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20:06: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元器件是电子元件和电小型的机器、仪器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常由若干零件构成,可以在同类产品中通用;常指电器、无线电、仪表等工业的某些零件,如电容、晶体管、游丝、发条等子器件的总称。
3.汽车上的电子元器件品种和数量繁多,为了保障汽车各个性能正常运行,需要对汽车所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质量检测,现有的电子元器件检测时通过人工抽检的电子元器件的方式进行检测,容易造成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被打包,影响后期的销售,同时人工检测效率低,需要手动剔除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人工检测还存在一定的疏忽性,不能完全将有质量问题的汽车电子元器件挑出,从而导致次品被包装售卖,影响公司声誉。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现有的人工抽检电子元器件的方式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人工检测还存在一定的疏忽性,导致次品被包装售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自动导轨,所述环形自动导轨的滑块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对需要检测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固定按压动作;
6.所述检测台的外侧面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的万用表,通过万用表的正负极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接触检测动作。
7.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放置槽体,多个所述放置槽体的下表面分别与所述环形自动导轨的滑块固定安装,所述放置槽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针脚固定槽体,所述放置槽体的内壁固定粘接有硅胶垫;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需要检测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在放置槽体内后,将针脚放置在针脚固定槽体内能够对针脚进行定位,便于万用表与针脚接触进行检测工作。
9.优选地,所述放置槽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与所述固定块的两端滑动插接,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将所述固定块复位的复位弹簧;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块的下压后能够对放置槽体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固定,复位弹簧能够使得固定块复位。
11.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斜块,所述检测台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按压架,所述斜块的外表面与所述按压架的下表面滑动插接;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斜块进入按压架的下表面后,按压架能够通过斜块对固定块进行按压,实现对放置槽体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固定工作。
13.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伸缩液压缸,所述推料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伸缩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通过支撑板与所述万用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液压缸的伸缩能够使得万用表的正负极与下方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接触,进行检测工作。
15.优选地,所述检测台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推料液压缸,所述推料液压缸的活塞杆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所述检测台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检测台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滑板;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推料液压缸将检测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通过出料口推进收集箱,通过收集箱的滑板能够进行缓冲作用,防止电子元器件直接掉入收集箱内,造成电子元器件无法修复,通过收集箱收集能够对检测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返修。
17.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18.1、通过设置固定装置,能够对需要检测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固定,便于定位后进行后续的检测,通过斜块受到按压架的按压,能够推动固定块向下移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按压固定,从而能够快速固定和解除固定,通过环形自动导轨的移动,能够自动带动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测,实现快速对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不需要抽检。
19.2、通过设置检测装置,能够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自动检测工作,通过伸缩液压缸带动万用表上的正负极与电子元器件的针脚接触后能够自动对其进行检测,在检测结果未合格时,控制推料液压缸的推动,能够实现自动将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收集,从而减少人工的投入,自动进行检测工作,解决了现有的人工抽检电子元器件的方式进行检测,检测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而且人工检测还存在一定的疏忽性,导致次品被包装售卖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的按压架结构的立体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的放置槽体结构的立体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的斜块结构的立体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的推料液压缸结构的立体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的收集箱结构的立体图。
26.图中:1、检测台;11、环形自动导轨;2、放置槽体;21、针脚固定槽体;22、硅胶垫;23、限位杆;24、固定块;25、复位弹簧;26、斜块;27、按压架;3、伸缩液压缸;31、万用表;32、推料液压缸;33、推板;34、出料口;35、收集箱;36、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8.参照图1-6,一种汽车电子元器件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检测台1的上表面设置有环形自动导轨11,环形自动导轨11的滑块上表面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24,固定块24对需要检测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固定按压动作。
29.为了对需要检测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固定,固定装置还包括放置槽体2,为了带动需要检测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自动移动,将多个放置槽体2的下表面分别与环形自动导轨11的滑块固定安装,可设置环形自动导轨11上滑块每次停下的位置,使得电子元器件的针脚能够位于万用表31的正负极下方,为了对电子元器件的针脚进行定位,在放置槽体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针脚固定槽体21,为了防止电子元器件受到损伤,在放置槽体2的内壁固定粘接有硅胶垫22;通过将需要检测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在放置槽体2内后,将针脚放置在针脚固定槽体21内能够对针脚进行定位,便于万用表31与针脚接触进行检测工作。
30.为了对电子元器件进行自动的固定,在放置槽体2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杆23,限位杆23的外表面与固定块24的两端滑动插接,限位杆2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将固定块24复位的复位弹簧25,复位弹簧25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24的下表面和限位杆23的外表面固定安装;通过固定块24的下压后能够对放置槽体2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固定,复位弹簧25能够使得固定块24复位。
31.为了自动带动固定块24下降,在固定块2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斜块26,检测台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按压架27,斜块26的外表面与按压架27的下表面滑动插接;通过斜块26进入按压架27的下表面后,按压架27能够通过斜块26对固定块24进行按压,实现对放置槽体2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固定工作。
32.检测台1的外侧面设置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的万用表31,通过万用表31的正负极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接触检测动作。
33.为了自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测,在检测装置还包括伸缩液压缸3,推料液压缸32的活塞杆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33,伸缩液压缸3的活塞杆一端通过支撑板与万用表3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通过伸缩液压缸3的伸缩能够使得万用表31的正负极与下方的电子元器件的引脚接触,进行检测工作。
34.为了收集检测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在检测台1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推料液压缸32,推料液压缸32通过plc程序控制,为了电子元器件进行剔推出防止槽体,在推料液压缸32的活塞杆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33,为了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收集,检测台1的外表面开设有出料口34,检测台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收集箱35,为了防止电子元器件摔坏,在收集箱3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滑板36;通过推料液压缸32将检测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通过出料口34推进收集箱35,通过收集箱35的滑板36能够进行缓冲作用,防止电子元器件直接掉入收集箱35内,造成电子元器件无法修复,通过收集箱35收集能够对检测不合格的电子元器件进行返修。
35.工作原理:人工将需要检测的电子元器件放置在环形自动导轨11上的放置槽体2上,将电子元器件的针脚放在防止槽体上的针脚固定槽体21上,启动环形自动导轨11,在固定块24上的斜块26移动至固定架下表面后,受到固定架的挤压后,斜块26带动固定块24在限位杆23向下移动,压缩复位弹簧25,固定块24对放置槽体2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固定,随着环形自动导轨11的移动,在电子元器件的针脚位于万用表31的下方时,伸缩液压缸3推动万用表31下降,使得万用表31上的正负极与电子元器件的针脚接触进行检测;
36.检测完成后,环形自动导轨11继续转动,在检测不合格时,环形自动导轨11带动放置槽体2位于环形自动导轨11的一端,使得电子元器件朝向推板33,推料液压缸32启动,推动推板33将放置槽体2内的电子元器件从放置槽体2上推出,通过出料口34进入收集箱35内,通过滑板36滑动至收集箱35的下端收集。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