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21:20: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气系统由低压供电组合部件构成的系统,也有称为低压配电系统或低压配电线路,电气系统常与自动化技术相联系现代化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化技术的代表,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发电厂的电气系统中,可以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保障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转,为了发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必须促进其与电气系统的结合,形成自动化管理系统,解决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在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通过控制终端对其进行监测,控制终端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不及时散热会导致终端出现损坏,现有的大部散热装置散热条件单一,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及时的对终端进行冷却,导致终端无法发正常运行,进而影响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5.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6.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现有的大部散热装置散热条件单一,散热效果较差,无法及时的对终端进行冷却,导致终端无法发正常运行,进而影响使用。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其包括,
8.主体机构,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腔底部的监测终端;
9.散热机构,包括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内腔的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顶部的散热片、设置于所述散热片顶部的风扇支架、设置于所述风扇支架内腔两侧的风扇本体、设置于所述风扇支架顶部两侧的软管,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软管顶部的管套;
10.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块、设置于所述箱体右侧的上端。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块顶部的螺杆,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右侧的连接板。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板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左侧的滑块,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腔左侧的滑槽。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块
的左侧延伸至所述滑槽的内腔,且与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与所述固定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底部与所述监测终端接触。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软管均与所述管套连通,所述管套的顶部贯穿至所述箱体的外部。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板的右侧贯穿至所述箱体的外部,且与所述箱体的内壁活动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杆表面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内腔螺纹连接。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杆表面的上端与所述固定块的内腔螺纹连接。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风扇支架与所述风扇本体的内腔通过支架固定连接。
20.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固定板,用于对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起到了将监测终端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热量进行释放的效果,通过设置散热片,用于将半导体制冷片释放的热量进行散发,并通过风扇本体、软管和管套的配合将热量排出至箱体的外部,从而对监测终端进行降温冷却,且通过软管,起到了风扇本体将热量吹至箱体的外部时,提高箱体内部密封性的效果,避免排出的热量再次对监测终端造成影响,解决了监测终端散热效果差,影响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2.图1为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23.图2为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箱体剖面结构图。
24.图3为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固定板和半导体制冷片连接结构图。
25.图4为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的风扇支架和风扇本体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29.实施例1
30.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电气系统监测用散热装置包括主体机构100,包括箱体101,以及设置于箱体101内腔底部的监测终端102。
31.散热机构200,包括固定板201、设置于固定板201内腔的半导体制冷片202、设置于半导体制冷片202顶部的散热片203、设置于散热片203顶部的风扇支架 204、设置于风扇支架204内腔两侧的风扇本体205、设置于风扇支架204顶部两侧的软管206,以及设置于两个软管206顶部的管套207。
32.调节机构300,包括固定块301、设置于箱体101右侧的上端,通过设置固定板201,用于对半导体制冷片202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半导体制冷片202,起到了将监测终端102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热量进行释放的效果,通过设置散热片203,用于将半导体制冷片202释放的热量进行散发,并通过风扇本体205、软管206和管套207的配合将热量排出至箱体101的外部,从而对监测终端102进行降温冷却,且通过软管206,起到了风扇本体205将热量吹至箱体 101的外部时,提高箱体101内部密封性的效果,避免排出的热量再次对监测终端102造成影响,解决了监测终端102散热效果差,影响使用的问题。
33.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半导体制冷片202,半导体制冷片202 将监测终端102释放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吸收的热量进行释放,此时通过散热片203将半导体制冷片202释放的热量进行散发,然后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风扇本体205,风扇本体205将散热片203散发的热量吹向软管206的内部,软管206通过风扇本体205的配合将热量输送至管套207的内部,并通过管套207 将热量排出至箱体101外部,以此便可完成对监测终端102的降温,避免监测终端102无法及时降温,影响其使用的情况发生。
34.实施例2
35.参照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上一个实施例:
36.优选的,调节机构300还包括设置于固定块301顶部的螺杆302,以及设置于固定板201右侧的连接板303,通过设置固定块301、螺杆302和固定板303,用于对固定板201的高度进行调节,起到了可以对不同型号的监测设备进行安装的效果。
37.较佳的,固定板201包括设置于固定板201左侧的滑块201a,以及设置于箱体101内腔左侧的滑槽201b,通过设置滑块201a和滑槽201b,用于配合固定板201进行上下位移。
38.较佳的,滑块201a的左侧延伸至滑槽201b的内腔,且与滑槽201b的内腔滑动连接。
39.在使用时,对监测终端102进行安装时,首先转动螺杆302,通过螺杆302 在固定块301的内腔转动使螺杆302带动连接板303向上移动,连接板303带动固定板201向上移动,接着将监测终端102放置于箱体101内腔的底部,并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之后反向转动螺杆302且使螺杆302带动连接板303 向下移动,连接板303带动固定板201移动,以此使固定板201的底部与监测终端102接触,从而能够对监测终端102的热量进行传导。
40.实施例3
41.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基于前两个实施例:
42.具体的,半导体制冷片202与固定板201的内腔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片 202的底部与监测终端102接触。
43.具体的,两个软管206均与管套207连通,管套207的顶部贯穿至箱体 101的外部。
44.优选的,连接板303的右侧贯穿至箱体101的外部,且与箱体101的内壁活动连接。
45.较佳的,螺杆302表面的上端与固定块301的内腔螺纹连接。
46.较佳的,螺杆302的底部与连接板303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47.较佳的,风扇本体205与风扇支架204的内腔通过支架固定连接。
48.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半导体制冷片202,半导体制冷片202 将监测终端102释放的热量进行吸收,并将吸收的热量进行释放,此时通过散热片203将半导体制冷片202释放的热量进行散发,然后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风扇本体205,风扇本体205将散热片203散发的热量吹向软管206的内部,软管206通过风扇本体205的配合将热量输送至管套207的内部,并通过管套207 将热量排出至箱体101外部,以此便可完成对监测终端102的降温,避免监测终端102无法及时降温,影响其使用的情况发生,对监测终端102进行安装时,首先转动螺杆302,通过螺杆302在固定块301的内腔转动使螺杆302带动连接板303向上移动,连接板303带动固定板201向上移动,接着将监测终端102 放置于箱体101内腔的底部,并通过螺栓对其进行固定,之后反向转动螺杆302 且使螺杆302带动连接板303向下移动,连接板303带动固定板201移动,以此使固定板201的底部与监测终端102接触,从而能够对监测终端102的热量进行传导。
49.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