收缩拉回隔断板4同时控制电磁阀放开气源,发生震动开始下料,当药片堆积挡住光感传感器时停止放料,气缸3反向动作关闭下料口。
24.本实用新型采用扇面激光发生器10作为光源,发射激光,配合光感传感器进行识别,来判断物料是否过少进行投料,同时在旋转电机处设置扭矩传感器15,通过检测扭矩的变化从侧面辅助判断物料量,实现了双保险双重检测,多方面保证不断料,保证药片量适中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料仓,所述料仓下方连接有上部支架,所述上部支架安装在内包机框架上,所述上部支架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侧面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侧设置有隔断板,所述隔断板通过连杆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钢板与上部支架连接固定,所述出料口外侧设置有倾斜流道,所述倾斜流道的下端设置在内包机的投料端,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刷,所述旋转电机的内侧设置有扭矩传感器,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处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安装板的边缘处连接有立板,所述立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内侧设置有两个连接螺栓,所述立板的侧面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连接螺栓通过垫片螺纹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下端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通螺栓连接有光感传感器a,所述光感传感器a的侧面设置有光感传感器b,所述光感传感器a的侧面设置有激光发生器,所述倾斜流道的侧面设置有气动振动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光感传感器a、光感传感器b、激光发生器、扭矩传感器相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有电磁气动阀,所述电磁气动阀通过气管与气缸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二的倍数且从上至下等间距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为矩形环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的后端面、左端面、右端面分别设置有光感传感器a、激光发生器、光感传感器b分别设置在安装环的三个边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感传感器a、激光发生器、光感传感器b位于同一个水平面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扇面光线,所述激光发生器发射光线照射到光感传感器a、光感传感器b。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包机自动感应下料装置,其包括料仓,料仓下方连接有上部支架,上部支架安装在内包机框架上,上部支架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料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有滑槽,滑槽的侧面设置有开口,开口内侧设置有隔断板,隔断板通过连杆连接有气缸,气缸通过钢板与上部支架连接固定,出料口外侧设置有倾斜流道,倾斜流道的下端设置在内包机的投料端,安装板上连接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旋转刷,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双保险双重检测,多方面保证不断料,保证药片量适中的功能。量适中的功能。量适中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邢伟平 陈晓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9
技术公布日:2023/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