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海上救生系统及其救生球的制作方法

2022-12-20 01:21: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救生系统及其救生球。


背景技术:

2.目前救生设备采用救生圈、救生衣、等方便实用的救生用具,能够使得逃生者在水面上漂浮,以获取援救的时间。
3.传统的救生圈、救生衣,救生衣则是由泡沫组成,救生圈通过外接气源或者人嘴进行充气,使得救生圈膨胀后提供浮力,使得逃生者头部露出水面并漂浮在水面上。
4.发明人认为:当使用救生圈或救生衣进行逃生时,由于救生圈和救生衣是通过将人的头部或上半身浮起,将头部露出,一旦海上情况复杂,海浪翻涌容易使得逃生者呛水或溺水,对逃生者的保护有限,从而导致逃生者的逃生概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逃生者的逃生概率,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上救生系统及其救生球。
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救生球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救生球,包括球体,所述球体用于充气膨胀,所述球体内形成有供人容纳的空腔,所述球体上开设有供人进入空腔内的连接缝,所述球体外侧设有充气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救生球进行逃生时,逃生者先从连接缝进入空腔内,然后使用充气嘴进行充气,使得整个球体充气膨胀。以将逃生者保护在内,并将逃生者整个进行包裹保护,使得逃生者在水面上,便于寻找,且大浪翻涌时逃生者也能随逃生求快速浮在水面上,从而提高逃生者的逃生概率。
8.所述球体包括若干交叉连接的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所述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的连接处设有单向导通的连接结构,拥有所述充气嘴的气囊部一将空气依次充入各个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内,所述连接缝位于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相邻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给救生球进行充气时,人从未充气的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之间的连接缝进入球体内,通过外接气源将空气从充气嘴充入气囊部一内,气囊部一内的空气经过单向导通的结构将相邻的气囊部二都充满气后。空气从气囊部一进入后经过连接结构以一对一的形式依次充入各个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内,使得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一个接一个的膨胀起来。整个球体膨胀之后,由于单向导通的连接结构限制充入的气体从充气嘴漏出,实现一个充气嘴将多个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次充满气。因此通过设置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利用单向导通的连接结构使得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依次进行膨胀,并通过一个充气嘴将整个球体充满气,无需转换充气口的连接位置,从而便于给救生球进行充气。
10.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连接处的阀体、滑移于所述阀体内的阀芯,所述阀体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阀体内设有抵动阀芯滑动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将阀芯朝进气口抵动将进气口关闭。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空气从充气嘴充入时,空气从充气嘴进入到气囊部一内,以将气囊部一内充满气后,使得气囊部一内增大的气压冲击于阀芯上。进而使得阀芯挤压弹性件将阀体的进气口打开,使得气囊部一内的空气能够经过阀体进入气囊部二内。随着空气不断的充入,使得空气从气囊部一经过阀体到气囊部二内,气囊部二的空气经过阀体再到气囊部一内,依次将各个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充满空气。直至将空气从充气嘴停止吹入后,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内的空气停止进入,弹性件抵动阀芯朝进气口滑动,以使阀芯将进气口封堵,减少充满气的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泄气,从而减少充满气的球体内气体逆流。
12.可选的,所述阀体靠近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供气体通过的固定架,所述阀芯包括滑移于固定架内的阀杆、固定连接于阀杆靠近进气口一端的阀板,所述阀板滑移于阀体内用于将进气口封堵,所述弹性件包括套设于所述阀杆上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于固定架,另一端抵接于阀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时,空气吹向阀板上,抵动阀板带动阀杆朝远离进气口的方向滑动,弹簧压缩,使得阀板脱离进气口并将进气口打开,以使空气进入阀体内经过固定架后从出气口排出,使得气囊部一内的气体能够流入气囊部二内。直至气囊部一内的空气达到饱和时,进气口的进气量减小,弹簧的弹力作用于阀杆上,带动阀杆朝进气口滑动。进而带动阀板朝进气口滑移,使得阀板将进气口封堵,以减少气体从充满气的气囊部二流向气囊部一内,从而防止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的气体逆流。
14.可选的,所述阀体内固定连接有挡环,所述挡环内形成所述进气口,所述阀板背对阀杆的一侧设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抵紧于挡环将进气口密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气口的进气量减小或停止进入时,弹簧抵动阀杆朝进气口滑动,带动阀板朝挡环移动,以使密封圈抵紧于挡环上,将进气口密封,从而加强阀板封堵进气口的密封性。
16.可选的,所述阀杆上位于固定架内的侧壁上嵌入有卡簧,所述卡簧滑动抵接于所述固定架内壁,所述固定架内壁靠近阀板的一侧开设有供卡簧恢复形变后卡入的卡槽,所述卡簧卡入所述卡槽内后,所述密封圈受到挤压产生形变将进气口封堵。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各个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逐一充满气后,卡簧随阀杆一同滑动至卡槽远离挡环的一侧。然后停止向充气嘴充气的同时,气囊部一内的空气会泄露一部分,泄漏的部分空气会冲击于阀板上带动阀杆朝进气口移动,以使阀板将进气口封堵防止气体继续泄漏。此时阀杆带动卡簧移动至和卡槽相对应,卡簧恢复形变后卡入卡槽内,以将阀杆的滑动锁定,进而将充气嘴封堵,避免气体外泄。同时人在充满气的球体内按照顺序,从最后一个充满气的气囊部二开始锤击,以使最后一个气囊部二的气压增大,将气囊部二内的空气挤入阀体内,使得阀杆移动带动卡簧卡入卡槽内,将最后一个气囊部二和气囊部一的连接处封闭,实现最后一个气囊部二的自封。依此按照顺序不断往前敲击,使得各个气囊部二和气囊部一之间的连接处均封堵,实现所有的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自封。以便于其中部分的气囊部一或气囊部二破掉之后,其他充满气的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均保持完好,从而便于球体部分气囊破掉后继续使用。
18.可选的,所述连接缝位于两个连接的所述气囊部二和气囊部一之间,所述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充气后将连接缝填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从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之间的连接缝处进入后,将拥有充气嘴的气囊部一充气,随着空气不断的吹入,各个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都充满气,使得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膨胀后将连接缝封堵进行填补,最后人手臂从连接缝挤开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伸出后将充气嘴进气源断掉,实现对球体的充气,从而便于人进入球体内后从球体内将充气嘴的进气源断掉。
20.可选的,所述球体底部气囊部一内开设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用于存放物品降低球体的重心。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球体进行充气前,生活用品如瓶装水、食物等物品会预先放入储物腔内,随着对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的逐渐充气,储物腔内的放的物品降低整个球体的重心,使得人进入充满气的球体内后,降低球体底部的重心,减少球体于水面上的翻转,从而便于人在球体内保持稳定。
22.可选的,所述球体材料为芳纶、高密度聚乙烯。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芳纶、高密度聚乙烯增加救生球的质量,提高救生球的韧性,抗压强度高。
24.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海上救生系统,使用了救生球,包括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包括若干设置于船体边沿处的连接充气嘴的充气头、设置于船体内给充气头供气的压缩机,所述充气头上设有安全阀,所述安全阀达到预定值后可将所述充气嘴可抽离充气头。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海上需要使用逃生系统进行逃生时,逃生者在船的边沿处找到救生球,然后穿过连接缝进入球体内。此时救生球上的充气嘴是预先跟充气头连接好的,打开压缩机给充气头供气,充气头通过安全阀将气体输送如充气嘴内,以对救生球进行充气膨胀。直至救生球充满气后,逃生者从连接缝内伸出手臂将充气嘴拔离充气头,然后进行逃生。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利用单向导通的连接结构使得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依次进行膨胀,并通过一个充气嘴将整个球体充满气,无需转换充气口的连接位置,从而便于给救生球进行充气;通过设置阀体、阀芯,利用弹性件抵动阀芯将阀体的进气口封堵,减少充满气的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泄气,从而减少充满气的球体内气体逆流;通过设置卡簧和卡槽,将阀杆于阀体内的滑移进行锁定,使得各个气囊部二和气囊部一之间的连接处均封堵,实现所有的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自封,以便于其中部分的气囊部一或气囊部二破掉之后,其他充满气的气囊部一和气囊部二均保持完好,从而便于球体部分气囊破掉后继续使用;通过设置储物腔和储物口,利用储物口供物品放入,并通过储物腔降低球体的重心,减少球体于水面上的翻转,从而便于人在球体内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救生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救生球用于展示连接缝的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救生球用于展示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救生球用于展示储物腔的剖面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球体;11、气囊部一;12、气囊部二;13、充气嘴;14、连接缝;15、储物腔;151、储物口;2、连接结构;21、阀体;211、挡环;212、进气口;213、出气口;22、阀芯;221、阀杆;222、阀板;223、密封圈;224、卡簧;23、弹簧;24、固定架;241、固定环;242、固定杆;24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救生球。
34.参照图1,救生球包括球体1,球体1包括若干相互交叉连接的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气囊部一11呈五边形,气囊部二12呈六边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的气囊部组成球体1。气囊部二12围绕气囊部一11的周向方向分布,即每个气囊部一11的周围有五个气囊部二12,气囊部二12将气囊部一11相互隔开,其中一个气囊部二12上连接有充气嘴13。
35.参照图2,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侧壁的中间部分相连接,气囊部一11和相邻两个气囊部二12的抵接处形成有供人进入的连接缝14,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未充气时连接缝14打开,充气后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膨胀将连接缝14填补,但是连接缝14仍存在有缝隙。
36.参照图2,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连接的一侧安装有单向导通的连接结构2,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通过连接结构2以一对一的形式,依次将空气充入各个气囊部一11一和气囊部二12内。球体1的各个气囊部也可分为若干组单向连通的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以加快充气速度。
37.参照图1和图2,拥有充气嘴13的气囊部一11上只有一个连接结构2,最后一个充满气的气囊部二12上也只有一个连接结构2,其余中间部分的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上均有两个连接结构2,以便于从充气嘴13的气囊部一11充气后,使得多个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逐个进行膨胀。随着充气的顺序,每个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采用的材质也不同,采用芳纶、高密度聚乙烯,提高救生球的韧性,提高救生球的抗压强度。且每个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上均有数字顺序标记,以便于清楚看到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的膨胀。
38.参照图2和图3,连接结构2包括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气囊部一11、气囊部二12之间的阀体21、滑移于阀体21内的阀芯22,阀体21呈筒状,且阀体21也固定连接于气囊部二12之间的连接处。
39.参照图2和图3,阀体21上开设有进气口212和出气口213,阀体2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挡环211,挡环211内形成进气口212。进气口212位于拥有充气嘴13的气囊部一11内,出气口213位于气囊部二12内,气囊部二12和气囊部二12之间也通过阀体21上的进气口212进气和出气口213出气。
40.参照图2和图3,阀体21内安装有抵动阀芯22朝进气口212滑移将进气口212封堵的弹性件。充气时,气体进入后作用于弹性件上,抵动弹性件带动阀芯22朝出气口213滑动,以将进气口212打开后便于气体进入下一个气囊部一11或气囊部二12。
41.参照图3,阀体21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架24,固定架24包括位于阀体21内的固定环
241、固定连接于固定环241周向侧壁上的固定杆242,固定杆242远离固定环24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阀体21内壁,空气从相邻两根固定杆242之间的空隙通过。
42.参照图3,阀芯22包括滑移于固定环241内的阀杆221、固定连接于阀杆221远离固定环241一端的阀板222,阀板222位于阀杆221上靠近挡环211的一端,阀板222朝向挡环2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具有弹性的密封圈223,密封圈223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43.参照图3,弹性件包括套在阀杆221上的弹簧23,弹簧23为塔型弹簧23,弹簧23较大的一端抵接于阀板222、较小的一端抵接于固定环241上。以通过弹簧23抵动阀板222带动阀杆221朝进气口212滑移,使得阀板222将密封圈223抵紧于挡环211上将进气口212封堵,避免充入的气体回流。
44.参照图3,阀杆221位于固定环241内的一端嵌入有卡簧224,卡簧224随阀杆221一同滑移于固定环241内,固定环241内开设有供卡簧224恢复形变扩张后卡入的卡槽243。这里的卡簧224也可以是嵌入在固定环241内壁上处于张开状态,卡槽243在阀杆221上,使得阀杆221的滑动也能够将卡簧224卡入卡槽243内限制阀杆221的滑动。
45.参照图2和图3,卡槽243位于卡簧224靠近阀板222的一侧,以便于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内的气体按照充气的顺序逆流后,气体从出气口213进入阀体21内,冲击在阀板222上带动阀板222将密封圈223挤压在挡环211上产生挤压形变,以使卡簧224朝卡槽243滑移,直至卡簧224恢复形变卡入卡槽243内后,将阀杆221于阀体21内的滑移进行锁定,此时阀板222将进气口212封堵。以便于将各个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实现自封,使得各个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相互隔开。
46.参照图4,球体1底部的气囊部一11上开设有储物口151,储物口151位于整个球体1的内部,气囊部一11内还开设有连通储物口151的储物腔15。储物口151开口较小,仅供储物口151供食品、瓶装水放入储物腔15,减少储物腔15内的食品、瓶装水掉出储物腔15的情况,以降低球体1的重心,便于人在球体1内保持稳定。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海上救生系统及其救生球的实施原理为:当给救生球进行充气时,食品、瓶装水等物品是预先放入储物腔15内的,人从上方的气囊部一11、气囊部二12之间的连接缝14进入,然后通过外接气源将空气从充气嘴13吹入,使得气囊部一11和周围相邻的气囊部二12膨胀。气体从进气口212进入冲击于阀板222上,将阀板222冲动后打开进气口212,空气按照标号顺序依次进入各个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内。直至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膨胀后,将气源从充气嘴13上拔出。进气口212进气量减少或停止进气,弹簧23抵动阀板222带动阀杆221朝进气口212滑动,使得阀板222将进气口212封堵。
48.同时由于充气嘴13的气囊部一11少量气体泄出,使得拥有充气嘴13的气囊部一11内气压大于外界,气体继续冲击阀板222,使得密封圈223受到挤压产生形变后带动阀杆221上的卡槽243和卡簧224相对齐。以使卡簧224卡入卡槽243内将阀杆221的滑动锁定,以将阀体21的进气口212和出气口213均封堵。其余的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则是按照充气顺序,人在救生球内依照标号从最后一个开始往前进行敲击,使得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内的气压增大,也能将卡簧224卡入卡槽243内。实现每个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的自封,将各个气囊部一11和气囊部二12充满气后相互独立互不影响。进而实现通过一个充气嘴13将整个球体1充满气,无需转换充气口的连接位置,从而便于给救生球进行充气。
49.本技术还公开一种海上救生系统,使用了救生球,包括船体,船体甲板两侧的边沿
处固定连接有若干充气头,充气头用于和充气嘴13相连接,船体内固定连接有给充气头供气的空气压缩机。在未进行逃生时,救生球均放置船体两侧,并将充气头和充气嘴相连接,以便于取出救生球后快速逃生。
50.充气头上安装有安全阀,安全阀达到预定值后切断充气头充气,并且逃生者可直接滚动救生球将充气嘴抽离充气头,或者伸出手臂拔掉充气嘴,实现快速逃生。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