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12-12 10:18:4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包括车身,所述车身设有泄压门、空调冷凝水管的出口、c柱饰板、以及中控台;其中,所述泄压门设置于所述车身尾部、且与车外相通,所述空调冷凝水管的出口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底部、且与车外相通,所述中控台设置于所述车身的驾驶室与副驾驶室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c柱饰板朝向车内的一侧上设置有与车内连通的饰板开口,所述中控台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开口;所述车辆还包括: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包括进风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道和吸风部件;所述吸风部件固定于所述进风道的一端;所述进风道的所述一端为进风口、且固定于所述车身尾部,并与所述泄压门连通,所述进风道的另一端为出风口、且固定于所述c柱饰板上,并与所述饰板开口连通;新风装置,所述新风装置设置于所述中控台的内部,并包括壳体、排风部件、以及排风管;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中控台的所述进风开口连通;所述排风部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排风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且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空调冷凝水管的所述出口连通;其中,通过所述吸风部件可将车外的空气从所述泄压门吸入所述进风道内,并经过所述饰板开口流入所述车身的座舱的后部内,且通过所述排风部件可将所述座舱的前部内的空气依次经过所述中控台的所述进风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开口以及所述排风管,从所述空调冷凝水管的所述出口排至车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尾部设有两个所述泄压门,两个所述泄压门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并分别位于所述车身的两侧,所述c柱饰板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c柱饰板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分布,并分别位于所述车身的两侧;所述进风组件具有两个,且两个所述进风组件与两个所述泄压门一一对应设置,且与两个所述c柱饰板一一对应设置;每一个所述进风组件的所述进风道的所述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泄压门连通,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c柱饰板的所述饰板开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过滤部;其中,每一个所述进风组件的所述过滤部固定于所述进风道的所述一端,且相对于所述吸风部件更靠近对应的所述泄压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进风组件还包括两端开口的安装支架;其中,每一个所述进风组件的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固定于所述车身尾部且与对应的所述泄压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风道的所述一端固定连接且连通,以使所述进风口与对应的所述泄压门连通;且所述过滤部和所述吸风部件固定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内部。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别与所述吸风部件、以及所述排风部件通信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车辆的中控屏通过can总线通信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于所述中控台上,并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车内的温度信息,并将所述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并根据所述温度信息控制
所述吸风部件和所述排风部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电池包和整车电池,所述整车电池分别与所述电池包、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池包分别与所述吸风部件、所述排风部件、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控制器连接。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设置于所述中控台的底部、且与所述车身可拆卸固定连接。10.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进风组件的所述吸风部件均为进风风扇,所述排风部件包括两个排风风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包括进风装置和新风装置,进风装置包括进风组件,进风组件包括进风道和吸风部件;吸风部件固定于进风道的一端;进风道的一端为进风口、且固定于车身尾部,与泄压门连通,进风道的另一端为出风口、且固定于C柱饰板上,与饰板开口连通;新风装置设于中控台的内部,并包括壳体、排风部件、以及排风管;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中控台的进风开口连通;排风部件固定于壳体内部;排风管的一端固定于壳体的外壁、且通过第二开口与壳体的内部连通,另一端与空调冷凝水管的出口连通。能够保持车内外空气的循环对流,降低车内温度及净化车内空气,且不需要额外开孔,能够保证座舱原有的隔音防水效果及气密性。及气密性。及气密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茂盛 姬秋云 李俊维 赵勇 彭岳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7
技术公布日:2022/1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