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使用于真空负压储液罐的自动排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18:11: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负压储液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于真空负压储液罐的自动排液装置。


背景技术:

2.储液罐罐体采用立式或卧式单层或双层结构,并极据用户要求保温材料充填,内胆抛光至ra0.45μm,外部采用镜面板或磨砂板保温,当前真空负压储液罐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进行使用。
3.但是,现有的真空负压储液罐在使用时出现罐体无法进行自动排液的问题,导致罐体在使用时,需要对罐体内部的液体进行排液处理时,需要人为的操作进行排液,增加了工作量并提高了罐体的使用成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为此需要一种使用于真空负压储液罐的自动排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于真空负压储液罐的自动排液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出现罐体无法进行自动排液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于真空负压储液罐的自动排液装置,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滑动组件;
6.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压力浮管和固定排管,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压力浮管,所述压力浮管的外壁紧密贴合有固定排管,所述压力浮管的外壁开设有第一流孔,所述压力浮管的外壁套接有位于第一流孔侧壁的第一密封圈,所述固定排管的外壁开设有位于压力浮管下方的第二流孔,所述固定排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压力浮管底端的弹簧,所述第二流孔的内壁紧密贴合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连接管与排液管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排液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孔。
7.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接于罐体外壁的工作台,所述排液管的外壁套接有与固定底座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套杆,所述工作台的侧壁设置有爬梯,所述罐体的外壁开设有位于工作台上方的清理门。
8.优选的,所述第一流孔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流孔的位置分布关于压力浮管的中心轴相对称,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外壁轮廓与固定排管的内壁轮廓紧密贴合。
9.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密封圈的位置分布关于第一流孔的圆心相对称。
10.优选的,所述排液管设置两组,且两组排液管的位置分布关于罐体的中心轴相对称。
11.优选的,所述爬梯的倾斜角度为60
°

12.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中轴线与工作台的中轴线之间相互平行。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通过设置压力浮管,当罐内的压强过大时,较大的压强会推动压力浮管在弹簧的作用下沿固定排管的内壁向下挤压,在挤压的同时,当第一流孔与第二流孔进行想接触时,会自动带动罐内的压强和较多的液体通过第二流孔从连接管与排液管内流出,当压强也液体排除后,罐内的压强变小,会带动弹簧向上复位,并进一步的带动压力浮管从固定排管的内壁向上运动,直到第一密封圈运动到第二流孔的上方以来保证罐内的密封性,进一步的实现对提高储液罐自动排液灵活性的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使用于真空负压储液罐的自动排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使用于真空负压储液罐的自动排液装置的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使用于真空负压储液罐的自动排液装置的压力浮管运动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使用于真空负压储液罐的自动排液装置的连接管与排液管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罐体;2-固定底座;3-工作台;4-压力浮管;5-第一密封圈;6-第一流孔;7-固定排管;8-第二流孔;9-连接管;10-排液管;11-第二密封圈;12-排液孔;13-弹簧;14-固定套杆;15-爬梯;16-清理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1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图示中的一种使用于真空负压储液罐的自动排液装置,包括罐体1和设置在罐体1内部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滑动组件;
23.滑动组件包括压力浮管4和固定排管7,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压力浮管4,压力浮管4的外壁紧密贴合有固定排管7,压力浮管4的外壁开设有第一流孔6,压力浮管4的外壁套接有位于第一流孔6侧壁的第一密封圈5,固定排管7的外壁开设有位于压力浮管4下方的第二流孔8,固定排管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压力浮管4底端的弹簧13,第二流孔8的内壁紧密贴合有连接管9,连接管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10,连接管9与排液管10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二密封圈11,排液管10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孔12;使用时,首先,当罐内的压强过大时,较大的压强会推动压力浮管4在弹簧13的作用下沿固定排管7的内壁向下挤压,在挤压的同时,当第一流孔6与第二流孔8进行想接触时,会自动带动罐内的压强和较多的液体通过第二流孔8从连接管9与排液管10内流出,当压强也液体排除后,罐内的压强变小,会带动弹簧13向上复位,并进一步的带动压力浮管4从固定排管7的内壁向上运动,直到第一密封圈5运动到第二流孔8的上方以来保证罐内的密封性,进一步的实现对提高储液罐自动排液灵活性的
控制操作。
24.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流孔6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流孔6的位置分布关于压力浮管4的中心轴相对称,第一密封圈5的外壁轮廓与固定排管7的内壁轮廓紧密贴合,有利于通过设置两组位置分布关于压力浮管4中心轴相对称的第一流孔6,实现对提高液体流出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25.另外,第一密封圈5设置有两组,且两组第一密封圈5的位置分布关于第一流孔6的圆心相对称,有利于通过设置两组位置分布关于第一流孔6圆心相对称的第一密封圈5,实现对提高固定排管7密封性的控制操作。
26.最后,排液管10设置两组,且两组排液管10的位置分布关于罐体1的中心轴相对称,有利于通过设置两组位置分布关于罐体1中心轴相对称的排液管10,实现对提高液体流出速度的控制操作。
27.实施例2
28.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对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罐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底座2,固定底座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接于罐体1外壁的工作台3,排液管10的外壁套接有与固定底座2侧壁固定连接的固定套杆14,工作台3的侧壁设置有爬梯15,罐体1的外壁开设有位于工作台3上方的清理门16,有利于当罐内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储液罐的内壁会存在大量的污垢,此时需要对污垢进行处理,而通过在罐体1的侧壁设置有清理门16,当需要对罐内的污垢处理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爬梯15上到工作台3上,并打开清理门16进入到罐体1内对罐内的污垢进行清理操作,来起到对罐内污垢最大程度上的清理操作,实现对提高罐体1内壁有效清理的控制操作。
29.爬梯15的倾斜角度为60
°
,有利于通过设置倾斜角度为60
°
的爬梯15,实现对提高操作人员上工作台3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30.固定底座2的中轴线与工作台3的中轴线之间相互平行,有利于通过固定底座2的中轴线与工作台3的中轴线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实现对提高罐体1安装与清理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31.使用时:首先,当罐内的压强过大时,较大的压强会推动压力浮管4在弹簧13的作用下沿固定排管7的内壁向下挤压,在挤压的同时,当第一流孔6与第二流孔8进行想接触时,会自动带动罐内的压强和较多的液体通过第二流孔8从连接管9与排液管10内流出,当压强也液体排除后,罐内的压强变小,会带动弹簧13向上复位,并进一步的带动压力浮管4从固定排管7的内壁向上运动,直到第一密封圈5运动到第二流孔8的上方以来保证罐内的密封性,进一步的实现对提高储液罐自动排液灵活性的控制操作。
32.最后,当罐内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储液罐的内壁会存在大量的污垢,此时需要对污垢进行处理,而通过在罐体1的侧壁设置有清理门16,当需要对罐内的污垢处理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爬梯15上到工作台3上,并打开清理门16进入到罐体1内对罐内的污垢进行清理操作,来起到对罐内污垢最大程度上的清理操作,实现对提高罐体1内壁有效清理的控制操作。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