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煮茶器的制作方法

2023-01-02 02:32: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煮茶器。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所售的主流煮茶器在壶体中设置有茶漏,茶漏上部设置有茶篮,茶篮底部设置有网孔,可以在茶篮中放置茶叶,茶漏中部设置有一上水管,上水管上端伸入到茶篮内部,上水管下部设置有一倒立型漏斗,漏斗底部侧面设置有若干漏水孔,当水烧开后,水蒸气气泡在漏斗中形成,气泡逐渐上升,气泡顶动上水管中的液体上升到达茶篮中,对茶篮中的茶叶进行喷淋冲泡。然而该技术无法实现80℃到95℃水温之间的喷淋冲泡,对于绿茶和红茶等需要精准控温进行冲泡的茶叶品种,无法实现精准控温。
3.针对此问题,新型煮茶器做了一些改进,比如将茶篮做成外轮廓封闭形,在茶篮的下端设置一个伸入壶体内的吸管,通过抽气组件将壶体内的水通过吸管吸到茶篮中保持一段时间从而对茶叶进行充分的浸泡,抽气组件停止工作后,浸泡好的茶水通过吸管再回落到壶体中,这种方法可以精准控制茶叶的浸泡温度,同时对茶叶进行了充分的浸泡。
4.然而此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由于加装了抽气组件,相应地需要对煮茶器的整体结构进行改造,导致煮茶器结构复杂、体积过大、成本过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煮茶器上加装了抽气组件导致煮茶器结构复杂、体积过大、成本过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煮茶器,对煮茶器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建立气泵与茶篮之间的气路连接,简化结构,控制煮茶器的体积,减少煮茶器的改造成本。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煮茶器,包括壶体、壶盖、茶篮、手柄及气泵,壶盖设置在壶体的上端,手柄设置在壶体的一侧,茶篮安装在壶盖上并位于壶体内,茶篮的下端设有吸管,气泵工作时将壶体内的液体通过吸管吸入茶篮内,所述气泵安装在手柄内,手柄的上端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进气柱、出气柱,进气柱、出气柱分别与气泵的进气口、气泵的出气口连通,壶盖上设有连接部,连接部覆盖在安装槽的上方,连接部上设有进气耦合孔与出气耦合孔,进气耦合孔与进气柱连接,出气耦合孔与出气柱连接。
7.本技术方案中,气泵隐藏于手柄内,煮茶器上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空间来安装气泵,手柄的上端具有一个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进气柱、出气柱,进气柱与出气柱是连接壶盖内气路和手柄内气路的中间件,进气柱的下端与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管路连接,出气柱的下端与气泵的出气口连接,壶盖盖上壶体后,连接部的位置与安装槽的位置相对应,进气柱的上端与进气耦合孔连接,进气柱的上端与出气耦合孔的连接。气泵工作时,壶盖内的气体依次经过进气耦合孔、进气柱、气泵的进气口抽走,排气时依次从气泵的出气口、出气柱、出气耦合孔排出去。气泵抽气时,在茶篮的上方形成负压,壶体内的液体在负压作用下被吸入茶篮中,此时茶叶同茶篮中的热水混合冲泡,冲泡一定时间后,气泵停止工作,茶水回落排入壶
体内,茶叶留在茶篮中,实现了茶水分离,如此反复若干次,实现循环冲泡。通过气泵和气路的配合,能够自主地精准控制茶叶的浸泡温度,同时对茶叶进行了充分的浸泡。本技术方案中,在煮茶器体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了壶盖和手柄的现有结构,壶盖盖上壶体后,利用安装槽和连接部的对接关系,建立了气泵与茶篮之间的气路连接,结构简单,降低煮茶器的改造成本,同时外观上看不到内部的气路连接部分,外观整洁美观。
8.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内设有气路耦合硅胶,进气耦合孔、出气耦合孔设置在气路耦合硅胶上,气路耦合硅胶上还设有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管,第一进气管与进气耦合孔连通,第一出气管与出气耦合孔连通。通过本设置,气路耦合硅胶用于气路的中转,气泵抽气时茶篮内的气体导向第一进气管再从进气耦合孔再导到气泵的进气口,排气时从气泵的出气口导到出气耦合孔再从第一出气管导出去,建立完整的进气气路和排气气路,气路耦合硅胶具有弹性,能够弥补安装误差,保证整个气路的完整性,减少漏气问题的产生。
9.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盖上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与第一出气管连通以使出气管与大气连通。通过本设置,从第一出气管出来的气体经过出气孔排出去,此外,当气泵停止抽气后,茶篮上方空间和大气连通,在重力的作用下,茶篮中的茶水被排到壶体内。
10.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壶盖的下端设有吸气孔,吸气孔与第一进气管连通以使气泵工作时从茶篮中抽取空气。通过本设置,茶篮的上端密封安装在壶盖的下端,通过吸气孔将茶篮上方的空气抽走,使得壶体内的液体上升进入茶篮对茶叶进行冲泡。
11.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导向筋,导向筋与连接部接触限位。具体地,所述导向筋由手柄的上端向上延伸,导向筋的内侧轮廓形状与连接部的外侧轮廓形状相适配,连接部的外侧贴合在导向筋的内侧,在壶盖盖上壶体的时候,导向筋对连接部进行导向,使得进气耦合孔、出气耦合孔与进气柱、出气柱能够顺利耦合,同时连接部和安装槽嵌合在一起,对进气耦合孔、出气耦合孔、进气柱、出气柱进行一个包围,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去内部,保证内部卫生。
12.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向壶盖外侧凸出壶盖的边缘。通过本设置,在壶盖的改造上,只需在现有的壶盖上沿径向延伸一部分作为连接部使用,配合手柄上的安装槽即可完成气路的连接,不需要对壶盖和手柄进行更多结构上的改造。
13.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柱与气泵的进气口之间设有第二进气管,出气柱与气泵的出气口之间设有第二出气管,第二进气管与第二出气管之间通过联通管连通。通过本设置,当气泵不工作时联通管用来平衡茶篮内外气压,大气通过第二出气管、联通管、第二进气管、进气耦合孔与茶篮上部空间连通,使得茶篮中的茶水能够顺利回落到壶体内。
14.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泵的进气口通过第一三通管与进气柱连通,气泵的出气口通过第二三通管与出气柱连通,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之间还连接有电磁阀,气泵工作时电磁阀关闭,气泵停止工作时电磁阀打开。通过本设置,气泵工作时,电磁阀关闭,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之间隔断,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彼此独立执行抽气和排气工作,气泵关闭时,电磁阀开启,此时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连通,气泵的进气气路和出气气路连通,此时茶水可以顺利回落到壶体内。
15.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孔设置在壶盖的侧面,出气孔位于壶体内且位于茶篮外部。通过本设置,出气孔设置在壶体内,这样排气时气体被排放到壶体内部,避免高温的气体直接排到壶体外烫伤用户,同时气体排在到茶篮外部,不会影响茶篮内的气压,使得茶篮能够进行正常的上水、落水。
1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安装槽内设有进气柱、出气柱,连接部上设有进气耦合孔和出气耦合孔,壶盖盖合后,进气柱的上端与进气耦合孔连接,进气柱的上端与出气耦合孔的连接。气泵工作时,壶盖内的气体依次经过进气耦合孔、进气柱抽走,排气时依次从出气柱、出气耦合孔排出去,通过气泵和气路的配合,能够自主地精准控制茶叶的浸泡温度,同时对茶叶进行了充分的浸泡。壶盖盖上壶体后,利用安装槽和连接部的对接关系,建立了气泵与茶篮之间的气路连接,结构简单,降低煮茶器的改造成本,同时外观上看不到内部的气路连接部分,外观整洁美观。2)在安装槽内设置了导向筋,壶盖盖上壶体的时候,导向筋对连接部进行导向,使得进气耦合孔、出气耦合孔与进气柱、出气柱能够顺利耦合,同时连接部和安装槽嵌合在一起,对进气耦合孔、出气耦合孔、进气柱、出气柱进行一个包围,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去内部,保证内部卫生。3)出气孔设置在壶体内,这样排气时气体被排放到壶体内部,避免高温的气体直接排到壶体外烫伤用户,同时气体排在到茶篮外部,不会影响茶篮内的气压,使得茶篮能够进行正常的上水、落水。4)气泵上设有第二进气管、第二出气管,第二进气管、第二出气管通过联通管连通,当气泵不工作时联通管用来平衡茶篮内外气压,大气通过第二出气管、联通管、第二进气管、进气耦合孔与茶篮上部空间连通,使得茶篮中的茶水能够顺利回落到壶体内。5)气泵上设置了第一三通管、第二三通管、电磁阀,气泵工作时,电磁阀关闭,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之间隔断,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彼此独立执行抽气和排气工作,气泵关闭时,电磁阀开启,此时第一三通管和第二三通管连通,气泵的进气气路和出气气路连通,此时茶水可以顺利回落到壶体内。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煮茶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壶盖与茶篮的组装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壶盖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壶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气路耦合硅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壶盖与茶篮的分体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壶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壶体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壶体100、手柄101、茶蓝102、吸管103、安装槽104、进气柱105、出气柱106、导向筋107、壶盖200、连接部201、进气耦合孔202、出气耦合孔203、气路耦合硅胶204、第一进气管205、第一出气管206、吸气孔207、出气孔208、气泵300、进气口301、出气口302、第二进气管303、第二出气管304、联通管305、第一三通管306、第二三通管307、电磁阀308。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实施例1:如图1至图6中所示,
29.一种煮茶器,包括壶体100、壶盖200,壶盖200盖合在壶体100的上端,壶体100的侧方设有手柄101,手柄101内安装有气泵300,壶体100内设有茶篮,茶蓝102安装在壶盖200的下端,茶篮的下端设有吸管103,气泵300工作时将壶体100内的液体通过吸管103吸入茶篮内,手柄101的上端设有安装槽104,安装槽104内设有进气柱105、出气柱106,进气柱105、出气柱106分别与气泵300的进气口301、气泵300的出气口302连通,壶盖200上设有连接部201,连接部201覆盖在安装槽104的上方,连接部201上设有进气耦合孔202、出气耦合孔203,进气耦合孔202与进气柱105连接,出气耦合孔203与出气柱106连接。
30.本实施例中,气泵300隐藏在手柄101内,煮茶器上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空间来安装气泵300,手柄101的上端具有一个安装槽104,安装槽104内设有进气柱105、出气柱106,进气柱105与出气柱106是连接壶盖200内气路和手柄101内气路的中间件,进气柱105的下端与气泵300的进气口301通过管路连接,出气柱106的下端与气泵300的出气口302连接,壶盖200盖上壶体100后,连接部201的位置与安装槽104的位置相对应,进气柱105的上端与进气耦合孔202连接,进气柱105的上端与出气耦合孔203的连接。气泵300工作时,壶盖200内的气体依次经过进气耦合孔202、进气柱105、气泵300的进气口301抽走,排气时依次经过气泵300的出气口302、出气柱106、出气耦合孔203排出去。气泵300抽气时,在茶篮的上方形成负压,壶体100内的液体在负压作用下从吸管103的下端吸入茶篮中,此时茶叶同茶篮中的热水混合冲泡,冲泡一定时间后,气泵300停止工作,茶水回落排入壶体100内,茶叶留在茶篮中,实现了茶水分离,如此反复若干次,实现循环冲泡,冲泡完成后,茶叶和茶汤是分离的,避免物料被过度浸泡而影响口感。通过对气泵300的控制,能够精准控制茶叶的浸泡温度,在壶体100内液体加热到合适水温时进行抽气冲泡,同时茶水能够保持在茶蓝102中对茶叶进行了充分的浸泡。本实施例中,在煮茶器体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了壶盖200和手柄101的现有结构,壶盖200盖上壶体100后,利用安装槽104和连接部201的对接关系,建立了气泵300与茶篮之间的气路连接,结构简单,降低煮茶器的改造成本。
31.具体地,连接部201内设有气路耦合硅胶204,气路耦合硅胶204用于气路的中转,进气耦合孔202、出气耦合孔203设置在气路耦合硅胶204上,气路耦合硅胶204上还设有第一进气管205和第一出气管206,第一进气管205与进气耦合孔202连通,第一出气管206与出气耦合孔203连通。气泵300抽气时茶篮内的气体导向第一进气管205再从进气耦合孔202再导到气泵300的进气口301,排气时从气泵300的出气口302导到出气耦合孔203再从第一出气管206导出去,建立完整的进气气路和排气气路,气路耦合硅胶204具有弹性,能够弥补安装误差,保证整个气路的完整性,不会产生漏气问题。
32.第一进气管205和第一出气管206用于和壶盖200内气路的连通,具体地,壶盖200的下端设有吸气孔207,吸气孔207与第一进气管205连通以使气泵300工作时从茶篮中抽取
空气,茶篮的上端密封安装在壶盖200的下端,通过吸气孔207将茶篮上方的空气抽走,使得壶体100内的液体上升进入茶篮对茶叶进行冲泡。壶盖200上设有出气孔208,出气孔208与第一出气管206连通以使出气管与大气连通,从第一出气管206出来的气体经过出气孔208排出去,此外,当气泵300停止抽气后,茶篮上方空间和大气连通,在重力的作用下,茶篮中的茶水被排到壶体100内。出气孔208设置在壶盖200的侧面,出气孔208位于壶体100内,这样排气时气体被排放到壶体100内部,避免高温的气体直接排到壶体100外烫伤用户,同时出气孔208的位置在茶蓝102的外部,排气时气体排到茶篮外,不会影响茶篮内的气压,使得茶篮能够进行正常的上水、落水。
33.在壶盖200的改造上,只需在现有的壶盖200上沿径向延伸一部分作为连接部201使用,即连接部201向壶盖200外侧凸出壶盖200的边缘,配合手柄101上的安装槽104即可完成气路的连接,不需要对壶盖200和手柄101进行更多结构上的改造。为了使得壶盖200盖上后,连接部201与安装槽104能够准确对接,安装槽104内设有导向筋107,导向筋107由手柄101的上端向上延伸,导向筋107的内侧轮廓形状与连接部201的外侧轮廓形状相适配,连接部201的外侧贴合在导向筋107的内侧,在壶盖200盖上壶体100的时候,导向筋107对连接部201进行导向,导向筋107与连接部201接触限位,使得进气耦合孔202、出气耦合孔203与进气柱105、出气柱106能够顺利耦合,同时连接部201和安装槽104嵌合在一起,对进气耦合孔202、出气耦合孔203、进气柱105、出气柱106进行一个包围,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去内部,保证内部卫生,也保证了外部形状的完整美观。
34.实施例2: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机构,如图7中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气柱105与气泵300的进气口301之间设有第二进气管303,出气柱106与气泵300的出气口302之间设有第二出气管304,第二进气管303与第二出气管304之间通过联通管305连通,当气泵300不工作时联通管305用来平衡茶篮内外气压,大气通过第二出气管304、联通管305、第二进气管303、进气耦合孔202与茶篮上部空间连通,使得茶篮中的茶水能够顺利回落到壶体100内。
35.实施例3: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机构,如图8中所示,且与实施例2中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气泵300的进气口301通过第一三通管306与进气柱105连通,气泵300的出气口302通过第二三通管307与出气柱106连通,第一三通管306和第二三通管307之间还连接有电磁阀308,气泵300工作时,电磁阀308关闭,第一三通管306和第二三通管307之间隔断,第一三通管306和第二三通管307彼此独立执行抽气和排气工作,气泵300关闭时,电磁阀308开启,此时第一三通管306和第二三通管307连通,气泵300的进气气路和出气气路连通,此时茶水可以顺利回落到壶体100内,通过电磁阀308的开关来实现对平衡茶蓝102内外气压的自动控制。
36.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