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6:58: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墙体模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变形缝两侧的墙体称为剪力墙,剪力墙结构是目前高层住宅中的主要结构形式,多数剪力墙结构住宅楼中变形缝的宽度仅有10-20厘米。传统的变形缝墙体模板支撑结构采用整体式木盒模板,中间用间隔式多层板,拆模时将中间多层板敲掉,但这样采用整体木盒式,需要用到大量的木材,而且要制作成木盒形式,因此费工费料,制作繁琐,施工速度缓慢;拆模时,采取强拆方式,将中间多层板敲掉,使用后的木板碎片既无他用,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而且拆卸时操作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形缝墙体模板支撑结构制作繁琐,影响施工速度,且拆除不便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包括:
6.第一外模板;
7.第一内模板: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一外模板的内侧,第一外模板与第一内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剪力墙内支撑,第一外模板与第一内模板之间的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第一剪力墙;
8.第二外模板: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一外模板的外侧;
9.第二内模板: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二外模板的背离第一外模板的一侧,第二外模板与第二内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剪力墙内支撑,第二外模板与第二内模板之间的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第二剪力墙;
10.第一剪力墙与第二剪力墙之间的缝隙形成变形缝;
11.滑动内支撑:支撑在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滑动内支撑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滑动内支撑在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12.滑动内支撑的朝向第一外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动结构,第一滑动结构与第一外模板顶压接触,滑动内支撑的朝向第二外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动结构,第二滑动结构与第二外模板顶压接触;
13.对拉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内模板、第一外模板、第二外模板、第二内模板,对拉螺栓相对第一内模板、第一外模板、第二外模板、第二内模板固定设置。
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将第一外模板、第一内模板、第二外模板、第二内模板设置好,然后在第一内模板与第一外模板之间放置第一剪力墙内支撑,保持第一内模板与第一外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变,在第二内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放置第二剪力墙内支撑,保持第二内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的距离不变;在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放置滑动内支撑,滑动内支撑的第一滑动结构与第一外模板顶压接触,滑动内支撑的第二滑动结构与第二外模板顶压接触,在通过对拉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内模板、第一外模板、第二外模板、第二内模板且分别与第一内模板、第一外模板、第二外模板、第二内模板固定以后,第一内模板与第一外模板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第二外模板与第二内模板之间的间距保持不变;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设置滑动内支撑,从而在浇筑剪力墙混凝土时只需将滑动内支撑设置在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当剪力墙浇筑完成后,先将滑动内支撑从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拉出来,然后再拆除剪力墙模板;也即,滑动内支撑不仅拆卸方便,而且还能够重复利用,避免使用后破坏性拆除,保护了环境;而且滑动内支撑无论安装拆卸比较方便,从而能够保证具有较高的施工速度。
15.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内支撑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钢架结构,钢架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钢架朝向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水平横轴,水平横轴上安装有轴承,轴承分别与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顶压接触,钢架的朝向第一外模板的侧面安装的轴承为第一滑动结构,钢架的朝向第二外模板的侧面安装的轴承为第二滑动结构。
16.有益效果:滑动内支撑的结构设置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挤压能力,这样,滑动内支撑设置在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时,当对拉螺栓固定完成后,滑动内支撑能够抵抗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的挤压作用力;另外,轴承能够在滑动内支撑放置在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时与第一外模板第二外模板之间为滚动配合,方便滑动内支撑放置在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同时,在剪力墙浇筑完成后,将滑动内支撑从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拉出使,轴承与第一外模板滚动配合,轴承与第二外模板滚动配合,滑动内支撑能够方便的从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拉出。
17.进一步的,所述钢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挂钩,挂钩钩挂在第一外模板顶部或者第二外模板顶部;钢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
18.有益效果:挂钩使滑动内支撑钩挂在第一外模板顶部或者第二外模板顶部,从而保持滑动内支撑在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相对第一外模板或者第二外模板稳定设置;吊环方便与吊装设备配合实现滑动内支撑的吊装。
19.所述对拉螺栓呈列设置,每列对拉螺栓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个滑动内支撑之间。
20.有益效果:每列对拉螺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动内支撑,当对拉螺栓固定完成后,使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均能够与滑动内支撑顶压接触,保证了第一外模板与第二外模板之间的间距更加精准。
21.所述第一剪力墙内支撑放置在第一外模板与第一内模板之间的剪力墙钢筋上,第一剪力墙内支撑的一端与第一外模板顶压接触,第一剪力墙内支撑的另一端与第一内模板顶压接触;所述第二剪力墙内支撑放置在第二外模板与第二内模板之间的剪力墙钢筋上,第二剪力墙内支撑的一端与第二外模板顶压接触,第二剪力墙内支撑的另一端与第二内模板顶压接触。
22.有益效果:第一剪力墙内支撑设置方式简单,第二剪力墙内支撑设置方式简单。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的俯视图;
24.图2是图1中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的左视图;
25.图3是图1中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去掉第一内模板和第一外模板的主视图;
26.图4是图1中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的第一内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1中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中的滑动内支撑的主视图;
28.图6是图5中滑动内支撑的侧视图。
29.附图标记:1-第一内模板;2-第一外模板;3-第二外模板;4-第二内模板;5-第一剪力墙;6-第二剪力墙;7-对拉螺栓;8-滑动内支撑;9-轴承;10-水平横轴;11-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1.如图1和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包括第一内模板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模板3、第二内模板4。由于变形缝两侧的剪力墙分别属于建筑两个独立部分,因此,将剪力墙的朝向变形缝一侧的模板统称为外模板,将剪力墙远离变形缝一侧的模板统称为内模板。
32.本实施例中,第一内模板1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一外模板2的内侧,第一外模板2与第一内模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剪力墙内支撑,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内模板4之间的空间用来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第一剪力墙5;本实施例中,第一内模板1与第一外模板2均由若干块模板拼接而成,第一内模板1与第一外模板2上对应开设有穿孔11。
33.第二外模板3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一外模板2的外侧,第二内模板4平行间隔设置在第二外模板3的背离第一外模板2的一侧,第二外模板3与第二内模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剪力墙内支撑,第二外模板3与第二内模板4之间的空间用来浇筑混凝土以形成第二剪力墙6;本实施例中,第二内模板4与第二外模板3均由若干块模板拼接而成,第二内模板4与第二外模板3上对应开设有穿孔11。
34.第一剪力墙5与第二剪力墙6之间的缝隙形成变形缝。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在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支撑设置有滑动内支撑8,滑动内支撑8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滑动内支撑8的上端在第一外模板2的顶部略靠下的位置,滑动内支撑8的下端在第一外模板2的底部略靠上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滑动内支撑8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35.如图5和图6所示,滑动内支撑8的朝向第一外模板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动结构,第一滑动结构与第一外模板2顶压接触;滑动内支撑8的朝向第二外模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动结构,第二滑动结构与第二外模板3顶压接触。本实施例中,滑动内支撑8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钢架结构,钢架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钢架朝向第一外模板2的侧面设置有水平横轴10,在上下方向上,水平横轴10在钢架上间隔设置有多根,且每根水平横轴10上均安装有轴承9,轴承9的内圈相对水平横轴10固定设置,轴承9外圈相对水平横轴10转动设置,轴承9
与第一外模板2顶压接触,钢架的朝向第一外模板2的侧面安装的轴承9为第一滑动结构;钢架朝向第二外模板3的侧面设置有水平横轴10,在上下方向上,水平横轴10在钢架上间隔设置有多根,且每根水平横轴10上均安装有轴承9,轴承9与第二外模板3顶压接触,钢架的朝向第二外模板3的侧面安装的轴承9为第二滑动结构。
36.本实施例中,滑动内支撑8的钢架顶部固定设置有挂钩(图中未显示),挂钩钩挂在第一外模板2或者第二外模板3顶部,以使滑动内支撑8不会在左右方向移动或者在上下方向移动,从而使滑动内支撑8稳定的支撑在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为了方便滑动内支撑8放置在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或者方便滑动内支撑8从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拉出,本实施例中,在滑动内支撑8的钢架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图中未显示),吊装设备(例如塔吊)与滑动内支撑8的吊环安装适配,方便塔吊将滑动内支撑8吊入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或者将滑动内支撑8从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吊出,滑动内支撑8从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吊入或吊出时,轴承9与第一外模板2或第二外模板3之间为滚动配合。
37.本实施例中,第一内模板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模板3、第二内模板4通过对拉螺栓7相对固定,对拉螺栓7依次穿过第一内模板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模板3、第二内模板4的穿孔11,且相对第一内模板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模板3、第二内模板4固定设置。本实施例中,对拉螺栓7呈列布设,且每列对拉螺栓7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滑动内支撑8之间。当对拉螺栓7固定完成后,使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均能够与滑动内支撑8顶压接触,保证了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的间距满足设计要求且不易发生变化。
38.在第一外模板2与第一内模板1之间设置有剪力墙钢筋,剪力墙钢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第一剪力墙内支撑放置在剪力墙钢筋上,且第一剪力墙内支撑的一端与第一外模板2顶压接触,第一剪力墙内支撑的另一端与第一内模板1顶压接触。本实施例中,第一剪力墙内支撑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只要能够在对拉螺栓7的作用下顶撑在第一外模板2与第一内模板1之间,保持第一外模板2与第一内模板1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一剪力墙5的厚度要求即可。
39.在第二外模板3与第二内模板4之间设置有剪力墙钢筋,剪力墙钢筋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第二剪力墙内支撑放置在剪力墙钢筋上,且第二剪力墙内支撑的一端与第二外模板3顶压接触,第二剪力墙内支撑的另一端与第二内模板4顶压接触。本实施例中,第二剪力墙内支撑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只要能够在对拉螺栓7的作用下顶撑在第二外模板3与第二内模板4之间,保持第二外模板3与第二内模板4之间的距离满足第二剪力墙6的厚度要求即可。
40.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对拉螺栓7包括两端的螺纹段和与螺纹段螺纹适配的螺母,通过两螺母将对拉螺栓7夹紧在第一内模板1与第二内模板4之间,其他实施例中,对拉螺栓7还可以通过钢管横梁和山字形蝴蝶扣夹紧在第一内模板1与第二内模板4之间。对拉螺栓7在第一内模板1与第一外模板2之间的节段上套设有pvc套管(图中未显示),对拉螺栓7在第二内模板4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的节段上也套设有pvc套管(图中未显示),以在浇筑完混凝土后方便对拉螺栓7从剪力墙中拆出。
4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在施工时,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42.第一步,用多块足够刚度的模板分别拼接形成第一内模板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
模板3、第二内模板4;
43.第二步,用塔吊分别将第一内模板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模板3、第二内模板4吊装在变形缝处剪力墙两侧,并使各模板与已经浇筑完成的剪力墙中的预埋螺栓固定连接;
44.第三步,初步调整第一内模板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模板3、第二内模板4;
45.第四步,用塔吊钩挂滑动内支撑8的吊环,将滑动内支撑8吊装放入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此时滑动内支撑8上的轴承9与第一外模板2和第二外模板3滚动配合,使滑动内支撑8的挂钩钩挂在第一外模板2的顶部;
46.第五步,将第一剪力墙内支撑放在第一内模板1与第一外模板2之间的剪力墙钢筋上;将第二剪力墙内支撑放置在第二内模板4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的剪力墙钢筋上;
47.第六步,安装对拉螺栓7,使对拉螺栓7依次穿过第一内模板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模板3、第二内模板4;
48.第七步,加固对拉螺栓7并校核各模板;
49.第八步,在第一内模板1与第一外模板2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一剪力墙5;在第二内模板4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浇筑混凝土形成第二剪力墙6;
50.第九步,待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对拉螺栓7;
51.第十步,用塔吊将滑动内支撑8从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吊出,此时,滑动内支撑8上的轴承9与第一外模板2和第二外模板3滚动配合;
52.第十一步,拆除第一内模板1、第一外模板2、第二外模板3、第二内模板4。
5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形缝两侧剪力墙模板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在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设置滑动内支撑8,从而在浇筑剪力墙混凝土时只需将滑动内支撑8设置在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3之间,当剪力墙浇筑完成后,先将滑动内支撑8从第一外模板2与第二外模板之间拉出来,然后再拆除剪力墙模板,滑动内支撑8的安装与拆卸简单方便;第二,滑动内支撑8能够重复利用,避免使用后破坏性拆除影响环境;第三,变形缝两侧的第一剪力墙5与第二剪力墙6能够同时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
54.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内支撑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钢架结构,钢架的截面形状为矩形,钢架朝向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水平横轴,水平横轴上安装有轴承,轴承分别与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顶压接触,钢架的朝向第一外模板的侧面安装的轴承为第一滑动结构,钢架的朝向第二外模板的侧面安装的轴承为第二滑动结构;其他实施例中,水平横轴上还可以设置两列轴承或者是三列轴承。
55.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钢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挂钩,挂钩钩挂在第一外模板顶部或者第二外模板顶部;钢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吊环;其他实施例中,挂钩结构还可以不设置,此时在第一外模板或第二外模板的顶部设置挂钩,钢架上设置有与挂钩钩挂适配的挂环;或者,钢架顶部的吊环还可以不设置,此时,吊装设备直接吊装钢架结构顶部的钢材。
56.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对拉螺栓呈列设置,每列对拉螺栓在左右方向上位于两个滑动内支撑之间;其他实施例中,一列对拉螺栓还可以与还一列滑动内支撑间隔设置。
57.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剪力墙内支撑放置在第一外模板与第一内模板之间的剪力墙钢筋上,第一剪力墙内支撑的一端与第一外模板顶压接触,第一剪力墙内支撑的另一端与第一内模板顶压接触;所述第二剪力墙内支撑放置在第二外模板与第二内模板之间的剪力墙钢筋上,第二剪力墙内支撑的一端与第二外模板顶压接触,第二剪力墙内支撑的另
一端与第二内模板顶压接触;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剪力墙内支撑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放置在第一外模板与第一内模板之间,第二剪力墙内支撑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放置在第二外模板与第二内模板之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