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余氯检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2-12-10 17:37:4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余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采集待测样品的温度和ph值;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检测,获取所述待测样品的实测余氯浓度;根据所述温度和所述ph值,对所述实测余氯浓度进行温度和ph补偿,获得所述待测样品的补偿后余氯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温度和ph补偿算法对所述实测余氯浓度进行温度和ph补偿,所述温度和ph补偿算法表示如下:;式中,c表示所述待测样品的补偿后余氯浓度,c表示实测余氯浓度,ph表示比色反应中的酸碱度,pkt表示比色反应平衡常数,所述比色反应平衡常数pkt满足如下公式:;式中,t为比色反应中的温度,k为比色反应平衡常数斜率,b为比色反应平衡常数截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余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分光光度法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检测包括如下步骤:取定量的平行操作参比溶液,以一定的采样频率连续对所述平行操作参比溶液进行比色测量,获得一系列参比信号值,对所述一系列参比信号值进行统计,获得第一参比信号值;取定量的待测样品,将定量的显色剂与所述待测样品混合,并对混合显色剂后的待测样品进行比色测量;以一定的采样频率连续对所述混合显色剂后的待测样品进行比色测量,获取一系列吸收信号值,并根据所述吸收信号值绘制所述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曲线;根据所述吸光度曲线,选择位于所述吸光度曲线的拐点后的n个吸光信号值,对n个吸光信号值进行统计,获得第一吸光信号值;根据所述第一参比信号值和所述第一吸光信号值,计算获得所述实测余氯浓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实测余氯浓度的公式如下:式中,c表示实测余氯浓度,ka表示线性斜率,ba表示线性截距,e0表示第一参比信号值,e1表示第一吸光信号值。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余氯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n个吸光信号值进行统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置第一比例,按照所述第一比例,去除n个吸光信号值中较大的n组数据以及较小的n组数据,对剩余的n-2n组数据取平均值,获得第一吸光信号值。6.一种余氯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待测样品的余氯浓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样品室,用于存放定量待测样品;显色剂注入单元,用于向所述样品室注入显色剂;温度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待测样品的温度;
ph传感单元,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待测样品的ph值;分光光度计,用于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检测,获取实测余氯浓度;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所述温度和所述ph值,对所述实测余氯浓度进行温度和ph补偿,获得所述待测样品的补偿后余氯浓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通过温度和ph补偿算法计算所述补偿后余氯浓度,所述温度和ph补偿算法表示如下:;式中,c表示所述待测样品的补偿后余氯浓度,c表示实测余氯浓度,ph表示比色反应中的酸碱度,pkt表示比色反应平衡常数,所述比色反应平衡常数pkt满足如下公式:;式中,t为比色反应中的温度,k为比色反应平衡常数斜率,b为比色反应平衡常数截距。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平行操作参比溶液存储室,用于存储平行操作参比溶液。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余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光度计以一定的采样频率连续对所述平行操作参比溶液进行比色测量,获得一系列参比信号值,并且,在所述显色剂与所述待测样品混合后,所述分光光度计以一定的采样频率连续对所述混合显色剂后的待测样品进行比色测量,获取一系列吸收信号值;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对所述一系列参比信号值进行统计,获得第一参比信号值;所述数据处理单元还根据所述吸收信号值绘制所待测样品的吸光度曲线,并根据所述吸光度曲线,选择位于所述吸光度曲线的拐点后的n个吸光信号值,对n个吸光信号值进行统计,获得第一吸光信号值;所述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参比信号值和所述第一吸光信号值,计算获得所述实测余氯浓度。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用于通过导管抽吸所述样品室内超出定容刻度线部分的待测样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余氯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实时采集待测样品的温度和pH值;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检测,获取待测样品的实测余氯浓度;根据所述温度和所述pH值,对所述实测余氯浓度进行温度和pH补偿,获得所述待测样品的补偿后余氯浓度。通过温度和pH补偿算法,使得余氯检测稳定性更好,准确性更高。准确性更高。准确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许涛 周文杰 唐怀武 邵晨佳 万永杰 周城 廖昌义 姜潮 郑先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泽天春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6
技术公布日:2022/1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