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光指示功能的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3 20:58: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光指示功能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门锁一般具有光指示功能,以供使用者能在昏暗的光线状态下找到电子门锁,也可指示锁定/开锁等不同状态。在公知技术中,电子门锁的壳体内部的光线,通过导光环等导光部件引导,而透出于电子门锁的壳体之外。然而,使用者在特定角度下,往往会观察到导光环上会有亮度不均匀的情况,影响使用者的视觉观感。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光指示功能的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欲解决公知技术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具有光指示功能的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装置壳体、一电路板、一导光环以及多个吸光件(light-absorbing elements)。装置壳体包括一壳体凹槽以及一支撑板,其中,该支撑板形成于该壳体凹槽底部。电路板设于该壳体凹槽之中,其中,该电路板包括一第一电路板表面以及多个第一光源,该等第一光源设于该第一电路板表面,该等第一光源提供一第一光线。导光环设于该装置壳体并从该壳体凹槽延伸至该装置壳体之外,其中,该导光环具有一入光边缘以及一出光边缘,该第一光线由该入光边缘进入该导光环,并通过该出光边缘射出。该等吸光件由该支撑板所支撑并对应该入光边缘。
5.在一实施例中,该入光边缘至少部分位于该等吸光件与该电路板之间。
6.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壳体包括一壳体外表面以及一环状肋,该环状肋形成于该壳体外表面,该出光边缘抵接该环状肋。
7.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界面饰板,该界面饰板覆盖该电路板,该出光边缘围绕该界面饰板。
8.在一实施例中,该入光边缘包括多个凹部以及多个凸部,该等凹部与该等凸部彼此间隔排列,该等第一光源对应该等凹部,该等吸光件对应该等凹部。
9.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凹部具有一第一凹部侧边以及一第二凹部侧边,该第一凹部侧边与该第二凹部侧边之间形成有一夹角,该夹角介于100度~120度之间。
10.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反光层,每一第一光源至少部分位于该反光层与该电路板之间。
11.在一实施例中,该等第一光源成环状排列,该等第一光源朝向该壳体凹槽的一中心位置射出该第一光线。
12.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界面饰板以及一按键导光板,其中,该界面饰板覆盖该电路板,该界面饰板包括一按键区,该电路板包括一第二电路板表面以及多个第二光源,该等第二光源设于该第二电路板表面,该第二电路板表面相反于该第一电路板表面,该按键导光板设于该按键区与该电路板之间,该等第二光源朝向该按键导光板并提供
一第二光线,该第二光线进入该按键导光板,并从该按键导光板朝该按键区提供照亮。
13.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一遮光环,该第一遮光环设于该第二电路板表面,该第一遮光环分隔该按键导光板以及该导光环。
14.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第三光源、一导光元件以及一透光饰条,该装置壳体包括一壳体开槽,该透光饰条设于该壳体开槽,该第三光源提供一第三光线,该第三光线经过该导光元件,并穿过该透光饰条而射出。
15.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二遮光环,其中,该第三光源设于该第一电路板表面,该第二遮光环环绕该第三光源。
16.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撑板具有一支撑板通孔、一第一支撑板表面以及一第二支撑板表面,该第一支撑板表面朝向该电路板,该第二支撑板表面与该第一支撑板表面相反,该第三光源对应该支撑板通孔,该导光元件设于该第二支撑板表面并对应该支撑板通孔。
1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以吸光件对应导光环的入光边缘,因此反光层的光线较不会直接进入导光环,从而消除了导光环上的亮度不均匀的情况,改善使用者的视觉观感。此外,第一光线与第二光线之间,通过第一遮光环加以分隔,可避免混光的情形。第一光线与第三光线之间,也通过第二遮光环以及支撑板加以分隔,同样避免了混光的情形。
附图说明
18.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光指示功能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19.图2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光指示功能的电子装置的主要结构分解图。
20.图3a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结构。
21.图3b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
22.图4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光环。
23.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导光板的详细结构。
24.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剖面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5.e
ꢀꢀꢀꢀꢀꢀꢀꢀꢀꢀꢀꢀꢀꢀꢀꢀꢀꢀꢀꢀꢀꢀꢀꢀꢀꢀꢀꢀꢀ
电子装置
[0026]1ꢀꢀꢀꢀꢀꢀꢀꢀꢀꢀꢀꢀꢀꢀꢀꢀꢀꢀꢀꢀꢀꢀꢀꢀꢀꢀꢀꢀꢀ
装置壳体
[0027]
11
ꢀꢀꢀꢀꢀꢀꢀꢀꢀꢀꢀꢀꢀꢀꢀꢀꢀꢀꢀꢀꢀꢀꢀꢀꢀꢀꢀꢀ
壳体凹槽
[0028]
12
ꢀꢀꢀꢀꢀꢀꢀꢀꢀꢀꢀꢀꢀꢀꢀꢀꢀꢀꢀꢀꢀꢀꢀꢀꢀꢀꢀꢀ
支撑板
[0029]
121
ꢀꢀꢀꢀꢀꢀꢀꢀꢀꢀꢀꢀꢀꢀꢀꢀꢀꢀꢀꢀꢀꢀꢀꢀꢀꢀꢀ
第一支撑板表面
[0030]
122
ꢀꢀꢀꢀꢀꢀꢀꢀꢀꢀꢀꢀꢀꢀꢀꢀꢀꢀꢀꢀꢀꢀꢀꢀꢀꢀꢀ
第二支撑板表面
[0031]
123
ꢀꢀꢀꢀꢀꢀꢀꢀꢀꢀꢀꢀꢀꢀꢀꢀꢀꢀꢀꢀꢀꢀꢀꢀꢀꢀꢀ
支撑板通孔
[0032]
13
ꢀꢀꢀꢀꢀꢀꢀꢀꢀꢀꢀꢀꢀꢀꢀꢀꢀꢀꢀꢀꢀꢀꢀꢀꢀꢀꢀꢀ
壳体外表面
[0033]
131
ꢀꢀꢀꢀꢀꢀꢀꢀꢀꢀꢀꢀꢀꢀꢀꢀꢀꢀꢀꢀꢀꢀꢀꢀꢀꢀꢀ
环形肋
[0034]
132
ꢀꢀꢀꢀꢀꢀꢀꢀꢀꢀꢀꢀꢀꢀꢀꢀꢀꢀꢀꢀꢀꢀꢀꢀꢀꢀꢀ
壳体开槽
[0035]2ꢀꢀꢀꢀꢀꢀꢀꢀꢀꢀꢀꢀꢀꢀꢀꢀꢀꢀꢀꢀꢀꢀꢀꢀꢀꢀꢀꢀꢀ
电路板
[0036]
201
ꢀꢀꢀꢀꢀꢀꢀꢀꢀꢀꢀꢀꢀꢀꢀꢀꢀꢀꢀꢀꢀꢀꢀꢀꢀꢀꢀ
第一电路板表面
[0037]
202
ꢀꢀꢀꢀꢀꢀꢀꢀꢀꢀꢀꢀꢀꢀꢀꢀꢀꢀꢀꢀꢀꢀꢀꢀꢀꢀꢀ
第二电路板表面
[0038]
3、3'
ꢀꢀꢀꢀꢀꢀꢀꢀꢀꢀꢀꢀꢀꢀꢀꢀꢀꢀꢀꢀꢀꢀꢀꢀꢀ
导光环
[0039]
31
ꢀꢀꢀꢀꢀꢀꢀꢀꢀꢀꢀꢀꢀꢀꢀꢀꢀꢀꢀꢀꢀꢀꢀꢀꢀꢀꢀꢀ
入光边缘
[0040]
311、311'
ꢀꢀꢀꢀꢀꢀꢀꢀꢀꢀꢀꢀꢀꢀꢀꢀꢀꢀꢀꢀꢀ
凹部
[0041]
311a
ꢀꢀꢀꢀꢀꢀꢀꢀꢀꢀꢀꢀꢀꢀꢀꢀꢀꢀꢀꢀꢀꢀꢀꢀꢀꢀ
第一凹部侧边
[0042]
311b
ꢀꢀꢀꢀꢀꢀꢀꢀꢀꢀꢀꢀꢀꢀꢀꢀꢀꢀꢀꢀꢀꢀꢀꢀꢀꢀ
第二凹部侧边
[0043]
312、312'
ꢀꢀꢀꢀꢀꢀꢀꢀꢀꢀꢀꢀꢀꢀꢀꢀꢀꢀꢀꢀꢀ
凸部
[0044]
32
ꢀꢀꢀꢀꢀꢀꢀꢀꢀꢀꢀꢀꢀꢀꢀꢀꢀꢀꢀꢀꢀꢀꢀꢀꢀꢀꢀꢀ
出光边缘
[0045]
41
ꢀꢀꢀꢀꢀꢀꢀꢀꢀꢀꢀꢀꢀꢀꢀꢀꢀꢀꢀꢀꢀꢀꢀꢀꢀꢀꢀꢀ
吸光件
[0046]
42
ꢀꢀꢀꢀꢀꢀꢀꢀꢀꢀꢀꢀꢀꢀꢀꢀꢀꢀꢀꢀꢀꢀꢀꢀꢀꢀꢀꢀ
反光层
[0047]
51
ꢀꢀꢀꢀꢀꢀꢀꢀꢀꢀꢀꢀꢀꢀꢀꢀꢀꢀꢀꢀꢀꢀꢀꢀꢀꢀꢀꢀ
第一光源
[0048]
52
ꢀꢀꢀꢀꢀꢀꢀꢀꢀꢀꢀꢀꢀꢀꢀꢀꢀꢀꢀꢀꢀꢀꢀꢀꢀꢀꢀꢀ
第二光源
[0049]
53
ꢀꢀꢀꢀꢀꢀꢀꢀꢀꢀꢀꢀꢀꢀꢀꢀꢀꢀꢀꢀꢀꢀꢀꢀꢀꢀꢀꢀ
第三光源
[0050]
61
ꢀꢀꢀꢀꢀꢀꢀꢀꢀꢀꢀꢀꢀꢀꢀꢀꢀꢀꢀꢀꢀꢀꢀꢀꢀꢀꢀꢀ
界面饰板
[0051]
611
ꢀꢀꢀꢀꢀꢀꢀꢀꢀꢀꢀꢀꢀꢀꢀꢀꢀꢀꢀꢀꢀꢀꢀꢀꢀꢀꢀ
按键区
[0052]
62
ꢀꢀꢀꢀꢀꢀꢀꢀꢀꢀꢀꢀꢀꢀꢀꢀꢀꢀꢀꢀꢀꢀꢀꢀꢀꢀꢀꢀ
按键导光板
[0053]
63
ꢀꢀꢀꢀꢀꢀꢀꢀꢀꢀꢀꢀꢀꢀꢀꢀꢀꢀꢀꢀꢀꢀꢀꢀꢀꢀꢀꢀ
导光元件
[0054]
64
ꢀꢀꢀꢀꢀꢀꢀꢀꢀꢀꢀꢀꢀꢀꢀꢀꢀꢀꢀꢀꢀꢀꢀꢀꢀꢀꢀꢀ
透光饰条
[0055]
71
ꢀꢀꢀꢀꢀꢀꢀꢀꢀꢀꢀꢀꢀꢀꢀꢀꢀꢀꢀꢀꢀꢀꢀꢀꢀꢀꢀꢀ
第一遮光环
[0056]
72
ꢀꢀꢀꢀꢀꢀꢀꢀꢀꢀꢀꢀꢀꢀꢀꢀꢀꢀꢀꢀꢀꢀꢀꢀꢀꢀꢀꢀ
第二遮光环
[0057]
l1
ꢀꢀꢀꢀꢀꢀꢀꢀꢀꢀꢀꢀꢀꢀꢀꢀꢀꢀꢀꢀꢀꢀꢀꢀꢀꢀꢀꢀ
第一光线
[0058]
l2
ꢀꢀꢀꢀꢀꢀꢀꢀꢀꢀꢀꢀꢀꢀꢀꢀꢀꢀꢀꢀꢀꢀꢀꢀꢀꢀꢀꢀ
第二光线
[0059]
l3
ꢀꢀꢀꢀꢀꢀꢀꢀꢀꢀꢀꢀꢀꢀꢀꢀꢀꢀꢀꢀꢀꢀꢀꢀꢀꢀꢀꢀ
第三光线
[0060]
θ
ꢀꢀꢀꢀꢀꢀꢀꢀꢀꢀꢀꢀꢀꢀꢀꢀꢀꢀꢀꢀꢀꢀꢀꢀꢀꢀꢀꢀꢀ
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61]
图1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光指示功能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光指示功能的电子装置的主要结构分解图。搭配参照图1、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e包括一装置壳体1、一电路板2、一导光环3以及多个吸光件41。装置壳体1包括一壳体凹槽11以及一支撑板12,其中,该支撑板12形成于该壳体凹槽11底部。其中,电子装置可以是无线通信装置或无线遥控装置,但不以此为限。
[0062]
图3a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结构。图3b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剖面图。搭配参照图2、图3a以及图3b,电路板2设于该壳体凹槽11之中,其中,该电路板2包括一第一电路板表面201以及多个第一光源51,该等第一光源51设于该第一电路板表面201,该等第一光源51提供一第一光线l1。导光环3设于该装置壳体1并从该壳体凹槽11延伸至该装置壳体1之外,其中,该导光环3具有一入光边缘31以及一出光边缘32,该第一光线l1由该入光边缘31进入该导光环3,并通过该出光边缘32射出。该等吸光件41由该支撑板12所支撑,并对应该入光边缘31。
[0063]
参照图3b,在一实施例中,该入光边缘31至少部分位于该等吸光件41与该电路板2之间。
[0064]
参照图3b,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壳体1包括一壳体外表面13以及一环状肋131,该环状肋131形成于该壳体外表面13,该出光边缘32抵接该环状肋131。
[0065]
参照图3b,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界面饰板61,该界面饰板61覆盖该电路板2,该出光边缘32围绕该界面饰板61。
[0066]
搭配参照图2、图3a,在一实施例中,该入光边缘31包括多个凹部311以及多个凸部312,该等凹部311与该等凸部312彼此间隔排列,该等第一光源51对应该等凹部311,该等吸光件41对应该等凹部311。具体而言,该等第一光源51位于该等凹部311之内,该等吸光件41位于该等凹部311下方。
[0067]
搭配参照图3a,在一实施例中,每一凹部311具有一第一凹部侧边311a以及一第二凹部侧边311b,该第一凹部侧边311a与该第二凹部侧边311b之间形成有一夹角θ,该夹角θ介于100度~120度之间。
[0068]
搭配参照图2、图3a、图3b,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反光层42,该每一第一光源51至少部分位于该反光层42与该电路板2之间。在一实施例中,该等吸光件41以及该反光层42可以被设于该支撑板12之上。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等吸光件41可以为油墨而被涂布于反光层42之上,同样可提供吸光效果。上述公开并未限制本发明。
[0069]
参照图2、图3a、图3b,在一实施例中,该等第一光源51成环状排列,该等第一光源51朝向该壳体凹槽11的一中心位置射出该第一光线l1(即,朝向远离导光环3的方向射出)。该等第一光线l1在电路板2与支撑板12之间经过多次的反射以及散射后,以较为均匀的方式进入该入光边缘31,并通过该出光边缘32射出。
[0070]
图4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导光环。参照图4,在此实施例中,导光环3'的凹部311'以及凸部312'呈圆弧状。
[0071]
申请人经潜心研究后发现,公知导光环上的亮度不均(亮点),主要成因在于,公知的反光层对应导光环的入光边缘,使用者在特定角度下,观察到了被反光层所反射而直接进入导光环的光线,因此观察到了亮度较高的亮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吸光件对应导光环的入光边缘,因此大幅减少了被反光层所反射而直接进入导光环的光线,从而消除了导光环上的亮度不均匀的情况。
[0072]
图5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按键导光板的详细结构。搭配参照图2、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按键导光板62,其中,该界面饰板61覆盖该电路板2,该界面饰板61包括一按键区611,该电路板2包括一第二电路板表面202以及多个第二光源52,该等第二光源52设于该第二电路板表面202,该第二电路板202表面相反于该第一电路板表面201,该按键导光板62设于该按键区611与该电路板2之间,该等第二光源52朝向该按键导光板62并提供一第二光线l2,该第二光线l2进入该按键导光板62,并从该按键导光板62朝该按键区611提供照亮。
[0073]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一遮光环71,该第一遮光环71设于该第二电路板表面202,该第一遮光环71分隔该按键导光板62以及该导光环3。
[0074]
图6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剖面图。搭配参照图2、图3a以及图6,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e还包括至少一第三光源53、一导光元件63以及一透光饰条64,该装置壳体1包括一壳体开槽132,该透光饰条64设于该壳体开槽132,该第三光源53提供一第三光线l3,该第三光线l3经过该导光元件63,并穿过该透光饰条64而射出。
[0075]
搭配参照图2、图3a以及图6,在一实施例中,该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二遮光环72,其中,该第三光源53设于该第一电路板表面201,该第二遮光环72环绕该第三光源53。
[0076]
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撑板12具有一支撑板通孔123、一第一支撑板表面121以及一第二支撑板表面122,该第一支撑板表面121朝向该电路板2,该第二支撑板表面122与该第一支撑板表面121相反,该第三光源53对应该支撑板通孔123,该导光元件63设于该第二支撑板表面122并对应该支撑板通孔123。在此实施例中,该导光元件63以卡合的方式设于该第二支撑板表面122。该导光元件63部分插入该支撑板通孔123。
[0077]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由于以吸光件对应导光环的入光边缘,因此反光层的光线较不会直接进入导光环,从而消除了导光环上的亮度不均匀的情况,改善使用者的视觉观感。此外,第一光线与第二光线之间,通过第一遮光环加以分隔,可避免混光的情形。第一光线与第三光线之间,也通过第二遮光环以及支撑板加以分隔,同样避免了混光的情形。
[0078]
虽然本发明已以具体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