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移动式压力膜组件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20 00:11: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再生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式压力膜组件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2.一般工业用渗透膜的使用寿命约为3至5年,超过使用寿命后每年被废弃的膜元件数以百万计,这不仅增加了工厂换膜及废膜处理成本,且可能带来巨大的环境风险。尽管废弃的反渗透膜自身截留率、过滤性能等有所下降,但其依然保持完整的主体结构,经过适当处理,可以在产水水质要求不高的场景中循环利用。膜清洗是废弃反渗透膜循环利用前处理的关键一步。通过膜清洗降低废膜的跨膜压差,可以降低废膜循环利用的运行成本,提高废膜循环利用的经济性。
3.在现有常规清洗工艺中,清洗剂大多是从膜进水端进入膜内,清洗剂与膜面污染物接触反应后,随水流从膜浓水端冲出膜外。但是上述清洗方式存在不足:一方面,清洗液如果一次性使用,将会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如果反复利用又由于清洗液中残存杂质降低后续冲洗的效果,形成二次污染,导致清洗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压力膜组件再生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5.一种移动式压力膜组件再生装置,包括再生溶液水箱、清洗泵、过滤箱以及用于套装在待清洁膜芯两端的套装膜壳,所述再生溶液水箱与所述清洗泵之间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清洗泵与过滤箱之间通过第二管路连接,所述过滤箱与套装膜壳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三管路连接,所述套装膜壳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生溶液水箱之间分别通过第四管路和第六管路连接,所述再生溶液水箱与套装膜壳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五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和第五管路之间通过第七管路连接。
6.优选的,上述设备均搭载在移动架上。
7.优选的,所述再生溶液水箱上下分别连接有投料口和排液管,所述排液管上设置有第十阀。
8.优选的,所述第五管路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端部连接所述再生溶液水箱的出液口,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二阀,所述第二支管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所述第二支管上设置有第四阀,所述第七管路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的管路上。
9.优选的,所述套装膜壳包括进水套和出水套,所述进水套的进水端分别连接着第三支管,若干所述第三支管上均设置有第五阀,所述第三支管的进液端连接着所述第三管路的出液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十一阀,所述出水套的出水端分别连接着第四支管以及第五支管,若干所述第四支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第六管路的进液端,所述第四支管上设有第七阀,所述第六管路上设有第八阀,若干所述第五支管的出液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的
进液端,所述第五支管上设有第六阀,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第九阀。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阀,所述第七管路在第二管路上的连接部位与所述过滤箱之间的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
11.优选的,所述再生溶液水箱中清洗溶液中添加了酸剂以及抑菌剂。
12.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活性炭过滤层以及设置在活性炭过滤层两端的过滤棉,进入过滤箱的液体顺次经过所述过滤棉以及活性炭过滤层。
13.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所述再生溶液水箱以及过滤箱中的液位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阀均连接所述控制器。
14.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5.本发明通过再生溶液水箱、清洗泵、过滤箱以及套装膜壳等机构间的配合,使套装在套装膜壳上的膜芯经历清洗模式、冲洗模式以及超清模式三种模式的反复清洗,一方面,提高了对膜芯的清洁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对膜芯的整体清洗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的清洗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发明的冲洗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发明的超清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发明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发明的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再生溶液水箱;2-清洗泵;3-过滤箱;4-套装膜壳;5-第一管路;6-第二管路;7-第三管路;8-第五管路;9-第七管路;10-第四管路;11-第六管路;20-移动架;30-第十阀;31-第十一阀;40-膜芯;
23.101-投料口;102-排液管;
24.21-第一阀;202-第二阀;203-第三阀;204-第四阀;205-第五阀;206-第六阀;207-第七阀;208-第八阀;209-第九阀;
25.301-箱体;302-活性炭过滤层;303-过滤棉;
26.41-进水套;42-出水套;43-第三支管;44-第四支管;45-第五支管;
27.81-第一支管;82-第二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9.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式压力膜组件再生装置,包括再生溶液水箱1、清洗泵2、过滤箱3以及用于套装在待清洁膜芯40两端的套装膜壳4。
30.其中,所述再生溶液水箱1上下分别连接有投料口101和排液管102,所述排液管102上设置有第十阀30。第十阀30用于控制排液管102的通断,从而实现对再生溶液水箱1内部溶液的调节。
31.所述再生溶液水箱1与所述清洗泵2之间通过第一管路5连接。所述第一管路5上设有第一阀21。
32.其中,所述再生溶液水箱1中清洗溶液中添加了酸剂以及抑菌剂。
33.其中,所述清洗泵2与过滤箱3之间通过第二管路6连接。
34.其中,所述过滤箱3与套装膜壳4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三管路7连接。所述过滤箱3包括箱体301以及设置在箱体301内部的活性炭过滤层302以及设置在活性炭过滤层302两端的过滤棉303,进入过滤箱3的液体顺次经过所述过滤棉303以及活性炭过滤层302。
35.其中,所述套装膜壳4的出液端与所述再生溶液水箱1之间分别通过第四管路10和第六管路11连接。具体的:
36.所述套装膜壳4包括进水套41和出水套42,所述进水套41的进水端分别连接着第三支管43,若干所述第三支管43上均设置有第五阀25,所述第三支管43的进液端连接着所述第三管路7的出液端,所述第三管路7上设有第十一阀31,第十一阀31作用在于总体控制进水套41中水的通断。
37.所述出水套42的出水端分别连接着第四支管44以及第五支管45,若干所述第四支管44的出液端连接所述第六管路11的进液端,所述第四支管44上设有第七阀27,所述第六管路11上设有第八阀28,若干所述第五支管45的出液端连接所述第四管路10的进液端,所述第五支管45上设有第六阀26,所述第四管路10上设有第九阀29。
38.其中,所述再生溶液水箱1与套装膜壳4的进液端之间通过第五管路8连接。为了实现清水以及清洗液在过滤箱3以及套装膜壳4中的切换。所述第二管路6和第五管路8之间通过第七管路9连接。具体的:
39.所述第五管路8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支管81和第二支管82,所述第一支管81的端部连接所述再生溶液水箱1的出液口,第一支管81上设有第二阀22,所述第二支管82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三管路7,所述第二支管82上设置有第四阀24,所述第七管路9的一端连接在第一支管81和第二支管82之间的管路上。
40.所述第七管路9在第二管路6上的连接部位与所述过滤箱3之间的第二管路6上设置有第三阀23。上述设备均搭载在移动架20上。便于后续对本发明的装置进行转运。
41.本发明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在所述再生溶液水箱1以及过滤箱3中的液位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和ph检测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液位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以及若干阀均连接所述控制器。
42.液位传感器和ph检测传感器用于监测再生溶液水箱1以及过滤箱3中的液位和ph值。从而便于根据再生溶液水箱1以及过滤箱3中的液位和ph值的变化,调整调配溶液的酸性浓度以及调整水位变化。
43.本发明的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工包括三种模式:
44.一、清洗模式:
45.见图1所示,关闭第十阀30,往再生溶液水箱1中注入清水,并按照比例投放酸剂、抑菌剂等用于冲洗待清洁膜芯40的试剂,待试剂与清水完全混合后。关闭第二阀22、第四阀24、第七阀27以及第八阀28;打开第一阀21、第三阀23、第九阀29、第十一阀31以及安装膜芯40的套装膜壳4对应两端的第五阀25和第六阀26。则配比好的溶液会在清洗泵2的作用下依次从再生溶液水箱1经第一管路5和第二管路6流入过滤箱3,经第三管路7和第三支管43进
入套装膜壳4,对套装膜壳4的进水套41和出水套42之间安装的膜芯40进行冲洗,流出的浓水会经第五支管45以及第四管路10进入再生溶液水箱1中重复利用。为了避免重复利用溶液过程中,溶液由于前期清洗产生的杂质对后续的膜芯40清洗产生二次污染,溶液在经过过滤箱3时,会对溶液中存在的杂质进行过滤,提高了对资源的利用率的同时提高了对膜芯40的清洗效果。
46.二、冲洗模式:
47.见图2所示,冲洗模式中,打开第十阀30,将再生溶液水箱1中的浓水排放后再关闭第十阀30,并往再生溶液水箱1中通入清水。
48.此时,在上述清洗模式的基础上,关闭第一阀21并打开第二阀22,在清洗泵2的作用下,清水会通过第五管路8的第一支管81、第七管路9进入过滤箱3中,对过滤箱3中的残存溶液进行清洗,保证过滤箱3容器的干净卫生。
49.之后清水经第三管路7和第三支管43进入套装膜壳4,对套装膜壳4套装的膜芯40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液体由于残存药剂,通过第五支管45经第四管路10进入再生溶液水箱1中反复利用。从而实现对管路、滤箱3以及套装膜壳4的清洁,并将膜芯40中在清洗模式中残存的酸性清洗液冲走。
50.三、超清模式:
51.超清模式中,更换所有再生溶液水箱1中的水为清水。见图3所示,此时关闭第一阀21、第三阀23、第九阀29、第十一阀31以及第六阀26,打开第二阀22、第四阀24、第八阀28以及安装膜芯40的套装膜壳4对应两端的第五阀25和第七阀27,清水通过再生溶液水箱1通过第一支管81、第二支管82以及第三支管43进入套装膜壳4,对套装膜壳4上套装的膜芯40进行清洗。之后通过第四支管44经第六管路11进入再生溶液水箱1中待用,由于最后清洗膜芯40的液体纯净,难以滋生杂质,因此可以储存,用于下次溶液的配置,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
52.本发明通过再生溶液水箱1、清洗泵2、过滤箱3以及套装膜壳4等机构间的配合,使套装在套装膜壳4上的膜芯40经历清洗模式、冲洗模式以及超清模式三种模式的反复清洗,一方面,提高了对膜芯40的清洁效果;另一方面,提高了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对膜芯40的整体清洗效率。
53.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