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轴连体轴承座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1:22: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轴连体轴承座。


背景技术:

2.转盘轴承座引是一种可以接受综合载荷、构造特别的大型和特大型轴承座,其具有构造紧凑、回转灵敏、装置维护方便等特点。有轴承的地方就要有支撑点,轴承的内支撑点是轴,外支撑就是常说的轴承座,随着时代的发展,轴承座越来越多的缺点也被克服了,轴承座发展迅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优点,轴承座分为不同的种类,双轴连体轴承座就是适用于两个轴并排平行使用,稳定性好。
3.现有技术下的双轴连体轴承座,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轴承的润滑油在使用过后,往往直接排出,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而且两个轴承座连在一起,重量和体积较大,不仅不便于检修,而且不便于运输储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轴连体轴承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轴承的润滑油在使用过后,往往直接排出,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而且两个轴承座连在一起,重量和体积较大,不仅不便于检修,而且不便于运输储存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轴连体轴承座,包括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设置于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于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通过拆装组件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上设有循环组件;
6.所述拆装组件包括连接件以及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之间设有若干组连接件,若干组所述连接件相互平行且位置相互对应设置,每组所述连接件通过两个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其中一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第一底座,另一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第二底座;
7.其中,通过多个连接件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结合起来,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需要进行双轴连体轴承座检修的时候,只需要拆卸或者安装连接件,就能够得到两个底座上的轴承座。
8.所述循环组件包括输出管、第一连接管、储油箱、泵体、输入管以及第二连接管,所述输出管以及输入管分别与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连通输出管与储油箱,所述第二连接管使输入管与储油箱连通,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泵体;
9.其中,通过输出管将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使用后的润滑油输出,通过第一连接管将输出管的油输入到储油箱,储油箱的油通过泵体加压,再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输入管再次输入到轴承座内。
10.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以及第二底座均为长方体结构,大小尺寸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座以及第二轴承座均分为上轴承座以及下轴承座,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
12.其中,第一轴承座与第二轴承座均是可以拆卸的,便于检修。
13.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过滤器;
14.其中,过滤器能够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除去,便于继续使用。
15.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座内部与第二轴承座内部均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第一轴承座上与第二轴承座上均设有若干半圆铜圈。
16.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座上与第二轴承座上均设有进油管以及出油孔;
17.其中,进油管处于轴承座上方,出油孔处于轴承座下方,通过进油管输入润滑油,通过出油孔将长时间使用的润滑油导出。
18.优选地,所述进油管与输入管连通,所述出油孔与输出管连通。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输出管将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使用后的润滑油输出,通过第一连接管将输出管的油输入到储油箱,储油箱的油通过泵体加压,再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管与输入管再次输入到轴承座内,能够将润滑油循环使用,节省了润滑油,防止润滑油的杂质直接排出,污染环境。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连接件将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结合起来,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需要进行双轴连体轴承座检修的时候,只需要拆卸或者安装连接件,就能够得到两个底座上的轴承座,便于进行检修,拆卸后也能便于运输和储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轴连体轴承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轴连体轴承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轴连体轴承座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处剖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28.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9.110、第一底座;120、第二底座;130、第一轴承座;140、第二轴承座;210、连接件;220、连接螺栓;230、上轴承座;240、下轴承座;250、固定螺栓;310、输出管;320、第一连接管;330、储油箱;340、泵体;350、输入管;360、第二连接管;410、过滤器;420、轴承安装孔;430、半圆铜圈;510、进油管;520、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双轴连体轴承座,包括第一底座110、第二底座120、第一轴承座130以及第二轴承座140,第一轴承座130设置于第一底座110上,第二轴承座140设置于第二底座120上,第一底座110与第二底座120通过拆装组件连接,第一轴承座130与第二轴承座140上设有循环组件;
34.拆装组件包括连接件210以及连接螺栓220,第一底座110与第二底座120之间设有若干组连接件210,若干组连接件210相互平行且位置相互对应设置,每组连接件210通过两个连接螺栓220固定连接,其中一连接螺栓220穿过第一底座110,另一连接螺栓220穿过第二底座120;
35.其中,通过多个连接件210将第一底座110和第二底座120结合起来,并通过连接螺栓220固定,在需要进行双轴连体轴承座检修的时候,只需要拆卸或者安装连接件210,就能够得到两个底座上的轴承座。
36.循环组件包括输出管310、第一连接管320、储油箱330、泵体340、输入管350以及第二连接管360,输出管310以及输入管350分别与第一轴承座130以及第二轴承座140连通,第一连接管320连通输出管310与储油箱330,第二连接管360使输入管350与储油箱330连通,第二连接管360上设有泵体340;
37.其中,通过输出管310将第一轴承座130和第二轴承座140使用后的润滑油输出,通过第一连接管320将输出管310的油输入到储油箱330,储油箱330的油通过泵体340加压,再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管360与输入管350再次输入到轴承座内。
38.第一底座110以及第二底座120均为长方体结构,大小尺寸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面。
39.第一轴承座130以及第二轴承座140均分为上轴承座230以及下轴承座240,上轴承座230与下轴承座240之间通过固定螺栓250连接;
40.其中,第一轴承座130与第二轴承座140均是可以拆卸的,便于检修。
41.第一连接管320上设有过滤器410;
42.其中,过滤器410能够将润滑油中的杂质过滤除去,便于继续使用。
43.第一轴承座130内部与第二轴承座140内部均设有轴承安装孔420,第一轴承座130上与第二轴承座140上均设有若干半圆铜圈430。
44.第一轴承座130上与第二轴承座140上均设有进油管510以及出油孔520;
45.其中,进油管510处于轴承座上方,出油孔520处于轴承座下方,通过进油管510输
入润滑油,通过出油孔520将长时间使用的润滑油导出。
46.进油管510与输入管350连通,出油孔520与输出管310连通。
47.在人员使用时,首先,通过多个连接件210将第一底座110和第二底座120结合起来,并通过连接螺栓220固定,在需要进行双轴连体轴承座检修的时候,只需要拆卸或者安装连接件210,就能够得到两个底座上的轴承座,便于进行检修,拆卸后也能便于运输和储存,提高了工作效率,再将轴承放入轴承安装孔420中,进行工作,通过输出管310将第一轴承座130和第二轴承座140使用后的润滑油输出,通过第一连接管320将输出管310的油输入到储油箱330,储油箱330的油通过泵体340加压,再分别通过第二连接管360与输入管350再次输入到轴承座内,能够将润滑油循环使用,节省了润滑油,防止润滑油的杂质直接排出,污染环境。
4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