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人体工学设计的手术吸烟刀的制作方法

2022-12-24 09:13: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外科手术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人体工学设计的手术吸烟刀。


背景技术:

2.高频电刀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医疗器械。它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高压电流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从而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电切是高密度电流使细胞温度迅速上升超过100摄氏度,细胞内液体气化的压力,导致细胞膜被撑裂。因此无需机械力量就可以精准切割,切割的同时产生止血作用。电凝是相对缓慢气化细胞内外液体,使细胞收缩凝固,封闭血管壁止血,无须单独缝扎血管。
3.高频电刀在上述电切和电凝的过程中会产生烟尘。该烟尘属于医疗废物,对医疗废物的处理不当容易造成医患的交叉感染,危害到医务人员的健康。此外,烟尘的产生还会干扰主刀医生的视线,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因此,高频电刀的刀头位置通常会设置一根用于吸排有毒烟尘的管道。管道的进气口贴近电刀刀头,出气口连接排气装置。工作时,排气装置产生负压,将手术部位产生的烟尘经管道收集排出。由于高频电刀配有用于吸排有毒烟尘的管道,高频电刀也被称为吸烟刀。吸烟刀包括呈笔杆状的壳体,主刀医生握持壳体进行电切和电凝操作。现有技术中,吸烟刀的壳体两侧设置有间隔排列的凸起的软胶条,以增加主刀医生握持时的摩擦力,但凸起的软胶条使吸烟刀的姿态难以稳定地掌控,同时还会导致握持手感不佳,影响主刀医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至少一项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人体工学设计的手术吸烟刀,用于解决手术吸烟刀的姿态难以稳定地掌控和握持手感不佳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人体工学设计的手术吸烟刀,包括呈笔杆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包括握持部,握持部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由端点相交的第一参考线与第二参考线在握持部的侧壁移动扫掠形成,其中第一参考线形成凹槽的第一表面,第二参考线形成凹槽的第二表面。
6.本方案中,手术吸烟刀的壳体上划分出握持部,进而在握持部的侧壁上的合适位置上设置凹槽。主刀医生采用握笔的方式握持手术吸烟刀,即握持部搭在蜷缩的中指上,大拇指和食指按压在凹槽上,或大拇指和中指按压在凹槽上。凹槽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分别与手指接触。由于手指是嵌入按压在凹槽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手指活动时,带动手术吸烟刀活动,手术吸烟刀不会产生绕手指的多余晃动,使主刀医生可以精准、稳定地掌控手术吸烟刀的姿态;同时嵌入按压也提高了手术吸烟刀的防滑性能。此外,由于手指与凹槽是面接触,降低了手指按压时的压力,进而提升手术吸烟刀的握持手感。
7.本方案中,为了方便描述所述凹槽的形状,引入第一参考线和第二参考线作为假
想参考线。第一参考线的一端与第二参考线的一端相交。第一参考线在握持部的侧壁上移动产生的扫掠面为凹槽的第一表面,第二参考线在握持部的侧壁上移动产生的扫掠面为凹槽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夹角优选为钝角,以使凹槽尽可能地宽,更利于手指嵌入按压。凹槽应设置多个,从前往后排布在握持部的侧壁,以提供多个可选的握持位置,方便主刀医生使用。
8.优选地,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握持部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参考线与所述握持部的侧壁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表面与握持部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握持部的侧壁之间的夹角。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或侧壁为曲面时,夹角为其相交位置的切线之间的夹角。本方案通过该夹角的大小关系限定,使所述凹槽的第一表面比第二表面宽,也即凹槽的两侧表面,前侧(第一表面)较平缓,而后侧(第二表面)较陡峭。不对称的凹槽更加贴合握持时按压的手指。
9.优选地,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在所述握持部的侧壁从前往后、倾斜向上、线性移动扫掠形成所述凹槽。倾斜的凹槽更加符合手术吸烟刀握持时手指弯曲的角度。
10.进一步,所述线性移动扫掠的倾斜角度在30
°
至50
°
之间。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在所述握持部的侧壁移动扫掠时的深度逐渐由深变浅。第一参考线和第二参考线是从前往后,由下往上移动扫掠的,因此握持部的侧壁的下部的凹槽深度较深。手术吸烟刀在握持时,握持部的下部是搭在主刀医生的中指上的。较深的凹槽能更好地卡住中指,进一步提升手术吸烟刀的握持稳定度。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参考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的相交端点设有圆角,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相交位置设有第三表面。圆角在握持部的侧壁上移动产生的扫掠面为凹槽的第三表面。第三表面作为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过渡,使凹槽的表面光滑、无棱边,进一步提升手术吸烟刀的握持手感。
13.优选地,所述凹槽包括从前往后并列设置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一凹槽的深度、第二凹槽的深度和第三凹槽的深度依次递减,第一凹槽的宽度、第二凹槽的宽度和第三凹槽的宽度依次递增,第一凹槽的长度、第二凹槽的长度和第三凹槽的长度依次递增。
14.优选地,所述握持部的侧壁或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防滑材料。
15.优选地,所述握持部的前部向下设有凸台,凸台与握持部的中间部平滑过渡。手术吸烟刀在握持时,握持部的下部是搭在主刀医生的中指上的。凸台恰好位于中指的前方,限制进一步向前握持。
16.优选地,所述握持部的宽度从前往后先逐渐由宽变窄,再逐渐由窄变宽,且握持部的前部的宽度大于握持部的后部的宽度。纤细的握持部使主刀医生能更容易且更稳定地掌控手术吸烟刀的姿态。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本方案通过在壳体的握持部上设置凹槽,使手指嵌入按压在凹槽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上,手指活动时,带动手术吸烟刀活动,手术吸烟刀不会产生绕手指的多余晃动,使主刀医生可以精准、稳定地掌控手术吸烟刀的姿态;同时嵌入按压也提高了手术吸烟刀的防滑性能。此外,由于手指与凹槽是面接触,降低了手指按压时的压力,进而提升手术吸烟
刀的握持手感。
19.本方案通过进一步限定第一参考线和第二参考线移动扫掠的方式,包括扫掠的自身角度、倾斜角度和深度等,使握持部的凹槽更符合人体工学,提升手术吸烟刀的握持稳定度和握持手感。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爆炸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握持部的放大主视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凹槽的放大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b-b处的截面图。
2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c-c处的剖面图。
27.标号说明:壳体10、电极20、控制电路板30、操作按钮31、握持部50、凹槽51、第一凹槽52、第二凹槽53、第三凹槽54、凸台55、第一参考线61、第二参考线62、圆角63、第一表面64、第二表面65、第三表面66。
具体实施方式
28.本实用新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29.实施例1
30.如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具有人体工学设计的手术吸烟刀,包括呈笔杆状的壳体 10。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包括握持部50,握持部50的侧壁上设有凹槽51;所述凹槽51由端点相交的第一参考线61与第二参考线62在握持部50的侧壁移动扫掠形成,其中第一参考线61形成凹槽51的第一表面64,第二参考线62形成凹槽51的第二表面65。
31.本方案中,手术吸烟刀的壳体10上划分出握持部50,进而在握持部50的侧壁上的合适位置上设置凹槽51。主刀医生采用握笔的方式握持手术吸烟刀,即握持部50搭在蜷缩的中指上,大拇指和食指按压在凹槽51上,或大拇指和中指按压在凹槽51上。凹槽51的第一表面64和第二表面65分别与手指接触。由于手指是嵌入按压在凹槽51的第一表面64和第二表面65上,手指活动时,带动手术吸烟刀活动,手术吸烟刀不会产生绕手指的多余晃动,使主刀医生可以精准、稳定地掌控手术吸烟刀的姿态;同时嵌入按压也提高了手术吸烟刀的防滑性能。此外,由于手指与凹槽51是面接触,降低了手指按压时的压力,进而提升手术吸烟刀的握持手感。
32.本方案中,为了方便描述所述凹槽51的形状,引入第一参考线61和第二参考线62作为假想参考线。第一参考线61的一端与第二参考线62的一端相交。第一参考线61在握持部 50的侧壁上移动产生的扫掠面为凹槽51的第一表面64,第二参考线62在握持部50的侧壁上移动产生的扫掠面为凹槽51的第二表面65。第一表面64与第二表面65的夹角优选为钝角,以使凹槽51尽可能地宽,更利于手指嵌入按压。凹槽51应设置多个,从前往后排布在握
持部50的侧壁,以提供多个可选的握持位置,方便主刀医生使用。
33.本实施例中,握持部50设置壳体10的中间靠前位置,多个凹槽51对称地设置在握持部 50的左侧和右侧。壳体10采用注塑工艺成型,凹槽51与壳体10一体成型。壳体10为分体式结构,由左壳体10和右壳体10组成。左壳体10与右壳体10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卡扣上可进一步设置密封胶或密封圈,以增强壳体10中腔体的密封性能。手术吸烟刀还包括电极 20和控制电路板30,电极20和控制电路板30电连接并共同设置在壳体10内部的腔体中。电极20的前端凸出于壳体10的前端,为手术吸烟刀的工作部分。壳体10的后端连接有排风管。工作时,排风管内具有负压,手术部位产生的有毒烟尘从手术吸烟刀的前端吸入,进而由排风管吸走排出。控制电路板30用于控制电极20工作的启停,以及电切和电凝工作模式的切换。控制电路板30的后端连接有供电的线缆。壳体10的握持部50的上表面设有对应电切和电凝的操作按钮31,操作按钮31穿过壳体10与控制电路板30接触。操作按钮31优选为硬胶制品,材料为abs和/或pc。操作按钮31的上表面设有防滑条纹或纹理,以增强其防滑效果。
34.如图6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参考线61与所述握持部50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参考线62与所述握持部50的侧壁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表面64与握持部50的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所述第二表面65与握持部50的侧壁之间的夹角。第一表面64、第二表面65 或侧壁为曲面时,夹角为其相交位置的切线之间的夹角。本方案通过该夹角的大小关系限定,使所述凹槽51的第一表面64比第二表面65宽,也即凹槽51的两侧表面,前侧(第一表面 64)较平缓,而后侧(第二表面65)较陡峭。不对称的凹槽51更加贴合握持时按压的手指。
35.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第一参考线61与所述第二参考线62在所述握持部50的侧壁从前往后、倾斜向上、线性移动扫掠形成所述凹槽51。倾斜的凹槽51更加符合手术吸烟刀握持时手指弯曲的角度。
36.进一步,所述线性移动扫掠的倾斜角度在30
°
至50
°
之间。
37.如图7所示,进一步,所述第一参考线61与所述第二参考线62在所述握持部50的侧壁移动扫掠时的深度逐渐由深变浅。第一参考线61和第二参考线62是从前往后,由下往上移动扫掠的,因此握持部50的侧壁的下部的凹槽51深度较深。手术吸烟刀在握持时,握持部 50的下部是搭在主刀医生的中指上的。较深的凹槽51能更好地卡住中指,进一步提升手术吸烟刀的握持稳定度。
38.优选地,所述第一参考线61与所述第二参考线62的相交端点设有圆角63,所述第一表面64与所述第二表面65的相交位置设有第三表面66。圆角63在握持部50的侧壁上移动产生的扫掠面为凹槽51的第三表面66。第三表面66作为第一表面64与第二表面65的过渡,使凹槽51的表面光滑、无棱边,进一步提升手术吸烟刀的握持手感。
39.如图4所示,优选地,所述凹槽51包括从前往后并列设置的第一凹槽52、第二凹槽53 和第三凹槽54,第一凹槽52的深度、第二凹槽53的深度和第三凹槽54的深度依次递减,第一凹槽52的宽度、第二凹槽53的宽度和第三凹槽54的宽度依次递增,第一凹槽52的长度、第二凹槽53的长度和第三凹槽54的长度依次递增。
40.优选地,所述握持部50的侧壁或所述凹槽51的表面设有防滑材料。
41.优选地,所述握持部50的前部向下设有凸台55,凸台55与握持部50的中间部平滑过渡。手术吸烟刀在握持时,握持部50的下部是搭在主刀医生的中指上的。凸台55恰好位于中指的前方,限制进一步向前握持。
42.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握持部50的宽度从前往后先逐渐由宽变窄,再逐渐由窄变宽,且握持部50的前部的宽度大于握持部50的后部的宽度。纤细的握持部50使主刀医生能更容易且更稳定地掌控手术吸烟刀的姿态。
43.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