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05:56: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2.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低碳、高氮磷、水质水量波动性大等特征,且污水在地域分布上往往呈现点多面广的分散性特点,污水收集难度较大,纳管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管网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后期维护难等特点。因此,规模较小且少运维的处理设施有其必要的应用场景。
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为了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一般需要在曝气池前设置调节池,以便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兼有预处理作用。
4.现有小规模生活污水在处理工艺选择上具有多样性,针对中国专利于2010.05.12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申请号:200910250010.x),需要通过设置沉淀调节池提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对于小规模特别是户用设备而言,需考虑道调节池的建设成本以及普遍设有化粪池等因素,装置本身具有应对冲击负荷的能力也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在滤池本体内的一端设置进水管,在滤池本体内设置曝气系统,在滤池本体内的另一端设置排水调蓄系统,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滤池本体内,曝气系统运行后,使得滤池本体在保持生物稳定性和具有过滤作用的同时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排水调蓄系统排出滤池本体,同时排水调蓄系统的设置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可调蓄能力,能有效应对冲击负荷,在面对水力冲击时具有调蓄能力,可缓解水力冲击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影响,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进水管,设于滤池本体的一端,用于将污水送入到滤池本体内;曝气系统,设于滤池本体内,用于调节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还包括排水调蓄系统,设于滤池本体的另一端,用于将净化后的水从滤池本体中排出,同时使得生物滤池具备可调蓄能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滤池本体内的一端设置进水管,在滤池本体内设置曝气系统,在滤池本体内的另一端设置排水调蓄系统,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滤池本体内,曝气系统运行后,使得滤池本体在保持生物稳定性和具有过滤作用的同时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排水调蓄系统排出滤池本体,同时排水调蓄系统的设置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可调蓄能力,能有效应对冲击负荷,在面对水力冲击时具有调蓄能力,可缓解水力冲击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影响,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8.进一步,排水调蓄系统包括管体、入水口、出水口与保安口,管体的一端设有入水口,入水口与滤池本体相连通,出水口与保安口均设于管体的另一端,保安口与出水口有高
度差,实现生物滤池具备可调蓄能力。保安口与出水口高低设置,从而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可调蓄能力,当水力冲击平缓时,水流可通过出水口排出;当水力冲击较大时,部分出水将通过保安口排出,从而提高了曝气生物滤池的调蓄能力。
9.进一步,排水调蓄系统还包括消毒管,消毒管的底部设有栅网,消毒管内设有紫外线灯管,入水口与消毒管相连通。曝气生物滤池净化后的水,通过栅网进入到消毒管内,消毒管内的水通过紫外线灯管照射灭菌后由出水口以及保安口排出,消毒管的设置对净化后的水具有消毒作用,栅网的设置用于截留净化后水体中残留的菌体及细小颗粒,减少出水中的悬浮颗粒。
10.进一步,滤池本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滤池本体分隔成若干功能区,隔板设有过流孔,使得功能区之间相互连通。在滤池本体内设置隔板,通过隔板将滤池本体分隔成若干功能区,作为优选的,设置五块隔板,将滤池本体内划分成六个功能区,依次为ⅰ功能区、ⅱ功能区、ⅲ功能区、ⅳ功能区、

功能区与ⅵ过滤区,进水管从ⅰ功能区进入,管体将净化后的水从ⅵ过滤区内排出,同时过流孔的设置,使得功能区之间相互连通。
11.进一步,相邻两个隔板上的过流孔之间交错设置。过流孔的交错设置,使得位于滤池本体内的水力流向为折流;实现了无水力死角,污水、填料和空气均能充分接触,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12.进一步,进水管一端设有进水口,进水管上对应功能区连通有布水管,布水管的端部设有布水口,相邻两个布水口交错设置,布水口与过流孔匹配设置。布水口分别设置在ⅰ功能区、ⅱ功能区、ⅲ功能区、ⅳ功能区内,通过布水口的交错设置,配合过流孔的交错设置,布水口对应前一搁板上过流孔的位置进行设置,提高污水混合效果,同时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水流呈现为水平折流及竖向折流的复合,在此水力条件下,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内无水力死角,污水、填料上生物膜和空气均能充分接触,大大提高处理效率。
13.进一步,排水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节阀一,调节阀一设于布水口、出水口与保安口处,调节阀一用于调节水量。调节阀一的设置实现了多级配水方式,位于各个功能区内的布水口均布置调节阀一,可根据反应特点调节各布水口的出水量,同时在出水口与保安口处设置调节阀一,从而调节出水口与保安口的出水量,提高调蓄能力。
14.进一步,排水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节阀二,曝气系统采用曝气器,曝气器分别设置在功能区内,调节阀二设于曝气器上,调节阀二用于调节曝气量。通过调节阀二控制曝气器排出气体的氧气含量,使得各功能区形成厌氧、缺氧或好氧的环境,优选的在ⅰ功能区、ⅱ功能区、ⅲ功能区、ⅳ功能区、

功能区中分别形成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厌氧交替的环境。
15.进一步,功能区内均装填有滤料,滤滤料为工业或农业副产品或废弃物的铁基滤料、塑料刨花、丝瓜络中的一种或多种。铁基滤料为金属加工废弃物,塑料刨花为塑料加工废弃物,通过采用工业和农业废弃物,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增强了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生物稳定性和多样性。
16.进一步,还包括污泥回流系统,污泥回流系统采用回流管,回流管设有进口与出口,进口与滤池本体内的另一端连通,出口与滤池本体内的一端连通。污泥回流系统通过回流将反冲洗过程中剥落的生物膜回流至ⅰ功能区。
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滤池本体内的一端设置进水管,在滤池本体内设置曝气系统,
在滤池本体内的另一端设置排水调蓄系统,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滤池本体内,曝气系统运行后,使得滤池本体在保持生物稳定性和具有过滤作用的同时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排水调蓄系统排出滤池本体,同时排水调蓄系统的设置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可调蓄能力,能有效应对冲击负荷,在面对水力冲击时具有调蓄能力,可缓解水力冲击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影响,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19.本实用新型中滤池本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滤池本体分隔成若干功能区,隔板设有过流孔,使得功能区之间相互连通。在滤池本体内设置隔板,通过隔板将滤池本体分隔成若干功能区,作为优选的,设置五块隔板,将滤池本体内划分成六个功能区,依次为ⅰ功能区、ⅱ功能区、ⅲ功能区、ⅳ功能区、

功能区与ⅵ过滤区,进水管从ⅰ功能区进入,管体将净化后的水从ⅵ过滤区内排出,同时过流孔的设置,使得功能区之间相互连通。相邻两个隔板上的过流孔之间交错设置。过流孔的交错设置,使得位于滤池本体内的水力流向为折流;实现了无水力死角,污水、填料和空气均能充分接触,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生物滤池的俯视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曝气生物滤池的侧视图。
23.图中,1-滤池本体;2-进水管;3-曝气系统;4-管体;5-入水口;6-出水口;7-保安口;8-消毒管;9-栅网;10-隔板;11-功能区;12-过流孔;13-进水口;14-布水管;15-布水口;16-调节阀一;17-调节阀二;18-曝气器;19-污泥回流系统;20-回流管;21-进口;22-出口;23
‑ⅰ
功能区;24
‑ⅱ
功能区;25
‑ⅲ
功能区;26
‑ⅳ
功能区;27
‑ⅴ
功能区;28
‑ⅵ
过滤区。
具体实施方式
24.如图1至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1;进水管2,设于滤池本体1的一端,用于将污水送入到滤池本体1内;曝气系统3,设于滤池本体1内,用于调节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还包括排水调蓄系统,设于滤池本体1的另一端,用于将净化后的水从滤池本体1中排出,同时使得生物滤池具备可调蓄能力。
25.排水调蓄系统包括管体4、入水口5、出水口6与保安口7,管体4的一端设有入水口5,入水口5与滤池本体1相连通,出水口6与保安口7均设于管体4的另一端,保安口7与出水口6有高度差,实现生物滤池具备可调蓄能力。保安口7与出水口6高低设置,从而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可调蓄能力,当水力冲击平缓时,水流可通过出水口6排出;当水力冲击较大时,部分出水将通过保安口7排出,从而提高了曝气生物滤池的调蓄能力。排水调蓄系统还包括消毒管8,消毒管8的底部设有栅网9,消毒管8内设有紫外线灯管,入水口5与消毒管8相连通。曝气生物滤池净化后的水,通过栅网9进入到消毒管8内,消毒管8内的水通过紫外线灯管照射灭菌后由出水口6以及保安口7排出,消毒管8的设置对净化后的水具有消毒作用,栅网9的设置用于截留净化后水体中残留的菌体及细小颗粒,减少出水中的悬浮颗粒。
26.滤池本体1内设有隔板10,隔板10将滤池本体1分隔成若干功能区11,隔板10设有过流孔12,使得功能区11之间相互连通。在滤池本体1内设置隔板10,通过隔板10将滤池本体1分隔成若干功能区11,作为优选的,设置五块隔板10,将滤池本体1内划分成六个功能区
11,依次为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ⅲ功能区25、ⅳ功能区26、

功能区27与ⅵ过滤区28,进水管2从ⅰ功能区23进入,管体4将净化后的水从ⅵ过滤区28内排出,同时过流孔12的设置,使得功能区11之间相互连通。相邻两个隔板10上的过流孔12之间交错设置。过流孔12的交错设置,使得位于滤池本体1内的水力流向为折流;实现了无水力死角,污水、填料和空气均能充分接触,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进水管2一端设有进水口13,进水管2上对应功能区11连通有布水管14,布水管14的端部设有布水口15,相邻两个布水口15交错设置,布水口15与过流孔12匹配设置。布水口15分别设置在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ⅲ功能区25、ⅳ功能区26内,通过布水口15的交错设置,配合过流孔12的交错设置,布水口15对应前一搁板上过流孔12的位置进行设置,提高污水混合效果,同时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水流呈现为水平折流及竖向折流的复合,在此水力条件下,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内无水力死角,污水、填料上生物膜和空气均能充分接触,大大提高处理效率。排水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节阀一16,调节阀一16设于布水口15、出水口6与保安口7处,调节阀一16用于调节水量。调节阀一16的设置实现了多级配水方式,位于各个功能区内的布水口15均布置调节阀一16,可根据反应特点调节各布水口15的出水量,同时在出水口6与保安口7处设置调节阀一16,从而调节出水口6与保安口7的出水量,提高调蓄能力。排水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节阀二17,曝气系统3采用曝气器18,曝气器18分别设置在功能区11内,调节阀二17设于曝气器18上,调节阀二17用于调节曝气量。通过调节阀二17控制曝气器18排出气体的氧气含量,使得各功能区形成厌氧、缺氧或好氧的环境,优选的在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ⅲ功能区25、ⅳ功能区26、

功能区27中分别形成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厌氧交替的环境。还包括污泥回流系统19,污泥回流系统19采用回流管20,回流管20设有进口21与出口22,进口21与滤池本体1内的另一端连通,出口22与滤池本体1内的一端连通。污泥回流系统19通过回流将反冲洗过程中剥落的生物膜回流至ⅰ功能区23。
27.功能区11内均装填有滤料,滤料为铁基滤料、塑料刨花、丝瓜络中的一种或多种。铁基滤料为金属加工废弃物,塑料刨花为塑料加工废弃物,通过采用工业和农业废弃物,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增强了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生物稳定性和多样性。
2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滤池本体1内的一端设置进水管2,在滤池本体1内设置曝气系统3,在滤池本体1内的另一端设置排水调蓄系统,污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到滤池本体1内,曝气系统3运行后,使得滤池本体1在保持生物稳定性和具有过滤作用的同时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排水调蓄系统排出滤池本体1,同时排水调蓄系统的设置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可调蓄能力,能有效应对冲击负荷,在面对水力冲击时具有调蓄能力,可缓解水力冲击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影响,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污水由进水口13进入到滤池本体1内,通过调节阀一16调节后从布水管14的布水口15排出,分别进入到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ⅲ功能区25、ⅳ功能区26。
30.氧气通过从曝气器18送入到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ⅲ功能区25、ⅳ功能区26、

功能区27、ⅵ过滤区28;并通过调节阀二17调节后使得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ⅲ功能区25、ⅳ功能区26、

功能区27中分别形成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厌氧交替的环境。
[0031]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ⅲ功能区25、ⅳ功能区26、

功能区27中分别设有铁基滤料和mbbr填料,铁基滤料通过铁碳微电解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磷酸盐,mbbr填料作为生物载体为池中的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同时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负荷滤料具有过滤截留的作用;
[0032]ⅰ功能区23中的污水通过隔板10上的过流孔12依次进入ⅱ功能区24、ⅲ功能区25、ⅳ功能区26、

功能区27与ⅵ过滤区28,通过ⅵ过滤区28中的滤料进行进一步的截留,截留后的污水通过消毒管8中的紫外线灯管消毒后经出水口68或保安口79流出系统。
[0033]ⅵ过滤区28中的滤料采用塑料刨花进行截留生物膜,截留后通过汽提将各功能区11反冲洗过程中剥落的生物膜回流至ⅰ功能区23。
[003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
[0035]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有所区别的是本实施例中调节阀二17调节后使得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ⅲ功能区25、ⅳ功能区26、

功能区27中分别形成厌氧-缺氧-好氧-厌氧-好氧的环境;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ⅳ功能区26分别设有丝瓜络滤料,ⅲ功能区25、

功能区27中分别设有铁基滤料和辫带式填料,铁基滤料通过铁碳微电解的作用去除水体中的磷酸盐,辫带式填料作为生物载体为池中的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丝瓜络作为缓释碳源为微生物生长和处理提供必要的营养要素。ⅵ过滤区28中的滤料采用铁基滤料、塑料刨花。
[003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
[0037]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有所区别的是本实施例中调节阀二17调节后使得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ⅲ功能区25、ⅳ功能区26、

功能区27中分别形成缺氧-厌氧-好氧-厌氧-好氧的环境;ⅰ功能区23、ⅱ功能区24、ⅳ功能区26分别设有取自工业废物的塑料刨花滤料和铁基滤料,ⅲ功能区25、

功能区27中分别设有丝瓜络等农副产品的缓释碳源滤料和聚氨酯生物填料等,铁基滤料通过铁碳微电解的作用释放的铁离子和污水中的磷形成共聚沉淀来去除水体中的磷,聚氨酯填料和塑料刨花滤料作为生物载体为池中的微生物提供生长环境,丝瓜络作为缓释碳源为微生物生长和处理提供必要的营养要素。ⅵ过滤区28中的滤料采用塑料刨花。
[0038]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