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7:04: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粘剂测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


背景技术:

2.胶粘修复和胶粘制件广泛应用在非金属与非金属、非金属与金属及金属与金属的粘接制品中。粘接一般常用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橡胶的硫化直接粘接,另一种是采用胶粘剂进行粘接。粘接力是两种材料由于表面积的化学物理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结合力,是一种界面行为。粘接力除了与被粘材料及胶粘剂有关外,还与被粘材料的表面积、粘接表面积的处理方法、胶结工艺、固化条件等密切相关。
3.如何判定胶粘的效果及工艺的良好性,一般还是通过拉伸试验,在试样的粘合面上均匀垂直的拉力,测定试样破坏的最大力。试样被破坏的最大拉力除以粘合面的面积,就是胶粘的结合强度。
4.现有的测定装置大多一次只能制作一个试件,并且每次制作试件所施压的力度不同,所以在测定时会存在一些误差,所以我们提出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测定装置大多一次只能制作一个试件,并且每次制作试件所施压的力度不同,所以在测定时会存在一些误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设置有对称的两个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上模具,两个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顶板,所述上模具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模具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
8.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之间设有用于挤压胶黏剂的挤压组件。
9.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模具顶部的推力球轴承,所述推力球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一端螺纹贯穿顶板,所述螺杆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把手。
10.优选的,所述挤压组件包括在上模具底部开设的五个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上粘结基材,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动槽相对应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下粘结基材,所述上粘结基材和下粘结基材之间设置有隔板。
11.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圆柱槽,所述第一圆柱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矩形块配合使用的第一矩形
槽,所述顶板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椭圆槽,所述连接杆和顶板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销柱,所述第一销柱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销柱与第一椭圆槽的相对一侧分别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圆柱槽,所述第二圆柱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块,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二矩形块配合使用的第二矩形槽,所述下模具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椭圆槽,所述连接杆和下模具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销柱,所述第二销柱的外壁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椭圆槽与第二销柱的相对一侧分别与第二弹簧固定连接。
13.优选的,所述上粘结基材和下粘结基材均为t型阳极氧化铝材质,所述上粘结基材和下粘结基材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与隔板相对应的凹槽。
14.优选的,所述隔板的表面设有pvd防粘涂层,所述隔板的表面积为23*23mm。
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
16.1、将多个上粘结基材和下粘结基材放进相对应的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中,在上粘结基材的下粘结基材的相对一侧均匀涂覆胶粘剂,然后在上粘结基材和下粘结基材之间放入隔板;
17.2、转动螺杆,螺杆带动上模具向下移动,从而使上粘结基材和下粘结基材充分接触,在将多余的胶粘剂刮除,在23℃
±
2℃,相对湿度50%
±
5%的环境中放置,放置时间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完成试件制作;
18.3、拉动第二销柱,使第二销柱脱离连接杆中的第二通孔,可以将下模具与连接杆分离;
19.4、将把手拆除,拉动第一销柱,使第一销柱脱离连接杆中的第一通孔,可以将顶板和连接杆分离,再将连接杆从上模具中拉出,完成拆卸,方便移动;
20.本装置通过在上下模具中设置多组上下粘结基材,可以一次制作多个试件,并且每个试件所施压的力度相同,有利于测定时减小误差,并且方便拆除、移动,可以减小由于厚度和压缩力不均匀导致的结果差异,提高制样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模具剖视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的上粘结基材、隔板、下粘结基材的分解示意图。
25.图中:1、下模具;2、上模具;3、连接杆;4、顶板;5、推力球轴承;6、把手;7、螺杆;8、第一滑动槽;9、第二滑动槽;10、上粘结基材;11、隔板;12、下粘结基材;13、凹槽;14、第一椭圆槽;15、第一矩形块;16、第一矩形槽;17、第一通孔;18、第一弹簧;19、第一销柱;20、第二椭圆槽;21、第二销柱;22、第二弹簧;23、第二圆柱槽;24、第二矩形槽;25、第二矩形块;26、第一圆柱槽;27、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实施例一
28.参照图1-图4,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包括下模具1,下模具1的顶部设置有对称的两个连接杆3,两个连接杆3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上模具2,两个连接杆3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顶板4,上模具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模具2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
29.上模具2和下模具1之间设有用于挤压胶黏剂的挤压组件。
30.实施例二
31.参照图1-图4,一种胶粘剂粘结强度测试用试样的制样装置,包括下模具1,下模具1的顶部设置有对称的两个连接杆3,下模具1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圆柱槽23,第二圆柱槽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块25,连接杆3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二矩形块25配合使用的第二矩形槽24,防止连接杆3转动,便于对连接杆3定位,下模具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椭圆槽20,连接杆3和下模具1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第二通孔27,第二通孔2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销柱21,第二销柱21的外壁套设有第二弹簧22,第二椭圆槽20与第二销柱21的相对一侧分别与第二弹簧22固定连接,便于对连接杆3进行固定两个连接杆3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上模具2,两个连接杆3的顶部设置有同一个顶板4,顶板4的底部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圆柱槽26,第一圆柱槽26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15,连接杆3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矩形块15配合使用的第一矩形槽16,顶板4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椭圆槽14,连接杆3和顶板4的一侧开设有同一个第一通孔17,第一通孔1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一销柱19,第一销柱19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弹簧18,第一销柱19与第一椭圆槽14的相对一侧分别与第一弹簧18固定连接,便于对顶板4进行固定,上模具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模具2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模具2顶部的推力球轴承5,推力球轴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杆7,螺杆7一端螺纹贯穿顶板4,螺杆7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把手6,便于转动螺杆7,上模具2和下模具1之间设有用于挤压胶黏剂的挤压组件。挤压组件包括在上模具2底部开设的五个第一滑动槽8,第一滑动槽8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上粘结基材10,下模具1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动槽8相对应的第二滑动槽9,第二滑动槽9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下粘结基材12,上粘结基材10和下粘结基材12之间设置有隔板11,上粘结基材10和下粘结基材12均为t型阳极氧化铝材质,上粘结基材10和下粘结基材12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与隔板11相对应的凹槽13,隔板11的表面设有pvd防粘涂层,防止胶粘剂粘结在隔板11上,隔板11的表面积为23*23mm。
32.进一步的,第一滑动槽8的尺寸略小于上粘结基材10上端的厚度,在上粘结基材10插入到第一滑动槽8后,受到第一滑动槽8的挤压,依靠两者的摩擦力,进行固定。
33.进一步的,第一滑动槽8上设置有燕尾槽,上粘结基材10上设置有燕尾凸起,两者配合,实现固定。
34.工作原理: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多个上粘结基材10和下粘结基材12放进相对应的第一滑动槽8和第二滑动槽9中,在上粘结基材10和下粘结基材12的相对一侧均匀涂覆
胶粘剂,然后在上粘结基材10和下粘结基材12之间放入隔板11,隔板11的目的是调节上粘结基材10和下粘结基材12的间距,使其位于凹槽13内,转动螺杆7,螺杆7带动上模具2向下移动,从而使上粘结基材10和下粘结基材12充分接触,在将多余的胶粘剂刮除,在23℃
±
2℃,相对湿度50%
±
5%的环境中放置,放置时间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完成试件制作,每组试验需5个试件;
35.在固化过程中任意时间从模具中取出,将试件装入拉力试验机以(5-6)mm/min的速度将试件拉伸至破坏,记录相应测试数据。
36.试验结果计算:
37.拉拔强度ts,按式计算取五个时间的算数平均值:
38.ts=p/s
39.式中:
40.ts一拉拔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41.p一试件破坏时最大拉力值,单位为牛顿(n);
42.s一试件有效粘结面积,单位平方毫米(mm2)。
43.在移动至其它地方或者不使用时,可拉动第二销柱21,使第二销柱21脱离连接杆3中的第二通孔27,可以将下模具1与连接杆3分离,将把手6拆除,再拉动第一销柱19,使第一销柱19脱离连接杆3中的第一通孔17,可以将顶板4和连接杆3分离,再将连接杆3从上模具2中拉出,完成拆卸,方便移动。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