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22 23:08: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3.在常规的防窥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贴附防窥膜。防窥膜对显示面板的小视角出光和大视角出光都会产生抑制,并且增大显示模组的厚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5.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子像素、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内部的防窥结构,每个所述子像素均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层叠设置的像素电极和有机发光层,所述防窥结构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的外侧或与所述有机发光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的边缘区域相交叠,所述防窥结构为吸光结构,所述防窥结构用于阻挡所述子像素在设定方向上大于90
°
视角的出光。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窥结构包括:黑色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基底上且环绕所述有机发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沿所述基底指向所述有机发光层的方向超出所述有机发光层。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像素定义层超出所述有机发光层的高度记为h1,所述像素定义层沿所述设定方向的开口尺寸记为d1,满足:h1≥0.5*d1。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覆盖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有机发光层的第一封装层。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封装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黑矩阵、填充在所述黑矩阵的开口区域内的色阻、覆盖所述黑矩阵和所述色阻的平坦化层,其中,所述黑矩阵的开口区域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所述开口区域内色阻的颜色与所述开口区域对应的有机发光层的出光颜色相同;所述防窥结构还包括所述黑矩阵。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设置在所述基底上且环绕所述有机发光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像素定义层上的黑色的隔离墙,所述防窥结构包括所述隔离墙。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层远离所述基底一侧的黑矩阵、填充在所述黑矩阵的开口区域内的色阻,所述黑矩阵与所述有机发光层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防窥结构包括所述黑矩阵。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黑矩阵的厚度记为h2,所述黑矩阵沿所述设定方向的开口
尺寸记为d2,满足:h2≥0.5*d2。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窥结构呈网格状或者呈平行设置的多个条状。
14.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面板。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方向为: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应用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附图说明
16.图1a是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17.图1b是图1a所示显示面板中部分结构的版图。
18.图2a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19.图2b是图2a所示显示面板的部分结构的版图。
20.图2c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21.图3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22.图4是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截面图。
23.其中,附图标记为:1、基底;2、有机发光层;21、像素定义层;21a、隔离墙;3、第一封装层;41、触控功能层;51、黑矩阵;52、色阻;6、平坦化层;71、光学胶;72、第二封装层;8、偏光层;9、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说明。
2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设置在所述基底上的多个子像素、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内部的防窥结构,每个所述子像素均包括:沿远离所述基底的方向层叠设置的像素电极和有机发光层,所述防窥结构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位于所述有机发光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的外侧或与所述有机发光层在所述基底的正投影的边缘区域相交叠,所述防窥结构为吸光结构,所述防窥结构用于阻挡所述子像素在设定方向上大于90
°
视角的出光。
26.将防窥结构集成在显示面板内部,防窥结构遮挡子像素在设定方向上大于90
°
视角的出光。由于在显示装置中无需单独设置防窥膜,显示装置的厚度减薄,显示装置的制备工艺更加简单,良率提升。
27.参考图1a和图1b,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像素定义层21和多个有机发光层2,像素定义层21和多个有机发光层2均设置在基底1的同一侧表面上,像素定义层21限定多个有机发光层2中每一个有机发光层2的发光区域;像素定义层21呈黑色,像素定义层21沿驱动背板1指向像素定义层21的方向超出有机发光层2。
28.具体地,像素定义层21的顶表面是其远离基底1一侧的表面。
29.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底1作为驱动背板的衬底。驱动背板包括基底1和设置在基底1上的驱动电路层(未示出)。在驱动电路层中设置有多层布线以及多个像素电路。每个像素电路连接一像素电极(未示出)。多层布线包括电源线、栅线和数据线等。依次层叠设置的像素电极、有机发光层2和覆盖有机发光层2的公共阴极(未示出)构成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该显示面板也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
30.参考图1b,像素定义层21呈网格状,像素定义层21的开口区域为有机发光层发光
区域。
31.常规像素定义层21是透明结构,对每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角度并无影响。而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像素定义层21为吸光结构,并且像素定义层21的高度超出有机发光层2。这使得像素定义层21能够吸收有机发光层2发出的大视角出光。进一步,像素定义层21本身位于非显示区域。如此,由显示面板内部已有的像素定义层21实现防窥的目的。进一步,由于无需设置外贴的防窥膜,该显示面板的厚度可以得到减薄。通过对像素定义层21的高度进行设计,可以得到不同的视角范围。
32.具体地,可采用多次旋涂显影的工艺形成足够厚的像素定义层21。
33.参考图1a,在该设定方向上该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a1可以表示为:
34.a1=2*arctan(d1/h1),显然d1与h1的比值越小则a1越小。
35.在一些实施例中,d1≤h1。这使得显示面板在该设定方向上的出光角度基本控制在
±
45
°
的范围内。显然,h1越大,则出光角度的范围越小。
36.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d1≤2*h1。
37.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参考图1,在该设定方向上像素定义层21的底表面处开口尺寸为40μm,像素定义层21的厚度为41.8μm,有机发光层2的厚度为100-300nm(可忽略),在该设定方向上有机发光层2的顶表面尺寸约为40μm,该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约为90
°
,该显示面板的小视角透过率为100%。
38.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忽略像素定义层21底表面的开口尺寸与顶表面的开口尺寸的差异。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定义层21的材料包括:黑色树脂。
40.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发光层2包括:沿基底1指向有机发光层2的方向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空穴传输层、复合发光层和电子传输层。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覆盖像素定义层21和有机发光层2的第一封装层3。
4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封装层3包括沿驱动背板1指向有机发光层2的方向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无机封装层、有机封装层和第二无机封装层。
4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无机封装层的材料包括:硅的氮氧化物、硅的氮化物或者硅的氧化物。第一无机封装层的材料优选为硅的氮化物,其介电常数较大,能有效防止漏电。
44.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封装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
4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无机封装层的材料包括:硅的氧化物。
46.在图1a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封装层3上的偏光层8。偏光层8例如是金属线栅偏光片或者四分之一波片。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偏光层8上的触控触控功能层41。触控功能层41包括多层布线以及将这些多层布线分隔开的绝缘层。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触控功能层41上的盖板9。实施例所示的显示面板是一个硬质的oled显示面板。
47.参考图2a和图2b,在一些实施例中,像素定义层21依然限定有机发光层所在区域,但像素定义层不限定是吸光结构。在像素定义层的顶表面上设置黑色的隔离墙21a,隔离墙21a起到阻挡有机发光层在设定方向上的大视角出光的作用。
48.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墙21a的材料包括黑色树脂。
49.参考图2b,隔离墙21a呈多个条状结构,隔离墙21a的延伸方向与该设定方向垂直。
5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c,隔离墙21a的顶表面宽度大于其底表面宽度。这里,隔离墙21a的宽度指的是其沿上述设定方向上的尺寸。
51.需要说明的是,像素定义层21的高度是可以超出有机发光层2的。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3,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封装层3远离基底1一侧的黑矩阵51、填充在黑矩阵51的开口区域内的色阻52,覆盖黑矩阵51和色阻52的平坦化层6,其中,黑矩阵51的开口区域与有机发光层2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开口区域内色阻52的颜色与开口区域对应的有机发光层2的出光颜色相同。
53.在这些实施例中,黑矩阵51和色阻52的作用与前述的偏光层8的作用均是提高显示的对比度。黑矩阵51进一步可以对显示面板的出光角度进行限定。
54.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平坦化层6覆盖黑矩阵51和色阻52。盖板9通过光学胶71贴附在平坦化层6上。
55.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坦化层6的材料包括:透明光学树脂;黑矩阵51的材料包括:黑色树脂。
56.基于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参考图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底1、多个有机发光层2、黑矩阵51和填充在黑矩阵51的开口区域内的色阻52;多个有机发光层2在基底1上,黑矩阵51设置在多个有机发光层远离基底1一侧,黑矩阵51与多个有机发光层2之间留有间距。
57.具体地,基底1参与形成驱动背板,层叠设置的像素电极(未示出)、有机发光层2和公共阴极(未示出)构成一个子像素。
58.结合图4,黑矩阵51的的顶表面所在高度处黑矩阵51的开口区域在设定方向上的开口尺寸记为d2、黑矩阵51的厚度记为h2。当然,黑矩阵52顶表面的开口尺寸与黑矩阵52底表面的开口尺寸之间的差异是可以忽略的。
59.参考图4,在该设定方向上该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a2可以表示为:
60.a2=2*arctan(d2/h2),显然d2与h2的比值越小则a2越小。
61.在这些实施例中,通过将黑矩阵51的高度设置地相对于其在设定方向上的开口尺寸足够大,从而对大视角出光进行遮挡。进一步,由于无需设置外贴的防窥膜,该显示面板的厚度可以得到减薄。黑矩阵51作为这些实施例中的防窥结构。
62.在一些实施例中,d2≤h2。如此可以保证沿该设定方向上的可视视角近似在
±
45
°
的范围以内。
63.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d2≤2*h2。
6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考图4,沿该设定方向,黑矩阵51的开口区域的尺寸为40μm,黑矩阵51厚度为83.7μm,黑矩阵51对小视角出光的透过率为100%。该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小于90
°
。可采用多次旋涂显影的工艺形成足够厚的黑矩阵51。
65.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基底1上的像素定义层21、以及设置在多个有机发光层2与黑矩阵51之间的第一封装层3;多个有机发光层2分别设置在像素定义层21的一个开口区域内,像素定义层21的开口区域与黑矩阵51的开口区域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
66.由于黑矩阵51能够遮挡大视角出光,像素定义层21可以是透明结构可以是吸光结
构。
67.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平坦化层6覆盖黑矩阵51和色阻52,第二封装层72覆盖平坦化层6。第二封装层72的材料例如是透明聚酰亚胺。该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是柔性显示面板。
68.具体地,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黑矩阵51在基底1的正投影与像素定义层21在基底1的正投影的形状、尺寸以及位置基本相同。
69.基于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面板。
70.在一些实施例中,设定方向包括在显示装置的应用状态下的左右方向。
71.显示装置例如是显示模组、显示触控模组、显示器、手机、平板电脑、导航仪、智能穿戴设备等任意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72.本公开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73.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则本公开的意图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