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人船运行温度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3 19:51: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船运行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且相对称的电源(2),所述箱体(1)的内部且位于电源(2)的空隙处卡合有散热机构(3),所述箱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风扇(4),另一端则固定安装有与风扇(4)相对应的第一通风百叶窗(6),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调节组件(7),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侧铰接有箱盖板(8),所述箱盖板(8)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0);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放置盒组件(31)、盒盖组件(32)和电动伸缩杆(35),所述放置盒组件(31)的内部开设有放置槽(33),所述放置槽(33)的内部放置有若干组干冰(34),所述盒盖组件(32)的内部两端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板(36),所述电动伸缩杆(35)的伸缩端延伸至支板(36)的内部,非伸缩端与箱体(1)的内部底端相接;所述放置盒组件(31)包括盒体基层(311),所述盒体基层(311)的一侧覆盖有隔热层(312),所述隔热层(312)的一侧涂刷有防水层(3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运行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调节组件(7)包括底座(71),所述底座(71)的内部开设有凹槽(72),所述凹槽(72)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73),且其外部一端铰接有推动板(711),所述凹槽(72)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相对称的第一限位柱(74)和第二限位柱(75);所述驱动电机(73)的动力驱动端固定连接有丝杆(77),所述丝杆(77)的外部螺纹连接有丝筒座(78),所述丝筒座(78)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调节柱(79)和第二调节柱(710),所述推动板(711)的底部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支座(712),两个所述支座(712)的内部共同贯穿有轴杆(713);所述轴杆(713)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柱(79)共同通过第一连接板(714)形成铰接,所述轴杆(713)的另一端与第二调节柱(710)共同通过第二连接板(715)形成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运行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部一侧且位于控制器(10)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显示屏(9),所述箱体(1)的外部一侧且位于显示屏(9)的两侧分别固定有若干组相对称的第二通风百叶窗(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运行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和箱盖板(8)的顶部另一侧分别通过卡板(12)和卡扣(13)形成可拆卸的固定连接结构,所述卡板(12)和卡扣(13)一一对应且相适配,所述箱体(1)的内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等距离的限位板(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运行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组件(3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圈(37),所述盒盖组件(32)的外部两侧均开设有滑槽(310),所述放置盒组件(31)和盒盖组件(32)相适配,且均呈“王”字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运行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盒组件(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相贯通的出水管(38),所述出水管(38)的外部套接有阀门(39),所述滑槽(310)滑动连接在限位板(14)的外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运行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13)的一侧覆盖有防燃层(314)且防燃层(314)为三聚氰胺,所述防燃层(314)的一侧覆盖有绝缘层(315),且绝缘层(315)为绝缘pc薄膜,所述隔热层(312)为玻璃纤维。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船运行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柱
(74)和第二限位柱(75)的内部均开设有调节孔(76),所述第一调节柱(79)和第二调节柱(710)的自由端均贯穿在相对应的调节孔(76)的内部,所述底座(71)的底部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磁铁片(716)。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船运行温度测量装置,本发明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在箱体的内部且位于电源的空隙处卡合有散热机构,箱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风扇,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调节组件,箱盖板的内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外部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以在温度传感器的作用下,可实时监测箱体内部的温度,当温度处于低热的状态下,可自动启动风扇进行散热,当温度处于高热状态下,在控制器的作用下,可自动控制电动液压杆,将盒盖组件抬起,从而将干冰的温度完全散发出,实现快速低温冷却降温,另外,本结构进一步增强了散热效果,从而对内部的电子元件起到了保护作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冲 石晓雨 王明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景泓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5
技术公布日:2022/12/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