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池塘养殖水循环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21:19: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池塘养殖辅助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池塘养殖水循环设备。


背景技术:

2.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作为复合生态水产养殖模式的典型代表,属于分区水产养殖系统和多营养级复合水产养殖系统的综合运用。在流水养殖区内集约化养殖投饵性鱼类,通过集污系统控制主养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的流动范围,在水质净化区利用水生植物和滤食性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在保障水产品高效产出的同时,控制养殖水域富营养化情况,同时以工程化、智能化的辅助设施为保障,提高整个综合养殖系统的运作速率,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生态高效的养殖模式,在池塘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下,需要使用到水循环设备来推动池塘内的水进行流动,以达到水循环的目的,目前桨叶式的水循环设备是常用的一种推水循环设备,其在布设安装时,通常是先将两个浮座分别加装锚杆至池塘底的方式进行固定,后通过加装螺栓等方式将桨叶式推水设备固定在两个浮座之间,以此通过桨叶转动的方式推动池塘中的水流动循环,可是由于桨叶式推水设备与浮座通过螺柱固定相连,拆装起来很不方便,不便于在后期桨叶式推水设备故障时,将桨叶式推水设备快速的拆下送检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池塘养殖水循环设备,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顶座及推水组件均可拆卸的固定在两个浮座的顶部之间,而仅需外拉限位杆脱出限位孔的后便可使配合座竖向脱出配合槽而将顶座及推水组件抬离浮座,顶座及推水组件在浮座顶部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详见下文阐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池塘养殖水循环设备,包括浮座和顶座,所述浮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均漂浮固定在池塘水面上,所述浮座的顶面均设置有快拆组件;
6.所述顶座水平设置且悬于两个所述浮座的上方,所述顶座的底面中部安装有沿横向设置的推水组件,所述快拆组件的部分分别固定在所述顶座的底面两侧,且所述顶座通过所述快拆组件与所述浮座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7.作为优选,所述浮座的周围均竖向开设有用以将所述浮座锚固固定在池塘水面上的锚固孔。
8.作为优选,所述顶座顶面在所述推水组件上方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维护开口。
9.作为优选,所述顶座的顶面两侧在所述快拆组件上方的位置均固定有吊环。
10.作为优选,所述推水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支座,所述驱动电机沿横向固定在所述顶座的底面中部,所述驱动电机沿横向的电机轴前端同轴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支座分别固定在所述顶座的底面侧部并位于两个所述快拆组件之间,所述支座的底部之间沿横向转
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在所述主动齿轮下方的位置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且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转轴的其它位置同轴固定有多个固定套,且每个所述固定套的外围均固定有多个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桨叶。
11.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两端均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所述支座,两侧位置的所述支座底部外侧均固定有轴承座,且所述转轴的外端均与对应所述轴承座内置的轴承内圈同轴固定。
12.作为优选,所述桨叶最大回转直径的最低位置低于所述浮座底面,所述桨叶在对应所述固定套上皆周向均布设置且均不与所述驱动电机接触。
13.作为优选,所述快拆组件均包括配合座和固定座,所述配合座分别沿竖向固定在所述顶座的底面两侧,两侧位置的所述配合座彼此相背的外侧端面均沿横向水平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固定座分别竖直固定在两个所述浮座的顶面中部,两侧位置的所述固定座彼此相对的端面均竖向开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与所述配合座一一对应且竖向滑动配合,两侧位置的所述固定座彼此相背的外侧端面均沿横向水平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分别与相近的所述配合槽垂直连通,所述安装孔均沿横向同轴滑动配合有限位杆,且两侧位置的所述限位杆彼此靠近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两侧位置的所述限位杆彼此远离的外端均伸出对应所述固定座的外侧端面且同轴固定有手柄,所述限位杆位于对应的所述手柄和所述固定座外表面之间的部分均同轴间隙配合有弹簧,且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手柄和所述固定座侧端面固定连接。
14.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槽为矩形槽、燕尾型槽或工字槽的一种。
15.作为优选,所述配合槽在竖向上均为盲槽,且所述配合座的底端均与对应所述配合槽的槽底贴合接触。
16.采用上述一种池塘养殖水循环设备,具体在池塘水产养殖时,由于初始时,所述配合座与所述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同时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横向水平滑动配合,则此时通过所述限位杆与所述限位孔的配合限制能够锁止所述配合座无法脱出所述配合槽,从而此时所述顶座及所述推水组件被可拆卸的固定在两个所述浮座的顶部之间,可将所述浮座均通过所述锚固孔加装锚杆至池塘池底的方式漂浮固定在水面上,后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与外界供电线缆电连接的方式通电工作,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机轴带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齿轮随即带动啮合的所述从动齿轮转动,此过程中所述从动齿轮带动所述转轴转动而带动所述固定套外围的所述桨叶转动,所述桨叶在周转的过程中拨动池塘的水而实现推水操作,后续使用过程中,当所述推水组件故障需要送检维修时,将所述顶座及所述推水组件的拆下方式操作如下:应使用浮船等工具在池塘中移动到所述浮座位置处,两人同时手持两侧位置的所述手柄外拉所述限位杆并通过所述弹簧被拉伸的方式使所述限位杆均脱出对应的所述限位孔,后保持所述限位杆的外拉即可分别拿住所述吊环竖向抬起所述顶座使所述配合座竖向脱出所述配合槽,所述顶座和所述推水组件随即被抬离所述浮座之间,便于对所述推水组件拆下进行送检维修,而需要再次装上所述推水组件时,人员和所述推水组件再次移动到所述浮座为止,两人抬起所述顶座使所述配合座再次与对应的所述配合槽竖向对照后下降滑入,同时再次同时外拉两侧位置的所述手柄使所述限位杆内端均收入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后保持所述限位杆的外拉并继续竖向下放所述配合座,当所述顶座下降至所述配合座底端再次与对于所述配合槽的底端均贴合接触时,此时则表示所
述配合座再次竖向下滑至所述限位孔分别与所述限位杆横向对照,此时松开所述手柄,所述弹簧随即释放拉伸状态而带动所述限位杆均再次插入对应的所述限位孔,以此来再次完成所述顶座及所述推水组件在所述浮座顶部之间的返回重装,所述顶座及所述推水组件在所述浮座顶部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后期将所述顶座及所述推水组件快速拆下送检维修和返回重装。
17.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配合座与配合槽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与限位孔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顶座及推水组件均可拆卸的固定在两个浮座的顶部之间,而仅需外拉限位杆脱出限位孔的后便可使配合座竖向脱出配合槽而将顶座及推水组件抬离浮座,顶座及推水组件在浮座顶部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后期将顶座及推水组件快速拆下送检维修和返回重装。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轴测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断面示意图一;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处局部放大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断面示意图二;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正视外部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外部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外部图。
27.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8.1、快拆组件;101、配合座;102、配合槽;103、固定座;104、安装孔;105、弹簧;106、手柄;107、限位杆;108、限位孔;2、浮座;201、锚固孔;3、推水组件;301、支座;302、桨叶;303、固定套;304、转轴;305、驱动电机;306、主动齿轮;307、从动齿轮;308、轴承座;309、电机轴;4、顶座;401、维护开口;402、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30.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池塘养殖水循环设备,包括浮座2和顶座4,浮座2的数量为两个且均漂浮固定在池塘水面上,浮座2的顶面均设置有快拆组件1。顶座4水平设置且悬于两个浮座2的上方,顶座4的底面中部安装有沿横向设置的推水组件3,具体是,推水组件3包括驱动电机305和支座301,驱动电机305沿横向固定在顶座4的底面中
部,驱动电机305沿横向的电机轴309前端同轴固定有主动齿轮306,支座301分别固定在顶座4的底面侧部并位于两个快拆组件1之间,支座301的底部之间沿横向转动连接有转轴304,转轴304在主动齿轮306下方的位置同轴固定有从动齿轮307,且从动齿轮307与主动齿轮306啮合,转轴304的其它位置同轴固定有多个固定套303,且每个固定套303的外围均固定有多个沿自身径向向外延伸的桨叶302,如此设置,便于从动齿轮307带动转轴304转动而带动固定套303外围的桨叶302转动,桨叶302在周转的过程中拨动池塘的水而实现推水操作。
31.快拆组件1的部分分别固定在顶座4的底面两侧,且顶座4通过快拆组件1与浮座2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具体是,快拆组件1均包括配合座101和固定座103,配合座101分别沿竖向固定在顶座4的底面两侧,两侧位置的配合座101彼此相背的外侧端面均沿横向水平开设有限位孔108,固定座103分别竖直固定在两个浮座2的顶面中部,两侧位置的固定座103彼此相对的端面均竖向开设有配合槽102,配合槽102与配合座101一一对应且竖向滑动配合,两侧位置的固定座103彼此相背的外侧端面均沿横向水平开设有安装孔104,且安装孔104分别与相近的配合槽102垂直连通,安装孔104均沿横向同轴滑动配合有限位杆107,且两侧位置的限位杆107彼此靠近的内端分别与对应的限位孔108横向滑动配合,两侧位置的限位杆107彼此远离的外端均伸出对应固定座103的外侧端面且同轴固定有手柄106,限位杆107位于对应的手柄106和固定座103外表面之间的部分均同轴间隙配合有弹簧105,且弹簧105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手柄106和固定座103侧端面固定连接,如此设置,便于通过配合座101与配合槽102竖向滑动配合和限位杆107与限位孔108横向滑动配合的方式将顶座4及推水组件3均可拆卸的固定在两个浮座2的顶部之间,而仅需外拉限位杆107脱出限位孔108的后便可使配合座101竖向脱出配合槽102而将顶座4及推水组件3抬离浮座2。
32.作为本案优选的方案,浮座2的周围均竖向开设有用以将浮座2锚固固定在池塘水面上的锚固孔201,如此设置,便于将浮座2均通过锚固孔201加装锚杆至池塘池底的方式漂浮固定在水面上,顶座4顶面在推水组件3上方的位置开设有若干个维护开口401,如此设置,便于通过维护开口401的设置来方便对推水组件3进行润滑等简单的维护操作。
33.顶座4的顶面两侧在快拆组件1上方的位置均固定有吊环402,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吊环402作为施力点而方便人员抬起顶座4和推水组件3,也可通过外界吊升设备吊起顶座4及推水组件3,转轴304两端均以滑动配合的方式穿过支座301,两侧位置的支座301底部外侧均固定有轴承座308,且转轴304的外端均与对应轴承座308内置的轴承内圈同轴固定,如此设置,便于通过两个支座301外围的轴承座308来对转轴304的转动进行良好稳定的支撑,桨叶302最大回转直径的最低位置低于浮座2底面,桨叶302在对应固定套303上皆周向均布设置且均不与驱动电机305接触,如此设置,便于确保桨叶302在周转的过程中能够拨动池塘的水流动,继而完成推水循环操作。
34.配合槽102为矩形槽、燕尾型槽或工字槽的一种,如此设置,便于配合座101沿配合槽102竖向滑移时具有良好的导向设计,配合槽102在竖向上均为盲槽,且配合座101的底端均与对应配合槽102的槽底贴合接触,如此设置,便于当限位杆107与限位孔108横向对照时,通过配合座101底端接触配合槽102槽底的方式进行明显提示。
35.采用上述结构,具体在池塘水产养殖时,由于初始时,配合座101与配合槽102竖向滑动配合,同时限位杆107与限位孔108横向水平滑动配合,则此时通过限位杆107与限位孔
108的配合限制能够锁止配合座101无法脱出配合槽102,从而此时顶座4及推水组件3被可拆卸的固定在两个浮座2的顶部之间,可将浮座2均通过锚固孔201加装锚杆至池塘池底的方式漂浮固定在水面上,后使驱动电机305通过与外界供电线缆电连接的方式通电工作,驱动电机305通过电机轴309带动主动齿轮306转动,主动齿轮306随即带动啮合的从动齿轮307转动,此过程中从动齿轮307带动转轴304转动而带动固定套303外围的桨叶302转动,桨叶302在周转的过程中拨动池塘的水而实现推水操作,后续使用过程中,当推水组件3故障需要送检维修时,将顶座4及推水组件3的拆下方式操作如下:应使用浮船等工具在池塘中移动到浮座2位置处,两人同时手持两侧位置的手柄106外拉限位杆107并通过弹簧105被拉伸的方式使限位杆107均脱出对应的限位孔108,后保持限位杆107的外拉即可分别拿住吊环402竖向抬起顶座4使配合座101竖向脱出配合槽102,顶座4和推水组件3随即被抬离浮座2之间,便于对推水组件3拆下进行送检维修,而需要再次装上推水组件3时,人员和推水组件3再次移动到浮座2为止,两人抬起顶座4使配合座101再次与对应的配合槽102竖向对照后下降滑入,同时再次同时外拉两侧位置的手柄106使限位杆107内端均收入对应的安装孔104,后保持限位杆107的外拉并继续竖向下放配合座101,当顶座4下降至配合座101底端再次与对于配合槽102的底端均贴合接触时,此时则表示配合座101再次竖向下滑至限位孔108分别与限位杆107横向对照,此时松开手柄106,弹簧105随即释放拉伸状态而带动限位杆107均再次插入对应的限位孔108,以此来再次完成顶座4及推水组件3在浮座2顶部之间的返回重装,顶座4及推水组件3在浮座2顶部的拆装方式简单易操作,便于后期将顶座4及推水组件3快速拆下送检维修和返回重装。
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