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2022-12-20 02:15: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2.现有各类设备标识的设计不合理,很容易被各方使用长期追踪个人信息,而没有考虑到个人信息的保护,也未征得用户的授权同意。同时现有的各种id 设计很容易被伪造,造成移动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的伪造流量,对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3.随着互联网大环境对应用软件的检测越来越严格,应用软件也很难再获取传统的不可变更的设备唯一标识,而可变的广告标识的获取率也在下降。目前的各类id的解决方案各自为战,不成体系,很难进行数据关联打通。既要防止“刷量”,又要注重全方位保护用户信息,这对于企业实施解决方案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因此,一个可以被广泛认可的、不易被篡改伪造、可变的、统一的设备id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s100、获取第一指纹列表a={a1,
……
,ai,
……
,am},ai是指第i个第一指纹,i=1
……
m,m为第一指纹数量;
6.s120、获取第二指纹列表b={b1,
……
,bi,
……
,bm},bi是指第i个第二指纹;
7.s140、获取第二应用软件id且当第二应用软件id对应的第二关联id不为null时,将第二终端id作为目标终端id,其中,所述第二终端id是指第二关联id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
8.s160、当第二应用软件id对应的第二关联id为null时,根据a和b,获取目标终端id。
9.本发明还保护了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或所述至少一段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
10.本发明还保护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上述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1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且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2.通过本发明中通过获取第一指纹列表和获取第二指纹列表,且获取第二应用软件id且当第二应用软件id对应的第二关联id不为null时,将第二终端 id作为目标终端id,其中,所述第二终端id是指第二关联id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当第二应用软件id对应
的第二关联id为null时,根据第一指纹列表和获取第二指纹列表,获取目标终端id;能够根据两次获取的指纹列表,确定出是否为同一设备且当同一设备时不更新移动终端id,当不同设备时给出新的移动终端id,以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进而提高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13.此外,将本地应用的特征值匿名化为指纹,进一步提高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14.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17.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18.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19.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20.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21.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id的获取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4.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移动终端id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5.s100、获取第一指纹列表a={a1,
……
,ai,
……
,am},ai是指第i个第一指纹,i=1
……
m,m为第一指纹数量。
26.具体地,在s100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27.s1、获取预设的指纹配置列表t={t1,
……
,tj,
……
,tm},其中,tj是指移动终端对应的第j个指纹类型,j=1
……
m,m为指纹类型预设特征数量。
28.进一步地,所述方法中还通过如下步骤获取t:
29.s11、获取原始指纹列表v={v1,
……
,vr,
……
,vs},vr=(v
r1
,v
r2
, v
r3
),v
r1
是指第r个原始指纹的第一程度值,v
r2
是指第r个原始指纹的第二程度值,v
r3
是指第r个原始指纹的第三程度值,r=1
……
s,s为原始指纹数量。
30.进一步地,第一程度值表征原始指纹的唯一程度,可以理解为唯一性,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采取现有技术中任一方法获取唯一性,在此不再赘述。
31.进一步地,第二程度值表征原始指纹的稳定程度,可以理解为稳定性,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采取现有技术中任一方法获取稳定性,在此不再赘述。
32.进一步地,第三程度值表征原始指纹的饱和度,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采取现有技术中任一方法获取饱和度,在此不再赘述。
33.s12、遍历vr且当v
r1
>第一程度阈值v
10
、v
r2
>第二程度阈值v
20
和v
r3
>第三程度阈值v
30
时,将vr对应的原始指纹对应的指纹类型插入至t中。
34.具体地,所述原始指纹是指无法反映移动终端身份的指纹。
35.具体地,v
10
为唯一程度的阈值,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唯一程度的阈值,在此不再赘述。
36.具体地,v
20
为稳定程度的阈值,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稳定程度的阈值,在此不再赘述。
37.具体地,v
30
为饱和度的阈值,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饱和度的阈值,在此不再赘述。
38.进一步地,m≤m,优选地m=m=10。
39.s3、获取初始指纹a

={a
′1,
……
,a

x

……
,a
′z},其中,a

x
是指在第 x个初始指纹,x=1
……
z,z为初始指纹数量。
40.具体地,所述初始指纹是指安装了目标应用软件的移动终端对应的原始指纹,其中,所述初始指纹的类型为匿名指纹,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方法获取匿名指纹,在此不再赘述;能够采用匿名指纹,避免泄露终端信息,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41.进一步地,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需求选择应用软件作为目标应用软件,在此不再赘述。
42.s5、当移动终端被授权且移动终端第一次上传指纹时,当a

x
对应的指纹类型与tj一致时,将a

x
作为第一指纹。
43.上述s1-s3步骤,能够选择适合确定相似度的指纹,有利于准确的确定出相似度。
44.s120、获取第二指纹列表b={b1,
……
,bi,
……
,bm},bi是指第i个第二指纹。
45.具体地,所述第一关联id是指当移动终端第一次上传指纹时,生成的关联id,其中,所述关联id是指与移动终端id相关联的身份标识,进一步地,关联id为随机生成的预设长度字符串,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字符串的预设长度,在此不再赘述。
46.具体地,所述第二指纹是指在非第一时间点下,安装了目标应用软件的移动终端对应的原始指纹,其中,所述非第一时间点是指除第一指纹对应的时间点之外的任一时间点。
47.s140、获取第二应用软件id且当第二应用软件id对应的第二关联id不为null时,将第二终端id作为目标终端id,其中,所述第二终端id是指第二关联id对应的移动终端的身份标识。
48.s160、当第二应用软件id对应的第二关联id为null时,根据a和b,获取目标终端id。
49.具体地,在s160步骤中包括如下步骤:
50.s1601、获取第一关联id对应的第一终端id。
51.具体地,第一终端id表征第一关联id对应的移动终端的唯一身份标识。
52.s1602、当任一bi≠ai时,获取第一中间指纹数量n和第二中间指纹数量 n。
5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间指纹是指在b中bi≠ai的第二指纹。
5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间指纹是指在b中除第一中间指纹之外的任一目第二指纹。
55.进一步地,n n=m。
56.s1603、根据m、n和n,获取第一相似度f
10
,其中,f
10
符合如下条件:
[0057][0058]
s1604、当f
10
>第一相似度阈值f0,将第一终端id作为目标终端id,以使得将所述目标终端id发送至b对应的移动终端中。
[0059]
s1605、当f
10
≤f0,重新生成第三关联id且将第三关联id对应的第三终端id作为目标终端id,以使得将所述目标终端id发送至b对应的移动终端中;进一步理解:当f
10
>f0时,说明第一指纹列表和第二指纹列表相似度很高,可确定为是同一移动终端,并将第一终端id作为目标终端id发送至对应的移动终端;当f
10
≤f0,说明第一指纹列表和第二指纹列表相似度不高,可确定为不是同一移动终端,可重新生成第三终端id发送至对应的移动终端。
[0060]
或者,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s160步骤中包括如下步骤:
[0061]
s1601、获取第一关联id对应的第一终端id。
[0062]
s1602、当任一bi≠ai时,获取第一中间指纹数量n和第二中间指纹列表中第二中间指纹数量n。
[006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中间指纹是指在b中bi≠ai的第二指纹。
[0064]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中间指纹是指在b中除第一中间指纹之外的任一第二指纹。
[0065]
进一步地,n n=m。
[0066]
s1603、根据a,获取第一指纹数量列表d={d1,
……
,d
t

……
,dk}, d
t
是指第t类第一指纹的指纹数量,t=1
……
k,k为第一指纹的类型数量。
[0067]
进一步地,d1
……
d
t

……
dk=m。
[0068]
s1604、根据所有的第二中间指纹,获取第二指纹数量列表d'={d'1,
……
, d'
t

……
,d's},d'
t
是指第t类第二中间指纹的指纹数量。
[0069]
进一步地,d'1
……
d'
t

……
d'k=n。
[0070]
s1605、根据d
t
和d'
t
,获取第二相似度f
20
,其中,f
20
符合如下条件:
[0071]
其中,w
t
是指d
t
对应的权重值。
[0072]
s1606、当f
20
>第二相似度阈值f'0时,将第一终端id作为目标终端id,以使得将所
述目标终端id发送至b对应的移动终端中。
[0073]
s1607、当f
20
≤f'0,重新生成第四关联id且将第四关联id对应的第四终端id作为目标终端id,以使得将所述目标终端id发送至b对应的移动终端中;相对于通过第一相似度确定是否重新生关联id,将指纹进行分类且根据指纹的分类不同设置不同的权重,进而能够更加准确的获取到两个指纹列表之间的相似度,以使得根据第二相似度,准确的确定出是否为同一移动终端,当不同移动终端给出新的移动终端id,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进而提高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0074]
优选地,f'0=f0。
[0075]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移动终端的指纹获取两次上传指纹之间的相似度,以确定是否为同一移动终端上传的指纹,进而根据相似度,确定是否更新移动终端id,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
[0076]
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77]
s200、获取初始映射列表h0。
[0078]
具体地,所述初始映射列表包括第一映射列表或者中间映射列表。
[0079]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映射表是指基于每一第一指纹和第一应用软件id与第一关联id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的关系列表,其中,所述第一应用软件id 是指当移动终端第一次上传指纹时,用于表征目标应用软件身份的标识。
[0080]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映射列表是指对第一映射表进行处理获取的映射表,其中,对第一映射表的更新步骤可以参照s210-s270,进一步理解:在第一映射表中所有的第一指纹与一个第一关联id进行匹配,当通过s210-s270步骤之后,所述中间映射列表中任一指纹可以与若干个关联id进行匹配。进一步地,在s200步骤之前,当所述中间映射列表中任一指纹对应的关联id数量大于预设的关联id数量阈值时,则将所述中间映射列表中指纹作为异常指纹且删除异常指纹后构建h0,优选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预设的关联id数量阈值,在此不再赘述。
[0081]
上述,h0中无异常指纹;能够避免了所述中间映射列表中任一指纹对应的关联id数量过多,在进行计算时造成负载过大、占用过多内存的情况;同时当所述中间映射列表中任一指纹对应的关联id数量过多时,说明大量移动设备均具有此指纹,从而此指纹为异常指纹进行删除。
[0082]
s210、获取第三指纹列表c={c1,
……
,ci,
……
,cm},ci是指第i个当前指纹,其中,c中每一所述第三指纹是指除h0中初始映射指纹之外的其他指纹,所述关键指纹的获取方法可以参照初始指纹的获取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0083]
s220、当ci与h0中任一初始映射指纹一致时,将初始映射指纹作为第三中间指纹且从h0中获取第三中间指纹对应的关联id。
[0084]
具体地,所述初始映射指纹是指在初始映射表中的指纹。
[0085]
s230、将所有的第三中间指纹对应的关联id进行去重处理,获取中间关联id列表r={r1,
……
,rq,
……
,r
p
},rq是指第q个中间关联id,q=1
……
p,p为中间关联id数量。
[0086]
具体地,所述中间关联id是指对所有的第三中间指纹对应的关联id进行去重处理后的关联id,其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采取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去重方法。
[0087]
s240、根据r和h0,获取c对应的第一中间相似度列表f={f1,
……
, fq,
……
,f
p
},
其中,f是指rq对应的第一中间相似度。
[0088]
具体地,第一中间相似度是指c与r中任一中间关联id对应的指纹之间的相似度,其中,中间关联id对应的指纹通过初始映射表中获取。
[0089]
进一步地,每一fq的获取方法可以参照f
10
的获取方法或者f
20
的获取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0090]
优选地,f中每一fq的获取方法一致且每一fq的获取方法可以参照f
10
的获取方法。
[0091]
s250、遍历f且从f中获取最大相似度,以使得将最大相似度作为目标相似度f'。
[0092]
具体地,在s250步骤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93]
s2501、当f中最大相似度的数量等于1时,将最大相似度作为目标相似度f'。
[0094]
s2502、当f中最大相似度的数量大于1时,确定f的获取方法。
[0095]
具体地,f的获取方法是指f中每一fq的获取方法。
[0096]
s2503、根据f的获取方法,获取第二中间相似度列表e={e1,
……
, ey,
……
,eg},ey是指第y个第二中间相似度,y=1
……
g,g为第二中间相似度数量。
[0097]
进一步地,第二中间相似度是指基于f中最大相似度对应的中间关联id,采取与f的获取方法不一致的方法进行获取的相似度;例如,当第一中间相似度的获取方法参照f
10
的获取方法时,第二中间相似度的获取方法需参照f
20
的获取方法。
[0098]
s2504、遍历e且从e中获取最大相似度,将最大相似度作为目标相似度 f'。
[0099]
上述,通过当f中最大相似度的数量为1时,可以理解为与第三中间指纹对应的关联id相似度最高的只有一个,即将最大相似度作为目标相似度;当 f中最大相似度的数量大于1时,可以理解为与第三中间指纹对应的关联id 相似度最高的有多个,此时采用另一种f的获取方法进而获得最大相似度f',同时采用两种方法获取的最大相似度也更为准确。
[0100]
s260、当f'>预设的目标相似度阈值时,建立每一ci与f'对应的中间关联id之间的映射关系且每一ci与f'对应的中间关联id之间的映射关系插入至h0中。
[0101]
具体地,所述目标相似度阈值为第一相似度阈值或者第二相似度阈值,其中,基于根据f的获取方法进行确定所述目标相似度阈值,可以理解为:fq参照f
10
的获取方法时,所述目标相似度阈值为第一相似度阈值;或者,fq参照f
20
的获取方法时,所述目标相似度阈值为第二相似度阈值。
[0102]
s270、当f'≤预设的目标相似度阈值时,重新生成关联id且将重新生成的关联id作为指定关联id,并建立每一ci与f'对应的指定关联id之间的映射关系且每一ci与f'对应的指定关联id之间的映射关系插入至h0中。
[0103]
具体地,所述指定关联id是指除r中所有中间关联id之外的任一关联 id。
[0104]
上述实施例,当f'>预设的目标相似度阈值时,建立ci与目标相似度对应的中间关联id之间的映射关系且插入至h0中,建立了第三中间指纹与目标相似度对应的中间关联id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在初始映射表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每一关键指纹可以对应若干个关键关联id;当f'≤预设的目标相似度阈值时,说明没有与ci相似度较高的指纹列表对应的关联id,从而生成新的关联id并将每一ci与f'对应的指定关联id之间的映射关系插入至h0中,能够不断的更新移动终端id的关联id的映射关系,有利于通过准确的指纹确定出准确的移动终端id的关联id。
[0105]
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106]
s300、获取c对应的当前应用软件id,其中,所述当前应用软件id是指在当移动终端获取当前指纹时,用于表征目标应用软件身份的标识;
[0107]
s310、当所述当前应用软件id对应的关联id为null时,将c对应的关联id作为当前应用软件id对应的关联id;
[0108]
s320、当所述当前应用软件id对应的关联id不为null时,将当前应用软件id对应的关联id标记为r0;
[0109]
s330、当r0≠r'0时,将r0替换为r'0,r'0是指c中每一ci对应的关联id,其中,每一ci对应的关联id可以参照s200-s270步骤进行获取。
[0110]
上述,当所述当前应用软件id对应的关联id为null时,可以理解为目标应用软件未生成过关联id,将当前指纹列表对应的关联id作为当前应用软件id对应的关联id;当所述当前应用软件id对应的关联id不为null时,可以理解为目标应用软件上传过指纹列表,当r0≠r'0,即应用软件id对应的关联id不准确,使用c中每一ci对应的关联id并返回目标应用软件,提高了移动终端id的相关id准确性,有利于确定出同一设备。
[0111]
如图4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112]
s400、获取目标映射列表h'0,其中,h'0是指通过s200-s270步骤进行处理之后的h0,s200-s270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13]
s410、从h'0中获取所有关联id且基于所有关联id,构建成第一关联id 列表r'={r'1,
……
,r'a,
……
,r'v},r'a是指h'0中第a个第一关联id, a=1
……
v,v为h'0中第一关联id数量。
[0114]
具体地,r'1≠
……
≠r'a≠
……
≠r'v。
[0115]
s420、从h'0中获取r'a对应的所有指纹且基于r'a对应的所有指纹,构建成r'a对应的第一目标指纹列表。
[0116]
s430、基于第一目标指纹列表和r'a对应的任一第二目标指纹列表,获取第一目标相似度列表e'a={e'
a1

……
,e'
ab

……
,e'
av-1
},e'
ab
是指r'a对应的第一目标指纹列表与r'a对应的第b个第二目标指纹列表之间的相似度,b=1
……
v-1,v-1为第二关联id数量。
[0117]
具体地,第二指纹列表是指基于h'0中第二关联id对应的所有指纹构建的指纹列表,其中,第二关联id是指r'中除r'a之外的任一其他关联id。
[0118]
s440、当e'
ab
>预设的目标相似度阈值时,将e'
ab
对应的关联id替换为 r'a。
[0119]
具体地,e'
ab
的获取方法可以参照f
10
的获取方法或者f
20
的获取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0120]
优选地,e'
ab
的获取方法可以参照f
10
的获取方法。
[0121]
具体地,所述目标相似度阈值为第一相似度阈值或者第二相似度阈值,其中,基于根据e'
ab
的获取方法进行确定所述目标相似度阈值,可以理解为: e'
ab
参照f
10
的获取方法时,所述目标相似度阈值为第一相似度阈值;或者, e'
ab
参照f
20
的获取方法时,所述目标相似度阈值为第二相似度阈值。
[0122]
s450、当e'
ab
≤预设的目标相似度阈值时,r'a为h'0中独立关联id。
[0123]
s460,重复执行s400-s450步骤,获取最终映射列表。
[0124]
上述,基于h'0通过重复多次执行s400-s450步骤,获取到目标本地应用的最终映射列表,基于此,当e'
ab
>预设的目标相似度阈值时,认定为是同一台移动终端,所以e'
ab

应的关联id替换为r'a,当e'
ab
≤预设的目标相似度阈值时,认定为不是同一台移动终端,r'a为h'0中独立关联id;能够将移动终端对应的关联id进行聚类,有利于准确的确定其他移动设备是否为同一设备。
[0125]
如图5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通过如下步骤获取目标移动终端id:
[0126]
s500、获取第一字符串z1,其中,z1用于表征目标移动终端id的版本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移动终端id的版本号的字符串格式。
[0127]
s510、获取第二字符串z2,其中,z2用于表征目标移动终端id的有效时间t。
[0128]
具体地,t符合如下条件:
[0129]
t=t0±
t',其中,t0是指预设时间段,t'是指随机时间段;可以理解为:所述预设时间段为预先设置的固定时间段,所述随机时间段为随机选择的时间段。
[0130]
进一步地,t0的取值范围为10-50天;优选地,t0的取值为30天。
[0131]
进一步地,t'的取值范围为6-48小时;优选的,t'的取值为12小时。
[0132]
基于此,目标移动终端id在一定时间段内不变,起到了标识这台移动终端的目的,第三方可以使用移动终端id来标识这台移动设备;定时过期时间中包含随机时间段,避免大量移动终端id在同一时间过期,对数据处理服务器造成过大压力,造成数据处理服务器的损伤。
[0133]
s520、获取第三字符串z3,其中,z3是指随机字符串,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根据实际需求设置随机字符串,在此不再赘述。
[0134]
进一步地,随机字符串为64位的加密字符串,本领域技术人员采取现有技术中任一加密方法进行字符串加密,在此不再赘述。
[0135]
s530、获取第四字符串z4,其中,z4用于表征目标移动终端id的校验号,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可以采取现有技术中任一生成校验号的方法,例如采取 crc生成校验号,在此不再赘述。
[0136]
s540、将z1、z2、z3和z4按照顺序进行组合,生成目标移动终端id,可以理解为:初始移动终端id=z1 z2 z3 z4。
[0137]
具体地,所述目标移动终端id与所述初始移动终端id的生成方法一致,在此不再赘述。基于此,目标移动终端id由第一字符串z1、第二字符串z2、第三字符串z3、第四字符串z4进行组合生成了目标移动终端id,标明了移动终端id的具体组成部分,且具有受控机制、过期机制、匿名机制,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提供有效标识。
[0138]
s550、获取目标移动终端id对应的时间间隔δt且当δt>t时,重新生成移动终端id,以使得将重新生成的移动终端id替换目标移动终端id,其中,δt符合如下条件:
[0139]
δt=t
α-t
β
,其中,t
α
当前时间点,t
β
为生成目标移动终端id的时间点。
[0140]
上述实施例,能够涉及复杂的移动终端id格式,防止被篡改或者破解,提高移动终端的安全性,进而提高用户信息的安全性,同时设定有效时间实现定期更新,当其它软件拦截的移动终端id可能是已经无效的移动终端id,进而实现无法通过移动终端id获取设备信息,进而提高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0141]
如图6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142]
s600、获取原始移动终端id列表zz={zz1,
……
,zz
λ
……
,zzu},其中,zz
λ
是指目标
设备提供的第λ个原始移动终端id,λ=1
……
u,u为目标设备提供的原始移动终端id数量。
[0143]
具体地,所述目标设备是指除目标移动终端和目标服务器之外的任一电子设备,其中,目标移动终端是指安装了目标应用软件的移动终端且目标服务器是指与目标移动终端联通的服务器。
[0144]
进一步地,移动终端id存储于目标移动终端且关联id存储于目标服务器。
[0145]
具体地,每一zz
λ
的获取方式可以参照s500-s540步骤,在此不再赘述。
[0146]
s610、根据zz,获取中间移动终端id列表zz'。
[0147]
具体地,在s610步骤中还通过如下步骤获取中间移动终端id列表:
[0148]
s6101、当zz中存在两个以上一样的原始移动终端id时,则在原始移动终端id列表中保留相同原始移动终端id对应的任一个原始移动终端id且在 zz中删除相同原始移动终端id对应的其他原始移动终端id;
[0149]
s6102、获取zz
λ
={z
λ1
、z
λ2
、z
λ3
、z
λ4
},其中,z
λ1
是指原始移动终端 id
λ
的第一字符串,z
λ2
是指原始移动终端id
λ
的第二字符串,z
λ3
是指原始移动终端id
λ
的第三字符串,z
λ4
是指原始移动终端id
λ
的第四字符串;
[0150]
s6103、当zz
λ
对应的时间间隔<z
λ2
对应的有效时间时,在zz中删除 zz
λ
,其中,zz
λ
的时间间隔的获取方法可以参照目标移动终端id的时间间隔的获取方法,z
λ2
的有效时间获取方法可以参照目标移动终端id的有效时间在此不再赘述。
[0151]
s6104、对z
λ4
进行解析且z
λ4
的解析结果为失败时,在zz中删除zz
λ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s6101-s6104步骤可同时执行,以保证能够获取有效的中间移动终端id列表。
[0152]
s620、获取zz'对应的中间移动终端id数量h和zz'对应的异常移动终端id数量比值k。
[0153]
具体地,所述中间移动终端id是指中间移动终端id中任一原始移动终端 id。
[0154]
具体地,k符合如下条件:k=h0/h,h0是指zz'对应的异常移动终端id 数量,所述异常移动终端id是指在中间移动终端id列表中,移动终端id的时间间隔与移动终端id的预设时间段之差小于移动终端id的随机时间段的中间移动终端id。
[0155]
s630、当h≤预设的移动终端id数量阈值h'或者k≤预设的比值阈值k' 时,反馈提示信息至目标设备,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表征无法处理原始移动终端id列表。
[0156]
s640、当h>预设的移动终端id数量阈值h'且k>预设的比值阈值k' 时,获取目标移动终端id列表。
[0157]
具体地,在s640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0158]
s6401、获取zz'中任一中间移动终端id对应的所有关联id且基于zz' 中任一中间移动终端id对应的所有关联id,构建zz'对应的关联id列表,其中,zz'对应的关联id列表经过关联id去重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去重处理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0159]
s6402、根据zz'对应的关联id列表,从移动终端id与关联id之间的映射表中获取目标关联id列表。
[0160]
具体地,h'的取值范围为800到3000个,优选的,h'的取值为1000。
[0161]
具体地,k'的取值范围为80%到100%;优选的,k'的取值为99%。
[0162]
基于此,当h≤预设的移动终端id数量阈值h'或者k≤预设的比值阈值 k'时,说明原始移动终端id列表中,异常移动终端id的数量过多,对此移动终端id列表反馈至目标设
备不进行处理;当h>预设的移动终端id数量阈值h'且k>预设的比值阈值k'时,异常移动终端id的数量处于正常范围内,基于移动终端id与关联id的关系获取目标移动终端id列表;因此,当更新原始移动终端id列表时,使得第三方服务器获取到移动终端id与关联id呈多对多关系,避免了第三方获得同一设备的若干个移动终端id,以导致第三方解密移动终端id且影响到设备的安全性,进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0163]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设置于电子设备之中以保存用于实现方法实施例中一种方法相关的至少一条指令或至少一段程序,该至少一条指令或该至少一段程序由该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0164]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前述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165]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应理解,可以对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本发明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