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用防尘式散热机箱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19:43: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机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用防尘式散热机箱。


背景技术:

2.计算机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机箱用来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整装和保护作用。
3.现有的计算机机箱常常会开设较多的散热孔进行散热,但是在散热过程中外界的灰尘会通过散热孔进入机箱内部,大量灰尘粘附在计算机配件上,由于计算机配件都是精密的电子仪器,粘附上灰尘会极大地影响计算机配件的正常使用,缩短了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用防尘式散热机箱,通过设置限位防尘机构来对机箱壳体在散热的同时进行防尘,以解决现有的计算机机箱在散热过程中外界的灰尘粘附在计算机配件上,由于计算机配件都是精密的电子仪器,粘附上灰尘会极大地影响计算机配件的正常使用,缩短计算机使用寿命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用防尘式散热机箱,包括机箱壳体,所述机箱壳体一端顶部表面固定嵌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一侧设有限位防尘机构;
6.所述限位防尘机构包括过滤网和吸附板,所述吸附板位于散热板一侧,所述过滤网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过滤网分别位于吸附板两侧且与吸附板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一侧四角均设有l形卡块,所述l形卡块与机箱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与l形卡块滑动连接,所述吸附板远离散热板一侧设有活动击打组件,所述吸附板一端底部设有活动挡杆,所述活动挡杆一侧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贯穿活动挡杆且与活动挡杆活动套接,所述限位柱与吸附板一端底部的l形卡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挡杆底部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吸附板一端底部的l形卡块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所述固定卡块与限位卡槽相匹配,所述活动挡杆一侧设有限位磁块。
7.优选的,所述活动击打组件包括l形固定块,所述l形固定块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l形固定块分别位于吸附板两端且与散热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形固定块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竖管。
8.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竖管远离l形固定块一端设有滑动竖杆,两个所述滑动竖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拉杆。
9.优选的,所述滑动竖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位于限位竖管内侧且与限位竖管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机箱壳体底部四角均设有防滑支撑垫,所述机箱壳体与防滑支撑垫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机箱壳体一侧设有活动竖板,所述活动竖板与机箱壳体一侧相匹配,所述机箱壳体内部一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12.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一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活动竖板一侧四角均设有螺旋钮,所述螺旋钮贯穿活动竖板一侧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13.优选的,所述吸附板底部均设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底部设有支撑横板。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横板与机箱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收集盒一端活动铰接有活动把手。
15.优选的,所述活动挡杆与限位磁块磁性连接,所述限位磁块与机箱壳体固定连接。
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防尘机构来对机箱壳体在散热的同时进行防尘,在进行散热时,灰尘通过散热板进入机箱内侧,灰尘通过过滤网与吸附板相互接触,通过吸附板会灰尘进行吸附,而防止灰尘进入机箱内侧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该计算机软件开发用防尘式散热机箱结构合理,操作便捷,延长了该计算机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计算机机箱的实用性,避免了现有的计算机机箱在散热过程中外界的灰尘粘附在计算机配件上,由于计算机配件都是精密的电子仪器,粘附上灰尘会极大地影响计算机配件的正常使用,缩短计算机使用寿命的问题。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面立体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部结构放大图。
24.图中:1、机箱壳体;2、散热板;3、过滤网;4、吸附板;5、l形卡块;6、活动挡杆;7、限位柱;8、限位卡槽;9、固定卡块;10、l形固定块;11、限位竖管;12、滑动竖杆;13、活动拉杆;14、限位弹簧;15、防滑支撑垫;16、活动竖板;17、限位块;18、螺旋钮;19、收集盒;20、支撑横板;21、限位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用防尘式散热机箱,包括机箱壳体1,机箱壳体1一端顶部表面固定嵌设有散热板2,散热板2一侧设有限位防尘机构;
27.限位防尘机构包括过滤网3和吸附板4,吸附板4位于散热板2一侧,过滤网3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过滤网3分别位于吸附板4两侧且与吸附板4固定连接,过滤网3一侧四角均设有l形卡块5,l形卡块5与机箱壳体1固定连接,过滤网3与l形卡块5滑动连接,吸附板4远离散热板2一侧设有活动击打组件,吸附板4一端底部设有活动挡杆6,活动挡杆6一侧设有限位柱7,限位柱7贯穿活动挡杆6且与活动挡杆6活动套接,限位柱7与吸附板4一端底部的l形卡块5固定连接,活动挡杆6底部开设有限位卡槽8,吸附板4一端底部的l形卡块5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9,固定卡块9与限位卡槽8相匹配,活动挡杆6一侧设有限位磁块21,活动挡杆6与限位磁块21磁性连接,限位磁块21与机箱壳体1固定连接。
28.本实施方案中,在进行散热时,灰尘通过散热板2进入机箱内侧,灰尘通过过滤网3与吸附板4相互接触,通过吸附板4会灰尘进行吸附,而防止灰尘进入机箱内侧而影响计算机的使用。
29.其中,为了通过活动击打组件来对吸附板4进行击打将吸附板4抖落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活动击打组件包括l形固定块10,l形固定块10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两个l形固定块10分别位于吸附板4两端且与散热板2固定连接,两个l形固定块10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竖管11,两个限位竖管11远离l形固定块10一端设有滑动竖杆12,两个滑动竖杆12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拉杆13,滑动竖杆12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14,限位弹簧14位于限位竖管11内侧且与限位竖管11固定连接,滑动竖杆12由软性橡胶材料制成;
30.其中,为了通过活动竖板16来对机箱壳体1进行防护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机箱壳体1底部四角均设有防滑支撑垫15,机箱壳体1与防滑支撑垫15固定连接,机箱壳体1一侧设有活动竖板16,活动竖板16与机箱壳体1一侧相匹配,机箱壳体1内部一侧四角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一侧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活动竖板16一侧四角均设有螺旋钮18,螺旋钮18贯穿活动竖板16一侧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31.其中,为了通过收集盒19来对吸附板4抖落灰尘进行收集的目的,本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吸附板4底部均设有收集盒19,收集盒19底部设有支撑横板20,支撑横板20与机箱壳体1固定连接,收集盒19一端活动铰接有活动把手。
3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灰尘通过散热板2进入机箱壳体1内侧,灰尘通过过滤网3与吸附板4相互接触,通过吸附板4会灰尘进行吸附,吸附一段时间之后,接着旋转螺旋钮18,螺旋钮18与限位块17一侧的螺纹孔发生分离,然后将螺旋钮18拧下,将活动竖板16拆卸下来,接着再次拉动活动拉杆13,活动拉杆13拉动滑动竖杆12运动,滑动竖杆12拉动限位弹簧14一端,限位弹簧14产生弹性形变被拉长,然后放松活动拉杆13,限位弹簧14恢复弹性形变,限位弹簧14拉动滑动竖杆12运动,滑动竖杆12拉动活动
拉杆13,活动拉杆13撞击在过滤网3上,将吸附板4内吸附的灰尘抖落至收集盒19中;
33.当吸附板4吸附灰尘时间过长之后,旋转活动挡杆6,活动挡杆6围绕限位柱7旋转90度,活动挡杆6与限位磁块21发生分离,活动挡杆6一侧的限位卡槽8与固定卡块9相匹配,吸附板4缺乏活动挡杆6的限位,将吸附板4和其两侧的过滤网3从四个l形卡块5之间拉出,然后对吸附板4和其两侧的过滤网3进行清理。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