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渗流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3:05: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渗流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渗流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岩心实验室测定渗透率时主要研究了应力的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并出了很多研究成果,而对于温度对渗透率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尽管岩心实验室测定渗透率作为一种非常有用的渗透率测定方法。但是仍然存在以下不足:(1)以往测定煤岩试样渗透率的岩心的尺寸普遍不大,通常为圆柱体,直径偏小,在5cm以内,长度都在10cm以内。由于煤岩试样过小,一个煤岩试样不可能包含有完整的层理结构,所以无法正确反应该煤岩试样地层处的具体渗透情况;(2)温度是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因素之一。以往的岩心渗透率实验方法中,一般都是在常温下进行的,仅有少量实验设备可以在温度条件下测定渗透率,反映温度对煤岩试样渗透率的影响。所以,高温下煤岩试样的渗透率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3)进行渗透率测定时,以往使用的流体大多使用的是空气。由于空气成分复杂,在实验时可能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如发生显著的物理化学变化、燃烧等情况。而且,由于使用气体作为流体,在实验时,气体的渗漏也是实验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2256110u中公开了一种高温渗流实验装置,通过采用可以有效防止实验过程中的气体的渗漏现象的安全密封装置,并采用化学稳定性高的氮气作为测定渗透率的流体,通过管路收集大煤岩试样在高温下所产生的液体。可对较大尺寸的煤岩试样进行试验,改善了以往煤岩试样尺寸偏小的不足,能更好的反映岩层的渗透情况;通过不断提高加热部件的温度,可产生并保持煤岩试样不同时段所需温度,最高温度可达600℃;氮气是典型的不活泼气体,对于煤岩试样几乎没有吸附性,并且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低廉并且易于获得,是测定渗透率实验的良好流体;渗透过程中,煤岩试样圆周包裹了一层薄铜皮,并在气流通路上加入了3块不同的紫铜环,并在通气口与出气口处均采用了良好的防渗漏部件,使得整个气体通路中,出现渗漏气体的概率大大降低,保证了测定渗透率的可靠性。其结构简单、方法简便、渗流效果好;但是上述申请中的高温渗流实验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仅通过一个密封圈,便对压力室进行密封,这种密封效果不佳,并且当密封圈出现破损时,不便于操作人员观测是否存在漏气的现象,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密封效果不佳,无法直观的观测压力室是否漏气的问题,而提出的渗流实验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渗流实验装置,包括实验仓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安装于实验仓的顶部,所述密封盖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组件,所述实验仓的外壁安装有密封组件。
6.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筒、框架、覆盖筒、管道一、连接圈和氮气罐,所述连筒固定连接于密封盖的顶部,所述框架固定连接于连筒的外壁,所述覆盖筒套设于连筒的外壁,所述
管道一固定连接于覆盖筒的顶部,所述连接圈固定连接于管道一的两端,所述氮气罐固定连接于管道一远离覆盖筒的一端。
7.优选的,所述实验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远离实验仓的一端连接有分离罐,所述分离罐的顶部安装有管道三。
8.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部加注有清水,所述覆盖筒的内壁与连筒的外壁滑动连接,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将覆盖筒与连筒进行连接,所述覆盖筒的底部与框架的内壁顶部抵接,通过框架对覆盖筒进行限位。
9.优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凹槽一、凸环一、抵环和密封圈,所述凹槽一开设于密封盖的内部顶部,所述凸环一固定连接于实验仓的顶部,所述抵环固定连接于实验仓的外壁,所述密封圈套设于密封盖的外壁。
10.优选的,所述凹槽一与凸环一卡接,可以移动密封盖,使得凸环一卡入凹槽一的内部,所述密封圈的内壁分别与密封盖的外壁和实验仓的外壁滑动连接,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将密封圈移动至密封盖与实验仓的连接处,所述密封圈的底部与抵环的顶部抵接,抵环可以对密封圈起到支撑的效果。
11.优选的,所述分离罐由罐体、连接盖、凹槽二和凸环二组成,所述连接盖安装于罐体的顶部,所述凹槽二开设于连接盖的内部,所述凸环二固定连接于罐体的顶部。
12.优选的,所述连接盖与管道二和管道三连接,所述凹槽二与凸环二卡接,可以通过移动连接盖,将罐体与连接盖进行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滑动的方式移动覆盖筒,使得覆盖筒移动至框架的内部,并在框架的内部加注清水,清水的存在,可以避免外界气体通过覆盖筒与连筒之间的间隙进入实验仓的内部,同时清水的存在,可以帮助操作人员观测是否出现气体泄露的情况,操作简单方便。
15.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用密封圈,将实验仓与密封盖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提升了密封效果,同时通过使用凹槽二和凸环二将罐体与连接盖进行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密封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组件结构立体爆炸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离罐结构立体爆炸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组件结构立体爆炸示意图。
21.图例说明:
22.1、实验仓;2、密封盖;3、连接组件;301、连筒;302、框架;303、覆盖筒;304、管道一;305、连接圈;306、氮气罐;4、密封组件;401、凹槽一;402、凸环一;403、抵环;404、密封圈;5、
管道二;6、分离罐;601、罐体;602、连接盖;603、凹槽二;604、凸环二;7、管道三。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渗流实验装置,包括实验仓1和密封盖2,密封盖2安装于实验仓1的顶部,密封盖2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组件3,实验仓1的外壁安装有密封组件4,实验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管道二5,管道二5远离实验仓1的一端连接有分离罐6,分离罐6的顶部安装有管道三7。
26.连接组件3包括连筒301、框架302、覆盖筒303、管道一304、连接圈305和氮气罐306,连筒301固定连接于密封盖2的顶部,框架302固定连接于连筒301的外壁,框架302的内部加注有清水,覆盖筒303套设于连筒301的外壁,覆盖筒303的内壁与连筒301的外壁滑动连接,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将覆盖筒303与连筒301进行连接,覆盖筒303的底部与框架302的内壁顶部抵接,通过框架302对覆盖筒303进行限位,管道一304固定连接于覆盖筒303的顶部,连接圈305固定连接于管道一304的两端,氮气罐306固定连接于管道一304远离覆盖筒303的一端,通过滑动的方式移动覆盖筒303,使得覆盖筒303移动至框架302的内部,并在框架302的内部加注清水,清水的存在,可以避免外界气体通过覆盖筒303与连筒301之间的间隙进入实验仓1的内部,同时清水的存在,可以帮助操作人员观测是否出现气体泄露的情况,操作简单方便。
27.密封组件4包括凹槽一401、凸环一402、抵环403和密封圈404,凹槽一401开设于密封盖2的内部顶部,凸环一402固定连接于实验仓1的顶部,凹槽一401与凸环一402卡接,可以移动密封盖2,使得凸环一402卡入凹槽一401的内部,抵环403固定连接于实验仓1的外壁,密封圈404套设于密封盖2的外壁,密封圈404的内壁分别与密封盖2的外壁和实验仓1的外壁滑动连接,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将密封圈404移动至密封盖2与实验仓1的连接处,密封圈404的底部与抵环403的顶部抵接,抵环403可以对密封圈404起到支撑的效果,通过使用密封圈404,将实验仓1与密封盖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提升了密封效果。
28.分离罐6由罐体601、连接盖602、凹槽二603和凸环二604组成,连接盖602安装于罐体601的顶部,连接盖602与管道二5和管道三7连接,凹槽二603开设于连接盖602的内部,凸
环二604固定连接于罐体601的顶部,凹槽二603与凸环二604卡接,可以通过移动连接盖602,将罐体601与连接盖602进行连接,通过使用凹槽二603和凸环二604将罐体601与连接盖602进行连接,操作简单方便,并且密封效果良好。
29.在使用时,将需要实验的物品放置于实验仓1的内部,并移动密封盖2,使得凸环一402卡入凹槽一401的内部,从而完成密封盖2和实验仓1之间的连接,随后移动密封圈404,使得密封圈404的底部与抵环403的顶部抵接,从而将实验仓1与密封盖2之间的连接缝隙进行密封,随后操作人员移动覆盖筒303,使得覆盖筒303在连筒301的外壁进行滑动,直至覆盖筒303的底部与框架302的内壁底部抵接,并向框架302的内部加注清水,随后将凸环二604与凹槽二603进行连接,从而完成分离罐6的组装,此时操作人员便可以进行试验。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